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刺激政策要不要加码?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6-01 07:15:51 围观 : 评论

作者:清和社长
微信公众号:智本社(ID:zhibenshe0-1)

最近,中国经济学家圈在讨论这个问题,也有不少争论。

前不久,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专家团访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华盛顿总部,经济学家余永定做了一个演讲。他的观点是,当前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加码。

原因是什么呢?

他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最突出的问题是总需求不足,一季度经济复苏表现差强人意,CPI增速过低,PPI持续负增长,所以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还要加码。

具体怎么做呢?

余永定老师认为,财政口要提高赤字率、增发国债,货币口要降息;认为启动今年经济的重要方式,还是政府投资,主要是基建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和产业链重塑投资。

这个观点和逻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每当经济走弱时,余永定老师都会出来喊话,希望刺激政策加码。

去年5月政策加码救市,今年要不要继续加码?

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五月份。当时,因为疫情的影响,经济增速快速下降,很多人都很担忧和焦虑。那个时候,上面开了一次会议,然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叫“一揽子政策措施”。

包括什么呢?

比如,退税减税,总额要求达到1.64万亿。加大专项债发行力度,要求6月前发行完毕,8月前使用完。增加政策性银行贷款8000亿元,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还有消费刺激,主要是减征汽车购置税。另外,就是降息。

去年5月31日,也就是去年的今天,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到今天,正好一周年。

一周年后,经济似乎又不行了,又开始讨论要不要刺激经济、要不要加码刺激。

到今天,今年已经过去了5个月了,经济复苏得怎样?

应该是没有达到预期的。可能大家对经济复苏的预期比较高,一季度恢复还可以,尤其是消费还是不错的,房地产销售也可以。但是,4月份、5月份,经济复苏比较快速的降温,投资、消费都降温。有些人感觉,今年怎么比去年还要差一些,感觉更加虚弱。

5月PMI:制造业、服务业需求全面收缩

今天,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的制造业PMI。

一季度,制造业PMI恢复的比较快,但是4月份马上就掉下来,掉到临界点以下。5月份,制造业PMI继续下降,到了48.8,比4月份还下降了0.4个百分点。尤其是中小企业,下降到47多。

生产和新订单也继续下降,降到临界点之下,这说明生产活动和市场需求在下降。

还要注意两个指标,一个是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到47.2,说明出口需求还在下降。

另外一个是出厂价格指数,现在是41.6,大型企业的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降到了历史性低位,这意味着PPI还将继续下跌。

非制造业稍微好一些,5月份是54.5,比4月份有所下降,但还在扩张区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非制造业的新订单下降很快,比4月份下降了6.5个百分点,建筑业和服务业都跌到临界点以下。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服务业的需求释放的差不多了,5月份销售在快速下降。另外,房地产和基建项目的投资明显下降。

PMI是一种领先指标。从5月份的PMI来看,至少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第一,需求下降明显,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这三大行业的需求都在收缩,尤其是要注意的是服务业,服务业是这轮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但是现在需求释放完了,服务业的销售也在下降。

第二,房地产的需求回落,4月份住宅销售面积居然比去年4月份还少,5月前30天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下降2.66%。

第三,出口的需求在下降,3月份的出口复苏很难延续。

第四,PPI还将继续下跌,CPI可能还将延续低迷。

在第一期直播的时候,我就说了,5月份是观察经济走向的重要时期。一季度经济复苏,二季度复苏明显降温,接下来怎么办?

去年5月份,为了稳经济,政府出台了一揽子措施,包括消费刺激和增加投资。今年,又面临经济疲软的情况,还要不要继续刺激?

要不要刺激,经济学吵翻天

这种问题,在经济学家圈经常是吵翻天。1929年,哈耶克就跟凯恩斯辩论过。这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辩论。实际上,这场辩论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需求经济学和供给经济学分歧很大,尤其是经济危机时期,争论更加激烈。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市场会失灵,当市场需求不足时,政府需要扩大财政和货币政策,加大政府投资,拉动需求增长,促进经济复苏。

但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市场不会失灵,价格下降、通货紧缩乃至经济危机,都说明市场在显灵,市场在出清。政府干预反而阻碍了市场出清,阻碍了市场复苏。

更要命的是,刺激政策的副作用太大,央行超发货币,政府大规模的投资救市,会导致通货膨胀、债务危机。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理解、而且认同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政府不能持续大规模的刺激经济,反复大规模借债投资基建、投资房地产,结果是债台高筑。去年5月份刺激完一波,一年后,经济复苏降温了,又要刺激。这本身就是问题。就像一个人的身体,自身免疫力不行,靠药物来维持,反复吃药,越吃效果越差,身体身体越虚弱。

这个道理非常容易明白,教训也在眼前。但是,你们发现没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一旦经济危机来了,经济不行了,很多人又希望政府出来救市。

所以,凯恩斯主义从来都没有离去,一直在人们心中,只要一场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马上就会回来。

但是,大规模刺激政策会引发经济危机,比如通货膨胀、汇率崩溃。所以,每当通货膨胀爆发时,凯恩斯主义又会被打击,新自由主义又回来了。

我总结成一句话:经济危机终结新自由主义,通货膨胀终结凯恩斯主义。

比如,70年代美国滞胀危机终结了凯恩斯主义20多年的统治,里根上台后,新自由主义兴起,发展了20多年。

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终结了新自由主义,又变成了凯恩斯主义的天下,凯恩斯主义的美国大本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给全球输送大量的央行行长,他们在全球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去年,欧美世界爆发大通胀,凯恩斯主义受到了冲击,但是他们还是把握了权力部门。美国财长耶伦在推销她的“现代供给侧经济学”。很多人很奇怪,她为什么说供给侧,而不是需求侧。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次大通胀,需求经济学名声不好,只能说供给侧经济学。但是,一说到供给侧经济学,大家就会想到里根政府时期的供给侧改革,这跟耶伦的主张又是矛盾的。没办法,就在供给侧经济学前面加上“现代”两个字。其实是打着供给侧经济学的旗号在推销需求刺激经济学。

好的,我们回到刚才的话题。大家都知道不能过度投资、过度借债,但是经济危机一来,大家的理性就把持不住了,又

希望政府救市。为什么?

哈耶克当年也很纳闷,他跟凯恩斯辩论,为什么大家都支持凯恩斯。当时哈耶克的助手卡尔多,还有他的学生希克斯都改换门庭,跟随凯恩斯了。这对哈耶克的打击挺大的。跟凯恩斯辩论之后,哈耶克很少研究纯经济学的东西,更多转向了政治哲学领域。

当时,大萧条爆发,人人自危,人们的恐惧会战胜理性,希望得到政府的救助。每次经济危机来了,很多人希望得到保护,这就是人的恐惧在起作用。

哈耶克后来也解释了这一点,他说,自由是有代价的。没有只赚钱不会亏钱的市场,开工厂可能会倒闭,投资可能会破产,打工可能会失业,这就是自由的代价。很多人希望得到自由的福利,但又不希望付出自由的代价。在经济危机时,这是一种普遍心理。

所以,道理大家都懂,只是你永远没办法叫醒一群装睡的人。

我们回到当下这个问题,要不要继续救市?刺激性政策要不要继续加码?

实际上,长期以来,我们都在使用刺激性政策。从2008年到现在,广义货币增加了240万亿,货币增速远高于GDP增速。

同时,财政也在持续扩张,地方大规模借债,现在债务达到36万亿,还有45万亿城投债。投资强度很大,尤其是基建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接近50%。

所以,现在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刺激性政策,我们一直在用刺激性政策,而是这种刺激性政策要不要加码。

怎么加码?

比如,要不要继续降息,要不要增发国债,要不要提高赤字率,要不要重启补充抵押贷款给房地产输血。这些加码的措施,就是继续扩张货币和扩张财政。

其实,只要还能刺激,政策一定会加码,只是现在刺激政策受到一些约束。今年社融开门红、投资弱开局,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明显下降,大量资金在银行里空转。刺激性政策好像很难落地。为什么?

人民币汇率下跌,刺激政策受四大约束

刺激性政策受到哪些约束?

我之前讲过消费、投资和出口的逻辑,这里我主要讲四点约束:

第一点,地方债务尤其是城投债的约束。

一方面上面在控制地方城投债扩张,另一方面地方财政吃紧、忙着还债、忙着发工资。我之前讲过,中国的债务经济体系中,国债、地方专项债是主动脉,地方城投债是毛细血管,大量的项目靠大量县市单位的城投债投资。现在毛细血管萎缩,投资的强度就大幅度下降,但是又不能放开。一些地方借新债还旧债,表面上债务融资规模很大,但是钱没有到项目上,而是还旧债。这就是杠杆率约束。

第二点,内外市场需求疲软的约束。

外需今年下降很快,前面四个月,出口主要靠汽车撑着,其它出口比较弱。这样,出口制造业投资就会很弱。国内需求长期比较疲弱,一季度释放完一波需求,带动的主要是服务业,制造业降温的比较快。家庭购买力不足,去年汽车消费刺激透支了需求,今年大类消费,像汽车、手机、家电、家具、化妆品、奢饰品等销售很低迷。然后,制造业库存就比较高。投资最终靠消费来化解产能,消费不振,投资想投也投不进去。

第三点,企业和家庭的资产负债表约束。

简单来说,现在企业和家庭的负债比较高,家庭的负债主要是房贷,没有太强的投资能力和消费能力。目前,存在资产负债表衰退现象,企业不是忙着扩张投资,而是卖掉不良资产、卖掉不赚钱的业务;家庭不是忙着借钱投资,而且是还钱还贷。今年,房地产复苏给人感觉是昙花一现,普通家庭买不起房子,有钱家庭缺乏投资信心,中产家庭背负高额房贷。这也是杠杆率约束。

第四点,人民币汇率下跌。

今年人民币汇率快速下跌,超出了市场预期。去年跌破7时,美元指数到达110;

今年美元指数104,人民币就跌破了7.1。从这个比较来看,今年的人民币比去年更弱。

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是两国的利差扩大。中国这边,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投资疲弱,货币宽松,市场利率下降;美国那边,美联储把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最高,利率大幅度上升。现在两边的短期存款利差达到2个点左右,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个点左右,这促使套利动机增强,资本出口,汇率下跌。

大家有没有发现,上面这四个约束,其实就是过去刺激性政策的后遗症。越这样刺激,债务越高,消费越弱,人民币越贬值,结果约束越紧。

不过,有人会反过来想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放弃刺激,停下来了,会更加恶化,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债务容易暴雷,企业和家庭收入更差、失业率还可能反弹,所以要继续刺激。

所以,现在到了政策的十字路口。今年政府把GDP目标定在5%,低于市场预期。这可能是想降低社会的预期、官僚系统的预期。相对来说,经济速度缓一缓,债务控制控制,更加侧重安全和稳定。

我的感觉是,接下来,政府还会保持常态化的刺激性政策,专项债该发多少还会发多少,基建投资和技术项目投资依然会比较强势。同时,还可能会增加一些额外的刺激政策,包括还可能降一次息。

但是,不会额外的大规模刺激。一方面是大规模刺激,效果并不好,另一方面,继续大规模刺激,人民币更贬值,债务风险更大。

宁要改革4%,不要刺激5%

到这里,我说一下我的观点。

要不要救经济?刺激政策要不要加码?

我的观点有四个:

第一点,救经济肯定是要救的,政府掌握了相当的资源和权力,如果不救,市场资源更紧张,经济更糟糕,关键看怎么救,是继续搞需求刺激、基建投资,还是想其它办法。

第二点,不赞同需求端大规模的刺激政策。

需求侧的刺激,这条路不能继续走下去了,越走债务越多,越走越危险。不要老想着用一个更大的泡沫去覆盖之前的泡沫。前面我说了,通货膨胀和汇率危机,终结宽松政策。现在中国,表面上没有通货膨胀,但是人民币汇率下跌。汇率下跌,本身就是通货膨胀的一种外在表现。还要考虑到中国对跨境资本是管制的,人民币还下跌得这么快。这足以说明问题,这条路不能继续往下走。

第三点,要实施一系列改善民众收入的政策。

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发行一笔国债2万亿发给普通家庭,中央还有借钱能力,直接用中央的信用借债,然后发钱给普通家庭,发放失业金,直接改善普通家庭的收入,提振消费能力。目前的CPI比较低,可以承受这笔资金。

二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购房家庭的债务负担,相当于提高普通家庭收入。

三是大规模提高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比例,然后给中小企业减税、退税,实施负个人所得税制度,给低收入家庭提供税收补贴。

四是大规模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大幅度提高农村家庭的养老金额度。

第四点,最重要的是,启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2019年底,经济学家在讨论要不要使用刺激性经济政策来确保经济目标6%。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叫《改革性5%>刺激性6%》,宁要改革带来的5%,也不要刺激带来的6%。

如今三年过去了,观点不变,但数据变了,宁要改革带来的4%,也不要刺激带来的5%。

这本身就能够说明问题,什么问题?越刺激,效果越差,经济增长就越低,债务增长就越高,然后改革启动就越难,改革效果要越差。

接下来,需要启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对内改革经济体制,对外改善国际关系。怎么改革呢?

财政上,要将支出方向从基建投资转向家庭福利,同时精兵简政,加强法律监督。货币上,推动银行市场化改革,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上,打破国有企业垄断,让民营企业进入,提高民营企业投资信心和普通家庭的收入。土地制度上,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实现农村土地自由流转。

改革的内容不少,难度也不小,但是最关键的。只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改变经济刺激的恶性循环,才能走出困境。




相关文章

  • 关键时刻,武契奇向中国求助!
    关键时刻,武契奇向中国求助!

    最近看到很多号都在出同一个文案,或者说是同类型的文案,主题就是:中美之间的科技差距越来越大了,意思是我们被美国甩得更远了。我不是个科技博主,我也没办法讲出很高深的内容来,只能从非常日常的视角来聊聊所谓高科技的问题。今天我加价买了台华为MateX3的手机,在此之前,差不多两年没买过手机了,像我这样喜欢买买买的人,以前一年买个两部手机都是正常操作,为啥现在不买了呢?讲真,市场上真没有我看上的产品。2009年,第一次用苹果手机,其实当时我更喜欢HTC的diamond2,因为比起同期的苹果,个人觉得这货更贴近我的...

    2023-06-01 11:10:27
  • 当着菲方的面,三座灯浮标稳稳钉在南海,中方回应,不只给菲律宾
    当着菲方的面,三座灯浮标稳稳钉在南海,中方回应,不只给菲律宾

    近期,在美国等域外势力的搅动下,南海方向风波不断,尤其是与中国在该地区有领土主权争议的菲律宾,更是配合美方持续兴风作浪。美菲不仅在南海进行了对中国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联合军演,菲方还突然在南海的几处岛礁设置了浮标。这些浮标也非常具有挑衅性,上面都印有菲律宾的国旗。不难看出,菲方此举就是妄图非法侵占这些岛屿,向国际社会宣誓所谓的“南海主权”。菲律宾海警人员布设带有菲国旗的灯浮标当然...

    2023-06-01 11:07:54
  • 白宫谈无人机袭击莫斯科 未掌握主谋信息 建议询问乌方
    白宫谈无人机袭击莫斯科 未掌握主谋信息 建议询问乌方

    参考消息网6月1日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社5月31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表示,美国未掌握无人机袭击莫斯科及莫斯科州事件主谋的确切信息,建议就此问题询问乌克兰当局。报道称,柯比向记者称:“我建议大家询问乌克兰政府。我们未掌握负责者的确切信息。”柯比还宣布,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新一轮军事援助,其中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海马斯”远程多管火箭炮弹药,多套“复仇者”自行防空导弹系统...

    2023-06-01 11:07:50
  • 乌克兰海军全军覆没?俄称摧毁乌军最后一艘战舰
    乌克兰海军全军覆没?俄称摧毁乌军最后一艘战舰

    (观察者网讯)据路透社5月31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当天称,俄军29日对敖德萨港发动导弹袭击,摧毁了乌克兰“最后一艘军舰”。乌克兰海军拒绝对此置评。“乌克兰海军的最后一艘军舰‘尤里·奥利菲连科号’,已被摧毁于敖德萨港军舰停泊地,”俄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Igor Konashenkov)在每日战事简报中透露,俄军在打击中使用了“高精度武器”。科纳申科夫视频截图除此以外,俄国防部31日还表...

    2023-06-01 11:07:46
  • 英媒:泽连斯基发表最新晚间视频讲话,未提及“无人机袭击莫斯科”
    英媒:泽连斯基发表最新晚间视频讲话,未提及“无人机袭击莫斯科”

    【环球网报道】据英国天空新闻网31日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30日在推特等多个社交平台发布最新一期晚间视频讲话,谈及俄罗斯近来对乌克兰发动的一系列袭击,未提及30日当天“莫斯科遭袭”一事。报道称,讲话中泽连斯基对乌克兰防空部队表达了感谢,并对在俄袭击行动中丧生的人表示哀悼。此外,他称自己与德国总理朔尔茨通了电话,与英国防务公司等多方代表进行了会面。关于“莫斯科遭袭”一事,本月30日,俄罗...

    2023-06-01 11:07:42
  • 美军侦察机离我海岸线仅约50公里 几乎是贴着我国的领海线在飞行
    美军侦察机离我海岸线仅约50公里 几乎是贴着我国的领海线在飞行

    我军警告驱离美军机完全有必要!数据显示美军侦察机离我海岸线仅约50公里美国印太司令部当地时间5月30日公布一段了我军歼-16战机拦截美军RC-135侦察机的视频,并叫嚣“在飞行期间歼-16战机进行了不必要的‘激进机动’”,声称“美军战机是在中国南海国际空域进行安全地例行行动。”然而《环球时报》记者31日获得的开源数据显示,美军RC-135侦察机此次行动意在对我国实行抵近侦查,期间最近时离我国海岸...

    2023-06-01 11:07:37
  • 波兰将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货运车辆过境 恢复通行时间将另行通知
    波兰将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货运车辆过境 恢复通行时间将另行通知

    据塔斯社5月30号报道,波兰政府5月29号发布消息称,自6月1号起,波兰内务部将禁止在白俄罗斯或俄罗斯境内注册的货运车辆穿越波兰边境,恢复通行时间将另行通知。这一禁令适用于在俄、白两国注册的卡车、牵引车、拖车、半挂车等货运车辆。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波兰陆续关闭多个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边境过境点,但仍有俄、白两国注册的货车通过其他入境点进入波兰。当地时间5月30日,俄罗斯交通部新闻处发布消息称,波兰禁...

    2023-06-01 11:07:33
  • 又来碰瓷?美军炒作解放军战机南海“不专业拦截”,此前还寻求中美防长会晤
    又来碰瓷?美军炒作解放军战机南海“不专业拦截”,此前还寻求中美防长会晤

    继美国国防部29日称中方拒绝美方有关在新加坡举行两国防长会晤的提议之后,30日,美印太司令部发布声明指责中国战斗机在南海上空以“不专业”的方式拦截美侦察机。军事专家3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这是美方及其盟友惯用的套路,在“香会”前预设议题,为美防长大会发言“喂料”,作为指责中国的例证。美印太司令部在声明中表示,5月26日,一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歼-16战斗机飞行员在拦截一架美国空军RC-1...

    2023-06-01 11:07:29
  • 日本民众抗议政府大幅增加防卫费:政府完全没有反省 这样的决策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日本民众抗议政府大幅增加防卫费:政府完全没有反省 这样的决策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日本政府近期在防卫事务上“小动作”不断,不仅在众议院通过了防卫费财源特别措施法案,来确保大幅增加的防卫费支出,还与北约等军事联盟不断加强联系,种种行为引发日本民众反对。数百名当地民众于30日举行抗议活动,反对日本政府大幅增加防卫费。30日傍晚,约300名日本民众来到众议院议员会馆门前抗议。他们表示,日本政府在军事上企图扩张的行为与日本和平宪法相违背,对过去的战争行为完全没有反省。抗议者:现在日本...

    2023-06-01 11:07:24
  • 局长妻子曝光丈夫出轨,电信女经理发私密照,装小白兔,段位高!
    局长妻子曝光丈夫出轨,电信女经理发私密照,装小白兔,段位高!

    又是一件令人震惊的新闻!又一个干部,因为不雅信息而被人熟知! 作为一名干部出名,居然是因为桃色新闻,而不是为人们干实事,以这样的方式被人们关注,估计都要社死了吧。 事件大概是局长原配得知其出轨,心中咽不下这一口气,所以在某短视频平台曝光了他和情人的聊天记录。 从曝光的聊天记录来看,两个人就连工作的时候,都聊得十分火热,就连出差都要见缝插针地找时间温存。 下面介绍一下几点重要的信息: 第一点、男...

    2023-06-01 10: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