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大爆炸的重大疑点!
来源:富强的方向(ID:暂无)
作者:罗富强
那么,是什么物质造成的这场超级大爆炸?
据黎巴嫩国际广播集团报道,黎巴嫩最高国防委员会在会议上宣布,贝鲁特爆炸事件的是由于易燃易爆品引燃了2000多吨硝酸铵。
“前一阵子,在检查仓库时,发现仓库硬件设施急需维护,库门需要加紧。并且要求贝鲁特海港有关部门配备警卫人员,任命仓库负责人,进行仓库维护。”据一份安全报告显示,“工作人员在焊接存有炸药的库房门的过程中,焊接火花引燃了仓库中的炸药,这导致在另一库房中存放的硝酸铵爆炸。“
黎巴嫩总理宣布,这批硝酸铵数量达到2750吨!
结合其堆放方式与爆炸情况看,这意味着爆炸威力应该达到1500至2000吨TNT的当量。相当于当年美国轰炸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的七分之一左右。
那么,这么庞大数量的硝酸铵如何来的?
据黎巴嫩国际广播集团报道:
——“2014年,一艘轮船在开往非洲时,因船只出现问题,这些硝酸铵需被卸载,随后便卸在了贝鲁特海港12区。”
问题来了,最可疑之处在于:
第一,这批价值高昂的硝酸铵,在卸货放置于黎巴嫩之后长达6年时间,货主为啥不要了?
按照当前的价格,海外市场硝酸铵价格超过3500元/吨,这2750吨硝酸铵总值1000万元左右的货物,那个货主舍得不要了?
第二,这么危险的高爆物,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放置在一个国家的首都港口,而这个港口也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一个部分,绝非郊区!
在这个期间,黎巴嫩有关部门为啥没有及时处理?只要想处理就一定有着很多的理由,包括销毁、拍卖等等。
第三,黎巴嫩是一个爆炸暗杀和恐怖爆炸频发的国家。
2005年6月16日,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就是在贝鲁特海滨路上被大当量的路边炸弹炸死,至今炸点旁还有一栋当年的废墟楼房。
第四,电焊方式维修库房的说法不能令人信服。
如果真是有关初步调查说的那样,是电焊方式修补仓库用的焊渣引爆硝酸铵,在如此巨大威力的爆炸面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尸骨肯定灰飞烟灭,方圆几百米的人也不可能存活,谁能证明是焊渣引爆?最多是推理。
而且,再怎么弱智的人,焊接作业时也会移走附近的硝酸铵,焊渣引爆的说法真的难以令人信服。
所以,这长超级大爆炸的最大疑点就是两个:
第一个——价值上千万元的货物,货主竟然不要了!
第二个——如此高危且数量庞大的易爆物,竟然在一个首都存放这么久!
这是管理问题,还是有人蓄谋已久的恐怖行动?
我想,这桩爆炸案,就像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当年被路边炸弹爆炸身亡一样,永远都会是一桩没有可靠证据的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