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血液污染丑闻,英国首相道歉:这一天是英国的国家耻辱日!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05-23 07:47:35 围观 : 评论

来源:大白话时事
微信号:xhdb66

5月20日,英国前法官布莱恩·兰斯塔夫发布了2527页的公共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治疗许多人的进口血液制品不安全,导致3万人通过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或丙肝病毒,目前已造成约3000人死亡。

英国媒体表示,上述数字每周还在增加。

此外,报告还显示,自1993年起,英国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故意”销毁了相关文件,相当于“普遍掩盖事实”。

在调查报告公布后,英国首相苏纳克公开道歉称,“这是英国国家的耻辱日。调查报告表明,我们国家生活的核心存在长达数十年之久的道德失败。事情本不该如此。我代表本届政府,以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每一届政府,向人民致以深深的歉意。我想为这种可怕的不公正行为,作出衷心和诚挚的道歉。”

报道称,苏纳克已授权提供约100亿英镑的赔偿金。

道歉有了,赔偿有了,然而从头到尾,却没有一个英国官员因为这件事情而遭到处罚,连主动辞职的人都没有。

然而,最魔幻的是,英国老百姓似乎就这样接受了这样一个结果,而没有去追究谁的责任。

可能因为这事情都拖了40多年了,当年的直接责任人现在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世,估计想追究也找不到人。

也难怪这事情能拖40多年,摆明就是拖到英国民众都麻木了,然后再出个所谓详尽的调查报告,再给高额赔偿,就可以自诩为程序正义,继续让民众在麻木中接受这样的现况。

而且,我注意到,这件事情虽然上了英国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但这些报道普遍是从“丧事喜办”的角度来报道,报道视角重点在于这份“正义的报告”。

像下面这个报道,开头就写着。

感染血液丑闻的受害者在长达数十年的正义运动后拥抱、哭泣和欢呼调查主席。

图片

该报道称,感染血液调查主席布莱恩·兰斯塔夫爵士在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厅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批评了导致本可避免的死亡的“一系列失败”。

布赖恩爵士在发表讲话前赢得了全场起立鼓掌和热烈掌声。

在这种叙事角度里,只要现在把英国政府骂得足够惨,然后来营造一种“正义到来”的喜庆氛围。

却把过去40多年的隐瞒、欺骗、拖延,就这样避重就轻的揭过去了。

没有媒体去试图对英国政府问责,没有追究任何一个官员的责任。

也没有媒体去追究这次污染源头,美国有偿供应付费血浆的问题。

仿佛只要道歉和赔偿,一切就可以这样过去,有点皆大欢喜的感觉。

我只能说,不佩服英国人民的战略定力,发生这样的事情,竟然都没有网络亡国,还能接着奏乐接着舞。

这次事情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在80年代英国人发现艾滋病毒感染的风险变得明显。当时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和健康专家的警告,但由于缺乏更安全的国产血浆替代品,从美国进口的受污染的血液制品仍在继续使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患病,问题的整个范围变得清晰起来。

公众对此的愤怒导致人们呼吁对受影响的人伸张正义并追究责任。

有报道提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然后笔锋一转,写到“经过受害者及其家人多年的争取,英国政府于 2017 年成立了感染血液调查机构。”

这看得我都愣了,上世纪80年代就发现的血液污染问题,如果说90年代成立调查机构,我还觉得已经够慢了。

这居然拖到2017年才首次成立了血液调查机构,就这样也能被拿来当做“正义叙事”。

早在1983年,英国顶尖传染病专家加布尔雷斯就发现了“染病血液”的问题,警告政府应当从NHS血库中全面下架从美国进口的血浆并进行艾滋病筛查,政府却直接忽略了他的意见。

也就是说,英国政府是很早就清楚从美国进口的付费血浆,是存在艾滋病污染问题。

但英国政府一直在有意隐瞒这个事实,并且是长期隐瞒,去继续配合进口美国有问题的付费血浆。

英国卫生部上世纪90年代有意销毁了一批文件,这批文件中包含“延迟实施丙型肝炎血浆筛查”的相关材料。此外,不少涉事医院及医疗委员会也有大量的医疗记录存在空白,这些记录或被销毁,或直接“消失”。

而且,2017年,特蕾莎·梅之所以开始成立血液调查机构,也是迫于党争。

2017年英国大选,工党攻击执政的保守党,其中一个发力点就是从美国进口的血液制品有问题,要求进行调查。

因为英国民间早就有大量关于这些从美国进口的血液制品有问题的调查,早就属于公开的秘密。

特蕾莎·梅为了追求连任,才成立了这个血液调查机构,做做样子。

然后2018年2月8日,英国前法官兰斯塔夫才被任命为感染血液调查的主席。

但即使如此,这事情还是一拖再拖,愣是又拖了6年时间,一直到今年实在是拖不下去,才由苏纳克接了这个盘,让苏纳克这个印度裔来进行公开道歉,为40多年前英国政府的丑闻去背锅。

这事情怎么能让英国老白人去道歉呢,要道歉也得找一个印度裔。

而且这事情拖了40多年,效果也很明显。

兰斯塔夫批评说,NHS、英国政府间的“相互维护”极大阻挠了公共调查工作的开展。据报道,直到特雷莎·梅执政,英政府才迫于政治压力正式展开公共调查,然而此时许多关键证人或是死亡,或是因身体原因无力提供证据。

英国政府虽然说要进行100亿英镑的赔偿,但因为医疗记录缺失,部分受害人或家属可能会遇到申领困难的问题。

所以,我是不知道,英国媒体还有什么脸,去把这件事情报道得有多“正义到来”的感觉。

这也是西方国家这种制度摆烂的优势,通过他们自以为的民主去让民众感觉,这些政府都是自己选上去的,那么政府再烂,也得他们自己买单,出了什么问题,政府官员都不用被问责。

这也是所谓的“低人权优势”,只要政府摆得足够烂,哪怕是姗姗来迟的正义,也能让受害者喜极而泣。

我看到英国卫报有一篇报道,就很典型,他可能觉得从英国自身实在很难洗白,就干脆找其他国家来做一个横向对比。

该报道副标题就写着,“英国的受害者终于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正义——而在其他地方,这场斗争却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图片
看看这种春秋笔法,不知道的,还以为英国有多正义。
该报道为了凸显英国正义,倒是把欧美国家也爆发过的血液丑闻扒了个遍,有点像是要互相比烂的意思,意思是其他国家也都这么烂,所以英国已经算好了的。
其中提到,在澳大利亚,受感染的血液被认为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丑闻。政府估计受害者人数高达 8,000 人,而倡导团体则估计这一数字接近 20,000 人。20 世纪90年代初,澳大鲤鱼成立了一个信托基金,为医学上获得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提供经济援助,但这不被视为补偿但。该信托基金于 2001 年解散,当时已有 423 人收到了总计 2,016 万美元的付款。
还提到加拿大:20世纪80年代初,约2000名加拿大人因血液制品受污染而感染艾滋病毒,约 30,000 人感染丙型肝炎。
1997 年,警方对加拿大卫生部、加拿大红十字会和美国 Armour 制药公司的高级科学家提起了刑事调查,并对他们提出了 32 项刑事指控。然而,他们于 2007 年被宣判无罪。
2001年,最高法院裁定加拿大红十字会存在疏忽。2005年,该组织承认分发被艾滋病毒和丙型肝炎污染的血液,并被罚款5,000美元。
加拿大政府从90年代开始向感染艾滋病毒的加拿大人提供赔偿,但丙型肝炎感染者花了数年时间和几次法律斗争才获得赔偿,赔偿总额达数十亿美元。
还有法国:1985 年,法国估计有4000人(其中许多是血友病患者)接受了感染艾滋病毒的血液。法国血液中心主任被判处四年监禁。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有 1,000 至 2,000 名血友病患者通过未经热处理的受污染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毒,尽管技术已经存在。
1995年11月,日本每位受害者获得42万美元的赔偿,其中23.5万美元来自涉案公司,其余部分来自日本政府。
2000 年 2 月,三名前制药公司高管被判入狱。
然而该报道罗列这么多国家,不约而同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大量人接受了感染艾滋病的血液,来试图暗示英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
但该报道就是不敢直接说,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葡萄牙,这些国家之所以会这么同时出现血液污染问题,因为他们都是从美国进口了有问题的付费血浆。
图片
倒是美联社报道有提一嘴,“20 世纪 70 年代,患者接受了英国从美国引进的新疗法。一些用于制造血液制品的血浆被追踪到高风险捐献者,其中包括监狱囚犯,他们有偿提供血液样本。”
是的,这些国家从美国进口的付费血浆,是美国从监狱囚犯身上采集的,其中不少都是瘾君子、有滥交行为,可以说,这些付费血浆从源头就存在巨大的问题。
然而,这些欧美媒体,全都避重就轻的忽略了向美国追责的问题。
美国自己也没少这种血液污染事件。
1997 年,拜耳和其他三个制造商同意支付 660 亿美元,代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感染的6000多名血友病患者解决案件,估计为每位感染的血友病患者支付10万美元。
但同样的,美国没有一个人因为这件事情而入狱,只需要赔钱就行。
美英不愧是共轭父子,一脉相传。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