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黎巴嫩大爆炸!当年引美军进门时,悲剧就已注定!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08-09 19:40:22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

8月4日晚,黎巴嫩贝鲁特港区发生了特大爆炸,现场还腾起了“蘑菇云”状的烟雾,爆炸不仅摧毁了港口,也震惊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和国际机构领导人都向黎巴嫩发出了慰问电,并表示愿意向黎巴嫩提供帮助。


据黎巴嫩政府称,爆炸是2750吨硝酸铵在港口不当储存六年而引起的,最新伤亡统计:5000多人受伤,154人死亡,100多人下落不明,贝鲁特被确认为灾区,进入两周紧急状态,整个国家处于严重危机之中。


法国总统马克龙是第一个跑到黎巴嫩的外国领袖,马克龙一边说只是来看看黎巴嫩人民,没有任何政治目的;一边要求黎巴嫩立刻进行“政治改革”。


美国对黎巴嫩也非常上心,特朗普8月5日未卜先知,冒出一句“黎巴嫩爆炸是袭击”的话,还说是美国将军们的看法,但军方和五角大楼都沉默以对,没有支持总统的说法。


6日,老头又像以前一样,把话吃了回去,改口说“没有人知道贝鲁特的爆炸是否是为袭击?”


黎巴嫩国内也是吵吵闹闹,总统拒绝调查由外国主持,总理则欢迎外国调查,议会要求严惩责任人(内阁),各方都在甩锅。


不过,大爆炸发生后,最火的不是政客们的表演和争吵,而是贝鲁特一名护士在受损的医院内抱紧三名婴儿,侧头打电话的照片,这是新华社摄影记者比拉尔·贾维希抓拍到的镜头。

8月5日照片经新华社播发后,数小时内就被《纽约时报》、CNN、英国《每日电讯报》、BBC、法新社等西方主流媒体转载,并引发热议,照片被称为“希望之光”。(最好别让懂王知道比拉尔·贾维希在2009年就受聘于新华社,不然,分分钟下令对他进行制裁


但黎巴嫩恢复正常又谈何容易?


就算没有可怕的爆炸,黎巴嫩国内也是危机四伏: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粮食危机、动荡危机……


大爆炸又大大加剧了危机程度,黎巴嫩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港区重建和事故调查。但这两件事,都离不开国际援助。


国际调查由谁负责?联合国小组,那么作为安理会五常之一,中国、俄罗斯就有责任参与,但美国想单独拥有调查权怎么办?这对黎巴嫩政府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考验。


港区重建,还有谁比中国企业更高效?但西方一定会因此“担忧”中国可能会控制了贝鲁特港区,在地中海得到了又一个立足点。

当然,如果国土面积只有1.045万平方公里,人口610万的黎巴嫩地理位置不是如此重要的话(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西方也不会如此“操心”,美国还放风称“巴黎想恢复对黎巴嫩的统治。”


如果西方真的想帮助黎巴嫩,黎巴嫩也不会陷入长期动荡,危机不断,所谓的西方“帮助”正是促成这一系列危机的主要因素。


粮食危机


黎巴嫩粮食原先是能够自给自足的,对一个土地肥沃、人口不多的国家来说,出现“粮食危机”有些不可思议(西方主要将其归结于内战)


实际上1991年内战结束后近三十年时间内,是西方“经济学家”为黎巴嫩制定了粮食政策,他们将黎巴嫩一半以上粮食以向国外进口来解决,价格比国内农民生产的粮食要低很多,不到十年,无利可图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或改种经济作物。


疫情爆发后,国际粮食供应链被卡,黎巴嫩马上出现“粮荒”,加上本币贬值,民众购买力也在下降。


“粮食危机”首先在城市中爆发,上个月黎巴嫩就上演了一场‘饥饿暴动’,原因是许多人已无法购买到足够的肉类和果蔬,爆炸后,民众将面临难以买到面包的困境。黎巴嫩经济部长内赫姆警告,谷物储备已无法支撑一个月,事实上的情况比这更糟糕。


经济危机


黎巴嫩没有什么制造业,产品竞争力也不强,偏重于服务业,该国76%工作岗位来自服务业。


2010年美国策动“阿拉伯之春”后,黎巴嫩几个主要经济对象都出现了政权崩溃、社会动荡、经济恶化情况,加上2014年油价暴跌,黎巴嫩国外汇款锐减,美元储备消耗殆尽。


黎巴嫩镑汇率一跌再跌,服务业受到极大冲击,2017年以来,失业率达到了20%以上,疫情一来,本来就在苦苦支撑的几百家企业又应声破产,政府又束手无策,经济走到了悬崖边上,社会动荡逐渐加剧。


政治危机


2014年5月到2016年11月初,黎巴嫩这个国家是没有总统的,现任总统米歇尔.奥恩是一名前将军(自由国民阵线领袖)当时只是12名候选人之一。


黎巴嫩政治运行模式,是全世界最为奇特的,一方面,它符合西方的“民主”原则--议会选举、政党轮替、三权分立……另一方面,它的权力分配原则(宪法)是根据宗教人口比例来确定的。


总统:基督教


总理:伊斯兰教逊尼派


议长:伊斯兰教什叶派


由于基督教内部矛盾加上伊斯兰力量抵制,导致没有一位候选人能达到议会所需的三分之二以上票数(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没有全民选举)


直到2016年10月20日,“未来阵线”主席萨阿德.哈里里(总理,逊尼派,2005年被炸死的前总理哈里里的儿子)宣布支持米歇尔.奥恩,才结束了将近两年的政治僵局。


1991年之前,总统权力高于内阁和议会,99席议会席位比例为6比5(基督教比伊斯教多一点),1976-1991的内战结束后,根据《塔伊夫协议》议席变成108,比例为1比1,这为政治平衡确定了基础,说白了就是“要文斗不要武斗”。


虽然内战被遏制,权力分配却变得更加古怪。


总统是代表最高权力,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总理,但总统一切决策又需要内阁批准,但内阁会议又需要总统主持,但总统又没有投票权,但议会又有权力通过或阻止法案,但,但,但……


这种权力结构,对黎巴嫩百害而无一利,但西方喜欢,美国就有许多机会可以上下其手,来回操弄。


贝鲁特港区对黎巴嫩而言是经济命门,大爆炸发生后,黎巴嫩政坛到处是“事后诸葛亮”,总统、总理、议长都能找到对方失职的理由,其实就是长年的有权无责,无效运作导致了悲剧。爆炸,又将变成一次政治斗争。


黎巴嫩政治体制的由来:


在“民主”体制中,每个政党都是要代表某个利益集团的,而黎巴嫩政党往往代表着教派利益:基督教各派、伊兰斯教各派……


1860年法国为在中东得到一个立足点,通过保护基督教(天主教马龙教派)在黎巴嫩山周边扶持了一个半自治政权。


1920年,法国在巴黎和会上获得了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委任统治权(殖民),并将黎巴嫩和叙利亚合并在一起。


天主教马龙派自然得到了政治特权,1943年黎巴嫩独立,马龙派延续了它的政治特权(《民族公约》。


黎巴嫩宪法依据来自1932年人口普查,来确定各方的政治权力分配,当时,基督徒对穆斯林人数略占优势(55%对45%)。


由于高出生率以及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迁往黎巴嫩等因素,人口结构慢慢出现了变化,到目前为止,已变为穆斯林60%,基督徒40%。


“三角架”越来不稳定,610万人口,大小政党有几十个,加上西方NGO组织的渗透,黎巴嫩彻底崩溃也并非不可能。


黎巴嫩刚独立时,内部政治相对稳定,基督教和伊兰斯教可以达成政治妥协,它亲西方,但不加入美国的《巴格达条约》,同时承认共产党为合法组织(在阿拉伯国家是罕见的),美苏都不得罪,加上优越的地理环境,黎巴嫩是幸运。


黎巴嫩目标是变成“中东瑞士”,贝鲁特要变成“中东巴黎”,在美军到来前,黎巴嫩是中东最好的投资市场,这是基督徒和穆斯林共同的利益,黎巴嫩也自认为是“政治多元化”模范生。


它没有什么军事力量,全国军队只有7000人,让约旦放心,让以色列放心,让叙利亚放心。


如果不是夏蒙总统引美军进来,中东瑞士,永远中立,不是梦。


要保持中立,黎巴嫩需要极强的外交能力,巧妙利用大国矛盾,才能得到安全保障和最大利益(就像瑞士、新加坡那样)。


但夏蒙在1952年大选中,得到了CIA大力支持,对美国极为信任。而在美国眼中,黎巴嫩是中东一个切入点,美国希望成为英国、法国的中东继承人。


1956年10月29日,为了争夺苏伊士运河控制权(埃及要国有化),英国、法国联军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


美国不但对盟友甩手不管,还与苏联一起对英法施加压力。11月6日,英法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不得不在11月8日撤出西奈半岛。


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7年1月通知国会:美国必须抢在苏联之前,去填补中东力量真空。


但美国要插入中东是极为困难的,英法两国、阿拉伯人、苏联都会抵制,它必须找到一个切入点。


1957年春天,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主席理查德作为总统特使前往中东游说,他回华盛顿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黎巴嫩总统夏蒙有意跟美国合作。


夏蒙称自己受到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威胁,其实他想在1957年6月议会选举时,成为终身总统,当时黎巴嫩各派都表示反对。


CIA则在1957年秋天到1958年初,不断在贝鲁特制造暴力事件,宗教冲突之火被点燃。短短一年不到,黎巴嫩就变成一个动荡不安的国家。


而美国将这些暴力事件宣传成为埃及和叙利亚的阴谋。


1958年5月13日,夏蒙总统向白宫发出求救信,请美国军事干预。


5月27日,黎巴嫩向联合国安理会控告埃及干涉内政,美国予以支持。


6月10日,安理会派观察小组去贝鲁特调查,调查结果是埃及和利比亚没有干涉黎巴嫩的证据。


7月14日,伊拉克政变,夏蒙认为自己也将面临政变,以内乱为由,向美国正式发出派兵请求。


7月15日,17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登陆黎巴嫩,随后扩大到14000名兵力。当晚,艾森豪威尔发表电视讲话,声称为了美国企业利益,白宫决定接受请求。


苏联要求美国解释,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洛奇拿出了夏蒙的请求信,说这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合法请求,希望苏联不要让局势复杂化。


英国觉得自己将被边缘化,7月16日,也说自己应约旦国王候赛因请求,出兵约旦,美国警告英国不要将约旦牵扯进来。


7月21日,夏蒙总统被陆军司令谢哈布将军推翻,在一万多名美国士兵控制局面情况下,陆军居然能推翻受美国保护的夏蒙,这是一个公开的骗局。夏蒙引狼入室,没有想自己是被狼吃掉的第一个对象,接着美国马上承认谢哈布政权。


英国、法国无力回天。在约旦英军除非与黎巴嫩美军发生战斗,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在中东得到第一个傀儡政权。


8月8日,赫鲁晓夫要求召开特别联大,美国政治上取得成功后,向苏联让步,主动提出向黎巴嫩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计划,并要求英军撤出约旦。


英国不得不撤兵,而美国等到10月25日才撤。


白宫的冒险成功了,它向阿拉伯人证明:


一,美国有挫败苏联干涉中东的能力。


二,美国不同于英国法国老殖民者,它是追求“平等互惠”的。


三,树立威望。

黎巴嫩政治则陷入了泥潭,以色列开始发力,巴勒斯坦激进组织退入黎巴嫩南部后,黎巴嫩变成了一个需要联合国维和部队来维持秩序的国家,中国维和军人现在也在黎巴嫩执行任务。


以前美国政治精英是能把烂牌打成好牌,卖队友卖得英法没话说。


特朗普擅长把一手好牌打成烂牌,被他得罪的队友有哪些?


一,耶路撒冷问题,得罪了伊斯兰盟友;


二,贸易战得罪了欧洲盟友和邻居;


三,退出PPT,让日本等亚太国家有恐慌感;


四,撕毁伊朗核协议,除了以色列和沙特,所有人都不满意;


五,今天在全世界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根本不顾其它国家利益。


以前威胁美国安全的人,躲在阿富汗山洞里;现在威胁美国安全的人,就躲在白宫卧室里,有时在地堡里,还天天喊着“国家安全”。


美国的号召力是建立在全球体系上,如果被毁掉,那么跨大西洋联盟将走向分裂。


美国当年挤开英法,以黎巴嫩为杠杆控制中东,为什么盟友还愿意跟着美国混?因为它们相信老大有肉吃,大家有汤喝。

现在老大非但不给汤喝,还要割下他们的一磅肉,板子打在盟友身上。一通王八拳,哪管什么章法策略?


黎巴嫩大爆炸后,特朗普、蓬佩奥又挥舞着那张一亿美元的永远花不出去的旧支票,“援助,援助”,心里想的却是拿下事故调查权,不过,这锅看来很难甩到中国身上。


现在白宫尽是三毛、哪吒、金刚葫芦娃,把以前桌子下的下三滥手段全搬到台面,暂时的疯狂过后,就是坠落。


美国霸权时代的终结也许会来得更快,领导这个世界?美国不配!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