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刘慈欣到底有多神?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1-26 18:43:08 围观 : 评论

作 者:栩先生
来 源:栩先生(ID: superMr_xu)


最近,影视领域算是捅了“大刘窝”了。

从动画版《三体》到剧版《三体》,再到《流浪地球2》。

网飞的《三体》也跑来凑了个热闹。

品质我就不评点了,网友们的眼光都是雪亮的。

我奇怪的是,刘慈欣为啥最近就这么火了,他究竟有多大的魔力?

图片
1985年,刘慈欣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位于山西阳泉的这个小城镇工作。最开始的几年,他也坚持在业余时间写些东西。20多岁,正是有一股子冲劲的时候。

但很快,他似乎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节奏。他所在的这家国企,工作没有那么忙,下班了他就和同事们打打扑克、玩玩麻将。

1994年,31岁的他结婚了,婚后的生活同样很幸福。一切就这么慢慢地在时间之河里流淌。

悠闲静谧的生活当然没什么不好。只不过,当你决定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看起来“车马慢”的生活里,其实时间过得最快。一转眼,已经是他大学毕业后的12年。

很多人都有过想要改变自我的强烈愿望,但往往只是瞬间的激情。不同的是,刘慈欣坚持了下来。

随后的很多年里,他几乎每一年都要写下好几部短篇作品。从1999年开始,他的作品也陆续在杂志上发表。

一次,他又在杂志上发表了一部新的短篇小说。很多读者看完后给他写信,期待他能写成长篇。他思考之后决定,干脆不再写中篇和短篇。他把原打算用来写短篇的一个构思,写成了长篇小说。

在完成这个系列之后,他给小说取了一个名字:《三体》三部曲。

2010年,《三体III:死神永生》完成出版。

在读完他的几乎所有作品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是这样说的:

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而他的这部作品,则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科幻的巅峰之作。此时,离计算机工程师刘慈欣开始他在山西阳泉娘子关电厂的工作,已经整整25年。

让我们想

象一下,在一个偏僻的、黄沙漫天的地方发电厂里工作一生,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一眼望到头的人生、不高的收入、单调重复的工作,以及平淡如水的生活。对现代的年轻人而言,估计是很难忍受的。

而刘慈欣就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中,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了科幻史诗,寻觅着人类文明毁灭和浴火重生的踪迹。

科幻作家韩松曾经路过娘子关,在博客里写了一篇《路过科幻圣地娘子关》。在他眼里,这是个跟科幻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

满眼的黄土丘陵,遍地的煤场和发电厂,黑烟滚滚,空气中都是煤渣味——他实在不能把这样一个地方和中国最优秀的科幻作家联系在一起。

但在我看来,情况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在娘子关发电厂过着的凡俗生活,才刺激着不甘寂寞的刘慈欣那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持久的写作激情。

2018年,刘慈欣获得克拉克奖。他在获奖感言中说:

“我最初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逃离平淡的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我永远无法到达的神奇时空。”

这种从得过且过、麻木不仁的生活中突然找到了一条道路,并且持续走下去,最终走出一条通天大道的过程,我称之为“觉醒”。

是的,这才是我在这篇文章里,最想给大家分享的内容。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话,“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图片
我觉得,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看过《三体》,一类没有看过。

因为《三体》里的人物和情节太经典,所以看过三体的人,动不动就会用三体里的人物来指代某一类人,比如圣母程心,救世主罗辑,ETO,面壁者,智子。

会用《三体》里的一些名词来开玩笑或者讨论,比如丢你一块二向箔,降维打击,黑暗森林,水滴。

会引用《三体》里的经典台词、名词,比如“主不在乎”,“黑、真他妈黑”,“XXX,我是你的破壁人”,“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读过《三体》的人,会津津乐道于这些东西,并把在生活、工作中谈到这些东西视作一种乐趣和逼格。

而对于没有看过《三体》的人来说,什么二向箔、什么降维、什么面壁人,都是些啥玩意儿,能说人话不?

至少在我大学没读《三体》前,有几次碰到几个比较爱好读科幻、玄幻类小说的同学在一起,开玩笑式的聊起这些“三体词汇”,完全一脸懵逼。那时候的《三体》还没火,刚开始出单行本,看过的都是真爱粉。

到了《三体》火出圈之后,看没看过三体更是成了一种分界线。

我曾经专门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至少在我看来,目前还没有什么小说能像《三体》一样,具有区分人群的作用,看过的,天然成了一类,说的话、聊的天,都让没看过的人觉得莫名其妙。

四大名著够厉害了吧,看过《红楼梦》原著的和没看过的,也不至于就真聊不到一块儿。

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三体》立足现实,却又完全靠自己想象和虚构出了另外一个世界,宇宙图景。

这个世界,刘慈欣没有写出来之前,我们是没法想象的。

我们聊起《三体》,就会像是从现实中抽身出来,进入另一片时空。

所以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才会说:看完三体之后,我觉得当个美国总统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实在太渺小了。

另一方面,还在于《三体》这几年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要是没看过,感觉就像是脱离了时代一样。

图片
关于《三体》的影响力有多大,我觉得举再多例子,都没有一个我亲眼见证的真事儿更有说服力。

去年,共和国7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展,我跑去看了。

那是对从建国以来,70年时间里我国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涉及面太广,而展厅又面积有限,所以,真的是寸土寸金。

能在展览里露个面有几句话介绍,都是不得了的事,很多我们从教科书上学到过的知名作家,什么余华啊,余秋雨啊,我印象中在展览里连名字都没出现过。那些网红作家就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然后!我居然看到了刘慈欣!

一个人占了一个展柜,还放了他的三体全集。

图片


要知道这个展览几乎可以算是建国以来分量最重的展览了。

国庆70年,就这一次啊,每个方面都是要平衡的,比如农业,卫生,军事,经济,文化等等,每个方面下又分很多领域,都是要照顾到的。

70年里那么多的成就,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在展厅里都找不到位置。

你只要想想,和《三体》放在一块展览的,都是什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卫星上天之类的成就,能上展览的人都是什么雷锋、袁隆平这样的烈士、大科学家。

就知道,刘慈欣和《三体》能出现在那个地方,说明他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部科幻小说了。

那么,刘慈欣又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呢?

图片

图片
我小的时候,有一种说法,叫中华民族是缺乏想象的民族。

那时候深信不疑,觉得我们都太现实和功利了,学校的填鸭式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想象力。

现在当然觉得纯粹放屁,这种说法,应该就是那个时代的某些公知、跪族,有意炮制出来的概念,本质上和“中国的月亮没有外国圆”是一回事。

事实上,自古而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极具有想象力的民族。

当我们写下《山海经》,天马行空地创造出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制造三星堆面具、太阳神鸟金箔之类艺术珍品的时候,现在欧美人的祖先们还在茹毛饮血玩泥巴。

这些瑰丽奇绝的远古神话、传说,给我们古代的诗歌、传奇,以及近代以来的武侠、玄幻等等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

农业社会,我们从来不缺乏对远古世界、神怪传奇等的幻想,我们真正比较欠缺的,其实是工业时代后,对未来科技的想象。

毕竟,我们真正全面进入工业化,晚了世界近百年,之前的几十年,多数人的思维都还停留在农业时代。

大家开始在生活里经常见到那些现代的、科技的产品,也不过就是这数十年的时间。

而刘慈欣的小说里,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之宏大、壮阔,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级别的。

所以有人说,看完了《三体》,再看星战那种套着科幻外衣还在进行冷兵器战斗之类的国外科幻大作,都会觉得味同嚼蜡。

这也就是刘慈欣和《三体》的巨大意义,以一己之力,拉近了我们和全世界科幻水平的差距。

更带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图片

图片但在我看来,《三体》极致的想象力,只能说明它是一本合格的科幻小说。

真正让它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它借助这种想象和故事,所传递出来的思考、判断。

它让很多看过《三体》的人突然发现,其实还可以这样去思考世界和问题。

猎豹CEO傅盛说过一句挺经典的话:

认知,几乎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技能的差别是可以量化的,而认知的差别不可量化,是本质的,它是唯一的壁垒和成长的核心。

人越往上走,思维壁垒就越难打破,想要改变自己的固有认知,换个新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太难了。

而《三体》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却能带给你极大的思维突破。

比如,在你之前看过的所有科幻小说、影视剧里,外星人都是一种我们可以感知、可以理解的存在,外星人打地球,无外乎还是什么飞碟、星舰,BiuBiuBiu,BangBangBang,说得直接点,不就是世界大战的太空升级版么。

而在刘慈欣的笔下,真正的星际战争,是你不能想象和理解的存在。

至于外星人,从头到尾,人类几乎都没有直接接触过他们,但仅仅只是知道他们的存在,就已经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不可弥合的割裂。

外星人的一个探测器,就团灭了人类2000艘星际战队,真正的外星武器,那时候的人类都不配见到。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还在想象接下来外星人会如何处理人类,最残忍的无非就是杀光而已嘛。

但在《三体》里,处理的方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外星人用几个探测器,将所有人类赶到澳大利亚大陆,要隔离几个月,却并没有提供粮食。

有人问:那这几个月我们吃什么?

外星人透过一个传声机器非常淡定地说:吃什么?你们身边的每个人就是粮食啊!

就问你震不震撼。哪里有科幻小说,是这么写外星人的。

而像类似这样震撼人心的点子、情节、场景,在《三体》里比比皆是。

和欧美那些擅长铺陈故事、塑造人物的科幻小说相比,《三体》的信息密度高了无数个量级。

也就是很多粉丝说的,点子太多了,任何一个点子都可以单独写成一本小说,而刘慈欣居然将他们一股脑全塞进了一本小说。

这种石破天惊式的点子,以及不断突破你固有认识、想象的情节,可以极大激发你的思考和想象。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互联网大佬,马云、马化腾、雷军、周鸿祎都那么推崇《三体》了。

对于像他们这样的人,一般的书(比如那些畅销的励志书、成功学书)估计早已入不了法眼了,而《三体》能被他们视为圣经,绝对不会是因为好看。

《三体》里有太多的心理学、社会学的经典应用,它写的是全宇宙,却对我们的现实社会、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指导和解释的意义。

比如这次疫情里,黑暗森林、猜疑链、技术爆炸之类的概念,简直是未卜先知式的将疫情下国与国的关系解释得淋漓尽致。

甚至于,还有人因为看过《三体》,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路径。

图片


图片
最后说下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吧,刘慈欣火了,并不代表中国科幻火了,更不能就此乐观地以为,我们靠一个刘慈欣就真正能走到世界科幻的中心了。

但无论怎样,有这么多人对刘慈欣的小说感兴趣,有那么多的投资人、影视公司愿意去拍他的小说。

总是一件好事。

但问题是,刘慈欣的小说那么多,为什么就非得盯着最热的几本拍?

而且各自为战,换个公司就是换个班底重新来。

就不能像好莱坞一样,一点一点布局,搞一个咱自己的“刘慈欣宇宙”或者“三体宇宙”?

刘慈欣的小说想象恢弘,世界观很大,真的不建议都想着一步登天,一夜暴富。

更不要想着一部片就把刘慈欣榨干。

竭泽而渔,赚一笔就跑的想法要不得。

你看,之前的《流浪地球1》选的并不是刘慈欣最热的小说,大家也没有抱多大的期望。

结果就是默默地积蓄力量,然后就一飞冲天,大获成功。

这告诉我们,有时候偏小众一点的作品,改编的空间更大,更灵活,反而可能容易出彩。

《三体》和《球状闪电》等的体系则太庞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特别是在电影的篇幅里,感觉从哪都不能讲好故事(所以剧版《三体》照着原著拍,反而有优势)。

更何况,我们现在的电影人队伍、科幻片经验和电影工业体系,都并没有达到很好驾驭超大场面科幻片的程度。

太早地,跨越阶段地去挑战刘慈欣最著名的宏观巨制,很容易浮皮潦草。

当然,也不建议每次只选一部短篇小说来拍,这样又太杂了,特别是刘慈欣原作篇幅太短的那种,一些编剧上手强行拉长,完全不知所云,成了套着刘慈欣外壳的“爱情片”“枪战片”了。

我真正希望的,是像漫威那样,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将一些短篇串联起来,主要人物在多部影片中持续成长,共享统一的故事背景和设定,按照体系化的设计,最终形成中国独有的“刘慈欣宇宙”或者“三体宇宙”。

表现出完全不弱于甚至超越漫威宇宙的宏大感、史诗感。

而漫威宇宙,实际也不是从最激烈的“无限手套”开始,而是从一开始名气没那么大的二线英雄“钢铁侠”开始,一点点布局,积十年成功,成为全球最有名的科幻超英IP。

所以,作为一个刘慈欣的铁粉,真诚地对国内正在参与“刘慈欣作品”影视化改编的人,提一点具体的拍摄建议(以下内容,非大刘铁粉可能有点不友好啦)。

比如,第一阶段(仅举例):
1. 建议先将《地火》和《带上她的眼睛》两部作品合并在一起拍。

这两部小说,都是讲地底的事的。

中国人对土地有执念,相对于上天,我们对土地有着更深沉的感情和亲切的思念。

所以,《流浪地球》才能想出把地球带上一起到宇宙中去的点子。

第一阶段,从土地开始,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另外,还有个建议,拍刘慈欣的小说在早期不要拍爱情戏,处理不好就烂了。但是可以拍亲情线,特别是父子、父女、母子、母女这种,人类最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的感情。

这两部作品组合在一起,看似是拍科幻,实则是展现人类的生命力和情感链接,设定可以是上个世纪的山西,为了女儿和家人更好的生活,煤炭工人在地底工作,结果遭遇地火爆发,被埋在了地底。

女儿长大后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为了研究地心深处的秘密,结果被困在了地火中,然后就可以接《带上她的眼睛》的剧情。

整个片子可以拍得像《地心引力》,低成本,突出地火、幽闭、亲情,还能有灾难场面、生离死别等等,这里可以引出《三体》里那个煤老板,因为怕三体人,所以死后把自己埋进废弃的煤矿等,这样和三体宇宙就连起来了。

2. 《朝闻道》《乡村教师》,主题是知识、真理和献身,可以拍得悬疑一点,《乡村教师》可以和歌者文明以上产生链接,朝闻道则可以和ETO引诱物理学家自杀联系起来,这里大史、王淼等可以出场。

3. 《鲸歌》《吞食宇宙》等,可以拍得像《银河护卫队》,重点展现宇宙的恢弘,多种族、多文明的故事。

4. 《赡养上帝》,《赡养人类》等,主题是科技与社会,到底是给文明以岁月,还是给岁月以文明?


可以看到,在我的建议里,整个第一阶段,无论是《三体》还是《球状闪电》都并没有真正出现,而是通过一些小成本的故事,勾勒出整个刘慈欣宇宙的背景,为下一阶段的爆发积累基础。

而到了第二个阶段,即使拍《三体》也建议从类似前传《山》《信使》《诗云》等等开始拍,而且拍的时候一定要让《球状闪电》和《三体》有更多的剧情交集,比如《球状闪电》里的主角“我”不能浪费了。

关于这些,我本来有一箩筐的话想说,但限于篇幅原因,并且考虑到很多读者并没有那么多地去了解刘慈欣的其他小说,我自嗨地在那写下去意义也不大。

就算是开个头,让大家感受下吧。

大过年的,希望大家都能在电影院里找到自己的所爱。

不负春光,不负时光。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