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联手默克尔,甩锅普京!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01大国事故
最近国际局面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通过甩锅普京转移国内矛盾。
菅义伟刚上台,就向普京提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的事儿,刷存在感,甩了锅,转移内部矛盾。
也许是受到菅义伟启发,马克龙也找普京甩锅,刷了一波存在感。
事情是这样的——
普京和马克龙开了一个电话视频会议,讨论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俄罗斯反对派纳瓦尔尼,上个月在俄罗斯中毒的事。
纳瓦尔尼现在德国治疗,但他中毒这事儿,现在正演变成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罗生门。
然而这种领导人之间的谈话,一转眼却被捅到了媒体上!
——为什么?
9月22日,法国《世界报》援引来自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府)内部人士的话,普京谈纳瓦尔尼时语气充满鄙夷,称其为活跃在互联网上的麻烦制造者。
普京告诉马克龙,纳瓦尔尼多次违反法律,还有过装病的历史。他不能排除纳瓦尔尼又在假装自己被人下毒,甚至纳瓦尔尼自己服用“诺维乔克”也存在一定可能。
马克龙当然不信这些话。大家或许很纳闷,俄国反对派中毒,跑去德国治病,跟法国有什么关系?看似没关系,其实关系很大。
马克龙是欧洲左派旗手,他的目的就是要体现法国对世界民主的拥护。其实不论普京说什么,马克龙都会表示质疑。只有质疑普京,才能体现出马克龙民主旗手的身份。
更关键的是,要让舆论界知道马克龙质疑普京。
最为关键的是,《世界报》描述的内容,好像是一个独裁者在说话。
其实也很好理解,只有把普京描述成一个“独裁者”,才能显示出马克龙反独裁者旗手的价值,让法国与欧盟看到马克龙在和独裁者作斗争。
实际上来说,不论谈话内容是如何泄露出去的;从结果导向看,马克龙利用普京刷了一波存在感,同时转移了一波法国、欧盟的内部矛盾。
简单说,马克龙调戏了一把普京,套路和菅义伟类似。
马克龙为什么要用纳瓦尔尼调戏普京?这个事真的很重要。
因为默克尔也在用这个事调戏普京,而且可能让俄罗斯损失惨重(后面还有土耳其)。
02故事是这样的
8月20日,纳瓦尔尼离开托木斯克市(西伯利亚的教育与科研中心)的一家旅馆,前往机场准备乘飞机返回莫斯科。
登机之前,他和团队成员喝了杯茶,没想到就出了问题。
飞机起飞不久,纳瓦尔尼感到身体不适,去了洗手间,无法正常出来。飞机被迫在鄂木斯克紧急降落,当医务人员将他转移到救护车时,人们听到他痛苦的尖叫。
住院后不久,纳瓦尔尼陷入昏迷。他的发言人基拉·亚米什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们认为他的茶中被掺入什么东西。那是他今天早上唯一喝的东西。且医师指出,在温热的液体中,毒性会迅速被人体吸收。”
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发生在2018年,定居英国的前俄罗斯特工斯克里帕尔与女儿在伦敦中毒身亡,引发的口水战到现在还没平息。
英国人认为是俄罗斯特工暗杀了斯克里帕尔父女。
俄罗斯人认为是英国特工杀了斯克里帕尔父女,然后构陷普京。
纳瓦尔尼的身份比斯克里帕尔敏感多了。因为他是俄罗斯反对派,又是普京的资深政敌。
纳瓦尔尼中毒时的远东之行,自称是调查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的腐败问题。他的这个选题很容易触发社会敏感点,因为俄罗斯的腐败问题一直是政坛顽疾。
所以按照《世界报》泄露的内容,普京说纳瓦尔尼是麻烦制造者,才会引起那么大的风波。因为在欧洲左派眼中,普京这么干,无疑是“独裁者”要除掉民主人士。
但诡异的是,以普京如今在俄罗斯的地位,他想在俄罗斯境内除掉纳瓦尔尼,那简直是易如反掌。实际上,纳瓦尔尼中毒之后,还能顺利离开俄罗斯,去往德国治病。
所以这事,看起来非常诡异。8月24日,柏林医疗人员认为纳瓦尔尼中了“诺维乔克”毒剂。这个结论造成德国与俄罗斯关系恶化。
德国认为,纳瓦尔尼中毒是俄罗斯政府所为。俄罗斯否认。现在闹到默克尔要拿“北溪-2号”项目威胁普京。
03大钱大项目
“北溪-2号”是大项目,就是在波罗的海铺设管道,把俄罗斯的能源输送到欧洲。
如此一来,欧盟可以用到便宜的能源,不用依赖美国昂贵的页岩气。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可以通过卖能源缓解财政压力。
美国当然不希望这个项目搞成,便从各方面施加压力。美国甚至祭出“长臂管辖”大棒,要制裁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公司,强行棒打鸳鸯。
默克尔和普京顶住压力,强力推动项目。在二人的努力下,项目已经进行多年,不用太久就可以完工。
“北溪-2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项目,其实也有政治象征,即德国和俄罗斯间接反对美国单边霸权。
但是如今,因为纳瓦尔尼中毒,德国威胁俄罗斯,要暂停“北溪-2号”项目。特朗普没干成的事儿,纳瓦尔尼要干成了。
默克尔这招,让普京很难受。因为如果项目停止,俄罗斯将损失惨重。
项目开工之后,俄方作为能源输出的唯一股东,投资高达42.5亿欧元(约合330多亿RMB),德国仅出资9.5亿欧元。对现在的俄罗斯来说,拿几十亿欧元投资一个项目,并不容易。如果搞砸了,绝对很肉痛。
项目建成之后,通过该管道,俄罗斯每年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550亿立方米,这可不是简单的钱的问题,而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鸡。
默克尔用“北溪-2号”威胁普京,显然是告诉这个世界,德国非常看重民主道义的大旗。特朗普看到这个消息之后,一定在偷笑。普京和马克龙通电话,解释纳瓦尔尼中毒事件,目的就是想通过法国跟德国做工作,挽救“北溪-2号”项目。
只是普京没想到,马克龙也在找转移矛盾的标的,顺手就把普京给涮了。现在普京一定很纳闷,从日本到欧洲,再到土耳其,真是没一个省心的。
实际上来说,马克龙也好,默克尔也罢,都在通过普京刷存在感。看到这里大家不禁很纳闷:马克龙和默克尔都算是欧盟的头面人物,为什么合起伙“戏弄”普京?因为欧盟也有难题。
04欧盟难题
众所周知,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是世界主流。
特朗普之前的美国、欧盟,都是高举民主自由大旗。特朗普上台之后,调转枪头搞“美国优先”。法国和德国还举着民主自由的大旗站在原地。
尤其是2018年5月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和欧盟双雄德国、法国的关系急转直下。默克尔批评美国“将所有危机推到欧洲门口”,马克龙批评“北约脑死亡”。马克龙和默克尔甚至主张建立欧洲联军,应付来自美国、俄罗斯与中国的威胁,其实就是想摆脱美国的控制而已。
然而欧盟之间原本就矛盾重重。
难民问题,把欧洲搞得头焦额烂,现在仍然无解。
经济不平衡,让彼此之间陷入扯皮。西边看东边是拖后腿,东边看西边是势利眼。
疫情之下,经济恢复也是举步维艰。这种情况下,欧洲整体右转,几乎是肉眼可见。作为左派旗手的马克龙与默克尔,之前的那些话题很难引起共鸣。
这个时候拿普京出来说事,在欧盟内部,可以起到转移矛盾的功能。对外,又把俄罗斯推出来,相当于提醒北约和美国,不要忘记俄罗斯。而现在的美国大选,特朗普主张淡化俄罗斯威胁,拜登在强调俄罗斯威胁。
换句话说,马克龙、默克尔、菅义伟这些人,都在间接给拜登提供助力。
这种现象其实是好事,说明全球化的力量还很强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