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中美博弈,是个技术活儿!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1-15 06:43:04 围观 : 评论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

今天我想跟朋友们聊一聊反美的技术问题。

反美,是一场博弈,或者说是一场战争。战争是肯定要讲技术的,不能蛮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战略战术。古往今来,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当中,最需

要技术的东西恐怕就是战争。人类历史上,关于战争的技术问题的著作是最多的,比如中国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36计之类。

这个大道理应该不需要多讲。然而,近期中国的一些事情,让人感觉似乎还是要讲一讲。

比如,在要不要使用辉瑞公司的那个治疗新冠的帕昔洛韦片的问题上,有的人认为它来自于美国,而且来自于一个有黑历史的辉瑞公司,所以我们就不用它。我的基本观点是,如果辉瑞这个药有效,对我们有用,而我们当下要治病救人,那么,我们就应该用。

如果再延伸说一点,即便是站在反美的立场上,我们要想反美成功,首先我们自己要站得住。我们通常关注的是能不能发展好经济、科技等等,比如高科技能不能搞上去,比如GDP能不能上上去,比如能不能挣更多的钱去搞军事建设。但是我们肯定也要关注治病救人的事儿。换言之,敌人的药,我们是可以用的,就像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从日本鬼子手上买青霉素一样。

但是,我也有深深的忧虑,因为帕西洛韦片这个东西的价格太贵了。我当时给出我的观点是,虽然它贵,但是我们现在是抗疫的要紧的时候,那只能咬着牙用一用。换言之,等到抗击疫情不要紧的时候,如果他还是这么贵,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不用了。这和日常老百姓治病是一样的,钱少,药贵,那么,要紧的时候用点贵药,不要紧的时候要省钱,就尽量不用贵药。

我的这个观点,带有些许的无奈。

国家医保局跟美国辉瑞公司的谈判结果出来了,结果是谈崩了,也就是没谈成。

所谓谈崩了,首先就是在谈,其次是崩。既然在谈,就说明打算用。既然崩了,就说明辉瑞公司要价太高,中国医保接受不了。

中国医保和美国辉瑞谈崩了,意味着接下来辉瑞公司的帕昔洛韦片,医保不再报销了。当然,在2023年3月31日之前,按照国家此前发布的规定是可以临时报销的。到2023年3月31日以后,那就要再说了。好在,2023年3月31日以前,应该是中国抗疫最要紧的时候,先把这段时间扛过去了再说吧。

但总之,如果2023年3月31日以后,我们对这个药还是很需要,可是医保又不报销了,我所焦虑的那个问题就依然存在,那就是如果这个药医保不报销,就意味着富人有钱,他可以用,而穷人呢,医保不报销,自费又花不起,这个药可能就用不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我处在这样的遗憾情绪当中时,1月10日,辉瑞公司CEO艾伯乐说:中国所要求的价格低于辉瑞向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的开价。

中国目前不算中低收入的国家了。世界银行把世界上国家的收入分成这样几个等级: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中等偏上收入和高收入,目前中国在中等偏上收入的顶端,马上就要跨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了。中低收入国家,就是世界上特别穷的那些国家。

辉瑞公司CEO这句话是想解释他为什么在跟中国医保的谈判中不让步。然后他接着又说了一句话:“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我认为他们付的价格不应该低于萨尔瓦多。”

他这句话的前半句是没道理的,我们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人均GDP不高。他这句话的后半句,好想还有点道理,因为萨尔瓦多是中美洲的一个比较穷的国家,人均GDP大约4000美元,只有中国的1/3,更何况那个国家非常小,还充满着战乱、黑帮、腐败……反正国家的问题比较多吧。

从这个意义上,似乎也有一些道理。但是我个人听了他这番话之后的感觉是他带有一定的羞辱性质,并且反映出他特别硬气。

所以,从情绪上来讲,我是不接受他这个观点的。再加上想起帕西洛韦片不进医保,导致穷人用不了这回事,我的情绪就更加低落了。

带着这种低落的情绪,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辉瑞公司CEO这么硬气?

我是一个长期思考经济问题的人,所以我思考任何问题都会不由自主的从经济的视角来考虑,碰巧我现在思考的问题又是一个价格问题,而价格问题又是一个典型的经济学问题,所以我的思考带有强烈的经济学色彩。

我在过去多次说过,用供求、圆、借钱5个字、三个词,可以解释绝大多数经济学问题。

这次思考辉瑞公司的帕西洛韦片的价格问题,自然也没逃出这三个词、5个字,而且还是用的最多的那个词:供求。

决定商品价格的首先是价值,但是价值这个东西比较稳定,我们通常反而会忽略它。而影响商品价格波动的最常见因素是供求,我在以前多次把它形象的描述为:买白菜的人多了,白菜价格就要上涨。

同样的道理,辉瑞公司的帕西洛韦片能够卖这么贵,经济学上的最大可能就应该是:买它的人多了。

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有一些信息表明这个药现在在全世界供不应求。但中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在中国是不是也供不应求呢?虽然没有找到这方面的统计学资料,但是我找到了澎湃新闻记者的调查结果。

12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多地城市的和睦家医院,其中上海和睦家医院的官方电话语音提示称,没有库存。北京的和睦家医院的官方电话提示称,因库存及其有限,我院无法接诊指定开新冠帕西洛韦用药的客户,如您身体不适,请及时预约看诊。广州和睦家医院方面表示,目前暂时没有货,看迟点是否有。和睦家医院方面有关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正在与多方渠道沟通,尽快为符合用药指征的患者提供药物。记者还于当日致电北京明德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前段时间还有,现在没货了,什么时候能到一批新货,暂时没消息。此外,多家医院都表示帕西洛韦片供应紧张。人民日报健康时报报道,12月26日上午,健康时报记者向北京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求证,均表示目前已收到参加使用辉瑞药的培训的通知,但药物还没有配到。

总之,记者的调查显示,这药确实供不应求。另外我们可能都看到了有很多网上的小消息,说很多人想买这个药,想用这个药,但是没有药。

这证实了我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辉瑞公司在跟中国医保谈判的时候强硬坚持高价的原因的分析,那就是供不应求,需要的人多。

我在整个查资料的过程当中,贯穿这样一个追求,那就是要想办法把辉瑞公司的帕西洛韦片的价格降下来。同时,我基于经济学规律的思考深深地知道,要想降价,单靠中国医保谈判人员的那张嘴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改变供求关系。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这样的体验,当一个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不管你嘴多么会说,商家都不会降价。反过来说,如果这个商品供应大于需求,没多少人买的时候,你即便笨嘴笨舌,甚至不张嘴,商家也会主动降价。我前不久买了一件T恤,才100多块钱,我其实不大想买,因为类似的T恤已经有几件了,但是商家张口说的价格就是100多块钱,和我过去买同类衣服的价格----四五百块钱相差很远,于是我就买了。在那一次交易当中,我根本就没有张嘴跟对方谈价,对方直接把价格降了,为什么呢?因为疫情之下消费不足,像我这样买衣服的人不多。其实我也不是去买衣服,只是闲逛,偶尔看看,没打算买。

所以我从经济学的角度认为,要想把辉瑞公司的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必须要改变供求关系。

可是怎么改变供求关系呢?难道强制要求那些想用帕西洛韦片的人不用吗?这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我又进一步研究了帕西洛韦片这个药到底有多大效果,我知道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它有效,那我认定它有效,我要考证的是它到底有多大效果。

于是我又开始查资料,结果收获还很大。

关于它有没有效的问题,辉瑞公司公布的结果是有效率88%,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知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布的文章,所提供的数据大体也差不多,也都是在80%~90%之间。

看来,确实有效。

但是细看这个效果的数字,我们会有新的大发现。

辉瑞公司说他这个药的有效率是88%,是指降低转为重症的效果为88%。他当时找了1039个人接受帕西洛韦片治疗,还有1046个人接受安慰剂治疗,结果接受安慰剂治疗的人里面有66人转为重症,占比6.31%,接受帕西洛韦片治疗的人里面转为重症的人是8人,占比0.77%。

就是说,接受帕西洛韦片治疗,让转为重症的人由66人降8人,66-8=58,58÷66=88%。

把这个结果换算成百分数就是,在100个人里面,接受安慰剂治疗,会有6.3个人转为重症,接受帕西洛韦片治疗,会有0.77个人转为重症。

为了表述上的方便我们取整数,大体意思就是,在100个人里面,接受安慰剂治疗,有6个人转为重症,接受帕昔洛韦治疗,有一个人转为重症,也就是在100个人里面降低了5个人转为重症。

这就是所谓帕西洛韦片有效率88%的意思,这个意思没错,辉瑞公司没骗人。

问题是,100个人里面,有94个人,不用帕西洛韦片也不会转为重症,,有1个人,吃了帕西洛韦照样要转为重症。合计95人。这95人来说,用不用奥昔洛韦,结果都一样。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95个人是无效的,真正有效的只有5个人。

所以,换言之,辉瑞公司的帕西洛韦片的有效率不是88%,而是5%。

我这是通俗的表述,但是是靠谱的。这个表述对应的是两个专业名词:88%是相对有效率,5%是绝对有效率。

问题出在哪里呢?

作为普通大众,一般认为,所谓有效率就是绝对有效率,可是辉瑞公司告诉我们的是相对有效率。而大众们往往把相对有效率当成了绝对有效率。

于是按照社会大众绝对有效率的理解,辉瑞公司的这个药的有效率其实只有5%,但是辉瑞公司告诉我们相对有效率是88%,我们大众就把这个相对有效率理解成绝对有效率,认为100个人里面有88个人吃这个药都有效果,而实际上100个人只有5个人有效。

那么我进行一下合理推理,有很多人心里面把这个有效率从5%放大到88%,大约放大了18倍,于是就对这个药推崇备至,在舆论上的反应就是把,辉瑞这个“有效”药说成了“特效”药。

当我们认为这是一款特效药的时候,那自然很多人想用这个药,刚才我介绍的澎湃新闻记者调查的结果都显示,是患者主动要求用这个药,可是医院没有这个药。

所以问题出在,88%的有效率是相对有效率,还是绝对有效率的问题。

我的意思是想说,如果能够清楚明白地向大众解释,绝对有效率只有5%,那么还有那么多人去追捧帕西洛韦片吗?

不仅如此,帕昔洛韦片的绝对有效率,在当下的环境当中,大概率连5%都不到,甚至可能远远低于5%,为什么呢?

因为辉瑞公司做的那个实验的时候,接受实验的人都没打疫苗。我们都知道,目前全世界的疫苗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于预防感染效果不佳,但是对于预防转为重症效果很好,这和帕昔洛韦片的效果是重叠的。所以,对于打了疫苗的人,帕西洛韦片的相对有效率也会大大下降,绝对有效率也会大大下降。

我们再往下分析,辉瑞公司的那个实验里面是在德尔塔病毒期间。我们都知道德尔塔病毒的毒力很强,而现在的毒株是奥密克戎,所以在奥密克戎病毒面前,这个数字还要往下降。

所以我的推理结论是,帕昔洛韦片在当下的环境中,它的绝对有效率肯定低于5%,而且可能大大低于5%。

这个结论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仍然意味着它是有效的,为什么呢?比如吃了帕昔洛韦片,100个人里面只有大约0.2个人转为重症,不吃帕西洛韦片大约有2个人转为重症,也就是说,1000个人里面,不吃帕西洛韦片有20个人转为重症,吃了帕西洛韦片有2个人转为重症,那么人们的心理就是,我尽量要成为那18(20-2)个不转为重症的人。这是人之常情,人的正常判断,所以它仍然是一个有效药。

但是,毫无疑问,他的绝对有效率只有1.8%,而不是88%。

如果我们对他是洛韦片有这么一个清晰的认知的话,那么还有那么多人认为帕西洛韦片是特效药吗?还有那么多人想要用这个药吗?肯定不会。中国社会对帕西洛韦片的需求量会大幅度下降。

那么接着往下说,如果想用帕西洛韦片的人数大幅度下降,那么帕斯洛韦片这个商品的需求就大幅度下降了,没多少人买了,按照商品价格运行的一般规律,辉瑞公司就要考虑降价。就像我到商场去买衣服,由于疫情之下买T恤的人太少,商家就主动降价了。我还没跟它讨价还价,他就大幅度降价了。

所以我的结论是,阿昔洛韦片这个药对我们有用,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它来自于美国,就简单地拒绝用,并且把它上升到一个爱国不爱国的高度。但另一方面,它的价格太高,尤其是医保谈判失败之后,不纳入医保,富人有钱可以用,而穷人钱少没法用,这形成了在医疗上的一种贫富差距,这应该尽量避免。

所以我们应该努力的把帕西洛韦片的价格降下来,而降下来的途经之一,不是因为高喊反美的口号而拒绝使用,而是客观准确地告诉大众帕西洛韦片的绝对有效率到底是多少。

然而,我今天最终不是想讨论帕西洛韦片的问题,我今天是想说反美的技术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反美呢?我觉得,反美技术的根本,是让我们自己变得强大。那么怎么样让自己变得强大呢?那就是使用世界上所有的资源来壮大我们自己。这里所说的所有资源,自然包括美国的资源。我们最常见的美国资源,就是美国的高科技,以及美国的资金,那么现在在治病救人的问题上,自然也应该把美国的有效药纳入进来。1月6日,湖北省十堰市107个驻外招商专班370多名干部集体宣誓出征,拉开该市新年“一号工程”的序幕。为什么湖北省十堰市要搞这么大阵仗招商引资呢?招商引资就是出去找钱啊,发展经济没有钱怎么行?同样的道理,发展中国的经济,没有钱怎么行?美国的钱也是钱,也是做强中国的资源,凭什么我们不用?总之美国的资源我们要用。包括钱,包括高科技,包括有效药。

当然,我们要认识到,我们利用美国的资源,不可能白用,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事儿。比如我们用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它是要收钱的,而且往往利润比较高。比如我们利用美国的资金发展中国的经济,那他肯定要赚钱,你不让他赚钱,你还想用他的钱,是不可能的。同样,我们要用美国的药品治病救人,他也肯定是要赚钱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寻求一个客观的合理的尺度,壮大自己,让美国能赚钱,同时有尽可能的不让他赚更多的钱。而不是简单地把美国资源踢出门外。

归根结底,我们要用美国的资源,并且争取最小的成本。

这是从反美首先要壮大自己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使用美国的资源壮大自己的意义还不仅仅在这里,他的意义还在于,利用美国的资源的同时,必然让部分美国人受益,这就把部分美国人同中国利益捆绑一起了。这又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呢?请看一件事:

2022年10月,特斯拉汽车的老板马斯克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会让世界付出沉重代价,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面临的损失可能达到GDP的30%,所以要避免台海发生冲突。怎么避免呢?他提议,两岸达成一个比香港更宽松的协议,为台湾设立一个特别行政区。

它的这个方案,首先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其次坚持了和平统一。所以,中国人听了这话,觉得还算不错。

那么,我们分析一下作为美国人的马斯克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们首先能想到的是,他要在中国生产并销售特斯拉汽车,所以他要跟中国人搞好关系,得罪中国人,得罪中国,那必然导致很多中国人不买他的车了,他就少赚很多钱了。此外特斯拉汽车的很多供应链也来自于台湾。简而言之,一个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做生意的人,他肯定不希望中国大陆和台湾打起来。

简单一句话,马斯克在中国有利益,所以他反对台海发生战争。我高度怀疑,马斯克可能还想在中国把生意做大,因为仅仅是特斯拉汽车,似乎不足以让他在台海问题上这么鲜明地站队。而且很可能要得罪很多他在美国的老乡啊。

这件事说明了,我们用美国的资源发展自己,同时让相关的美国人在中国有利益,那么,他的利益和中国捆绑在一起了,他就更有可能和中国同呼吸共命运。

我们再回顾一下我们一直讨论的一个话题:本世纪开始以来,为什么美国迟迟没有下手打压中国?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条,比如美国在本世纪初还没有想到中国会发展这么快。每当美国要打中国的时候,有章家敦那样的人一个劲地制造中国崩溃论,意思就是说,中国马上就要崩溃了,马上就不行了,让美国人觉得不用打,打什么打,他自己都会崩溃,于是美国人有意无意就把这事儿放一放了、拖一拖了。

那么还有什么原因?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美的经济联系多,很多美国商人在中国有利益,所以每当美国的一些人想打压中国的时候,这些人都会反对,都会打岔,都会论述不能打,打了不好,导致美国对中国打压的时间大大的推迟了。我们过去长期以来耳熟能祥的一句话是: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就是这个意思。

而现在,这个压舱石好像压不住舱了。这是事实。但是,压不压得住是一回事,能压住多少就压住多少啊,能多压一点就多压一点啊。就像一名战士,靠他一个人是赢得不了战争的,但是,每一个战士都要上啊,只有大家都上,形成各方面的合力,才有可能打赢这一仗。

其实,当下尽管这块压舱石总体上压不住了,但是还是在起作用。比如,美国在高科技领域打压中国,却总是很难一步到位,总是只打一部分,然后在打的一部分里面又用个案处理的方法豁免一部分。更有甚者,还有一些美国人,采取各种手段规避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打压。总之不够彻底。难道那些极端反华的政客不想一步到位吗?他们做梦都想啊。但是没办法,他们的声音在美国国内是有人反对。

比如,按美国规定,美国企业自2020年9月15日起不得再为华为代工生产芯片,同时又限制美国芯片企业为华为供应芯片。

然而高通就申请许可,对华为销售定制版4G芯片,2022年下半年甚至将最新款的骁龙8+芯片也专门为华为定制了4G芯片。

还有,美国要求GPU芯片行业两大巨头AMD和英伟达不得将高端GPU芯片出售给中国企业,然而不久后英伟达就申请将供货最后期限从2023年3月延迟到2023年9月。

更为有意思的是,英伟达还研发出专为中国市场订制的A800芯片。

这两年,我们看到这样的事情很多,让美国政府打压中国高科技的效果大打折扣。那么,为什么这些美国企业要这样反美?

原因只有一个,中国和美国的联系非常紧密,有很多美国人在中国有利益。美国的这些企业,成为了中国反美的盟友。这就是在反美的大背景下,加强和美国联系,所取得的的效果。

反美,不一定我们亲自反,在中国有利益的美国人,也可以帮我们反啊。

所以我今天想给朋友们分享的一个反美技术就是,要反美,绝不能脱美。

反美而不脱美,不仅可以壮大我们自己,不仅可以在美国培育中国反美的盟友,还有一个效果。

请看中国舆论场上热烈讨论的一个话题:中国拥有的美国的1万亿美元的国债,如果哪一天美国赖账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有很多方法。但是,最后的方法是什么?最后的方法是,如果美国人扣了中国1万亿美元的国债,那么中国就扣掉美国投资在中国大陆上的资产。

可是我我想提醒一句,如果我们跟美国脱钩,美国的资金想来中国投资,我们基于它是美国人的钱,基于反美的立场,就拒绝跟他们合作,那么他们的资产还会在中国落地吗?

如果美国在中国没有资产,将来有朝一日,美国想赖掉中国持有的1万亿美元的国债,我们想扣他们的东西,请问我们到哪去找他们的东西呢?没有东西我们怎么扣?

有人说,现在美国在中国大陆上沉淀的资产数字已经比较大了,不着急了。我想说,这东西你还嫌多吗?如果他们的资产在中国大陆上足够多,他扣我1万亿美元的国债,我扣他10万亿,这样难道不好吗?美国在中国的资产和利益越多,他多中国下狠手的胆量和勇气就越小。

事实上,我们看俄乌冲突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俄罗斯的GDP体量太小,只有美国的大约7%,所以说俄罗斯和美国的经济联系很少,那么在俄罗斯有利益的美国商人少,在美国内部就没有多少人反对美国遏制俄罗斯。

我们再反过来说,俄罗斯为什么一搞就要打仗呢?有很多人认为他们是战斗民族,其实在我看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手上的牌不多,最后没办法,只有打。

其实,美国的反华政客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目前正在加大力气阻止美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阻断美国跟中国的经济联系。

我们看一组数字:2022年1~10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增速远远超过中国同期GDP增速。那么我们再看一下,是哪些外资到中国来投资的呢?排名第一的是韩国,同比增长106%,排名第二的是德国,同比增长96%,排名第三的是英国,同比增长40%,排名第四的是日本,同比增长37%。

朋友们发现了没有?没看到美国的名字。

美国是世界上资金量最大的国家,可是在同比增长较高的国家当中,看不见美国了,因为,美国反华政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阻止美国企业对中国投资。

美国反华政客为什么要阻止美国企业到中国来投资?请参照一下我刚才的分析。

那反过来,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如果有美国人想在中国这里捞点利益,只要对我们同时也有利,只要我们不吃亏,我们不应该拒绝,反而应该欢迎啊。因为,既有利于我们自己发展,又有利于我们反击和遏制美国啊。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要精打细算算好账,让我们不吃亏,就好比我今天在辉瑞的帕昔洛韦片的价格问题上,就劳神费力地做了一番细账。

所以,反美,绝不可以脱美;反美,是一个技术活。

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中一段话,我今天特别想把中间的有一句话捞出来特别说一下,鲁迅先生说,即便是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以见其彻底⾰命,只送到药房⾥去,以供治病之⽤......”

鲁迅先生用了这么一个表述:“当众摔在茅厕⾥,以足见其彻底革命”。我觉得用在当下也是贴切的。当下, 有些自媒体人反美,出发点和立场可能都是好的,但是有些自媒体人,见到美国的东西,就要把它“当众摔在茅厕⾥”,目的是什么呢?鲁迅先生说了,他们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足见其彻底革命”。

他们倒是把他们“彻底革命”的心迹彻底表达了,也赢得了些许的喝彩,但是,这种见了美国的东西就“摔在茅厕里”的搞法,确实没有技术含量啊!




相关文章

  • 汇率大涨,警惕美国另类金融战!
    汇率大涨,警惕美国另类金融战!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人民币汇率大涨,这是我之前就预测过的。之前我在文章里多次提到过,一旦美元加息缩表都没办法引诱到热钱冲进美国资产里,那么美联储的收割计划就要落空。现实紧迫的是美债收益率太高,美国国库无力承担,财政部的要过不下去了。所以只要美联储无力继续暴力加息,那么很快就会迎来跷跷板的另一头:货币政策转向,印钞机继续放水。世界上掌控大量钞票的聪明人多的是,就好像股市里一帮聪明人坐庄,一旦发现市场上的韭菜不接盘,聪明人之间就开始玩跑得快,老鼠仓纷纷逃...

    2023-01-15 06:43:07
  • 中美博弈,是个技术活儿!
    中美博弈,是个技术活儿!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今天我想跟朋友们聊一聊反美的技术问题。反美,是一场博弈,或者说是一场战争。战争是肯定要讲技术的,不能蛮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战略战术。古往今来,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当中,最需要技术的东西恐怕就是战争。人类历史上,关于战争的技术问题的著作是最多的,比如中国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36计之类。这个大道理应该不需要多讲。然而,近期中国的一些事情,让人感觉似乎还是要讲一讲。比如,在要不要使用辉瑞公司的那个治疗新冠的帕昔洛韦片的问题上,有的人认为它来自于美国,而且来自于一...

    2023-01-15 06:43:04
  • “后悔用弟弟的剃须刀...呜~”弟弟的剃须刀用的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后悔用弟弟的剃须刀...呜~”弟弟的剃须刀用的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原标题:“后悔用弟弟的剃须刀...呜~”弟弟的剃须刀用的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娱乐小雪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搞笑创作者。 为了你能开心,我还在继续努力,点开我的文章,咱们就有缘分,交个朋友吧。 不要为了生活而去烦恼,再看一些搞笑的片段,能够使你们笑起来才是我的开心,接下来我们就步入正轨吧。 01.在这里说的这个问题好像都没不符合逻辑啊,这两个人吵架怎么办? 02.这两头猪在这儿...

    2023-01-15 06:17:00
  • “妈老了,养不起你6岁的弟弟了”,女儿连怼几句让父母沉默不语
    “妈老了,养不起你6岁的弟弟了”,女儿连怼几句让父母沉默不语

    原标题:“妈老了,养不起你6岁的弟弟了”,女儿连怼几句让父母沉默不语 文:潘多拉 在《我的姐姐》里,安然的父母在她小时候不顾安然的态度就给她生了一个弟弟,后来安然父母遭遇车祸去世,照顾这个弟弟的责任就落到了安然身上。 安然对弟弟说:“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弟弟回答:“可是我就只有你了。” 这个孩子又不是自己的,现在却要自己来照顾,这种情况真是让人委屈又生气。 欣然的父母就是这样。“妈老...

    2023-01-15 06:17:00
  • “哥哥和嫂子分手了,弟弟能娶吗?”哈哈哈哈哈...注意脊梁骨
    “哥哥和嫂子分手了,弟弟能娶吗?”哈哈哈哈哈...注意脊梁骨

    原标题:“哥哥和嫂子分手了,弟弟能娶吗?”哈哈哈哈哈...注意脊梁骨 “哥哥和嫂子分手了,弟弟能娶吗?”哈哈哈哈哈...注意脊梁骨 在日常生活中,弟弟和嫂子之间关系总体来说是有些尴尬的,当然也有关系好的存在,但是因为避嫌的原因,所以通常来说相处不是那么的密切。铁柱他与嫂子的关系非常的好,两个人有很多的话题,在哥哥和嫂子分手之后,他发现自己对于嫂子有了别的想法,想问下作为弟弟能娶已经分手的嫂子了吗...

    2023-01-15 06:17:00
  • “弟弟刚做完手术,走路也歪歪扭扭”哈哈哈哈哈这都是男人必经的痛啊
    “弟弟刚做完手术,走路也歪歪扭扭”哈哈哈哈哈这都是男人必经的痛啊

    原标题:“弟弟刚做完手术,走路也歪歪扭扭”哈哈哈哈哈这都是男人必经的痛啊 没猜错的话这小弟弟应该是刚刚经历了割包皮手术吧,有一句话说的好长痛不如短痛,反正早晚都要来上这么一遭,不如趁着年轻的时候尽快解决,等长大不好意思了你也不敢进去那个门儿了,一睁眼一闭眼的事情就解决了 大家有没有见到过别人的手机呢?你们捡到以后都是怎么做的?其实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尽量归还失主,因为现在的手机都是有密码的,指纹解...

    2023-01-15 06:17:00
  • 王俊凯养嫂子事件持续发酵,经纪人音频曝光,两人关系疑似不一般
    王俊凯养嫂子事件持续发酵,经纪人音频曝光,两人关系疑似不一般

    这几天网上关于王俊凯的一些料可不少,先是杨幂耍大牌,他被牵连进去了,后有他在某卫视的跨年表演被质疑是假唱,因此导致目前网友们对他的评价不怎么好,面对这种情况,王俊凯本人及其工作室都下场发了小作文,想要安抚住粉丝,但是很明显效果不太好,关于他的黑料反而越来越多,这不,他经纪人杨柳此前的一段音频就被扒出来了,连带着他俩的关系也上了一波热搜。在曝光出来的音频中,杨柳说“心连心”活动,是他们推了不能再推...

    2023-01-15 06:15:27
  • 春节档电影即将上映,王一博和易烊千玺打擂台,粉丝手段花样百出
    春节档电影即将上映,王一博和易烊千玺打擂台,粉丝手段花样百出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北方的小年刚过,南方的小年也到了,花哥提前祝各位网友新春快乐!当然了,随着春节的来临,春节档的电影也即将上映,各家也开始不断地搞营销,为即将上映的电影做宣传,争取能在春节档这个“大战场”中异军突起拔得头筹。从目前春节档各大电影的预售票房(含点映)的成绩来看,梁朝伟王一博的电影《无名》、沈腾易烊千玺的电影《满江红》遥遥领先其他几部电影,其中以电影《无名》最为优秀,以预售票房100...

    2023-01-15 06:15:22
  • 值得警惕,日本三大动作“备战台海”,尹锡悦威胁自主发展核武器
    值得警惕,日本三大动作“备战台海”,尹锡悦威胁自主发展核武器

    东方时事,看透国际军事和国际政治斗争的众生相!《值得警惕,日本三大动作“备战台海”,尹锡悦威胁自主发展核武器》是一篇关于三大,核武器,日本的文章。东方时事引用该...

    2023-01-15 06:00:00
  • 韩国拒绝取消对港澳游客限制,港府反击,宣布暂停韩禽类产品进口
    韩国拒绝取消对港澳游客限制,港府反击,宣布暂停韩禽类产品进口

    东方时事,看透国际军事和国际政治斗争的众生相!《韩国拒绝取消对港澳游客限制,港府反击,宣布暂停韩禽类产品进口》是一篇关于港府,韩国,港澳的文章。东方时事引用该文...

    2023-01-15 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