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万物皆涨!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05-15 18:43:13 围观 : 评论

作者:卢克文
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
已获转载授权

我永远记得,1997年9月我去长沙念中专时,我的学费是3800元一年。
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是2800元一年。
我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当年我被学费搞得要死要活,第一年我家里是砸锅卖铁才凑齐3800元,第二年家里俩娃在长沙读书,加起来学费要6000多,家里没钱,我爸写了张字条给我,让我从邵阳东区坐公共汽车,去新邵县城找我大姨夫借钱。
我至今记得1998年暑假,我大姨夫正在县城郊区的田地劳动,看着那张借学费的字条,他拄着锄头想了好一会,也没多废话,就带着我回到他那个也不宽裕的家,借了我1500元,凑上我妈在东莞塘厦累死累活的血汗钱,才上了学。
这笔钱直到十年后我才还清。
第三学年又揣着字条,去找我舅借了点钱,再凑上我妈在东莞塘厦累死累活的血汗钱,可算把这个中专给读完了。
眼看家里穷得发癫,其实毕业日子还没到,1999年冬天,我就打着实习的名义,也跑到塘厦去打工了,17岁时,住在12个人一间的阴暗宿舍,第一个月工资领了400多块钱,自己总算能挣钱了,差点让我喜极而泣。
我能在那么贫穷的情况下读完中专,那真是谢天谢地了,因为我亲眼见着,电力二班的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同学,因为家里实在没钱供他,他二年级读到一半,就在学校的绿荫道上,一边哭一边被家长领回去了。
他那年才16岁,读书成绩很好,长得又清秀,本应该有一个很不错的人生,但因为该死的学费,他这一生就只有初中学历了,后面的人生,不知道有多么多么坎坷。
我反复念叨学费问题,是因为当年学费,是真的贵得让好多人没法读书,1997年时,普通人工资一般在200-500元,我爸做过包工头,他手下工地大猛子每天20元,但一个月别想挣600元,因为刮风下雨就不开工,大伙会窝在一起打字牌,这种重度劳动力,一个月也就450-500元左右。
就算工地大猛子一个月500块吧,我那一年3800元的学费,还不算上生活费,就是工地大猛子月收入的7.6倍。
2024年干重体力或有点技术的工地大猛子,瓦工日薪350元、木工400元一天,一个月干不满,月收入大概七八千上下。(一年也干不满12个月)
而2024年正经点的大学除了艺术类收费贵,一般学费都在4500-6500元上下。
去年我咨询大学学费时,一个学生说他学校学费之低,低到都让他有点不好意思。
90后00后羡慕70后80后吃到了时代红利,其实我们也挺羡慕你们可以好好读完大学,至少不用为学费发愁。
2024年大学学费,仅仅是一个工地大猛子月收入的70%左右,再也没人因为交不起学费,哭哭啼啼着被父母从林荫道领回家了。
大家都有书读,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国外的大学都不便宜,美国大学一年学费4-8万美元,法国公立2000-4000欧一年,私立6000-15000欧一年,英国一般是2.5-6.5万英镑一年。
中国自己以前也供不起这么多学生,是财政上来了才供得起,这些年真是读书人的黄金时间,只要你肯读,读多久都没多大问题。
1997年中国只录取了100万大学生,2023年中国录取了1100万大学生,担子重了十倍,怎么学费还便宜了这么多?
因为中国在教育投入上花了重金,202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6.13万亿元,教育事业费、基建经费和教育费附加花了3.92万亿元,中央财政教育经费5715亿元,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到年GDP的4%左右。
2022年,全国幼儿园人均公共预费教育经费是10198元、小学人均是12791元、初中人均是18152元、高中人均是19117元、中等职业学校是17461元、大学是22205元。
说人话就是,大家平时交的那点学费,根本不够成本的,中国教育便宜,是政府补贴出来的。
但中国政府在宣传上面,许多事情就是个铁憨憨,不会讲故事,这些年在教育补贴上花这么多钱,让这么多人能接受高等教育,要换在日本,非来一出“天皇绝食办教育,把甲午战争清国赔款全部投教育”的感人戏份,能把中国文人哭三天。
中国常常在公共投资上花大量重金,但是对社会公共管理,又要比资本主义国家严格一点,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质,在世界各国里比较特殊。
这个公共投资范围,教育只是其中一小环,另外还包括发电、治安、饮用水、高铁、高速公路、电信网络、城市交通、水利设施等等等等,到处都要花钱。
光一个教育都这么烧钱了,但中国治安良好、水费电费不贵、网络随处都有、高速公路遍地、高铁遍布全国、水利设施完善,可见这背后每年承担着多大的公共投入。
你就是约女朋友出来吃个饭都有成本,优质的公共服务背后,成本更高得可怕,是庞大的国家政财支撑。
许多人去了一趟欧美,计算出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大约是人均GDP2-2.5万美元国家的水平,我自己也在多篇文章说过,成都7000元工资的水平,只要没房贷,约等于英国除伦敦外其他城市的生活水平。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工业国廉价工业品,与廉价优质公共服务双重基础上的。
读书便宜、交通不贵、水电不贵、家电便宜、汽车也便宜,构成了普通中国人相对其他国家的物质优势。
但是从2020年疫情后,全球爆发大通胀,海外消费国都颓了,外贸总量在增加但分利润的人少了,中国这种生产国又遇到房地产下滑,内需减少,反而因此进入了大通缩时期。
房子卖不动导致地方财政紧缩,房产税迟迟无法推出,地方上没钱,就只能减少公共产品开支。
所以从2024年开始,中国陆续出现高铁、电价、天然气、公交地铁等涨价,各地文旅局也变着花样吸引游客,什么麻辣烫啦、尔滨啦、王婆啦、汉服啦,以增加本地政府现金流收入。
图片
图片
这里面既有“房价落、万物升(不含工资)”的客观写照,也有对抗通缩的不得已路径依赖。
衣食住行四样常规开支里面,能直接动手开源节流的,就是大基建里的行和住,行方面包括高铁、高速、公交、地铁、违章、航空等,住方面就是放宽土地买卖,允许个人独立或联合建房,找一些零碎的土地财政回补。
图片
全国各种自然资源,也会越来越多向民众开放承包租赁。
住和行是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直接调节,估计衣和食会是间接受到影响,考虑到生存问题,食品和服装价格会微涨,但不会大涨。
所有一切问题,都是财政问题,所有纾困方案,最终都是为财政服务的。
目前中国尚处在公共服务涨价初期阶段,随着整个链条向市场化过渡,价格极有可能持续上涨。
同时倒逼各企业提升工资水平(会发生的),以对冲员工面临基础生活要素涨价时的生存压力。
由于中国进入通缩时间太长,急于破除通缩局面,我们也明刀明枪地提前说过会提升价格以提升通胀。
图片
宏观调整立竿见影,2024年3月cpi下降1%,4月上涨0.1%,“非食品中,飞机票、交通工具、宾馆住宿、旅游价格均由降转涨,涨幅分别为15.3%、9%、4%、2.7%,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4月PPI同比也下降2.5%,降幅比3月收窄0.3个百分点。
农副食品、通信、电子设备制造、石油煤炭均不同程度同比降幅收窄。
最后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1.2024年4月开始,中国物价启动上涨程序,是一次有计划、有提前公示的上涨,一是为了开源节流,二是为了对抗通缩。
2.上涨分为直接推动和间接推动,部分产品由行政手段直接推动,部分产品是间接受影响。
3.政府希望上涨是温和的、可控的,所以上涨幅度预估不会很大,在10-30%范围内浮动。
4.关乎民众生存空间的行业轻易不敢上涨,比如食品蔬果行业。
5.涨价像点燃蜡烛的火焰,还会持续推动,直到通胀进入预期值,但如果连大学学费和医疗价格也涨,那才是真的要动核心领域。
最后说一句,那些工资很低的行业,是时候涨薪了。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