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一文说清楚新四军到底怎么回事!

作者 :正文注明 2023-07-25 11:17:57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九边
已获转载授权

上篇《那次惨烈的突围》发出去之后反响非常好,可能也是大家经常听说一些东西,但是绝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到底咋回事,仔细写出来又觉得挺有意思。

有小伙伴说为啥博主突然开始讲战史了,其实这个号最早就是讲这些起家的。这段时间封闭开发,几乎不接触外边的新闻,于是就想再聊聊这些咱们耳熟能详、却不太了解的东西。

今天再给大家说一个中国人几乎都听过,了解的人却很少的词,也就是“新四军”,看完这支部队的发展历程,大家就能体会到什么叫“编故事都不敢这么编”。


01

我们知道,红军以前在南方活动,后来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开始突围,也就有了我们熟知的“万里长征”。

不过当时并不是所有根据地的人都走了,留下了一部分,比如伤病走不了的,还有掩护主力撤退的,这些人在主力走后就地转成了游击队。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游击队分布在长江以南,这些人在很长时间里就被称为“南方游击队”。

于是在长征结束后,我军就分成了两大块,陕北的中央红军,还有南方的游击队。国府对于这两块的围剿是极其惨烈的,咱们都知道在陕北,国府逼着失去了老家的东北军拼命进攻红军,最终酿成了“西安事变”。却很少有人提,同时期在南方,国军对游击队的围剿也极其残酷。

比如在我军长征前的根据地,国军就跟篦子似的把那一带过了一遍,“山要过火,石要过刀”,但凡谁家跟红军有一点关系,轻则抓去做劳工,重则全家活埋。

而且在游击区搞保甲制度,这玩意是商鞅的缺德原创,把老百姓相互锁在一起,相互监督相互揭发,一家出事所有人吃挂涝,搞的大家确实不太敢支持红军,后来日本人又在华北没少搞。此外还有一堆邪活,类似移民并村,断盐断粮等等。

这种状态持续了三年多,在党史上一般称为“三年游击战争”。

真正的转折在“七七事变”之后。很多人可能会说,不对啊,不应该是西安事变吗?大家也都知道,蒋介石表示今后不再剿共,专心抗日。不过事实上却在加紧围剿南方游击队。直到“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蒋委员长需要调动所有的力量来一起抗日了,而且也没有余力大规模去围剿陕北红军和南方游击队。

于是双方开始坐下来协商,在1937年10月达成协议,将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所以“新四军”几乎就等同于我军的南方游击队。

为啥是“第四军”呢?

这事是陈诚提出来的,他的意思是让这支新部队继承北伐时期的国民革命第四军。那时国共正在第一次合作,第四军里有大量我党的骨干,“光荣北伐武昌城下”,打最硬的仗,流最多的血。这也是为啥后来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因为这个团里我党的人最多。陈诚这次提议,也是寓意“新四军”像上次一样,代表两党再次精诚合作。

谁来领导呢?

国共共同能接受的,就是叶挺,他是我军的缔造者,又是国军里的高级军官,跟蒋的关系也不错,所以顺理成章就成了新四军的军长。不过新四军的实际控制人是项英。当初红军长征走后,他就成了游击队的负责人,挺过了南方游击队最艰苦的那段岁月。一般认为,如果他能活到建国,中间不搞歪操作,大概率会代表“三年游击战争”也被评为元帅。

既然有了编制,接下来就需要“接受整编”成为国军的部队,于是我党派了大量的干部前往南方8省14地区40多个县说服当地游击队下山接受改编,差不多两个月内完成了游击队下山工作。

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很多麻烦,有些游击队太过信任国军,走出山林接受改编,然后就被国军给缴械了,比如著名的“漳浦事件”。

还有一些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死活不接受改编,甚至发生了很极端的事件,比如磨盘山游击队,不仅不下山不改编,还杀害了前去做说服工作的我党同志。还有刘维四游击队,也不改编,也杀害了前去说服的同志。某种意义上讲,这两支部队已经变成了土匪,后来这两支游击队都被国军剿灭了。

不过最终改编工作还是完成了,新四军刚成立的时候有4个支队,有一万零三百人,6000多条枪,子弹少得可怜。这些人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人都是真正的精华,经历住了漫长的考验,演变成了我军后来的东野和华野的军官团。

与此同时,北方的红军也接受了改编,变成了原始的三个师。

可能有小伙伴不理解,折腾这一顿到底意义在何处呢?

其实非常非常关键,最关键的其实不是国军承诺要给这一个军、三个师发军饷,而是说今后他们的行动彻底合法了。可以正大光明地去各地征兵,也不用担心征到的新兵在路上就被国军给截了。国军给的军饷其实没多少,但是既然可以合法活动了,就可以公开发表言论倡议爱国人士募捐什么的。有了钱就可以去香港买抗生素和电台,甚至还有新式武器。而且我党的观念也通过正规媒体被全国人所熟知,大量青年知识分子前往陕北和新四军驻地参军。

当然了,如果让我说,我军最让人感动的,永远是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妇女的解放。随着大量的青年知识分子入伍,他们被分到了各个军区,然后天天组织大家识字学习,并且不分男女。

这种情况下,我军的“三师一军”迅速扩大,比如新四军,迅速就扩大到了两万多人。


02

新四军自从成立,就饱受两个问题的困扰。

一是“将相不和”,也就是军长叶挺和政委项英之间的关系一直有问题。这个之前的文章讲过,这次不多说了。

另一方面就是同时面对国军和日军的挤压。

咱们重点讲第二个。

新四军的战斗力一直非常强,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买到了“高达”或者虎式坦克,单纯是因为他们的环境太艰难,需要不断磨砺战斗技能才能活下去。国军打从一开始,就对新四军非常警惕。

日军结束了1937年1938年跟国军的大规模军事对抗后,防线就转向了稳定。国军没有能力进攻日军,也打不过。日军把有价值的区域抢到手了,再去抢别的,成本就高于收益了,于是也倾向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双方进入了“静坐战争”,防区边缘的哨兵甚至开始相互点烟。

国军在1939年左右也开始心念动摇,觉得日本人可能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麻烦的还是我党,于是又开始跟我军没完没了的撕扯。当时的内部材料上就说要“防共,限共,溶共”。多次制造类似平江惨案这样的事,而且双方还爆发了“黄桥战役”这种大冲突。

但是新四军一直没完没了侵袭日军,在华北也一样,我军唯一的生存机会,就是从日本人眼皮底下抢资源。这也是为啥后来日军开始把大军团拆分成“片警”,深入中国基层去“防共”。某种程度上讲,国府和日本在1939年已经形成了共识,他们认为真正麻烦的是我军,双方都投入大量精力搞这事。

三方摩擦不断,客观上新四军的战斗力就这样被磨砺了出来。后来的粟裕战法惊人,并不是突然开窍,而是一直在新四军基层活动,从基层军官一直干到了一方统帅,慢慢在血与火中成长了起来。

由于环境太艰苦,中央在1939年就决定让一直在江南活动的新四军向长江以北发展,于是在那一年的4月,一部分新四军去了江北,成立了江北指挥部,剩下的继续在江南作战。

此后新四军的主力慢慢转向了江北,留在江南的人越来越少,直到1941年的“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在我三年前的这篇文章里用了一万字讲清楚了,《新四军在皖南全军覆没,却很快发展到了十万人》,现在基本上所有讲这段历史的文章,绝大部分还在抄我这篇。

这里稍微讲几句。

当时新四军的主力已经移防到了江北,只剩下了总部机关还留在皖南那一带。国军把这支部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于是想了个阳谋,让他们向北过长江。北方正是日军防区,这不明显是借刀杀人嘛。

当时国府的计划是,让新四军限期北渡,如果到了期限不出发,那就是违反军令,直接剿灭。如果新四军听了国府的计划北渡,正好跑日本防区去了,可以借日本人的手把剿灭。如果新四军听了国府的话,但是不按照国府安排的路线来,不去日军防区,走别的路线,那也可以按照“不服从军令”加以围剿。

这事听着好像挺吓人,感觉无解了。其实当时新四军有大量的游击战争老兵,擅长山地行动,如果指挥得当,大家兵贵神速一口气冲出去,可能会有伤亡,但是问题不会太大。

但是后来项英他们一顿谜之操作,把这股新四军带到了坑里,行军极其缓慢,事先没探路没准备,跟搬家似的把瓶瓶罐罐都带上,然后就进了国军布有重兵的口袋阵。反正一堆魔幻操作,这支新四军彻底被冲垮。后来项英突围后被自己的警卫员杀了,叶挺去找国军谈判,也被扣了,一直到抗战胜利才放出来。

9000多人被围,最后没办法,只好被迫突围,突围的这些人又得经过日军控制区,又伤亡了一些。

不过好在那些人里边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三年游击战争老兵,硬是从重围中跑出去两千多人。还有一批干部被抓后,竟然逃了出去,经历千难万苦,竟然跑回了江北新四军。后来测算可能不止两千多,因为还有一部分就地打游击,整体战损和中突围差不多。

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原来的机关大脑基本上报销了,唯一的好消息是在那之前主力已经去了江北,随即陈毅就在江北重新接管了新四军,新四军从此跟项英叶挺没啥关系了。中途又有不少华北八路南下加入了新四军,比如咱们熟知的南泥湾359旅。

此时新四军已经扩张到了9万多人,下属七个师,第一师的师长就是粟裕。第五师咱们也很熟悉,就是上一篇文章里刚聊的参加中原突围的李先念部。

皖南事变之后,国府取消了新四军的编制,也就是说今后不给军饷了,而且也没法合法行动了。不过好处是今后也没法用军饷来限制新四军,某种意义上讲,彻底自由了。


03

1941年12月8日又是一个关键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最开心的两个人,一个是丘吉尔,一个是蒋委员长,因为充满想象力的日本人终于把美国拉下了水,美国这台真正的战争机器终于彻底下场了。

美国加入战争,让蒋委员长和丘吉尔都意识到了战争的天平可能要扭转了。于是国府上下开始“等胜利”,主动回避跟日本人的冲突,反正用不了多久日本人也完了,跟它拼命干啥,这也造成了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国军各个部队都默契地认为日军这是回光返照,秋后蚂蚱,最后的蹦跶,大家能躲就躲保存实力,于是国军一溃千里。

与此同时,延安的毛主席更加有洞察力,他不仅意识到国府眼里日本人已经完了,接下来重点工作肯定是对付我党。而且他敏锐意识到,战争可能只剩下两年了,于是发布了一个文件,里边说到,“咬紧牙关,度过今后最困难的两年”。

事实上接下来也非常残酷,日军把能打仗的部队都调到太平洋和东南亚了,驻扎在中国的部队主要任务变成了巩固已经占领的区域。日本已经占领的区域主要活动的就是游击队,所以从1941年开始,不断地进行各种清剿和扫荡。我查到一个数据,说是从1941年到1944年三年中,新四军对日伪军作战8400余次,歼敌9万余人(包括日军和伪军),算下来规模都不大,明显都是到村里扫荡的战斗。

坚持到了1945年,抗战结束,新四军这个名号也走向了结局。

首先是新四军里第三师师长黄克诚很早就意识到了东北是决胜未来的关键,于是一开始向新四军高层打报告,想带着三师去东北。被拒掉之后,直接给中央打报告,正好和中央的想法不谋而合,很快就给批准了。

于是黄克诚带着新四军的三师步行上千公里去了东北,后来以三师为班底,演变成了后来的东野二纵,也就是后来的解放军39军。

多说一句,当时华北也派了大量的军队去东北,由于信息有误,说是东北遍地武器,根本不用带装备,于是华北的很多军队把装备都给了沿途的游击队,自己空手到了东北,发现那边武器获取也很难,于是傻眼了。

黄克诚也听说了类似谣言,但是凭借常识觉得不太可能,于是严格要求三师务必带着武器,等到了东北,成了东北唯一一支齐装满员的队伍。一般认为,东野二纵一直是整个东野最能打的部队,不过后来在朝鲜被38军(也就是东野的一纵)抢了风头。

再多说一句黄克诚,黄克诚建国后被评为了大将,属于那种真正的我党骨干,从不向权威低头,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曾经多次因为这种坚持差点丧命,但是依旧像铁一样硬。在猛人如云的我党内部,依旧是猛人中的猛人。

剩下的新四军,大部分演变成了华东野战军,也就是打淮海战役那支部队。一开始由陈毅指挥,不过陈老总的资历没问题,指挥能力实在是不咋样,打得一塌糊涂。1947年淮安淮阴被张灵甫给占了,涟水也被攻克了,张灵甫还击败了华野悍将王必成,陈毅指挥的部队损兵折将。

中央赶紧发过来命令说陈老总你也别指挥了,让粟裕指挥吧,这在我军历史上应该是首次。

原话是:

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返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权交 粟(裕)负责。

大家仔细体会下这种领导的艺术,先强调陈毅还是领导,但是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权归粟裕。意思是陈毅继续当领导,但是各种问题大家开会一起决定,打仗的事粟裕一个人管,陈毅变成了一个会议召集人,终于没法添乱了。

这次组织上的果断变更某种意义上讲改变了后来的战局,粟裕的话语权更重了,东野的指挥权也就移交到了粟裕那里。

不过粟裕的资历和声望依旧有问题,需要陈老总的声望给压场子,陈老总也无所谓,不再掺和指挥的事,专心打起了配合。也正是由于陈老总的高风亮节,和粟裕精诚合作,才有了后

来我军60万人围杀国军80万精锐的壮举。


04


尾声

文章写到这里不打算往下写了。

每次看到新四军的历程,总给我一种感觉,当初肯定没人能想到他们能发展成后来那样,毕竟在各方眼里,游击队怎么都有点不上档次,可是他们硬是自己打出了一条路。

曾经被国军的正规军追着满山跑,后来竟然把最精锐的那部分围在了淮海一举歼灭,可能最过分的爽文作者都不敢这么写,他们竟然做到了。当然了,背后是难以想象的牺牲和付出。

所以这段历史总是给人一种勇气和动力,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挺过那些迷茫峡谷。

全文完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