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收复台湾大致会有三种方案!
作者:姚尧
来源:姚尧(ID:yaoyaostrategy)
今天再跟大家聊聊台海,之前谈到了海峡中线,这是一条由美军单方面划定,大陆在政治上从不承认,但过去在实务上为避免引起争端而有意规避的军事分界线。就在上个月,我们不再规避这条分界线,而是从军事到外交上都将其彻底抹去。今天,我们重点来谈谈澎湖。请再看下面这张图:
可以看到,海峡中线东侧有三个蓝点,松山是指台北松山机场,小港是指高雄小港机场,马公就是指澎湖马公机场。我们知道,台湾当局现在的统治区域号称是台澎金马,澎湖、金门、马祖就像是台湾岛前凸起的三个点。美国鬼子在1954年划下海峡中线,意思就是让蒋某人放弃上半身的那两个点,我帮你守好下半身就行了。也就是蒋某人还有那么一点执念,不愿意彻底舍弃上半身。幸而又有主席在1958年炮击金门,给了蒋某人加强保护上半身的借口。可在“台独”分子的论述里,他们是从来不在乎上半身那两个点的,他们盼望着能与我们划峡而治,金马对他们来说不但一点用处都没有,反倒因被大陆捏在手里而成为他们难以脱身的负累。仅从地图上,我们也很容易看到,金门毗邻厦门、泉州,而马祖靠近福州,将来祖国统一了,金门、马祖也迟早会划归福建省管辖。
可是,澎湖就大不一样了!澎湖地处海峡中线东侧,属于下半身,而且靠近台湾本岛,根本就是下半身的入口。历史上,澎湖曾经发生过四次大战役,每次都可视为攻占台湾岛的前哨战。
1622年,即明朝天启二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司令雷尔生攻占澎湖,随后明政府出兵收复。两年后,荷兰人势穷力孤,被迫放弃澎湖,转而经营台湾。
1683年,即清朝康熙二十三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舰队进攻澎湖,在澎湖海域击败明郑水师统帅刘国轩。之后不到一个月,台湾就投降了。
1885年,即清朝光绪十一年,在中法战争后期,法国海军在久攻台湾北部不下后,绕道台湾西部,攻占澎湖。之后双方签订《中法新约》时,法国就是以海军撤离澎湖、放弃对台湾的封锁作为主要筹码的。
1895年,即清朝光绪二十一年,甲午战争即将结束之际,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马关和谈。日本为逼清政府割让台湾,没有告知李鸿章就先行攻占澎湖。澎湖既已被攻占,清政府想不割让台湾,事实上也已无可能了。
除此之外,最著名的郑成功收复台湾,也是经由澎湖作为前沿基地的。只是,郑成功收台时,澎湖并无荷兰守军,故而不存在澎湖海战一说。因此,一旦我们决心武统,澎湖就势必成为下一个关注的焦点。
在我看来,日后收复台湾大致会有三种方案:
一、增加军机军舰绕台的数量和频率。10月7日,台防务部门负责人严德发称,今年截止到目前,台空军总计出动2972架次战机拦截解放军军机,耗费成本月255亿元新台币,而此前台湾媒体的预估是41亿元新台币。实际金额是预估金额的六倍多,令岛内舆论哗然。随着两岸对峙态势的拉高,台湾军费投入必将大幅飙升。
2019年,中国大陆GDP是99.09万亿人民币,台湾GDP是4.21万亿人民币,大陆是台湾的23.54倍。如果要拼消耗的话,大陆很快就能把台湾拼得民穷财尽。那么,台湾有可能不跟大陆拼吗?答案是不可能,因为台湾当局为了在岛内塑造其不惧大陆军事威胁的形象,也是为了给他自己壮胆,所以只要有解放军的军机绕台,台湾空军就必定得起飞拦截,否则民众就会焦虑恐惧。不仅如此,台湾还需要花大量的钱问美国购买武器,这同样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穷。虽然,这个不孝子从亲爹那挣钱,然后把钱送给干爹的行为让
我们不爽,但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让这个不孝子早点把钱败光,也有利于他早日志短。二、迅速占领澎湖。这其实就是平津战役的模式。早在平津战役之初,傅作义就有和谈的想法。然而,和谈之所以无法推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傅作义对其军事实力的迷之自信,总觉得他那几十万人还可以再拼一下,解放军未必那么容易打得下来。于是,为了让傅作义早点明白自己几斤几两,我们在打北平之前先打天津。傅作义的谈判代表还问,说你们预计多久拿下天津。我们的谈判代表说:“三天。”对方哈哈大笑,说:“天津固若金汤,别说三天,就是三个月也未必打得下来。”我们的谈判代表说:“三天不行,就三个月,三个月不行,就三年,没关系,我们有时间,可以慢慢等。”结果呢?不到三十个小时就拿下了天津,这让傅作义彻底认清了现实,北平很快就和平解放。同样的道理,海峡两岸都很多年没有对外用兵,台湾方面对自己的军事实力也存在迷之自信,我们需要找个地方教他们做人。如果能够快速解决澎湖,或许他们才会彻底清醒过来,认真面对现实。
三、直接攻占本岛。具体战术细节我就不多说了,但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1、美军肯定不敢参战;2、很快就能结束战斗;3、不会造成太多平民伤亡。鉴于两岸军事实力的巨大差距,武统的真正考验早已不是军事上,而在于外交和宣传。岛内民众闹事怎么办?帝国主义抵制怎么办?这些就不是一两句狠话能够解决的,还得要有刚柔并济的手段。所以,我一直的看法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走到那一步。如果非要走那一步,也必须把准备工作做充分:一方面要让自己的内部更团结,经济更强大,一方面要让台湾的内部更混乱、经济更凋敝,这样才能减少统一后的治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