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华为“绝处逢生”?芯片巨头同意供货,美国封锁线被撕开缺口!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9-23 06:15:05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
已获转载授权

执笔/胡一刀&李小飞刀


国际芯片巨头、美国公司英特尔获得向华为供货许可!


这个消息在9月21日传出后,引起业界一片震动。这是美国企业在美国政府的“华为封杀令”面前,首先挺不住了么?


正因为过去十多年的全球化,让全球产业链形成了各国大公司形成了利益相互依存。美国政府为了卡华为的“脖子”,下达最严禁令,华为的利益无疑受到了影响,但是在产业链上游的美国企业也面临的巨大的利益损失。


尤其是现在美国严重的疫情一直持续,世界其他一些主要市场(印度、巴西等国)疫情仍处于高发状态,复工复产已经成为奢望,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反观中国的经济恢复已经进入“快车道”,美国企业受资本利益的驱动,当然想挣这笔钱。


那么,美国对华为的“最严禁令”会由此打开一个缺口吗?我们能打赢这场“拉锯战”吗?


01


也许是英特尔的消息太令人吃惊了,不少美国媒体第一时间联系该公司求证。英特尔回应称,确实已经获得向华为供货的许可,但无法透露更多细节。


不过,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获得的许可早在2019年年底便已经取得,并且不受今年美国两次所谓“制裁”华为的影响。目前,英特尔主要为华为笔记本以及服务器等提供芯片。


按照美国关于华为的修订版禁令——自9月15日开始,在新的实体清单中又增加了38家华为子公司,同时限制华为取得使用美国软件、技术与设备生产的芯片。该禁令生效后,英特尔将无法向华为供货。


英特尔公司曾在9月3日对记者表示, 公司会继续遵守美国政府的出口法规, 也会继续与BIS(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协作,以确保公司有必要的批准才能继续按照美国出口管制进行供应。



作为一家美系半导体公司,英特尔与博通、高通、德州仪器等企业共同位列于全球销量Top10榜单,其半导体销售额在2019年排名全球第一。根据财报,公司全年收入约720亿美元,但必须注意的是,其中有大约200亿美元来自中国区市场。


也就是说,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占英特尔全年收入接近三分之一。


在英特尔宣布拿到供货许可证之前,有媒体在9月19日报道, 美国另一家处理器大厂AMD表示已获得了向其美国“实体清单”中某些公司销售其产品的许可证。从公开消息来看,在美国禁令生效以后,已经有两家美系半导体公司表示获得许可证。


当然,AMD也是华为笔记本电脑产品的芯片供应商之一。



所以,AMD公司方面强调,会100%致力于遵守美国法律,已经采取了适当的措施,以确保AMD管理好实体名单以及与客户或潜在客户的互动。


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对AMD和英特尔的松动,只是为华为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产品带来了一些利好。


但是,这无疑也意味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对美企的利益损失做出“反应”。美国经济本身受疫情影响很厉害,美企也成了特朗普政府四处点燃“贸易战”的牺牲品。所以,特朗普四处卡别人的“脖子”,也卡住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尤其是新冠疫情肆虐,很多人都不得不宅在家里,工作、学习、娱乐和联系,都离不开电脑。所以,全球笔记本电脑大缺货,若此时封杀美国两大CPU厂家出货华为,等于直接扼杀这两家重要美企,让它们眼看着爆发的商机从手边溜走。


02


在美国禁令面前,已有包括日本和韩国在内的半导体芯片供应商宣布对华为进行断供,就连台积电也无能为力,只能遵循美国限制令。可就在这个时候,德国芯片巨头企业英飞凌却宣布要加大对华供货力度。


因为英飞凌自信地说,自己的技术100%自控,不受制于美国。



据悉,成立于1999年的英飞凌科技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其前身是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


英飞凌公司主要为现代社会的三大科技挑战领域——高能效、移动性和安全性,提供半导体和系统解决方案,其业务遍布全球。2018年英飞凌公司在全球市场的总营收为75.99亿欧元,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到153.8亿元人民币,中国也成为英飞凌最大的销售市场。


那么,接下来,市场关注的是白宫会否对其他美企“开口子”。比如,对全球手机芯片龙头高通放行,允许其为华为提供芯片。


不过,正如前面所说,英特尔和AMD主要都是供应华为笔记本电脑与服务器相关零组件,并非美方打压华为在5G相关领域的重点。华为在笔记本电脑与服务器领域产业地位仍不如其他同业,这可能是美方愿意放行的原因。


如果批准手机芯片巨头高通恢复对华为供货,这才具有更重要的指标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面对美国政府的疯狂打压,华为依然挺立,华为手机业务受全球疫情影响有些微下降,但是大多数手机制造企业都呈现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比华为更大。


那么,华为手机业务为什么没被美国政府打趴下?


根据全球知名的技术市场分析与咨询公司Canalys在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在2020年第二季度,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其他任何供应商。


这是九年来,首次有三星或苹果以外的智能手机厂商领跑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14%,连续第二个季度大幅下滑。其中,华为虽然同比下降5%,但仍以5580万台的出货量位列榜首;曾经多年领跑全球的三星则同比下降30%,以5370万台位列第二名。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手机销量二季度大幅反弹25%,出货4510台,名列第三。


从更深层次看,美国政府的禁令让华为手机的海外销售受到不小的影响。第二季度华为的海外出货量下降了27%。


但是,由于华为系列手机从2019年开始就已经占领了国内一半的市场,而今年二季度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到了72%,这是华为手机能够面对美国禁令,依旧保持强劲出货量的最大原因。



可以说,中国老百姓绝对是华为的“坚强后盾”。


Canalys的分析认为,华为充分利用了中国的经济复苏来重燃其智能手机业务。而韩国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目前已经很小,市场份额不到1%,而且其核心市场(如巴西,印度,美国和欧洲)由于疫情爆发以及随后的“禁足”,而遭到破坏和打击。


而且,从2020年二季度欧洲市场的智能手机销售情况看,受到疫情严重冲击,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24%。


而具体到厂商排名方面,三星依旧是欧洲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市场占比35%;排在第二位是苹果,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达到了17%,且高于去年同期的15%;因为缺失了Google的GMS系统,导致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急速下降,从2019年的22%跌到16%,排在了第三位。


让人意外的是,小米、OPPO虽然分别排在了欧洲智能手机市场第四名、第五名,但是两者在欧洲市场的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55%、41%,增幅位居前两位。


这似乎意味着,小米和OPPO正填补华为手机在欧洲市场留下的空缺。


03



“没有人能熄灭满天星光。”


在9·15断供日之前,华为召开开发者大会,面对美国打压,喊出了这句口号。


一颗星星的亮度纵然有限,汇聚起来就是银河。充满工业浪漫的话语,再一次恰如其分地凸显华为一贯的高站位。


不过,我们也可以对这句话做另一番解读:华为、或者说中国科技进步的未来,将只有星光,而不再有月光的指引。


回溯以往,美国曾经是指引我们的白月光吗?


自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签署《中美科技合作协定》,1980年,卡特政府宣布中国作为“非敌对国”,原则上可以获得美国的军民两用技术起,一直到1989年2月,美国总共放宽45类产品的出口限制,并批准两项对华军售为止。这10年,也只有这10年,虽然从未放松对中国的防范,但美国对华出口限制总体是处于逐步趋向放松的。


1979年1月31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在白宫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签订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图片来源:新华社


1989年2月这个顶峰过去后,美国对华的技术出口限制随中美关系时紧时松,但总体是收得越来越紧,卡得越来越死,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技术限制和打压在位次上就已经超过人权,成为中美关系的主要结构性矛盾之一,严格的说,中国从来没有舒舒服服过过“造不如买”的日子。


有学者比较了过去15年间美国对中国在飞机和航天器产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精密仪器和光学器具制造业等领域的技术出口限制变化,以及中国在这些领域的自主创新进步程度。我们把这些研究拿过来对照现实,可以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


1、美国以往从未放松过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只不过,过去是对飞机和航天器制造业、卫星通讯及精密仪器等关系到军事的产业管制最严格;对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民用产业管制相对宽松。而特朗普上台后,对华为这样的民企,手机芯片这样的民用产业也下死手,让我们普通中国人也感受到了分外强烈的痛感。


2、美国出口管制的强度,与我国产业扶持力度指数呈现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越严格,我国对相关产业的投入强度越高,产业内部越倾向于自主创新。


例如,美国对我国的飞机和航天制造业实施最为严格的出口管制,使得我国在这个产业的投入强度远远超过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其他民用产业。由于卫星通讯及精密仪器等产业在我国既可以“民用”又可以“军用”,所以美国对该产业的出口管制也相对较高,我国的产业投入强度处于中等水平。



所以,在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卡脖子”之前,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先顺序大致是:飞机和航天器产业、精密仪器和光学器具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以及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 。


3、这些年来,中国高新产业的技术进步并没有因为美国的出口管制而止步不前。越是被管制得严的产业,其自主创新动力和能力也越强。


并且,由于长年遭受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中国高新产业整体创新模式已经稳定,对外部的依赖程度已经很小,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强度的较小变化,已经不能引起中国高新产业对外部资源依赖程度的显著变化。


4、美国出口管制是否对中国高新产业的技术创新产生影响,主要取决于所管制技术的属性。如果管制的是成熟技术,中国本来通过引进这些技术能够更快地实现技术追赶,那么转而依赖内部研发,会降低效率,延误抢占市场的时机。


如果管制的是前沿技术,那么中国高新产业有可能因为自主研发而获得更高的技术创新效率。


5、美国的出口管制从来没有打断中国技术进步的步伐,它能做到的只有拖住你,降低你的效率。


华为事件中美国的蛮横和狡诈,给华为及中国半导体产业整体带来的窒息感,在中国的舆论场上激起了两种情绪:


一种是渲染恐惧与末日情景,预言华为的死掉,甚至有些人有意幸灾乐祸,故意散播一种叫“恐美”的病毒。


在更大的范围内,美国的蛮横激起了悲愤与悲情情绪,强化了对自主创新的肯定与推崇,这种反思是积极的,但有人将它导向了另一个极端:把“造不如买”夸大为过去几十年被整个中国高新技术奉为圭璧的“圣经”,借此否定中国科技进步成果甚至改革开放。


事实上,如果静下心来看一看过去几十年美国对华技术限制的名单变化,简直是一部中国科技进步的励志片。


1992年的时候,美国界定对华出口高性能计算机的最高限度是195M TOPS(理论运算百万次/秒),到了1994年,这个标准提高到1500MTOPS,1996年再次提高到 7000MTOPS,1999年又提高到12300MTOPS。在短短7年中提高了60多倍。


2015年中国“天河二号”在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排行榜上连续两年夺冠,美国发现原先的方法控制不住,又借口中国超级计算机用于核爆炸活动,禁止英特尔向“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提供芯片服务,同时还禁止向中国的3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以及国防科技大学出售至强PHI计算卡等零部件。



也就在英特尔断供这天,中国超算开始了芯片自主研发之路,到目前为止,中国“神威·太湖之光”、“天河”系列还有“曙光”系列都采用了国产芯片。而因为缺少了中国这个大客户,英特尔的Xeon Phi加速卡没有了市场需求,被迫放弃了这个项目。


超级计算机、航空发动机、碳纤维材料、军用科技,以及卫星导航。把时间向前推进二三十年,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的案例非常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中国不断地通过努力,以自身科技进步补上了相应短板,甚至在有些领域有所超越。现在美国有能力对中国科技进步进行遏制的领域已经相当有限,主要集中在芯片与软件领域。


综合来看,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向世界科技强国冲刺的“最后100米”赛道上。美国出于维护其科技霸权及超额垄断目的对中国科技进行打压,美国的封锁在倒逼中国芯片产业加速冲刺。


这“最后100米”势必不会好走,但绝非不能走。路上不必悲壮,更不需要“丧”。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