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立华
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

战争现在进行了两年了,还在打,没有一点停手的意思。打得不好看,但是有战果。这是因为普京横纵对比了历史上的战争,长驱直入,能够打赢,战例不多。中国古代的霍去病和三十年前的美军,能够长驱直入,打的匈奴和伊拉克丢盔卸甲,主要靠的一个是将领的指挥,一个是物质条件的代差。相反,物质条件没有代差,将领也没有神将的时候,长驱直入一直打,会很快失败。典型案例就是拿破仑打欧洲,最后一路打到沙俄,钝兵挫锐,折精锐之师,拿烂肉之地,博胜利之名,下倾天之注。最后拿下来一大堆地方,消化不良,只要一个输,立马满盘崩溃。短时间拿下一堆地盘,没有用。自己消化不了,拿下来的地方就是累赘。美军打阿富汗二十年,前车之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于是战争的胜负不在于有多少军事胜利,而在于从政治上,吸收占领的地盘,从政治上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让敌人对自己地盘管控减弱。彼竭我盈,到时候什么都不怕,敌人没有有生力量,我们在不断壮大,怎么会惧有伏焉。与其爆兵压进,长驱直入,不如稳扎稳打。稳扎稳打,后勤压力小,吃补给方便。长驱直入邵伊古和格拉西莫夫,看谁也不像霍去病,补给站危如累卵,又何必呢?毕竟,格拉西莫夫不是霍去病,是打出来的。突击基辅,打不下来。哈尔科夫乌克兰打出了反攻,又在伊久姆吃了瘪,丢盔卸甲。指望出天授的统帅,那是做梦。又不是真的,有什么用。邵伊古打仗不行,打灰一把好手。那就学曾国藩嘛,先从赫尔松这种难以补给的地方撤退,把乌克兰士气骗出来。乌克兰士气大涨,西方的北约赶紧跟进,援助源源不断。这是个匈牙利难受了,土耳其难受了,塞尔维亚更难受了。于是转手在塞尔维亚引入中国,自己补给不了,把小弟托给兄弟去照顾。邵伊古说哪里打灰,工程车能去,那就打哪里。什么车臣人上班摸鱼,瓦格纳下班溜号,俄军三天打鱼,都是小问题。配合轰炸,不断给乌克兰放血。恐怖袭击一发生,又给普京的行动续上了合法性。那就继续放血。放的乌克兰疲于奔命,放的乌克兰政治内斗,放的乌克兰人心惶惶。美国很会切香肠,普京也会。普京在地图上切香肠。乌克兰稍微动摇一下,俄军就前进一米。不好看有什么,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只要赢了,一切都是好看的。现在要的就是乌克兰搞存地。不怕乌克兰打,就怕乌克兰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