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呼叫!
作者:盛唐如松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掌柜的刀
已获转载授权
第聂伯河进入黑海之前,在赫尔松州首府东边冲出一片宽达六七公里的沼泽地带,沼泽的东边是俄罗斯的阵地,沼泽的西边是乌克兰的营房。自去年俄军退守第聂伯河东岸以后,这片沼泽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死亡之地。
作为克里米亚的最重要防线,赫尔松东岸的俄军阵地一向戒备森严,特别是前几天普京的访问,预示着这里将会成为未来几个月内俄乌战争的主战场,为了保证克里米亚的安全,俄罗斯在这里部署了防卫严密的军事力量。而乌克兰方面更是把这里作为突破俄乌战争僵持状态的主要攻击方向。这些天的第聂伯河两岸,战云密布,杀机四伏。
谢尔盖·列别杰夫匍匐在赫尔松州首府北郊的一个高地密林中,不断用望远镜观察着两岸的动向。东岸的俄军阵地似乎毫无声息,看不到有什么异样的感觉,而在赫尔松市的乌军阵地,则不时传来机器的轰鸣,谢尔盖知道,那是乌军的装甲车和自行火炮不断转移位置传来的声响。因为在俄军强大的炮火和随时可能出现的空袭下,乌军的这些重武器阵地必须要不断变换炮位,否则就可能会被俄军发现,进而招来轰炸。而谢尔盖的任务,就是利用近距离的观察,来指引俄军轰炸的位置。
谢尔盖,今年四十二岁,出生在离赫尔松市西北六十公里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是一名纯正的俄罗斯族人。他的家族自从二战结束后就被当时的苏联政府分配到了这个船厂工作,他的爷爷,父亲以及他本人,都是这个著名船厂的工作人员。冷战结束后,尼古拉耶夫船厂被划分给了乌克兰,随同这个船厂一起被划分给乌克兰的还有赫尔松州和更南面的克里米亚州。
尼古拉耶夫船厂曾经是前苏联最大的造船厂之一,这里生产过苏联末期的航母瓦格良号以及另外一艘航母。可以说是乌克兰国之重器的生产基地。为此,谢尔盖以及他的父辈们都非常骄傲。但是在冷战后,这个船厂被乌克兰政府全面接手后,船厂就开始一路走下坡路。先是大批的半成品舰艇被西方世界以废铁的价格购买、肢解,然后又在美国军火商的怂恿下,一大批舰艇的建造装备也同样沦为了变成废铁的命运。在谢尔盖二十岁那年,他在父亲的带领下,亲眼见证了瓦格良号航母从尼古拉耶夫船厂的船坞被拖船拖出,进入茫茫的黑海,进而穿过土耳其海峡,经地中海,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最后到达中国。最后在中国人的改造下,成为了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号’。2012年,当瓦格良号航母在中国被正式列装海军时,听到这个消息的父亲,晚上喝了一整瓶的伏特加,嘴里喃喃道:“好,好,好,这孩子,终究还是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最好归属地。”三天后,父亲就过世了。从父亲那满是皱纹的古铜色脸上,谢尔盖看到的是无尽的悲伤以及一丝丝宽慰。
虽然尼古拉耶夫船厂日渐没落,但总算还是能够接到一点单子,可以让谢尔盖以及他的同事们获得一份温饱。
2010年,甚至还传出船厂要和俄罗斯合作,再次开启航母建造的生产线,这让谢尔盖有些欣喜若狂,但这件事最后却也只是一个泡影,而这份仅存的温饱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2018年,乌克兰政府在美欧的示意下,宣布船厂破产,尽管谢尔盖和同事们纷纷走上街头反对这个决定,可最终这个曾经是乌克兰最为荣耀的海上制造业明珠,还是被欧美以及乌克兰政府扔进了泥沼并踩在了脚下。西方人并不喜欢身上有着铠甲的乌克兰,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对西方唯命是从,毫无防卫之力的乌克兰。谢尔盖深深地明白这一点。
2022年,也就是去年,当俄罗斯军队占领赫尔松市后,谢尔盖以为不久的将来,他们的船厂就会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并在普京总统的引领下,再现辉煌。毕竟,当年普京总统可是说过,会在这个船厂建造俄罗斯新型航母的。但很可惜,由于赫尔松市向北就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无险可守 ,乌克兰军队在北约的支持下,很快就夺回了赫尔松市。形成了如今两军隔河相持的局面。充满希望而又极端失望的谢尔盖,也就是从那天起,在尼古拉耶夫和赫尔松市一线,成立了一个地下组织,专门为俄军收集情报,并为俄军的轰炸提供即时的坐标信息。
“谢尔盖,你得回船厂一趟。”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从高地的背面弓着腰慢慢走近后说到。
“怎么?船厂有了新的情况?”谢尔盖问。
“是的,今天船厂突然间就加强了戒备,我们这些船厂的工人都被限制了出行范围,我在我家的阁楼上看到好几辆高级轿车开向了厂区的办公楼方向.也就是现在乌克兰的海军部大楼。恐怕有大人物到了。”年轻人叫做瓦西里,也是一个俄罗斯族人。他们由于船厂被宣布破产而失去工作,所以,在谢尔盖组建这个地下组织的时候,就加入了这个组织。目前,船厂里有很多年轻人都加入这个组织,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一方面是出于对俄罗斯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失去工作而产生的怨怼心理,更何况,谢尔盖自从联系上俄军情报部门之后,经费也相当充裕,他们这些人也可以从这些经费里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所以,他们对于这样的行动,都非常积极。
“哦,那我们回去看看。”谢尔盖收拾好自己的望远镜和通信器材,把它们放到高地上一棵树下的地洞里。然后借着树林的掩护,走向自己停在山下的一辆皮卡。
“我看最近要有大事发生。”瓦西里坐在皮卡的副驾驶上,有些兴奋地对谢尔盖说。
“是的,我也有这种感觉。乌军在赫尔松一带的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数量越来越多,虽然通过我们的坐标指引摧毁了一部分,但远远没有乌军补充的装备多,看样子,乌克兰的突破方向就在赫尔松了。”
“那么东边的巴赫姆特形势那么紧张,只是乌克兰人的疑兵之计?”瓦西里问。
“那里已经被瓦格纳军包围得跟铁通一样,乌军和雇佣军的抵抗也非常顽强,这已经吸引了很大一部分俄罗斯军队。目前,虽然普京总统也意识到赫尔松一带的防卫力量稍显薄弱,但拿下巴赫姆特对俄罗斯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在那边战况异常激烈之下,普京总统竟然还访问了赫尔松一线,可见俄罗斯方面并没有忽视这边的战局。毕竟,一旦赫尔松东岸失守,克里米亚就得暴露在乌克兰军队的火力之下。所以,俄罗斯方面应该也是想要两面作战的。一方面要坚决拿下巴赫姆特,一方面也要顶住乌克兰在赫尔松的攻势,等到巴赫姆特大局一定,就可以再次出击赫尔松,然后解放我们的船厂了。”
“我们等的就是这一天。”瓦西里言辞中充满期待。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情报工作,不让乌克兰人在巴赫姆特没有解决之前发动总攻,否则,俄罗斯方面受到损失不说,我们船厂解放的日期也会被推后,瓦西里,我们不希望出现这个结果。”
“但我看欧美有些等不及了。
“上次让你们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吗?”谢尔盖问。
“当然,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绝对可靠的技术把那些窃听设备放在船厂的每一个角落。要说对这个船厂的熟悉,乌军和北约的那些情报人员,绝对比不上我们。你现在回去,我们就可以启动那些设备了。”
“你做的非常好。北约对于无线监听设备的检查还是非常高明的,一旦被他们发现我们的设备,那就很难听到有用的消息了。”
“这个你放心,我们采用的都是有线直接供电设备。那些监听设备在我们没有接通电源之前,就是一个死物,不会发出任何电子信号的。后期的监听也是通过我们预埋的线路传播,而不是无线发送。他们根本检查不出来,也无法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些设备。”
“太好了。”
尼古拉耶夫船厂核心地带的一间大会议室,虽然这个会议室从外面看非常陈旧,但里面却布满了电子显示屏以及完备的电子指挥系统。
北约特别军事顾问,英国陆军上校古德曼神采奕奕地站在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前,对着眼前几排坐着的北约军事指挥官们,用英语发表着自己的演讲。
“诸位,最关键的时刻已经就要到来了。我们英国的贫铀弹已经部署到位。法国的凯撒榴弹炮,德国的豹式坦克,美国的艾布拉姆斯坦克也都已经大多到位,而我们针对欧洲和中东不安定因素的解决也已经开始行动。比如埃尔多安和武契奇那两个欧洲和北约的逆徒,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危险的存在,对我们将来展开的行动一定不敢轻举妄动。所以接下来,我们就要让俄国人好好尝尝北约的铁拳。诸位,我们英国政府这次可是展现了最大的诚意,已经对世界表示,我们不会对贫铀弹造成的任何伤害负责,如果要怪,就只能去怪那个不肯服输的普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制定一个完备的作战计划,用我们的贫铀弹和法国的榴弹炮打开第聂伯河东岸的俄军防线,然后把坦克和装甲车送到河对岸,一口气让这些进攻利器开入克里米亚,让乌克兰人恢复往日的尊严,也让我们北约展示自身的强大。诸位,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让普京颤抖。”古德曼说的意气风发,台下的北约军官们也听得热血沸腾。是的,在这一年多的战争中,北约以二十多国的强大力量,竟然没有在俄罗斯身上占到便宜。实在是让这些军人感到丢脸和沮丧,这一次,或者就是挣回脸面的最好机会。
接下里,十几名北约高级指挥官和八九个乌克兰的前线最高指挥官,开始商议起来,想要制定一个完善而最具攻击力的作战计划。

“怎么说的都是英文?我完全听不懂啊。”瓦西里揉了揉被耳机捂得有些发麻的耳朵,失望的摇摇头。他和谢尔盖都不怎么懂英语,只能简单的听懂一些日常口语。而这种高级别军事会议里所讨论的内容,谢尔盖和瓦西里就是用猜的办法,也猜不出到底说的是什么。好在他们有录音,只要把这些录音发送给俄罗斯的情报部门,会议内容还是可以破解的。
“这个不要紧,既然整个会议都是英文发言,那就说明这里面肯定有北约人,特别是英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无耻地宣布贫铀弹已经到位,并宣布不会对贫铀弹的使用后果负任何责任。既然英国人这次做得这么决绝,那么这次的行动指挥官一定是英国或美国人。所以,真正想要阻止他们的计划实施,其实并不在于他们讨论的作战内容是什么,而是现在就可以进行。”
“你的意思是?立刻呼叫空中打击?”瓦西里眼睛里的光顿时亮了起来。
“对,立刻呼叫。”谢尔盖接着说。“你留下来继续监听和录音,半小时后撤离。别让自己人的导弹误伤了。”说着,他站起身来,走向一处地下通道。从那里可以通向船厂之外。眼下这个厂区的电子信号已经完全被屏蔽了。他需要到厂区外两公里的地方给俄罗斯军队发送坐标信息。
四十分钟后,尼古拉耶夫船厂的中心位置,闪过三道剧烈的亮光,随之传来巨大的爆炸声以及滚滚的浓烟。“成功了,”瓦西里兴奋地抱住谢尔盖。
“这一次,我倒要看它们还怎么发动进攻,最起码,一个月之内她们是没有办法的了。”谢尔盖也露出得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