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朗普一则石破天惊的推文横空出世,互联网瞬时炸开了锅。特朗普确诊了!自疫情爆发,这位地表最强的男人先以事不关己的心态嘲讽中国的严格防疫,接着在美国爆发疫情后放任病毒蔓延,草菅人命重开经济,厚颜无耻自我表扬。最终害人反害己,终于栽在了自己一手酿成的大祸中。《桃花扇》有云:“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形容此景真是再合适不过。无数的退群,无数的谎言,无数的亡魂,特朗普四年的执政已经使此次选举成为了美国史上最为重要的选举。爱之者爱不释手,恨之者咬牙切齿,但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此次的角逐。
可当第一场万众瞩目的大选结束,各大媒体一片哗然。根据CBS新闻的调查,69%的人感到愤怒,只有17%的人感到从辩论中有所收获。有些媒体甚至直接声称这是一场史诗级的国家耻辱。如果我们再考虑上特朗普染疫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混乱,此次大选可谓是威名扫地一塌糊涂。对于西式民主国家而言,总统辩论是国家的盛典,是全国思想和诉求的缩影,是精英们智慧与勇气的交锋,如果这场浓缩了国家精华的活动取得了如此糟糕的成效,我们便不得不对其进行反思了。有风方起浪,国家层面政治活动中的成与败绝非凭白无故,往往恰恰体现了深层逻辑的必然性。古人说,山雨欲来风满楼,此次“空前”的大选恐怕便是此风。
在人类最早的民主发源地雅典,公民大会讨论便是其政体运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每次大会开始,主持人会大声询问道:“谁想说话?”之后有意者便高抒己见,畅所欲言。真知灼见在这里碰撞,去除虚伪于愚昧,乃至形成一种妥协的最佳方案。同理,美国总统的大选也是基于这种“不争不辩,大道不显”的理解下建立的。在良性的竞争下,双方候选人将针对问题提出自身的提议,试图证明自身解决方案的优越性。比较之下,选民便能得知最适于自己的方案,同时投出自己庄严的一票。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在实际的操作中,民主政治的竞争往往演变成为了一种互相叫骂,互揭老底的恶性竞争。双方完全不是积极地解决问题,而是全力以赴地证明对方比自己差。这种竞选的效果便是全程毫无造诣,不过疯人对骂而已。我们现在再反观美国此次竞选,可谓是将这种恶性的竞争演绎至极,而良性的建设荡然无存。交战的双方频频互骂,特朗普极不礼貌地嘲讽拜登,称“不要在我面前使用聪明一词,聪明与你毫无关系,你是班上最差的学生。”而拜登也毫不客气地称特朗普为“美国历史上最差的总统。”特朗普攻讦拜登儿子受贿,拜登痛谴特朗普漏税。特朗普声称拜登任内H1N1防疫极差,拜登则辩解那只是死了一万四千人而不是二十万……姑且不论两者所言是真是假,在一场事关三亿人福祉短短九十分钟的全国辩论中,屡屡以攻击人格为辩论策略。请问尔等将人民置于何处?新冠肆虐,经济萧条,尔等却在此处大放厥词,真的于心无愧吗?总统辩论是美国民主的标签,一场辩论是昂扬奋发,或是苟且偷安,能辨出大与小,可识见强与弱。请读者自评之。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人则更是长期自认天下第一。诚然,自美国1812年英军入侵后,美国本土从未被敌军入侵过。南北是弱邦,东西是大洋,优渥的地理位置与强大的军事实力塑造了美国人高度的自豪感但也同时使其失去了忧患意识。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文明陨落,无数的文明崛起,而他们的兴亡历程都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忧患意识是一个文明的警戒线。一旦一个文明沉于享乐不思进取,忘记了求变图存,那么这个文明的危机也就不远了。殷鉴不远,夏世之后,美洲土地上的本土居民不就是因为缺乏忧患意识被殖民者消灭了吗?此次美国抗疫初期由特朗普乃至民间整体的放任态度,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缺乏的最好写照。待到特朗普自己染疾,这已经充分说明以特朗普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对于疫情本身的确存在实质的轻视。他们完全没有认真对待疫情,更没有将疫情当成一场威胁文明的战争,而他们最终也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特朗普身体出现危机(万一挂了),美国制度怎么办?因为在美国历史上,其实还从未出现过候选人在选举前出现失去工作能力的情况。12月14日,各位选举人以州为单位对总统候选人进行投票;1月6日,国会特别联席会议进行选举人票数的统计。事先会从众议院和参议院会分别选出两名计票员。这四名计票员当天会在两会共同的见证下读出各州选举人票。基于这些时间节点,我们可以大概得出4类特朗普出现失去工作能力的情况:解决方法:各党的全国委员会会对候选人进行紧急的重新任命。以共和党为参考,其全国委员会一共有168名成员(每州/地区3名),一州或一地区的 3名代表投票的份额相当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大会时该州拥有的份额。比如阿拉斯加一共有28票,那么阿拉斯加的3名代表就代表了28票。最后这168名代表的大会会通过投票的方式将新的候选人表决出来。可以想见,如果党内意见较为一致,转接将较为顺利。然党内若发生严重分歧,出现多个候选人,那么可能导致选举人团选不出绝对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众议院会进行裁决选出新总统。2、在大选日之后在选举人投票之前(11月3日—12月14日)解决方法:与前一种情况类似,党组织会考虑重新决出候选人。但是由于选民已经投给了原候选人,选举人将如何投票将会出现一些麻烦,因为有些州要求选举人不能投票给新的总统候选人,而有些州又明文要求选举人将票投给在其州获得胜利的总统候选人。简而言之,好比特朗普在阿拉巴马州获胜,但是没等选举人投票就倒下了。这时共和党任命了小明为新的候选人,但是由于阿拉巴马要求选举人投票给在其州的获胜者,所以阿拉巴马的选举人还是得将票投给已经倒下的特朗普。当然,此类法律并没有对总统候选人失去工作能力的情况作出说明,并且选举人对其党派有极高的忠诚度,这种技术问题应当不会成为太大羁绊。3、在选举人投票完毕到国会计票之间(12月14日—1月6日)解决方法:国会需要决定选举人票还算不算。如果算,那么获胜的副总统将进行履职。如果不算,那么根据美国第12修正案,众议院将从得票最高的三名候选人中选出新总统。由此可见,美国其实有应对不同情况的备案。但是鉴于当下政治高度极化的状态,以及美国两党内部都出现派系分化的事实,上述任一一种情况发生在实际中都将导致巨大实施难度。因为无论是共和党内部的利益组合还是两党间的勾心斗角,在大选前夕都是大局已定。如果陡然间总统候选人生变,那将意味一切局面面临重组。在美国国内疫情四蔓,平权未艾,经济萧瑟,民怨载道的大背景下,这种重组将造成极大的社会结构冲突,极易引起新的不满与动乱,给美国人民带来巨大损失。虽然这些都还只是假设,但是作为一国领袖,毫无危机意识,身居高位而不自爱,导致国家走钢丝,这对于国家命运是极不负责的。诚然,如果这次染疾只是特朗普团队谋划的一出苦肉计,那只能说明美国政治的基本正义已经荡然无存,选举不过是一场将选民玩弄于股掌之中的闹剧罢了。
美国制度原创初期,美国国父们便十分深刻地意识到派系的斗争将会对民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汉密尔顿就曾经声称“党派是民选政府最致命的疾病。”当今的美国正处在最为分裂的状态,两党的意见分歧已经达到了一种几乎无法调和的地步。近年来白宫停摆,国会滞塞都是拜极化所赐。诚而言之,党派政治一定程度的极化并非坏事,因为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公民参与,从而达到社会进步的目的。但是过度的极化,则只能导致民主制度的瓦解和政治秩序的衰败。如果我们细致的去观察美国制度中分别赋予总统、国会、法院相应的权利,我们会发现大量的制衡点。如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议案,法院可以裁定总统违宪,国会可以批准对法院的任命……在现实操作中,这些大量的制衡机制意味着任一部门如果把权力用到尽,整个国家机器是没有办法运转起来的。总统可以不断的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法院也可以不断地裁决总统违宪。这些都是绝对合法的行为,但是如果执行了,将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所以美国民主机制要运转,其每个分支的权利是一定不能用尽的,各个部门都必须是谨慎地制衡对方。同时,如果民主政治要谨慎地使用权力和制衡,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党派不将另外一个党派视为敌人,不会在对方掌权后置其于死地,只是将对方视为对手,以期在下一次选举中将对方击败。这种坦然接受失败的心态也就意味着双方都接受民主规则,都会捍卫这种制度。平心而论,美国在过去的100年间,在上述的这些方面都表现得十分优秀,这也是美国民主可以长久不衰的奥秘。可惜很不幸,这种包容并谨慎使用权力的政治传统,本世纪以来在美国已经大幅衰退。此次竞选辩论中对于投票程序正义的质疑就是最好的证明。
究其实,两党候选人无论在辩论上产生多大的纷争或是产生多大的分歧,只要他们能接受大选的失败,都不伤及民主筋骨。但在此次演讲辩论的最后环节,当主持人华莱士询问两位候选人能否坦然接受选举结果时,双方竟然对投票的正义性产生了争执。首先特朗普非常滑头地避开了回答是或不是,而是开始大谈邮寄投票的舞弊现象,而拜登尽管直白表态同意接受结果,但也马上投入到了与特朗普的争论中。我们姑且不论双方究竟是否是据实陈情,但对于选举程序这种基本的共识,两党居然不能达成一致,这说明双方对于胜负的争夺已经白热化,并逐渐丧失了包容和坦然接受失败的勇气和能力。两党都将对方都视为强敌,都将失去总统宝座视为不可接受的代价,所以才会产生特朗普质疑邮寄选票而拜登不能接受质疑的局面。在一种高度极化的政治环境中,一个更现实的后果就是再无真相。美国长期以来标榜的言论自由必须在诚恳温和的政治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当党派的对立已经达到了极高程度,任何对方的指责本党派都会充耳不闻,将其视为谋利的私器并斥为假新闻。此次美国疫情为什么阴谋论百出?为什么戴口罩的共识无法形成?为什么乃至今日都仍有病毒存不存在的争议?为什么特朗普可以用假新闻的说辞蒙混过关?如此种种,归根结底都是极化导致对真相的共识,已经无法形成。当然,政治在实操中是一定会产生问题的,其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可惜在当今美国政治的整体环境中,我们似乎根本看不出事态好转的迹象。如果你去街头问一个美国人,说“你们医疗问题、流浪汉问题能不能解决下?”他只能很无奈地耸耸肩,告诉你国会基本什么都干不了。基于该原因,国会在长期的满意度民调中排名也是最低的。有人可能会说当今极化的问题主要在于特朗普,只要特朗普换下去那就药到病除了。那些大量标榜自身民主自由对特朗普全线批判的人,其实也不过是民主党的特朗普翻版罢了,他们自身其实也并不能包容他们的对手。极化是一种互动的结果,一定是你打我一耳光我敲你一暴栗,在互相伤害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若我们以第三方的视角评判,民主党又何尝不是“劣迹斑斑”?自特朗普上台后,以佩洛西为代表的民主党精英,基本未对特朗普有过一句善词。
佩洛西本人还在今年特朗普发表国情咨文时将演讲复印件当众撕毁。正是基于这种双方参与的恶性循环互动,美国学界对于解决极化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悲观。到目前为止,研究极化的文章很多,但是没有产生任何可以具体实施并产生社会共鸣的方案。此次疫情本可能成为两党合作修复隔阂的契机,然而反而成为了进一步互相攻讦的机遇。一百七十年前,美国由于分裂造成了内战。今日虽然战争的可能已经大幅减小,但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在面临挑战时将会暴露出巨大的劣势。如果美国不能减缓乃至解决其日益严峻的极化,美国民主一定会落伍于世界,成为落后制度的代表。
近代以来的美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以及冷战的成功,奠定了美国神话的基础。任何与美国人有过交流的人都可以从美国人身上感受到其发自内心的自豪感。正如斯大林所言:“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这点在美国人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美国确实有着傲人的资本,但是一个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的民族是迟早会衰落的。中华民族在清朝时期闭关锁国导致国破家亡,对于这一点有着深刻的体悟。当今的美国早已不是冷战刚刚结束时可以对世界颐指气使的美国,但其自冷战结束养成的文化傲慢心理却并没有得到大的转变。这主要表现在精英的自以为是和国民的不思进取两方面。虽然有许多学者对美国政治制度进行批判,但他们从来没有对其进行过结构性的思考,更谈不上大幅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文化傲慢使其对于许多基本事实产生了理解偏差,不仅防止了美国进步更使其背离了实事求是这一国家发展的基本准则。摘除文化优越的有色眼镜,美国的精英决策层应该看到此次疫情中国防疫的巨大胜利。抛开病毒源头论,扩散责任论,美国应该意识到中国在执政党的领导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了最具有动员力及执行力的人民战线。每一个小区,每一个村庄,上到主席下至百姓,每个人对于戴口罩自觉隔离都有着极其高度的自觉。那种对于病毒是否存在,戴口罩是否违反人权的荒谬理论在中国根本没有出现。而事实也是,在科学的指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下,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率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今日在笔者写作时,美国确诊人数已经逼近750万,而中国国庆出游人次首日便接近一亿。这种成功是简单的集权吗?是简单的高压政治吗?是简单的愚昧服从吗?
美国的精英不了解中国,正如清朝的皇帝不了解世界一样。他们中的许多人拒绝接受任何中国的正面宣传,一切的纪录片都被首先扣上专制政府的洗脑教育,一切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都被套用极为简单的政治范式进行概括和批判。他们毫无意识在用这种简单的美国思维解读中华文明时,他们是在自欺欺人,罔顾事实,最终受害的只能是他们自己。这次辩论专门有一个部分是讨论新冠的。特朗普依旧是他那百用不厌的三板斧,而拜登则在特朗普对于中国的强力攻击下完全噤若寒蝉,不敢提出任何肯定中国的行为,生怕被贴上“通中”的标签。客观而论,一个世界第一强国,对于另一个大国真真实实取得的巨大成就居然可以置若罔闻,睁眼说瞎话,在无数的证据面前不能形成基本的共识,避之唯恐不及,这简直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的国际笑话。而在不思进取的方面,美国文化傲慢体现的则更是一种国民思想创造的集体沉沦。大部分的美国民众仍沉浸在福山《历史的终结》的美国灯塔形象中,根本没有对其产生审视批判的欲望。许多的美国民众在西方媒体塑造的舒适圈中对外部世界毫不了解。虽然有许多美国人会坦诚的告诉你,美国人就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改变这种局面的强烈冲动。明知故犯,知错不改,如果说这是一种健康的国民心态,简直是匪夷所思。总统是民选政府人民意志的体现。今年的大选特朗普74岁,拜登78岁,两个都是耄耋老者。我们虽然不能用年龄作为绝对的衡量指标,但老年政治的出现,怎么说都是一种国民心态进取蜕化的写照。美国的衰落不会在一瞬间完成,美国这种极度分权的体制拥有强大的韧性。虽然其整合国民力量的能力较弱,但是一旦国家最高机器出现故障,其长期发达的社区组织反而可以自食其力长期维持。这就像战国时期的楚国,虽然国力极弱,但氏族割据,王室覆灭却还可以各自为战,所以秦国出动了最大的60万兵力方将其统一。
我们应该永远记住,美国不是我们的敌人,他只是我们崛起之路的一个鞭策者。如果我们的梦想是星辰大海,区区一个美国何足道哉?作为世界上唯一文明经久不断的大国,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和平性与包容性。中国的崛起应该是提供世界新模式、新思路、新选择的崛起,而不是西方垄断独霸的崛起。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性,需要不同政治模式的交织互进。不可否认,中国的崛起虽然拥有大量的本土经验,但我们从西方借鉴了大量的思路,我们也向资本主义国家吸纳大量的经验。如果没有西方模式的威胁挑战,我们可能也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如果上面的四条弊病不能得到极大的解决,美国衰败的大势是不可逆的。莎士比亚曾经说:“有些人生而伟大,有些人变得伟大,有些人被伟大砸到身上。”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是三者兼具。如果我们要复兴,我们必然成为世界第一,虽然中国人有着谦虚的习惯,但是外国早已赤裸裸地将这个事实挑明,我们逃避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做的是观察美国的缺点从而避免覆辙,再提炼强化我们的优点为世界注入新动力。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日月之所以恒久不衰,是因为至公无私。历史不会阻挡一个为人民服务、为大同奋斗的国家向前的坚实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