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未来会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作者:猫哥
本文由公众号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授权转载。
这篇文章本来一周前就该写,但是10月13日我参加了中央网信办组织的“网络名人行脱贫攻坚看重庆”的活动,连续一周都在跑农村基层,所以直到现在才有时间来写这篇解读深圳未来的文章。
本篇文章比较长,将详细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中央会选择深圳?
如何将深圳建成繁荣富强的城市?
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1为什么选择深圳?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这个重磅文件引发了舆论极大的关注,但是很奇怪,我看到舆论关注的焦点基本都集中在土地制度上,难道我们的各路专家脑袋里除了房价就没有一点宏观的大视角吗?
坦率的说,在中央这个宏大的部署中,土地与房价根本就不是重点——连次重点都算不上。如果我们眼睛只盯着土地制度这点东西,你就很难理解深圳未来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2019年,在香港闹得最凶的时候,中央做出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决定,这个决定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特殊的意义。
我个人是这样理解这个意义的。
香港作为资本主义先行示范区已经失败了,所以,在毗邻香港的深圳才更有迫切的需要搞一个“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这是要打造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标杆,是全国其它城市效仿的对象!
所以,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你看看,中央给深圳的定位提得如此之高,难道目的仅仅就是给深圳一些土地权限,让深圳可以卖更多的土地去控制房价?
笑话!
说大一点,这是国家向全世界展示的一个窗口形象——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具优势,是东风压倒西风的样板。
这样的样板不但可以在深圳取得成功,还可以复制到全国其它城市取得同样的成功。
为什么这个样板选择深圳?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在南方沿海搞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与厦门,最后只有深圳脱颖而出。
其原因有三点:它是一张白纸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没有历史包袱;它是一个移民型城市,充满活力(深圳的发展历史与美国早期历史很有点类似);它距离香港最近,搭上了香港特殊历史机遇时期高速发展的快车。
现在的深圳不但要全面超越香港——将深圳打造成一个生机勃勃繁荣富强的城市,而且还要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深圳的城市发展模式可以广泛向内地城市复制,这样的目标需要我们有大格局与大视野才能全面理解中央的意图。
2 如何建设深圳
那么,按照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圳怎样才能成为生机勃勃繁荣富强的城市?
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开放,一个是科技创新。
以更大力度对外开放才能给城市发展注入活力,科技创新则是深圳需要打造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是开放。
最近一两年中国总体是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这是大的趋势。对于深圳而言,则是要求以相对全国其它地区更快的速度对外开放,这个对外开放不但包括金融、航运等产业,还包括放宽能源、电信、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教育等领域市场准入。
这些领域都是比较敏感的民生产业,直接涉及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这些领域对外开放不是让外资进来掌握对老百姓基础生活产品的控制权——这方面拉美国家有惨痛的教训(我国部分城市也有类似的试点教训),而是在坚持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基础上,让老百姓有更多元化的选择。
中国的对外开放早晚会把大门彻底打开不留任何死角,深圳就扮演这个试点的角色,看看会出现哪些问题,未来向全国其它城市复制推广时才能规避。
中国只有敞开大门,拥抱全世界,才能真正与全球绝大部分国家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主导全球化趋势,最终战胜以美国为首的内卷化逆全球化行为。
然后就是科技创新——准确的说是促进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中央希望深圳在这个领域的制度创新上能趟出一条路来。
当下我们科技研发的制度体系是有短板的,主要表现就是大学、科研机构与市场脱节。
我们大学的科研立项大多是拍脑袋,然后就向国家要经费,最后整一大堆所谓的“科技成果”实际根本就没啥作用。
所以,这次中央向深圳明确提出一系列很具体的要求。
关于项目立项。
“改革科研项目立项和组织方式,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的科技项目遴选、经费分配、成果评价机制。”
这是啥意思?
意思就是科研项目立项以后就不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由市场决定”——也就是市场说了算。那么,怎么才能实现科研立项市场说了算?
深圳先探索一个方案出来。
立项之后经费由谁来出?
“支持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
经费实行“双轨制”!既然立项是“市场说了算”,所以立项后科研经费市场得出一点,同时政府也要出一部分。
但是科研立项完全市场化也不行——因为这会导致一些短期见不到效益的基础科研项目无人愿意投入,所以经费方面有两种机制,一种是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另一种就是非竞争机制。
怎么更好的激励科研人员出成果?
“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在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先行先试。
探索政府资助项目科技成果专利权向发明人或设计人、中小企业转让和利益分配机制,健全国有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
这是给出很细化的具体要求,总结起来就是对研发人员一句话——只要有成果,收益不用愁。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从法律层面规定智力资本在科研项目收益分配上(相比资金资本)拥有更大的分配权。
按:过去我国法律有个规定,技术入股不得超过30%,未来这个30%的门槛肯定会被深圳首先打破,而且很大可能不会封顶。
怎么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
“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完善互联网信息等数字知识产权财产权益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健全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和优势证据规则,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探索在部分知识产权案件中实行举证责任转移制度。实施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
这一系列的要求就是让深圳成为保护知识产权的标杆城市。
知识产权的范畴甚至覆盖到互联网信息等数字知识产权这个领域!这里必须来点掌声!以后那种商业模式建立在抄袭洗稿基础上的公众号将成为过街老鼠。
以上就是国家对深圳在科技领域探索制度创新的要求,这个要求涵盖科研立项、经费、收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的全过程。
深圳在这方面如果能趟出一条路来,不但科技创新将成为深圳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这套制度模式可以迅速向全国复制——彻底盘活我们的科研体系。
以中国庞大的人才基数+充足的科研经费再配套有力的制度保障,何愁没有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涌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有科技创新为基础,中国才能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经济发展。
(来源:新浪网)
这个政策堪称全球绝无仅有!
为什么?
熟悉风投的人应该知道,天使轮投资是风险最大的投资,一般来说,投100个天使轮项目最后能成功1个就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现在深圳政府愿意为成功概率不到1%的天使轮投资承担最高40%的风险,这个力度与魄力是非常罕见的。
由此可见深圳政府吸引科技创新项目落户深圳迫切的愿望。
4 城市发展补短板
接下来就是为深圳城市发展补短板。
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很快,但是也留下了明显的短板——这就是民生领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明显不足,包括教育、医疗以及住房。这些短板不解决,最终会拖累深圳的发展。
所以本次中央文件专门拿出一个章节——“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来阐述这个问题。
关于医疗。
“创新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在深圳开展国际前沿药品临床应用。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体系。支持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这是给与深圳在医疗方面超级政策大红包啊!
由于种种原因国外有新型药品面世,国内要应用的时间周期很长。现在好了,国家“支持在深圳开展国际前沿药品临床应用”,以后我们不用去国外买新药了,深圳大概率就会有。
另外医院评审认证标准也可以直接与国际接轨,不用管国内的标准(某部委领导的表情很尴尬)。
深圳不缺钱,现在还给了政策大红包,如果未来深圳医疗还搞不好,我觉得可以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关于教育。
“探索扩大办学自主权。探索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前提下,支持深圳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赋予深圳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的设立和撤销权限。”
还是同样那句话,深圳不缺钱,现在在教育层面给与更大的自主权,如果这样深圳教育未来还是短板,我还是建议可以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关于住房。
这是很多人特别关心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要理解中央思路非常简单。
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对外开放的样板,用行政手段来控制房价终究是权宜之计,所以,深圳现在的限购政策终归是要放开的。
但是放开限购政策房价猛涨怎么办?
总不能让深圳变成第二个香港,那才是一个笑话。
所以,还得从根源上解决房价问题。
深圳房价为什么涨得快?
归根结底还是土地供给不足。
那好,就赋予深圳更大的土地权限,让深圳可以供给更多的土地来平抑房价。
就这么简单。
在中央给出的方案里甚至都没有提房地产——原因当然不是忘记了这个无数人都非常关注的领域,而是没有给深圳突破国家房地产基本政策的权限。
对!啥领域政策都可以给,但是房地产不行!
明白了吗?
不明白看看深圳40年表彰大会,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都有,但是房地产没有。
所以,不要幻想深圳房价未来会暴涨,不要打歪门邪道的主意去深圳炒房。
没戏。
5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引进,这方面中央也给了很大力度的政策。
包括放开户籍制度,包括降低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的门槛等等。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我首先引用一下文件原文。
“探索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审批流程”
前段时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个《外国人永久居住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结果这个文件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暴!这场风暴直接导致有关部门暂缓实施这个《外国人永久居住管理条例》。
现在深圳作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又要开始“探索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审批流程”——我个人的理解其实就是把那个“暂缓”的管理条例先拿到深圳来试点试行。
通过深圳的试点试行让民众看看,这个条例到底会不会出现民众担心的这些问题。有些事你嘴上说一百遍也没用,拿个样板试一试简单直接一目了然。
6 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最后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这个问题也引发了舆论的关注,但是大家对这个问题理解是有偏差的——也就是说解读的基本方向都错了!
为什么?
因为大家对国务院的这个文件完全是按照“大礼包”的思路去解读——思路都聚焦在“国家给与深圳哪些不同的政策,这些政策对深圳将带来哪些利好”。
这个解读的思路对也不对。
对的意思就是国家确实给深圳相当多的政策优惠,这些优惠政策确实会给深圳带来各种利好。
不对的意思就是国家出台如此重磅的文件目的难道仅仅就是为了给深圳发红包?
你啥时候看到上级给下级只发红包不提要求的?
在正常情况下,上级给下级的红包越多往往就意味着要求的目标越高!
那么,中央给深圳发了这么多的红包,对应的要求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城市标杆!
这个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
为什么?
我给大家捋一捋。
从这个文件来看,中央在土地管理、劳动力自由流动(户籍制度改革)、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环境、金融与民生产业开放等等涵盖城市发展所有的领域都给了深圳先行先试的权力。
那么,深圳怎么进行先行先试?
现在大家的思路还习惯性的用西方市场经济的模式来预测深圳改革开放的路径。
好吧,就算是深圳在土地管理、劳动力自由流动、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法治环境、金融与民生产业开放等领域全面复制西方市场经济模式——那么深圳就能算是成功实现了中央要求的目标了吗?
肯定没有啊!
全面抄袭西方市场经济的作业永远也抄不出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城市标杆!
即使深圳未来经济规模超过纽约,如果其发展模式不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征就不能算成功,因为其模式是无法向全国复制的。
所以,深圳的先行先试不仅仅是单方面享受中央给与的政策大红包,还带有探索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的艰巨任务。
它不仅要求深圳开放搞活,把西方市场经济一些好的东西拿过来——
包括资源更有效率的配置,科研与市场更紧密的结合,更完善与透明的法治环境,同时也要规避西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效率优先的情况下怎么解决公平的问题。
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
它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分配制度与所有权制度?在市场决定资源分配的前提下怎么坚持党的领导?城市市民应该拥有什么权利并且承担何种义务?最重要的是,它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这些国际化大都市有何根本区别?
7 守正出奇
站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再来审视《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就能理解这个文件很多内容远非大众理解的那么简单。
首先是第一条工作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过去我们有一个说法,就是对宏观政策的理解要“纲举目张”。
啥是纲举目张?
纲举目张通常比喻事物条理分明。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纲举是指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
这个中央文件第一条工作指导原则就是全文的“纲举目张”的纲。
有了这个纲为指导,我们再来对应审视一些从属的内容就能有不一样的理解。
比如这个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啥是市场要素?
决定经济活动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就是市场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与数据。生产资料怎么配置就能决定经济运行方式以及经济成果的分配。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当然是让市场要素配置更有效率,但是这个配置过程不能动摇党的领导,所以就需要深圳在探索这个改革过程中清晰地划分政府职能的边界——既要生产资料配置更有效率,又不能彻底脱离党的领导。
简而言之,对于最基础的生产资料配置既要放开搞活,又不能彻底失控。
怎么在两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这就非常考验深圳方面的创新能力。
把生产资料配置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不仅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有的城市活力深圳要有,它们有的城市问题深圳则不能有!也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守正出奇,深圳才能超越资本主义示范区的纽约、巴黎、伦敦、东京,这就是我们的道路自信。
7 深圳试点的目标要求
最后我们来看看中央对深圳试点的总体目标要求。
“2020年,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推出一批重大改革措施,制定实施首批综合授权事项清单,推动试点开好局、起好步。
2022年,各方面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成果,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5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标志性成果,基本完成试点改革任务,为全国制度建设作出重要示范。”
目标要求的时间点卡得特别紧。
今年就要出台一批重大改革措施,2022年就要初步出成果,2025年完成改革任务。
为什么时间要求这么急?
因为我们面临着百年未遇的大变局!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时不待我只争朝夕,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等不起也拖不起。
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今年10月11日才拿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
从中央作出战略决策,到最后拿出试点方案,中间有整整1年多时间。
也就是说,虽然中央对深圳试点改革的时间表卡得很紧,第一批改革成果时间只给了1年多,但是前期做改革方案的时间却长达1年。
这过去的这一年里,我相信深圳方面对试点改革方案已经经过了反复酝酿与修改,最后成型的方案取得了中央的同意,才公布了这个试点方案。
所以,我们虽然看到的公布试点方案只是一个框架型文件,但是深圳方面应该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成熟并且可操作性强的方案。
所以,祝福深圳!
期待深圳能给全国带来一个耳目一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可复制的新标杆。
对于全国其它城市而言,我们也没必要眼红中央给深圳的政策大红包。
某种意义上,中央给深圳的政策红利也只有几年时间。最重要的是试点搞得好,这些政策很快就能向全国其它城市复制;试点搞得不好,全国其它城市也不用走深圳试点不成功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