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再次降准,今年“明牌”开搞!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3-21 10:43:13 围观 : 次 评论
作者:庄主
来源:米筐投资(ID:mikuangtouzi)
从3月27号开始,央妈降再次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经过这次降准之后,金融机构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将会降低到约为7.6%的水平。虽然说这一次降准,从节点上算应该是今年的首次,但是如果从连续时间先上来看,距离央妈上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还不到三个月。在具体分析这一次降准背后的意义和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之前,我还是先向不明所以的朋友解释一下降准的含义。如果已经对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非常了解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第二段。中国的存款准备金,指的是普通银行吸纳存款之后,需要按规定将这些存款当中的一部分资金,上交给央妈,由央妈进行统一保管。而“准备金率”,就是央妈规定上缴存款的比例,这是为一种为了预防金融风险,以及控制货币乘数的重要政策工具。举个例子,你有100块钱的现金,把它存进了银行,那么银行不可能把这笔钱锁在保险库里不动吧?银行会在你不用钱的时候,把你存的这些钱拿出去放贷,以此获得收益,所以你存的钱越多,银行能贷出去的钱也越多,收益也就会越大。但是银行不可能将所有存款全部贷出去,因为如果它把储户的钱全贷出去了,储户一旦来取钱,它却拿不出来的话,那乐子可就大了!好在对于银行来讲,并不会只有一个储户,那些千千万万的储户当中,只有少部分会同时来取钱,而取钱的储户里,也只有极少数会直接把钱全部取光。这就给了银行一个余地,它们会计算出每个月可能被取出的资金量,然后把这些钱留下来,剩下的则被贷出去赚钱。但是我们都知道,对于银行来讲,贷出去的钱越多,它们赚的就越多,那么在缺少监管的情况下,肯定会有大量的“熊孩子”尽最大可能的挪用储户存款,毕竟多挪用一分他们就多赚一份。央妈为了预防这些“熊孩子”疯狂作死,所以就要求它们把规定范围内的存款准备金交给自己这个“家长”保管。
那么央妈一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就代表着下面的普通银行,在固定的总存款额当中,能够挪用出更大的比例进行放贷,同时日后的新增贷款上缴比例下降。这样一来,在不增加基准货币的情况下,变相的增加了社会上可流动的资金规模,也就是“放水”。那么这次央妈降准0.25%之后,也就相当于储户存入银行的100块钱当中,只需要留下7块6就行,剩下的92块4全都可以拿去放贷了。同时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连续多次下调,银行在支付同样存款利息的情况下,可动用资金更多,会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因为资金使用成本的下降,无疑会提高银行再次下调利率的预期。而且我在去年年初的时候就已经预测过,中国的利率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会一路走低的。由此,对于挂有房贷、车贷等贷款负担的同志们,肯定是个好消息。对于实体经营和生产商来讲,他们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成本也会下降,这能有效减小社会生产者的压力和负担。实体负担减小了,经营情况改善了,社会普遍的收入和消费能力才有可能被拉动起来。同时,由于银行利润率的提高,银行股的表现也会给死气沉沉的中国股市增添一点亮色。
这次央妈虽然进行了一波连续放水,但是我们在通告中能够看到,“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搞大水漫灌”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被重点提及。也就是说,这次放出来的水,是带着明确政策导向的,下面银行无权自行决定水的去向,最多只能是在央妈圈出的范围内,决定贷给谁而已。所以这次的水流,并不是哪里利润高、见效快就流到哪里,而是要向重点支持的领域和薄弱环节去。既然是“重点支持”和“薄弱环节”,那就是个补短板、促战略的节奏。那么,已经发展成熟,且有相当高利润创造能力的领域,肯定不可能全都是重点支持的领域。只要是需要重点支持的,很多都是很要命、必须搞,但是真不一定赚钱的内容。比如,以芯片为主的部分国产替代赛道。这玩意关系到经济基底和战略安全,但是又受到某些国家的攻击和打压,自身技术也并不是特别完善,市场自由竞争暂时还缺乏底气。又或者是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任务,农村五通一平任务非常重要,关系到中国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步高度,但是在县镇农村修公路拉网线这种活,大多都是赔钱的。从这一次降准的弦外之音来看,中国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应该是屏蔽了西方凯恩斯主义,哪里不行刺激那里的“西医式经济逻辑”。而是采用了中医调本的延迟性刺激方式,通过提供和建设专项的基层生产资料,让经济动力在后续时段自然生发。因此,这几轮降准的刺激效果,并不会立竿见影的反应在大家最期待的“快钱领域”。而是在诸如三农、芯片替代、国产医药、新能源、数字中心等国策指定的方向上,创造新的未来市场和增量。所以,等着赚钱的同志们,站在原地骂娘已经没啥用了,赶紧跑起来跟着政策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