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俄新社5月3日最新报道,克里姆林宫发布消息称,基辅试图出动两架无人机袭击克宫,俄罗斯相关部门及时采取行动后,这两架无人机出现异常,未能达到袭击目的。
紧接着,塔斯社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当地时间3日在社交平台Telegram上表示,基辅用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让俄罗斯别无选择,“只能从物理上消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其集团”。
这两架小小的无人机,很有可能会扭转这场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的冲突结局。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无人机影响俄乌战争的走向了,算起来应该是第三次。
去年六月,乌克兰地面部队第24机械化旅获得了一段乌军无人机在战场上追击俄军的视频,视频内容显示:
一些俄军士兵正躲在战壕里面,他们发现了头上的无人机,并试图朝无人机开火射击,但是无人机丢下了一枚专用航弹,这枚炸弹精准地命中战壕,并直接在战壕中爆炸。面对这种看不了敌人的袭击,对于普通士兵的心理,士气的冲击是很大的,所以在俄乌冲突第一阶段之后的相持阶段,俄军部队不断撤退,也跟这种不对称的战场形态有关。直到俄军也开始大量使用无人机。
从去年10月上旬开始,来自伊朗的Shahed-136自杀式无人机,就成为了俄军用来攻击乌克兰腹地的主力武器。中间有一段铺天盖日无人机袭击乌克兰的壮观景象,以及乌克兰境内此起彼伏的防空警报、多地中断的电力供应,更是让大众直观感受到Shahed-136的强悍之处。
Shahed-136外号叫做小摩托,作为一款预估造价不足10000美元,同时攻击距离又能达到800千米的特殊装备,极大的改变了战场形态。
防守住这种“小摩托”往往需要中远程防空导弹,但是防空导弹的造价很高,像S-400搭载的超远程防空导弹,单枚销售价格甚至超过200万美元,如果用这些高价值武器拦截Shahed-136,实际上就陷入了“越拦截越亏,不拦截更亏”的逻辑怪圈。
如同拿破仑时期重炮的轰鸣,一战时候出现的重机枪和铁丝网,二战时的航母和潜艇。新型武器必然会带来新的战争形态。无人机在当下俄乌冲突中的突出表现,预示着其已经成为未来中低烈度战场的关键,无数人的命运已经随之改变。
在俄乌战场,到处都可以看到无人机在飞舞。无人机的行动、无人机与无人机的对决、反无人机的行动,都将继续出现。俄乌冲突中无人机的表现,也正说明在现代化战场环境中,像无人机这样新型武器技术已经在改变“游戏规则”了。
而昨天的这两架撞向克里姆林宫的小无人机,又说明,无人机改变的不仅仅是战场形态,很大程度上也能重塑政治形态。
不过,或许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中国的无人机技术怎么样呢?未来战场上我们会吃亏么?
虽然中国无人机从来没有作为军用品,官方出售给冲突双方,但是在世界范围还是有口皆碑的。比如2018年,美国国防部去年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军方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但是后面两年,到美国海军和空军都可以看到购买大疆制造的无人机的决算。而且也按照美国军采的标准,价格翻了几倍。而这些购买得到了国防部的特别豁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地方的产品差距太远……
一个产品是DJI大疆于3月28日发布的运用于第一人称视角飞行的DJI飞行眼镜一体版,以及通过体感技术进行操控的DJI穿越摇杆2。
产品介绍中说:
新一代天地帧同步技术,优化飞行眼镜显示端和图传天空端的算法,大幅改善画面追踪效果,降低图传画面延迟波动。DJI穿越摇杆2采用体感技术,只需轻微转动手腕,即可控制飞行方向,指哪飞哪。
另一个产品是4月13日DJI大疆正式推出为专业影像创作者打造的全新影视航拍无人机Inspire 3,这是世界首款一体化8K全画幅空中电影机。
产品介绍中说:
飞行器头尾部分别内置一片叠层陶瓷天线,是首款采用双 RTK 天线设计的航拍无人机,具备强大的抗磁干扰能力,即使在复杂磁场环境下,也能准确定位和定向。凭借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Inspire3可自动识别人、车、船等常见拍摄主体,识别准确性远超前代。将影视航拍的影像品质和作业效率推向新高度,重新定义了航拍工业新标杆。
产品是这样的:
一个特别小,隐蔽性强,飞的快,可以第一人称视角导航……一个特别大,抗干扰强,载重大,可以人工智能识别目标……
啧啧啧……

……听党话,跟党走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