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抵京访问中国,世界格局又有新变动?
作者:龙牙 4月5日下午,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北京。应国家主席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领导人邀请,马克龙将于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来源:龙牙的一座山(ID:Longyadeyizuoshan)
先来看三张图片。
全球10万吨以上散货船热力图,每一条绿线代表一条航线,过于密集之后则显示为红色。可见全球最热门航线是从澳大利亚的黑德兰港到中国东部沿海,非洲好望角经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到达中国东部沿海第二热门。
而历史上非常火爆的大西洋航线已经衰落了,看起来蜘蛛网一样的绿色线条,却并没有什么集中的迹象,只在巴西圣路易斯附近有一点点红,可惜绝大多数航线还是走向了好望角。
全球10万吨以上油轮热力图。最热门的航线是波斯湾出发,经斯里兰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或台湾东部海域前往上海、釜山。第二热门的航线是黑海出发,经博斯普鲁斯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到达欧洲和非洲西海岸。大西洋上多少也是有点“门前冷落车马稀”,不过没有散货船那么夸张,在美国休斯顿附件出现了一个红色的热点。
全球5000箱以上集装箱货船热力图。最热门的航线是西欧出发绵延整个地中海经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东南沿海。此外只有韩国釜山、日本津轻海峡有两个热点,别的就没有了。
具体热力图可以在“船讯网”自行查询,点击“图层显示”——“轨迹热力图”即可,可以放大缩小地图查看具体区域的航运轨迹热力图。
这些日夜奔忙的货轮就是整个世界经济的血液,运载着原材料、能源、商品在海洋上一刻不停的脉动着,这是无法骗人的真实数据,无论你承认不承认,事实都摆在那里。
研究这些热力图可以揭示很多隐藏在谣言里的真相,比如说前两年炒得热火朝天的“产业转移、东南亚崛起”,在航海热力图面前无所遁形。前往越南、柬埔寨、泰国的10万吨以上货轮寥寥无几,集装箱货轮也是屈指可数。
这是南海局部区域的10万吨以上货轮:
这是南海局部区域的5000箱以上集装箱货轮:
崛起?你崛起个der啊?既没有原材料输入,又没有制成品输出,你说你制造业崛起了,你拿什么运货?靠传送门吗?

具体来说,散货船代表着原材料运输,包括矿石、煤炭、粮食等散货;油轮当然是能源运输;集装箱则意味着零配件和制成品运输。这三种东西是整个贸易体系的核心,是这个世界上实际运行的实体产业的“经络图”,看懂这三个图,对于当前世界格局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你通过金融业和律师费、房地产业把GDP吹到天上去都没有用的,产生不了任何真实的商品,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你往他身上抹再多的粉,也遮不住皮肤下逐渐流出来的脓水。
而这些红色的商品、原材料以及能源的洪流,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实力所在。
以下是美国西海岸同等比例尺下的热力图:



在它的边缘,有一系列相对孤立的大陆,如美洲,澳大利亚,日本及不列颠群岛。长期以来边缘离岛总是试图挑拨和扰乱世界岛,否则他们一定会被边缘化从而失去全球竞争能力;反过来一旦世界岛实现了团结和安定,则主要的经济活动和物质流动一定是局限在世界岛内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