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伊朗总统突遭坠机遇难,接下来的局势会更加疯狂...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05-20 20:43:04 围观 : 评论

来源:观雨大神经

意外还是暗杀?

今天中东地区爆出了一个特别大的新闻:伊朗总统莱希因为直升机坠毁而殉职。

图片

该事件对中东乃至世界局势的冲击是难以估量的。

我相信大家看到新闻后最关心的问题是:

这起坠机事件到底是个意外还是场暗杀行动?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说一个简单的逻辑:

无论如何,一国总统遭遇坠机都是小概率事件,尤其是现在这种敏感时期。

我们可以来大致捋一下近期一些重要事件的时间线:

  • 2023年3月,沙伊和解。

  •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色列举国入侵加沙。

    被认为与伊朗存在密切关系的反美反以联盟抵抗之弧,也大规模的加入到这场冲突中,对以色列展开打击。

  • 2024年4月1日,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炸死了包括准将扎赫迪在内的多名伊朗高官。

  • 4月14日,伊朗对以色列相关军事目标发动反击。以色列随后宣称会报复,但一直没有拿出具体的行动。

  • 5月7日,出现沙特王储遭遇暗杀的传闻。


  • 5月15日,立场亲近中俄的斯洛伐克总理遇刺。同一天,土耳其挫败了一起政变阴谋。

  • 5月19日,伊朗总统坠机,包括伊朗总统、伊朗外交部长在内的多名伊朗高官殉职。

坠机地点在伊朗北部的东阿塞拜疆省,该省与阿塞拜疆接壤。

莱希此行的目的是去和阿塞拜疆总统共同出席一座两国共建水坝的启动仪式。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和阿塞拜疆一直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该国建有军事基地。

我们当然不排除这起坠机事件是一场单纯意外的可能,但在这样的时间点发生这样的意外有多凑巧,大家可以自行琢磨一下。

从技术上来说,无论是外部敌对势力亲自动手,还是内部反贼使坏,造成一起直升机事故都并非难事。

事实上伊朗这个国家一直都被投降派渗透得非常厉害,我们经常能在国际舞台上看到来自伊朗的众多“恨伊人士”,而该国重要人物遭遇暗杀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所以关键问题不在于美国或以色列有没有这个能力,而在于他们有没有这个动机。

那么对莱希下手对他们有没有好处呢?


左右摇摆的伊朗总统们

莱希的立场保守,是一个对西方采取强硬态度的领导人。

在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看来,伊朗这种被美国钦定为“邪恶轴心”的国家,上台一个对西方态度强硬的总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但如果我们翻看一下伊朗的历史就会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伊朗总统并不都是对西方强硬的角色。

该国的政治制度是宗教学者监护下的民主共和制。

我们都知道他们的政治体系里有个“最高领袖”,现任的是哈梅内伊。

图片

不过这个最高领袖并不负责具体的事务,只是从国家的长期利益出发,对国家重大政治和安全事务进行决策和监督

平时负责国家具体行政工作的是总统,而总统是由伊朗全民直选产生的。

伊朗这套制度的特点可以用这么几个词来概括:宗教学者监护、宪政共和、三权分立、全民直选。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

该国会选出一个什么样立场的人当总统,其实有着相当的随机性。

比如说莱希虽然是个强硬派,但他之前的鲁哈尼就是个亲西方的温和派。

鲁哈尼:

图片

鲁哈尼的基本思路是与美国进行妥协,以牺牲伊朗在发展核能方面的权益来换取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但鲁哈尼的前任内贾德又是个强硬派,他的立场较接近于伊朗的传统左翼,强调对内社会公平,对外抵抗以色列和美国。

内贾德:

图片

而内贾德的前任哈塔米则又是个亲西方派,他主张的是政治和社会的自由化。

哈塔米:

图片

...

那么为什么历任伊朗总统的立场都无法保持一致呢?

关于这个现象,莱希的前任,也就是温和派总统鲁哈尼的职业发展历程就很能说明问题。

当年内贾德在任上强硬的反美态度以及对本国核能发展事业的坚定支持,导致伊朗遭到了西方的大规模制裁。

制裁下的伊朗经济直接雪崩,社会怨声载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曾经担任过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的鲁哈尼,就顶着“中间派”和“温和派”的光环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鲁哈尼上台后很快就与西方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伊核协议,以限制自身核能事业的发展为代价换取国际制裁的解除。

图片

虽然伊朗国内对鲁哈尼的亲美行为褒贬不一,但后来伊朗经济的恢复还是为他挣到了巨大的支持。

所以在2017年总统竞选中,鲁哈尼就顺利连任,当时他击败的正是莱希。

本来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伊朗的亲西方势力就会获得越来越大的话语权,鲁哈尼这样的温和派也将逐步成为伊朗政治界的主流。

然而,一切的“美好”都随着2017年美国抽象派总统特朗普的上台而戛然而止。

这位大爷一上台就撕毁了之前的伊核协议,然后就逼着伊朗再签一份更加有利于美国的协议。

图片

伊朗这边还在错愕之中,美国新的一轮制裁就又开始了,于是伊朗经济又翻车了。

对于鲁哈尼来说,你亲西方亲了这么久,结果最后被西方打脸,这就很难混下去了。

接下来就是伊朗大量的重要人物遭美国暗杀,这里面既包括了尖端的科学家,也包括他们的民族英雄苏莱曼尼。

图片

站在伊朗人的角度上看,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

自己低声下气的跪了八年,结果还是一样被制裁,经济还是一样要崩溃,还多搭上了那么多重要人物的性命。

这感觉就像是自己把脑袋伸过去,送给人家摁在地上摩擦一样。

所以鲁哈尼在其任期的后期几乎成为了全民公敌,伊朗国内宣称要将他抓去审判的人不在少数。

2021年,代表强硬派的莱希毫无悬念的当选新任总统。


西方的眼中钉

莱希上台后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 停止和美国进行伊核问题的谈判;

  • 促进国有经济发展,苦练内功,力图摆脱对西方经济体系的依赖;

  • 向东方寻找强大的合作伙伴。


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看,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

西方总是希望自己的对手国家里能出现一个跟自己妥协的人,但一旦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人,他们又会得寸进尺。

鲁哈尼再怎么说也是伊朗人,他在任上再怎么妥协,目的也是希望能够为伊朗交换到利益。

人家不是直接过来给你下跪的。

但西方一看到你妥协,不继续把你逼到下跪就不罢休,不最终把你吃干抹净就停不下来。

这就是一套简单到极致的海盗逻辑,这一点在他们当年对付俄罗斯的时候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图片

而鲁哈尼这样的温和派愣是不信邪,又在21世纪去作践自己,亲身体会了一遍。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过分苛责鲁哈尼。

毕竟这个世界上对西方抱有幻想的人很多。就在此时此刻,在很多国家里依然存在着大量自称“理性派”的“西方幻想派”。

但如果我们站在西方的角度上看,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在他们看来,伊朗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这个新上来的莱希不行,最好再换个鲁哈尼,或者比鲁哈尼更鲁哈尼的伊朗领导人上来。

至于伊朗的民意,伊朗的根本利益所在,这些通通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而且莱希和现任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关系十分亲密,未来接班哈梅内伊的呼声很高。

这就让西方更加难受了。

所以如果单从动机的角度出发,无论是以色列想扩大冲突拉美国下水,还是美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减小伊朗的威胁,都有积极性去动这个手。

只不过莱希的遇难虽然会给伊朗带来巨大的震动,但又不会真的让伊朗陷入混乱。

这时候该国的“宗教学者监护制度”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他们国内就不会因为这类突发事件而失控。

图片

也就是说这个事件发生后,后续处理的主动权其实还是掌握在伊朗手里的。

如果确实是美以下的手,那么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因为这个事件的走向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

当然,以色列和美国可以赌伊朗服软,就算伊朗不服软,以色列还能赌美国会因为冲突升级而下场。

但不管你怎么赌,风险都太大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西方国家的成熟政治家们难道不知道自己在豪赌吗?他们真的会去进行这种赌博式的操作吗?

还真不好说。

这个世界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靠谱,网友们最近经常念叨的“三战”,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未来注定会有更加疯狂的事件发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涉及到那些关键决策者们的心态和决策逻辑了。

图片

走向世界大战的逻辑

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爆发大规模战争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因为现实中存在着很多比开战更好的选择。

打仗毕竟很贵,且结局不可控,所以很多专家从理性的角度出发,都认为各国不会随便跑到大战的边缘去疯狂试探。

但现实却是专家们一直在被打脸:

  • 比如说贸易战之前,大多数专家认为中美不会走向脱钩;

  • 俄乌战争之前,大多数专家认为不会发生大战 ;

  • 巴以冲突之前,大多数专家都没想到以色列会在中东给自己挖个大坑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人们明明都厌恶风险和代价,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的奔向战争的深渊呢?

图片

因为现实中还存在着以下这么几种情况:

  • 有人认为自己肯定能打赢;

  • 有人可以不承担战败的结果,但却可以分享战胜的红利;

  • 有人抱有侥幸心理,明知风险收益比不划算,也想去赌一把。


你可能觉得这些情况在现实中是小概率事件,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有没有这么几类人呢:

  • 认知有限,根本看不到风险的赌徒;

  • 自认为是赌神的赌徒 ;

  • 有别人给自己兜底的赌徒 ;

  • 输红了眼的赌徒。


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少,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有大量的人转变成这几类人。

而一旦这些人的数量足够多,或者能量足够大,就会把决策者也一起带进坑里。

图片

我们在判断世界局势时,往往喜欢从各个国家的国家利益出发去预测他们的行为。

但正如刚才所说,现实中人们的想法非常随机,所以决策系统其实是处在一片混沌之中的,他们:

  • 有的可能被眼前利益吸引;

  • 有的可能被无知群体裹挟;

  • 有的可能被利益集团控制;

  • 有的甚至可能被外来的某个高阶暴力胁迫。


另外现实中还存在着这么一个逻辑:

人们往往不会为了避免一个最坏的结果而去接受一个次坏的结果。

这是因为人们的承受能力有一个底线,一旦过了这条底线,情况再怎么糟糕也没区别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假设有个人亏了500万,他受不了,要跳楼。

这时候有个机会摆到了他的面前,这个机会能让他有10%的概率赚回这500万,同时还有90%的概率让他再多亏500万。

你说他会怎么选?

肯定会赌那10%嘛,因为横竖都是跳楼,会不会再多亏500万根本就没区别了嘛。

这就是这个世界面临的现状:

首先,决策系统是混乱的。

其次,和平状态下的结果虽然不是最坏的结果,但却是很多国家无法接受的结果。

我们就拿美国来举个例子。

就他们现在的这个国力,一旦挑起大规模战争,自己可能就直接完蛋了。

但如果继续走和平路线,他就只会走向衰落。而衰落会导致美元体系崩塌,最终导致自己的债务暴雷,很多权贵会失去一切。

图片

统治者当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哪怕是死也不愿意。

既然如此,那当然就不如赌一把咯,即便这样做有可能引起自己的“提前自爆”。

说不定有哪个倒霉蛋或怂货可以成为自己续命的口粮呢。

以色列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们现在连个哈马斯都搞不定,更别提跟整个中东的抵抗力量开战了。

他们如果一意孤行的提升战争规模,就很可能会一路奔向亡国。

但如果现在选择和平,选择遵守联合国的决议行不行呢?

这肯定不是一个最差的结果,只是如果这样的话,统治集团就要为之前的行为和损失负责,很多人会因此遭到国内外的审判,成为阶下囚甚至直接去见上帝。

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冒着亡国的风险把事情搞大,争取把美国拉下水“置之死地而后生”。

图片

更何况战争虽然危险且残酷,但如果你能在代价可控的情况下把仗打赢,那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所以对于抢劫成性的殖民者而言,战争选项永远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可以这么说:只要美国拒绝衰落,而其他国家又拒绝被收割,那么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就是一个避不开的方向。

当然,一开始会先打代理人战争。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已经在俄乌战争中走向失败,去年意外出现的巴以冲突也在把他拉下泥潭。

所以接下来美国和以色列这样的国家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 认怂,体面的走下王座,独自忍受债务的暴雷和责任的清算。

  • 加大战争力度、升级混乱局面、镰刀收割一刀到底。


不知道在看到了这么多事件后,现在还有多少人会对他们选择第一条路抱有幻想。

虽然目前的“三战”还是小概率事件,但这个概率一直处在上升的状态中。

最后我再补充一点:

所谓世界大战,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前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打完以后才下的定义,打的过程中谁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世界大战。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世界局势的走向做好最坏的打算。

全文完




相关文章

  • 莱西亡而中东爆!
    莱西亡而中东爆!

    来源:畅明谈宏观(ID:changmingkan_889)一、伊朗走向军事管制伊朗总统莱西的飞机在发生空难,莱西已经被宣布死亡。一同在飞机上的还有伊朗的外长。这个事情意味着伊朗将发生大变。一个区域大国的总统和外长一起遇难,在这样一个多事之秋就基本意味着一场重大的变故。伊朗总统莱西,是一个反美的总统,但同时也是一个文官总统。在之前多次反击美国、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中,莱西都是克制派的代表。在伊朗的国家体系中,拍板的是一号人物宗教领袖哈梅内伊,总统更类似于“首席执行总官”CEO,是国家的副手。但是现在的伊朗总统莱...

    2024-05-20 20:43:07
  • 伊朗总统突遭坠机遇难,接下来的局势会更加疯狂...
    伊朗总统突遭坠机遇难,接下来的局势会更加疯狂...

    来源:观雨大神经意外还是暗杀?今天中东地区爆出了一个特别大的新闻:伊朗总统莱希因为直升机坠毁而殉职。该事件对中东乃至世界局势的冲击是难以估量的。我相信大家看到新闻后最关心的问题是:这起坠机事件到底是个意外还是场暗杀行动?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说一个简单的逻辑:无论如何,一国总统遭遇坠机都是小概率事件,尤其是现在这种敏感时期。我们可以来大致捋一下近期一些重要事件的时间线:2023年3月,沙伊和解。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色列举国入侵加沙。被认为与伊朗存在密切关系的反美反以联盟抵抗之弧,也大规模的加...

    2024-05-20 20:43:04
  • 佩斯科夫:非战略核武器演习将在“适当时候”举行
    佩斯科夫:非战略核武器演习将在“适当时候”举行

    据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20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使用非战略核武器的演习将“在适当的时候”举行,但并未透露具体日期。佩斯科夫说道,“最高统帅已下达命令,(核演习)将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此前,俄罗斯国防部于5月6日发布消息称,“根据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的命令……总参谋部已开始准备近期与南部军区导弹部队进行演习,航空兵和海军部队也将参演。”针对该演习,俄罗斯总统普京9日表示,...

    2024-05-20 20:29:13
  • 阿塞拜疆总统悼念莱希,事故当天两人曾共同出席边境水坝落成仪式
    阿塞拜疆总统悼念莱希,事故当天两人曾共同出席边境水坝落成仪式

    5月20日,伊朗官方媒体确认伊朗总统莱希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人在直升机事故中罹难,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发文悼念。事故发生当天(19日),莱希曾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同出席两国边境一处水坝的落成仪式。虽然两国在仪式上强调互相的友谊,此前两国关系一度十分紧张。伊朗总统莱希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会晤,图源: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阿塞拜疆国家通讯社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致哀:深感悲痛 阿塞拜疆国家通...

    2024-05-20 20:29:09
  • 88岁沙特国王将接受肺部炎症治疗,王储推迟访日
    88岁沙特国王将接受肺部炎症治疗,王储推迟访日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据沙特阿拉伯官方通讯社沙特通讯社(SPA)19日报道,现年88岁的沙特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沙特因肺部感染,将在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接受治疗。由于担心国王的健康,38岁的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原定于周一(20日)开始的访日计划也被推迟。报道称,医疗团队将对萨勒曼进行检查以诊断病情并监测他的健康状况。目前的治疗方案是使用抗生素,直至炎症消退。美国有线电视新...

    2024-05-20 19:29:22
  •  伊朗总统莱希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俄罗斯、欧盟及多国政要哀悼
    伊朗总统莱希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俄罗斯、欧盟及多国政要哀悼

    【文/观察者网 严珊珊】5月20日,伊朗官方媒体确认伊朗总统莱希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人在直升机事故中不幸罹难。中方第一时间就伊朗总统莱希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表示深切哀悼,并向伊朗政府和人民表示诚挚慰问。俄罗斯、日本、印度、伊拉克、卡塔尔、约旦、马来西亚、土耳其、叙利亚等国政要以及欧盟理事会主席也通过各种形式向伊朗表示哀悼。当地时间2023年8月29日,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在伊朗德黑兰出席新闻 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20日在社交媒体宣布,为悼念因直升机失事遇难的伊朗总统莱希等人,并表达对莱希总统等人的尊重,...

    2024-05-20 19:29:09
  • 斯洛伐克内务部长:总理袭击者可能非独自作案
    斯洛伐克内务部长:总理袭击者可能非独自作案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19日,斯洛伐克内务部部长马图什·舒塔伊·埃什托克(Matúš Šutaj Eštok)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涉嫌暗杀总理菲佐的男子可能并非单独行动。埃什托克表示,已经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调查嫌疑人是否曾在某个相互提供支持和互相煽动的群体中活动。他表示,情报部门的信息显示,袭击发生两小时后,嫌疑人的脸书和通信记录被删除。此前,菲佐15日在距离布拉迪斯拉发东北部约180...

    2024-05-20 18:29:30
  • 日本国会议员扎堆赴台,为“台独”撑腰站台,我驻日本大使:坚决反对
    日本国会议员扎堆赴台,为“台独”撑腰站台,我驻日本大使:坚决反对

    据微信公众号“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消息,5月20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台湾问题与中日关系”座谈会,吴江浩大使发表主旨讲话。吴江浩表示,今天,台湾地区新当选领导人举行所谓“就职仪式”。日本30多名国会议员扎堆赴台“致贺”,公然为“台独”分裂势力撑腰站台。此举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日方在台湾问题上所做承诺,释放极其错误的政治信号。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吴江浩指出,民进党自成立第一天起,就是彻头彻尾...

    2024-05-20 18:29:26
  • “无比悲痛和惋惜”,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布全国哀悼五天
    “无比悲痛和惋惜”,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布全国哀悼五天

    【文/观察者网 杨蓉】当地时间5月20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就伊朗总统莱希及其随行人员罹难表示“无比悲痛和惋惜”,并宣布全国哀悼五天。哈梅内伊的社交媒体X(原推特)账号20日发布帖文,并配上了一张他和莱希的合照。帖文写道:“伊斯兰革命最高领袖伊玛目哈梅内伊在一份声明中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及其光荣战友的殉难表示哀悼。”根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IRNA)发布的唁电全文,哈梅内伊表示,他“怀着...

    2024-05-20 18:29:22
  • 意外还是阴谋?伊朗的当务之急是...
    意外还是阴谋?伊朗的当务之急是...

    【文/观察者网 王慧、房佶宜】突然之间,伊朗“二号人物”——总统莱希等人死于空难。震惊之余,让外界更为关心的是事态的发展。这是一个自然事故还是有外部势力介入成为目前大家对此事件的重要关切。根据伊朗方面的说法,大雾天气是莱希所坐直升机被迫“硬着陆”的原因。从图片、视频展示的现场情况来看,事故发生地是山区,地形很复、天气很恶劣,“这些都是直升机最怕遇到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告诉观察者 经过上个月以色列对伊朗驻叙利亚外交馆舍的轰炸、伊朗对以色列的报复等事件,伊朗与以色列的暗战走向公开化,这就给外...

    2024-05-20 18: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