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六旬老人被男邻居踹伤,双方曾有纠纷,事件后续越挖越深
原标题:闹大了!六旬老人被男邻居踹伤,双方曾有纠纷,事件后续越挖越深
文|木槿夕先生
邻居之间有纠纷是正常的,可是一般都是以口角争斗为主,一旦上升到打人行为,那就要面临法律的追责。
我一直有个问题,公职人员在考核的时候注重自身的政审,能够成为公职人员应当是遵纪守法的,可是不少公职人员都出现了打人行为,难道入职之后就可以放任自流?

根据极目新闻报道,陕西宝鸡凤翔区村民张女士向记者曝光,家里的六旬老人被邻居李某踹伤,经医院诊断,老人家的胸推和腰椎受伤,李某还是当地文旅局的一名干部,事件发生之后,多部门介入。
根据张女士的说法,两家人房屋紧挨,本来关系还不错,可是此前李某的房屋建房装修,导致父母居住的房屋出现漏水的情况,引发了双方矛盾,关系恶化。
李某本来承诺会对张某的房屋进行维修,可是一直没有进展,张某多次上门协商,李某一拖再拖,这就导致双方的矛盾激化。
起初这只是邻居纠纷,没想到李某会对张女士的母亲动手,上升到打人事件,关于李某的更多信息被扒,他遭受的质疑声音此起彼伏,事件持续发酵。

网传的老人住院诊断书显示,胸、腰骨折,脑颅、腰、膝关节、背部软组织损伤,双膝皮肤擦伤,肋骨疑似骨折等。
整件事的起因目前并没有实际的定论,村干部解释是因为张家门前绿植被打药,墙面被弄湿,而张女士反驳是因为自家的商店标识被李某碰到,双方因为房屋纠纷有矛盾,李某站在石墩之下,对老人踹了过去,致使老人站不稳,摔倒在绿植旁边。
监控画面显示,老人有抬手的动作,可是李某的速度更快,直接将老人踹倒,随后老人的丈夫出现,上前查看后报警求助,李某被带走处理。
这起案件是因为房屋纠纷而起的,但是大家更关注的是李某的公职身份,据张女士所说,李某是当地文旅局的一名干部,妻子是一名老师。
有人反驳,李某打人行为和他的身份无关,该村干部事后回应,张某老人是开商店的,李某在区文旅局工作,妻子是学校的职工,双方之前就有矛盾,经过村委会的调解,李某对老人的房屋进行维修。

陕西:六旬老人被男邻居踹伤,双方曾有纠纷,事件后续越挖越深…
结合现有的多方说法,李某的文旅局公职人员身份确认,两家人存在房屋纠纷的矛盾,李某踹倒老人等等,这与张女士的讲述并无大的出入,老人住院治疗之后,心情一直受到影响,目前还未正式处理李某。
就拿李某的公职人员身份,他就不应该对老人动手,这是会对公职人员队伍造成负面影响的,要知道公职人员不止是收入和待遇的身份,更是社会普遍认知的“公仆”。
李某动手打的是六旬老人,足以证明他自身的法律意识不强,没有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面临的处罚应当比普通人更严重。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决定他承担的责任,这就是为何大众会关注到李某的公职身份,反映了大家希望法律能够一视同仁。
换句话说,李某是可以通过村委会调解解决的,可是他选择了对邻居动手,结果自然是悲剧的,一旦老人家属不放弃追究,那么李某将面临撤职的风险。

深挖事件的根源,是因为李某未能处理好邻居纠纷,在房屋建造初期就没有考虑到是否会对张某一家造成漏水的风险,一意孤行导致双方的关系恶化,双方发生口角纠纷的时候,李某还选择了动手。
从这一点来看,李某并不是合格的邻居,更不是守规矩的公职人员,不懂得体谅他人,做事冲动无知,丝毫没有公职人员的涵养。
结语
在社会舆论的注视下,大部分人不会去了解具体的情况,只会对李某的公职身份进行攻击,这就是我提到的社会影响。
在法律上,造成社会影响的违法行为会被判,严重的话李某将会被撤除职务,以儆效尤。公职人员在选拔的时候严格要求,那么在进入公职队伍以后,还有相关规定限制个人行为,否则一旦出现争端,那么就是失了身份,结果可想而知,
希望公职人员能够明白一点,在享受职务带来的便利后,约束自身行为是很重要的,动手解决问题,只会让自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