大流行20来天,人们担心的事情正在上演,人性被高估病毒被低估
距离国家放开疫情管控政策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以来很多人可谓是经历了悲喜两重天。曾经对防控措施深表不满的人群渐渐销声匿迹,而担心病毒传染性的人群即使躲在家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病毒侵袭,实在是叫苦不迭。

短短20多天时间,大家不仅见识到病毒对人体造成的可怕杀伤力,更是被迫目睹的人性的阴暗面,甚至无奈卷入到波涛暗涌的漩涡中去。那么在过去的20多天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哪些变化,对生活又产生了怎样不可估量的影响呢?

一、奥密克戎难以根除
自2022年1月8日起,中国境内首次发现境外变异毒株“奥密克戎”,与此同时类似“天津迎战奥密克戎”等热搜直接冲上榜首,令人们不禁开始担心起自己未来的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
自2022年初开始,天津市全市大筛不断,我们经常可以在那段时间看到疲惫的医护人员在寒冷的冬夜捂着热水袋给小区居民做核酸。她们有些是来自医院的医护人员,有些是不求回报的志愿者。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乐观,似乎只要有足够好的心态,任何病毒都无法在这片土地上肆意滋生蔓延。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病毒丝毫没有衰败的迹象,反而在这片充满笑声的土地上大肆狂欢。人们从刚开始的斗志昂扬到后来的麻木,仿佛已经习惯了每天早起做核酸买早点,习惯了出入公共场所要扫描场所码,也习惯了突如其来的封控生活。
直到2022年年底,人们的忍耐力似乎达到了极限,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活充满怨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未来的希望。奥密克戎自身的独特性使其难以通过隔离等措施被根除。国家深知民生艰难,于是国家在2022年12月7日推行了新冠疫情防控“新十条”,意在放开原先严苛的管控措施,给大众优质的生活保障。

二、病情来势汹汹
很多胆大的人在接到全面放开管控措施的消息之后欢欣雀跃,认为长达三年的管控生活终于走到了尽头。自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不必担心感染之后会被拉去酒店隔离,被迫与亲人分离。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或许是年岁渐长的老年人,或许是身患顽疾的弱势群体,或许是襁褓婴儿的母亲,这部分人群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能做的只有减少出门与人接触的机会,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所以在放开管控初期,有相当一部分人奉行“非必要不出门”的理念,坚决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将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可惜事与愿违,放开管控之后的病毒流行来势汹汹,丝毫不给人们喘息的机会。短短一个星期之内,大家身边的亲友似乎无一人幸免,都受到病毒侵袭而被迫在家休养身体。
据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所述,感染之后的身体并非像网络上专家所说的“无症状”,而是全身乏力、高烧不止,甚至有人出现了呕吐、腹泻、头痛等严重症状,只能依靠药物缓解一二。有些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不得不打120尽快前往医院输液吸氧,才勉强恢复了精神。

三、被高估的人性
大家深知与病魔的抗争刻不容缓,布洛芬、连花清瘟等药物顺势成了最佳的“救命仙丹”。然而此时却屡屡有新闻冲上热搜,一些人称许多寄送药品的快递都被洗劫一空,想要给远方的亲友送去救命药,还要藏在层层包裹之中才能得以保全。由此可见,病毒的危害尚且在人们承受范围之内,但人性却是让人防无可防。
如果说过去20多天人们凭借亲身经历对新冠病毒产生了更新的认识,那么对于人性的考量,似乎才刚刚开始。

结语
在过去的20多天里,有些人买不到药只能以肉体抗争病毒,而有些人手里攥着大把的药无处可用;有些人抱着高烧不止的孩子排一夜的队都买不到一瓶退烧药,而有些人就守在儿童医院门口,等待那些买不到药的年轻父母心甘情愿掏出2400块钱买下一小瓶退烧药。
错的从来不是世界上突如其来的任何变化,也不是国家突然放开管控的决策,而是每一颗被欲望吞噬的人心。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自己的将来也会有更全面的打算。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你是否会坚持当初要求放开或是继续封控的声音?另外,你对自己的生活现状是否满意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