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昨天的文章《关于“指鼠为鸭”,不要谴责那个没有“坚持真理”的学生!》,有小伙伴们这么说:
区区一个职高的食堂承包商,就有如此“能量”和“胆量”,敢于欺骗十四亿全国人民。那动辄几十亿的“大项目”背后的名商巨贾,能做到什么程度?
这话听起来很带劲,似乎有一种要打倒一片的感觉,似乎这次“指鼠为鸭”的事件之所以能够发展到这个地步,主要就是因为这个“黑心商人”的能量太大了。
市场经济的关键,是竞争。公平而充分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在《资本论》关于资本与竞争的论述中指出,因为社会的分工:“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相互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互相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
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结果是效率的提高、供求的平衡。市场充分竞争的表现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更容易从一个部门和地点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和地点。
但是这种“竞争需要条件”,其条件就是马克思指出的:社会内部已有完全的贸易自由,消除了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
但是,这一点很难,因为为了获取更高利润,企业天生是追求垄断的。
以这次“指鼠为鸭”事件为例,很难想象,这件事情会发生在一个贸易自由,充分竞争的市场当中。

特别是这样一家企业,反复出现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反复被投诉却还能存活下来,那背后一定有其逻辑在,逻辑就是垄断。
垄断了什么?垄断了校园的餐饮市场,甚至为了垄断,以“食品安全”为由,禁止学生点外卖。
今天从这个企业处理问题的傲慢和肆无忌惮,背后是在过去几年,这个企业躺在垄断的位置上躺着赚钱的“副作用”。
而这背后,是这一家企业的问题么?并不是,而是企业获得的垄断权利的问题。
或许有的小伙伴会说,虽然是权力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企业的影响,学校自己办食堂,或者全部指定都由某一家国营饭店承包,就不会出现这样那样问题了呀!
而且既然企业天然是追求垄断的,那么不如直接让政府垄断就好了。
是么?当然不是,回到全部政府办食堂的年代,发生了什么,大家又经历了什么,餐品水平怎么样,服务质量怎么样?这里就不用赘述了……
比如说,换位思考,就拿这个事件,如果这个学校,食堂并不是外包的,而且学校“自营”的,那么出现了这个问题之后,学校是更倾向于“捂盖子”呢?还是“自揭其短”呢?
面对由于垄断的带来的问题,关键不是进一步收紧,带来更大的垄断。而是最后开放,引入更多的竞争。
而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政府要做的。政府要做的不是下场参与竞争,而是要成为市场的“守夜人”,避免这些垄断,以及伤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出现。
很多人会迷信,是不是一切国营了,一切就都变好了。事实上,有统计数据表明,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往往国有经济发展得也好,反之,民营经济发展不足的地方,那里的国有企业发展就困难重重。
过去三年,中央下大力气推动“国企三年改革”,其关键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在内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通俗讲就是打破“铁交椅”、打破“大锅饭”,通过签订并严格履行聘任协议和业绩合同等“白纸黑字”的契约,明确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干得好就激励,干不好就调整。
在外部,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支持企业依法自主经营。
其实本质都是围绕如何进一步推动市场化,也就是选择相信市场,相信竞争的力量!
能造成垄断的从来都只是权力而非市场,而带来效率,带来优质产品和服务的一定是竞争。
或许,这就是国家要下大力气,去打破一个个独立王国,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原因吧。
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2016年3月4日 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