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大爷讲述:儿女陪伴式养老,纯粹是啃老,这就是一场噩梦
原标题:68岁大爷讲述:儿女陪伴式养老,纯粹是啃老,这就是一场噩梦

杨大爷退休前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他老婆是家庭妇女,他们养育了一个儿子,儿子大学毕业以后,留在了省城工作,当年儿子要结婚买房的时候,亲家公和亲家母考虑到杨大爷家庭困难,主动分担首付款的50%,杨大爷只拿出了50%的首付款就已经掏空了他的钱包。
杨大爷退休以后,一直留在小县城,他每个月有5000元的退休金,老婆虽然没有养老金,但是在小县城,5000块钱两个老人生活足够了,每年他照样可以结余四万元左右。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一年前,杨大妈突然暴病走了,就剩下杨大爷一个人,两口子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杨大爷只管上班挣钱,把工资交给老婆,家里的一切事物他都不管,洗衣服、做饭、收拾房间等等的家务事全部由杨大妈包办,杨大爷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杨大妈走了以后,杨大爷的生活乱了套,家里堆的乱七八糟,该用的东西不知道放在哪儿,找也找不到,床单被罩也不知道按时换洗,身上的衣服穿了很久了,也不知道更换。

杨大爷不会做饭,他只能自己慢慢的琢磨,尝试着自己照顾自己,虽然说做的不是很好,但也在慢慢的适应过程中,儿子不放心他的生活状态,假期的时候专门回来看望他,儿子看到乱七八糟的家非常的着急,儿子和爸爸商量:“您这样的生活下去,恐怕不行”。
杨大爷说:这么多的家务事把我搞得头晕。
儿子说:自己可以做饭了吗?
杨大爷说:米饭、面条都没有问题,想吃饺子的话,只能去饭店了。
儿子说:洗衣机学会用了吗?
杨大爷说:有时候用的挺得劲,有时候他就不听使唤,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儿子说:睡眠状况怎么样?
杨大爷说:你妈刚走的时候不好,现在越来越好了。
儿子说:干脆请一个保姆吧!
杨大爷说:找保姆伺候我,我还不太习惯,不过花这些冤枉钱完全没有必要。
儿子说:我们现在生活情况还不错,你年龄大了,该花的钱就花吧。小城市保姆费用比较低,我明天去帮你看看。

第二天,儿子为杨大爷找到了一个保姆黄阿姨,黄阿姨今年55岁,身体看上去挺健壮,在小城市做住家保姆,一个月只有2500元的工资,这对于杨大爷来说,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黄阿姨一进屋就开始收拾房间,把房间打理的干净整洁,杨大爷看了以后很满意,杨大爷对儿子说:“就留下来吧,也许这样生活更方便”。
黄阿姨每周都要休息一天,在临走的前一天,黄阿姨总会包很多包子,放在冰箱里,黄阿姨临走前会告诉杨大爷:“给你蒸的包子,放在冰箱里了,如果你不想做饭,在蒸包子的时候放一些蔬菜进去,顺便煮熟了,再调一个佐料碗,吃上几个包子也足够了”。
杨大爷听后非常的高兴,他很喜欢吃黄阿姨包的包子,有了黄阿姨的照顾,杨大爷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每天晚上在看电视的时候,两个人都会坐在客厅里,一边聊天一边追剧,这让杨大爷感觉一点儿都不孤单,杨大爷也是个聪明人,看什么样的电视剧,对他来说都无所谓,只要是黄阿姨喜欢看,杨大爷都会顺从黄阿姨。
慢慢的,杨大爷对黄阿姨的依赖越来越强了,家里的很多事情,杨大爷都要听从黄阿姨的安排,就连吃什么都是黄阿姨说了算。
每天买菜回来,黄阿姨都会找杨大爷报账,杨大爷总感觉黄阿姨报的账比市场价钱高出了一些,但是,他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第一个月的情况还算不错,到了第二个月,杨大爷一算账,除去给黄阿姨的工资2500元,杨大爷只结余了200块钱,相当于一个老头,一个大妈,再加上水电气费,所有的开销一个月达到了2400元,这让杨大爷很不甘心。他自己管理生活的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加上水电气费,总共还不到1000元。
小城市的物价水平低,两位老人在家生活,开销2400元确实有些偏高了,不过做保姆的卡一点油水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杨大爷受不了,他非常心疼他的钱,他打电话告诉了儿子。
儿子说:你自己买菜吧。
杨大爷说:我可以试一试。
第三个月,杨大爷开始自己买菜了,自从杨大爷自己开始买菜,黄阿姨的脸色就非常难看,晚上看电视也不和杨大爷说话了,黄阿姨还提出,要在她卧室里装一个电视,她以后要在自己房间看电视了,到周末的时候也不给杨大爷包包子了,杨大爷非常的生气。
到了月底一结账,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到1500元,杨大爷认为,保姆黄阿姨上个月卡了他的油水接近1000元,杨大爷不干了,他要辞退黄阿姨。
黄阿姨也很不服气,黄阿姨说:“自从你开始买菜,生活水平下降了”。
杨大爷说:“根本就没有下降,我买菜买肉比你买的多,应该是水平提高了”。
黄阿姨说:“没见过你这么小气的雇主”。
杨大爷说:“伙食变差了,是你不认真做饭,竟瞎糊弄我”。
黄阿姨说:“这样下去我没法干了”。
杨大爷:“我也不想让你干了”。
就这样,两个人一拍两散,杨大爷又过上了单身的生活。

一个人过日子,杨大爷总觉得挺难受,杨大爷思考,干脆再找一个老伴试试,杨大爷向朋友们放出话去,打算找一个老伴。
还不到一个星期,朋友老张就给杨大爷介绍了李大妈,李大妈今年60岁,她的老公去世了,她一直跟儿子生活在一起,李大妈没有退休金,吃穿用全靠儿子,每天在家要受儿媳妇的气,李大妈打算干脆找一个老头嫁了,靠老头维持生活,她不想再受儿媳妇的气了。
两个人见面了,李大妈虽然60岁了,但是看上去并不显老,李大妈收拾的干净利索,人也长的白白胖胖,杨大爷看着很顺眼,他们在一起聊天也很开心。
李大妈说:我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医保,你会不会嫌弃我吧?
杨大爷说:我去的老伴跟你一样,也没有养老保险和医保,我们还不是过了一辈子。
李大妈说:我跟你过日子,你的工资卡能够交给我吗?
杨大爷说:我每个月给你2000元,用作生活开销,你看如何?
李大妈说:2000元作为生活费是足够,不过要是有病有灾的可就不够了。
杨大爷说:看病用钱除外,2000元只是用作生活费。
李大妈说:这样可以,挺好的。
李大妈接着说:我跟你结婚,要办理结婚手续,并且你的房产证要写上我的名子。
杨大爷说:这房子买的早,我儿子也有一份,我一个人说了不算。
李大妈说:房产证上不能加我的名字,我是不敢嫁过来的,等你老了走了,我也很老了,这个时候我再想搬回儿子儿媳妇家,他们如果不同意,我可怎么办?
杨大爷说:我给你存一笔养老的钱,每个月500元。到时候我走了,你就拿这个钱去租房。
李大妈说:有人愿意把房子租给老年人吗?房产证上加名字这件事不能含糊。
杨大爷没有办法,只能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儿子听说杨大爷要找老伴就吃了一惊,又听说房产证上要加上新老伴的名字,儿子当时就不干了,儿子在电话里大声对杨大爷说:“我不同意”。
就这样,杨大爷和李大妈的事情就算是结束了。

又过了一天,杨大爷接到了儿子打来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说:“你干脆搬到我家里来住,这样大家互相都有个照应”。
杨大爷说:早晚都要你帮忙,现在去也可以。
儿子说:你现在就收拾东西吧,我周末开车去接你。
杨大爷高高兴兴的说:好吧!
周末儿子准时回来了,他把杨大爷的行李都搬上了车,父子两个人开着车,高高兴兴的去了儿子家了。
到儿子家的当天,杨大爷看到儿媳妇给他新换的床单被罩,房间也打扫的干干净净,就连他房间的衣柜都腾空了,这让杨大爷感觉很温暖,他高兴的住下了。
杨大爷住在儿子和儿媳妇家,白天没事的时候,他也经常出去转一转,每次出门转悠,他都会买一些菜、肉、蛋奶回家。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儿媳妇说:“当初我们结婚的时候,我们家还拿了50%的首付,其他女孩子出嫁,都是婆家出的钱”。媳妇儿的话说完,杨大爷和他的儿子都低头吃饭,不说话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杨大爷就在想,必须要大方一点,反正我的钱最后都会留给儿子。
第二天一早,杨大爷就拿出2000元钱,交给儿媳妇,杨大爷说:“以后我住在你们家,每个月给你们2000元钱”。儿媳妇高兴的收下了2000元,从那天起以后,在饭桌子上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只聊高兴的事儿了,再也没有出现上一次那种尴尬的场面。
又住了两个月,儿媳妇说:我们单位的同事,和我差不多的人都开着车去上班了。
儿子说:距离不算远,只有三公里,骑电瓶车也足够了。
儿媳妇说:风里来雨里去的,我的皮肤都比别人粗糙,我也买一辆车吧!
儿子说:家里只有几万块钱,哪里买得起汽车?
杨大爷说:打算买多少钱的车?
儿媳妇说:现在单位上小姐妹开的车都是20万左右的。
儿子说:爸,你赞助我们吧,反正你的钱最终都会留给我们。
杨大爷说:我有18万元的存款,我就都给你们吧。
杨大爷嘴上说是18万,其实杨大爷另外还有一张八万元的存单没有告诉儿媳妇和儿子,杨大爷偷偷的给自己留了一点压箱底的钱。
第二天,杨大爷在儿子的陪同下,把卡上的18万元连整带零全部转给了儿子。
儿子和儿媳妇都有了汽车,心情非常的舒畅,就连儿媳妇喊爸的都变得更加响亮甜美了,但是好日子也没过多久,汽车开了半年多,儿媳妇经常在饭桌子上吐槽:“养两个车真的挺贵的,保险、油钱、保养、停车费还有修车费。
儿子对杨大爷说:现在经济形势不好,我们俩的工资都下调了,还要还房贷,养车,养孩子确实开销很大,生活上还要你多支持。
儿媳妇接着说:您把工资卡交给我们吧,我们帮您保管,您岁数大了,万一遇到骗子,那就吃了大亏了。
杨大爷很惊讶的看着儿子和儿媳妇,杨大爷低着头吃饭,一言不发。
自从那天起,儿子和儿媳妇的态度变化很大,在饭桌吃饭的时候,大家的脸色都不好看,在这种气氛下生活,杨大爷非常的难受。

杨大爷自己上街买了一个大行李箱,他开始悄悄的收拾东西了。一天的时间,杨大爷准备好,当天晚上,在吃晚饭的时候,杨大爷犹豫再三,没有把他要回老家的事情告诉儿子和儿媳妇。
第二天一大早,杨大爷自己一个人推着行李箱,背着双肩包,去汽车站了,他买了回老家的车票,半个小时以后,杨大爷坐上了汽车。
这个时候,杨大爷才拿出了手机,他打电话给儿子说:“我回老家了,大城里的生活我很不习惯,我慢慢学着做家务,以后我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
儿子在电话里说:“好吧!我有时间会回去看你”。
当天的下午,杨大爷回到了自己的家,他认认真真的打扫卫生,他决定这辈子不离开这套房子了,就是也在这套房子里。
杨大爷去儿子家待了一年多,大部分的存款被儿媳妇拿去买车了,工资剩下的不多,花掉了一大半,杨大爷心想请一个保姆买菜要卡油,找一个老伴儿,要把房子加上她的名字,自己到儿子儿媳妇家去生活,花钱还看脸色。
看来,人老了真的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