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袁世凯到底是怎么想的?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4-04 06:47:12 围观 : 评论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伯陵的烟火人间(ID: wenboling2020)



01

清朝写了三篇,再接着写一篇袁世凯称帝吧,这件事可以说是辛亥革命的延续,甚至是清末新政的延续。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大清失去半壁江山。在失去东北退路以后,面对汹涌澎湃的反清浪潮,大清走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十字路口。

宣统皇帝退位交出江山,还是和革命党殊死一搏?

毫无疑问,对于一个统治中国276年的政权来说,轻易放弃江山是不可能的,而大清麾下最强的武装力量,便是北洋六镇。于是在排挤袁世凯收回军权、重用满人成立皇族内阁的基础上,摄政王载沣派镶黄旗人、陆军大臣荫昌督师南下,准备一举扑灭革命党,再造大清江山。

结果荫昌对军事一窍不通,也毫无统兵实战的能力,彻底辜负了摄政王载沣的期望。

皇族内阁的总理是庆亲王奕劻,副总理是那桐和徐世昌,这三个人都是袁世凯的政治盟友,而袁世凯继承了李鸿章的衣钵,统领北洋十余年,是北洋六镇官兵都服气的老领导。

他们便劝摄政王载沣:“非袁世凯不能收拾局面。”

载沣遭遇巨大的军事政治失败,又见群臣的意见一致,便在10月14日起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到湖北后又任命为内阁总理大臣,命他全权镇压起义。

随后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第一军总统,11月底便焚烧汉口、攻克汉阳,将革命军逼到武昌城里。同月袁世凯任命张广建为山东布政使,让他奔赴济南收取山东。

12月,袁世凯派北洋军第三镇兵临娘子关,挫败阎锡山和吴禄贞的晋燕联军。命河南布政使倪嗣冲统兵进入安徽,北洋军第二镇统制王占元统兵逼近潼关。

这一系列战事,意味着袁世凯巩固了大清北方局势,随时可以提兵南下,和革命党会猎于江南。

所以在1911年底,袁世凯是大清唯一能用的人,袁世凯的一举一动,决定了大清的命运,乃至中国的走向。

此时的袁世凯是金戈铁马,只手弄乾坤。

南方的起义军虽然人多势众,拥有的兵力总数也占绝对优势,但问题是,起义队伍里的实力派如新军统领、咨议局成员、豪商士绅等等,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扩大地方权力,对战争并没有太大的热情。

只要大清皇帝退位,中国改朝换代,他们就满足了。

而革命党扎根于城市,论战于报纸,根本没有左右局势的实力,能掀起这么大的革命运动,无非是在汉人对大清不满的历史进程中,革命党“排满反清”的口号,成为最大公约数,团结了大多数地方实力派而已。

革命党想打仗,但没有实力发起战争。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起义阵营的目的不同,并没有统一的领导,不能有效调动人力物力。

一盘散沙的阵营,只能被袁世凯压着打。

所以在北洋军的几次打击后,起义军便提出议和的要求,说只要袁世凯能调转枪口,逼大清皇帝退位,就拥戴袁世凯做大总统。

而经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英法德日美俄等国,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已经有相当大的规模,他们特别害怕南方的反清革命燃起熊熊烈火,扫荡了他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这些国家也在积极调停南北战争,希望中国保持和平状态,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

如果南北战争实在停不下来,这些国家就准备出兵,直接干涉中国内政了。

外国对南北战争的立场,导致辛亥革命后独立的省份,特别担心外国出兵干涉,重演一次八国联军侵华。真到了那个时候,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必然受到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不一定能保得住。

于是外国的立场,更坚定了南方起义阵营的议和立场。

既然外国希望和平,起义阵营希望和平,大清唯一能用的人是袁世凯,那么议和这件事,便是南方、外国和袁世凯的三方谈判。

这个时候,袁世凯该如何选择?

继续在满人帐下做奴才,随时被王公们替换掉,还是顺势而起,做开朝立国的大总统,这个选择其实并不难做。

1912年1月1日,南方各省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说就任总统是因为南方各省缺乏统一机关,不利于和大清朝廷对等谈判,暂时就任而已。

1月12日,庆亲王奕劻在朝堂提出,民国政府有待清室的条件。
1月16日,袁世凯亲自逼宫,说大清皇帝退位后仍保持尊号,享受岁费。
1月26日,袁世凯授意段祺瑞等北洋将领发出通电,请求大清皇帝退位。
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清室条件》,带着溥仪退位。
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提交辞呈。
2月15日,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中国历史上流血最少的一次改朝换代,就这样轻松完成了。

原本辛亥革命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但是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等人发现,如果和大清一刀两断,就失去了满蒙疆藏等地的法理依据,中华民国的合法领土,就只有汉地十八省。

为了继承大清的政治遗产,他们便出台了《优待清室条件》,允许大清皇帝继续使用尊号,中华民国以外国君主之礼对待,每年拨给费用四百万两,大清王公的世袭爵位称号不变,满蒙回藏的王公世袭爵位不变。

通过这些条款,中华民国保证了满蒙疆藏王公的既得利益,换取他们对中华民国的支持,以及大清和中华民国的合法过渡。

总的来说,中华民国就是没有爱新觉罗家的大清,但因为政体改变,中华民国没有自古以来的神圣皇权加持,权威远远不如大清。

袁世凯则风云际会,凭借北洋将领的支持,外国、革命党、大清的互相妥协,摇身一变成为这个新政权的大总统。


图片

02

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共同把袁世凯推到大总统的宝座上,看起来袁世凯得到天大的便宜,实际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是个烫手山芋。

在政治方面,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的时候,依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实行的是总统制,大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还是政府首脑、海陆军最高统帅。

这个大总统是实权职位。

但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以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前,南京的临时参议院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把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

这样一来,袁世凯的中华民国大总统便成为虚职,实权属于可以竞选的责任内阁。

孙中山等人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就是希望让出大总统宝座以后,还能通过选举组阁,重掌中华民国的军政大权。

事实上,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以后,同盟会也改组为国民党,双方始终在扯皮斗争,导致一年的时间,内阁总理就换了三个。

这样的混乱政局,非常不利于民国的中央政府统一意志,推行建设国家的政策。

在经济方面,新成立的中华民国更虚弱。

大清的最后几年,不论是皇族内阁、铁路国有,还是贬黜袁世凯、设立陆军部和海军部,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大清在向地方实力派收权,重建中央集权制度。

辛亥革命,本质上是地方实力派对中央集权的反扑。

所以在辛亥革命以后,各省的督军、市长、议长等实力派,很快就利用改朝换代的机会,得到职权范围内的财政权和人事权。

这意味着晚清的中央集权功亏一篑,原本属于中央的权力下移到地方。

既然地方得到财政权和人事权,便会提出地方自治的政治纲领,并截留税收留在地方使用。这样一来,袁世凯的中华民国,能从地方提取到的财政收入就非常有限。

据留下来的历史档案显示,民国初年各省的农业税,大部分被地方截留,中央政府真正的财政收入只有海关关税和盐税。

大清时2.9亿两的年度财政收入,民国初年连一半都得不到。

但袁世凯要花钱的地方却很多。

民国继承了大清的政治遗产,做为代价,必然要继承大清的债务,所以袁世凯刚做大总统,就接手了大清留下的5.26亿美元的债务,此外还有全部公职人员的工资、全国50万军队的军费、政府和军队的日常开销。

以虚弱的财政应付如此庞大的开销,民国政府显然力不从心。

所以说,做了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其实是接了一个烫手山芋。


03

袁世凯是在大清朝堂搏杀数十年的政治强人,麾下有全国最精锐的八万北洋军,面对纷繁复杂的民国政局,政令不行的弱势政权,他会怎么做呢?

当然是肃清政敌,整顿吏治,重建强悍的中央集权制度。

他在大清时期就是知名的改革派人物,不论是编练新军、创建警察制度,还是设立新式学堂、开办矿务总局、协助预备立宪,袁世凯都是主导这些改革事务的人物之一。

这样的人,绝对不是满脑肥肠的昏庸官僚。

而且慈禧太后死后,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贬黜回家,正是因为大清皇族要搞中央集权,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很难说袁世凯没有深度思考过。那么民国的乱象从何而来,因何而起,袁世凯也不可能不清楚。

所以袁世凯要重建中央集权制度,本质上是和革命党合流推翻大清之后,以汉人的身份接续大清中央集权的路,反过来对付夺权的革命党。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就必须死。

因为1913年2月,民国首次国会选举中,国民党获得多数席位,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理事长宋教仁即将出任内阁总理,组建国民党的责任内阁,并继续在法律层面削弱大总统的权限。


图片

图片

一旦宋教仁组阁成功,便意味着国民党重新取得民国的政权,那袁世凯准备重建中央集权的野望就要破灭,宣统年间出兵打仗、和革命党谈判、回京逼宫也都成了给国民党做嫁衣裳。

这不是被人耍了吗,对于袁世凯这种政治强人来说,这能忍?

所以宋教仁刚赢得选举,就在上海被人刺杀。

归根到底的说,宋教仁不是死于袁世凯的野心,而是死于国民党和北洋的权力斗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政治强人袁世凯和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斗争。

他只是夹在其中的牺牲品。

宋教仁死后不久,孙中山就到上海和黄兴见面,提出要武力讨袁,同时报纸上发表《大总统之叛逆》之类的文章,在舆论上批判袁世凯。

民国政局走到这一步,袁世凯也知道,政治分歧最终要用军事来解决,南北战争一触即发,于是在4月份以盐税为抵押,签订了“善后大借款”的协议,向英法德日俄借款2500万英镑。

有了钱,北洋政府就有了底气,北洋军就有了士气。

紧接着在5月份,袁世凯命段祺瑞为代理国务总理,并和黎元洪结盟,派一万精锐军队开进湖北,占据了长江上游的有利位置,从而在北、西两面战略包围东南地区。

这样一来,袁世凯在财政和地缘方面,就占了先机。

1913年7月“二次革命”正式爆发,安徽、广东、福建、上海等地纷纷宣布独立,但短短三个月后,冯国璋便攻占南京,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失败。

国民党失败的这么迅速,除了没有直属军队、实力不强以外,根本原因在于,袁世凯能用盐税抵押借到2500万英镑,孙中山却没有抵押物,向外国借不到钱。

孙中山曾希望得到日本的支持,但日本给袁世凯借了钱,当然希望袁世凯打赢战争,然后获取丰厚的回报,对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并不热心。

而这次战争的胜利,最大战果是袁世凯的北洋军占领了云南、贵州、广西、浙江、福建、四川、疆藏之外的大部分省份,在全国各派势力中,拥有绝对压倒性力量。

至此,袁世凯的地位彻底夯实,他终于可以推行中央集权了。

于是在1913年底,袁世凯宣布国民党为非法组织,取消国民党籍议员的资格,并下令解散各级议会,这样就没人能对袁世凯指手画脚了。随后袁世凯发布政令,废除各省的自治权,并任命了省巡按使到县知事的各级行政官员,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军政体系。

但在袁世凯的计划里,这远远不是终点。

袁世凯是1859年生人,在出任民国大总统之前,始终在大清朝堂做官,不是追随李鸿章和荣禄做事,就是和庆亲王等满洲王公结盟,要么就是给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摄政王载沣跪下磕头。

在新生的民国政权,袁世凯这代人是老派人物,身上有浓厚的旧时代习气,在他们的认知里,君臣纲常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那么要重建中央集权,身处民国的袁世凯,就没有任何现代经验可以借鉴,他唯一可以借鉴的经验是被时代抛弃的大清。

所以在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以后,袁世凯认为还缺一个东西——皇帝。

民国大总统虽然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但和自古相传的皇帝相比,皇帝有“君权天授”的神性,以及两千年历史的强大惯性,在世人的心目中,皇帝的权威远远超过大总统。

如果能重立皇帝,用皇帝的权威重建中央集权,是不是比大总统更好一些?

或许,袁世凯是这么想的。

当然这个想法的背后,肯定有袁世凯的个人私欲。

就这样,在公私两方面因素的驱使下,1915年12月,袁世凯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准备登基称帝,成立中华帝国。

洪是洪武的洪,宪是宪法的宪。

但是袁世凯没有想到,他走到这一步,反噬也就开始了。


图片

04

袁世凯称帝这件事,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对于四万万老百姓来说,其实是无所谓的态度,只要能驱除外侮守护太平,让老百姓能平平安安的活下去,不论民国大总统还是洪宪皇帝,其实都一样。

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

对于袁世凯来说,称帝是重建中央集权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为称帝意味着重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法统,追随袁世凯的,主要是杨度等君宪理论的拥护者。

那为什么和袁世凯共事的大清遗老们,不积极拥护袁世凯呢?

他们当然拥护君宪制,但宣统皇帝还在紫禁城呢,人家爱新觉罗家276年的江山,论法统论权威,都比袁世凯强太多,如果是拥护君宪,他们宁愿拥护宣统皇帝,也不拥护袁世凯。

所以袁世凯称帝,君宪制的大多数拥护者成了看戏的一群人。

真正对袁世凯称帝不满的,还是地方实力派。

那些督军、议员、官员、地主豪商们,已经在辛亥革命后摆脱大清的束缚,在民国初年的纷乱政局中尝到甜头,不仅保住了经济利益,还扩大了政治权利。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重建中央集权,让他们非常不满意。

而且袁世凯派到各地任职的北洋军政官员,在拥有地方权力之后,也和当地的士绅名流、地主豪商合流,成为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

例如在南京任职的冯国璋,保护东南地方的利益,其实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袁世凯以民国大总统的身份称洪宪皇帝,就完全破坏了自己施政的合法性,地方新旧实力派们便有了充分的条件,向民国初年的中央集权倾向反扑。

具体的做法很简单,他们假意赞成袁世凯称帝,等改元诏书发布以后,更改国体便成为事实,地方实力派们迅速起兵,以讨袁的名义重建地方权力体系。

虽然没有全国性的串联,但很巧合,这是全国地方实力派的共识。


图片

1915年12月“改元诏书”发布,同月,梁启超和蔡锷就组织起“护国讨袁”运动,武力捍卫共和国体,袁世凯命四川巡按使、成武将军陈宦征讨护国军,结果陈宦和护国军达成和解。

而坐镇南京的冯国璋,既不支持袁世凯称帝,也不支持护国军,领导东南地区和云南、北京鼎足而立。

众叛亲离之下,袁世凯深感政治生命已经终结,谋划数年的中央集权也走不通了,1916年6月因尿毒症去世。

05

袁世凯称帝当然是历史的倒退,这篇文章绝不是给袁世凯洗白,我想说的是——

袁世凯称帝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清末新政的延续,是袁世凯这个老派人物唯一能想到的重建中央集权的手段。

袁世凯称帝失败,也和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一脉相承,都是政治、经济、军事权力下移到地方以后,对中央集权的抵制。

民国初年的几件大事,总结起来,其实就这么两句话。

袁世凯失败之后,各省的实力派再无约束,联省自治一度成为主流政治理念。

打着联省自治旗号的北洋军阀们,动不动就脱离中央政府的管理,主张联省自治的广东军阀陈炯明,最终也坑了孙中山。

众人寄予厚望的中华民国,正式进入群雄纷争的乱世。

既然乱世是地方实力派争权夺利开启的,那么终结乱世的,便只能是自下而上闹革命,从基层农村开始重建地方权力结构,铲除地方实力派存在的土壤,进而重建中央集权的农民革命运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重建中央集权是发轫于晚清,收功于新中国。

袁世凯称帝,不过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试错阶段。



相关文章

  • 美国被狠狠捅了两刀,痛不欲生!这场斗争,美国输惨了!
    美国被狠狠捅了两刀,痛不欲生!这场斗争,美国输惨了!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刚刚,美国被狠狠捅了两刀!这两刀是分外的痛,可谓让美国有些痛不欲生。因为,这两刀不是敌人捅的,两刀都是盟友捅的!而且,这两次捅刀,还都与俄罗斯有关。对美国来说,这两刀真的是痛在身心,却又真的口难开!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这第一刀,是沙特对美国捅的刀子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4月2日,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以俄罗斯为首的其他主要产油国突然宣布,在去年10月每天减产200万桶的基础上,进一步每天减产160万桶。消息传出后,国际油价应声大涨,...

    2023-04-04 10:43:04
  • 舒淇晒与狗狗合照超温馨 全素颜出镜状态佳
    舒淇晒与狗狗合照超温馨 全素颜出镜状态佳

    4月3日,舒淇晒出一组与狗狗的合影。并称小狗是八筒,并带话题#忠犬八公#为冯小刚主演的催泪新片《忠犬八公》打call。照片中舒淇全素颜出镜状态自然,与狗狗合照超温馨。...

    2023-04-04 10:40:45
  • 张继科代理律师:还未起诉 当事人暂不做回应
    张继科代理律师:还未起诉 当事人暂不做回应

    4月3日,法治日报记者致电张继科代理律师、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曙光,对方表示“还未起诉,作为代理人暂时不做任何回应”。近日,知名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陷入舆论风波。...

    2023-04-04 10:40:42
  • 离谱!男团成员被曝猥亵队友 目前已被移交审判
    离谱!男团成员被曝猥亵队友 目前已被移交审判

    4月3日,据韩媒,韩国某6人男子偶像组合成员A某因涉嫌强制猥亵同一组合成员而被移交审判。...

    2023-04-04 10:40:40
  • 台媒发文斥汪小菲不守信用落跑 让记者苦等9小
    台媒发文斥汪小菲不守信用落跑 让记者苦等9小

    4月3日,据台媒,汪小菲愚人节当天与S妈和两个小孩在S Hotel碰面,气氛相当融洽,而多家媒体3日上午9点多在S Hotel门口守候,一整天却未见汪小菲身影。...

    2023-04-04 10:40:35
  • 敲诈勒索被判7年!张继科事件中的S先生是谁?
    敲诈勒索被判7年!张继科事件中的S先生是谁?

    网友评论【张继科事件中的S先生是谁?】“张继科事件”越演越烈。...

    2023-04-04 10:40:26
  • 别瞎求视频了嘿!传播他人私密视频最高可判无期
    别瞎求视频了嘿!传播他人私密视频最高可判无期

    【别瞎JB求视频了嘿!传播他人私密视频最高可判无期】近日,有关张继科因借钱欠债及传播某女演员私密视频的传闻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2023-04-04 10:40:22
  • 芬兰于4月4日加入北约 芬兰总统将前往布鲁塞尔出席入约仪式 女总理落选
    芬兰于4月4日加入北约 芬兰总统将前往布鲁塞尔出席入约仪式 女总理落选

    【环球时报驻瑞典特派记者殷淼】芬兰总统办公室3日确认,芬兰将于4月4日正式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芬兰总统办公室表示,芬兰总统尼尼斯托将前往布鲁塞尔,出席在北约总部举行的芬兰入约仪式。芬兰外长哈维斯托将在北约为期两天的外交部长会议开始前将加入北约的契约文书交存美国驻布鲁塞尔代表。他还将代表芬兰出席同日的北约外长会议。除尼尼斯托和哈维斯托外,防长凯科宁也将参加在北约总部举行的庆祝芬兰加入的升旗...

    2023-04-04 10:31:59
  • 瑞士央行副行长:如果瑞信没有被瑞银收购,它将破产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瑞士央行副行长:如果瑞信没有被瑞银收购,它将破产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观察者网讯)今年3月,瑞士信贷集团陷入破产危机,为阻止银行业危机蔓延,瑞士政府出面斡旋,推动瑞银集团以30亿瑞士法郎(约合223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瑞士信贷银行。据美国彭博社4月3日报道,对于这笔瑞士两家最大银行的收购交易案,瑞士央行副行长马丁·施莱格尔(Martin Schlegel)近日解释称,放任瑞信破产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笔交易是“诸多糟糕解决方案中最好的方法”。彭博社报道...

    2023-04-04 10:31:55
  • 菲律宾公布新增4个美军基地位置,其中一处距离中国台湾岛仅400公里
    菲律宾公布新增4个美军基地位置,其中一处距离中国台湾岛仅400公里

    【文/观察者网熊超然】当地时间4月3日,菲律宾政府正式公布此前同意向美军开放使用权限的4个新增军事基地的具体位置,其中3个位于吕宋岛北部(卡加延省2个,伊莎贝拉省1个),另1个位于巴拉望省的巴拉巴克岛。此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就曾透露,这些基地将“分散”在菲律宾全国各地。位置公布后,菲律宾总统府声称这些基地是“合适且互利的”,菲律宾国防部长声称基地位置“非常具有战略意义”,而美国国防部则声称这些基...

    2023-04-04 10: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