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懒人杨锁吃饭靠喂,走路嫌累,23岁守着肉菜被“饿死”在家中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河南就有一位被懒死的人,甚至还获得了天下第一懒人的称号。
这个人叫做杨锁,从18岁父母都去世后他就开始挨家挨户的讨饭吃,衣服脏了也不洗就直接扔掉再换其他的。
饱餐一顿过后,他便会一直睡觉直到饿到不行才会起来出门讨饭。就算村民们给他送去了新鲜的菜和肉,他也只是挂到屋檐上,一直等到放臭也不做来吃。
后来他甚至都懒得出门上厕所,直接就在屋里解决完然后用土埋起来。
2009年12月,杨锁被附近的村民发现饿死在家中,死的时候甚至才只有23岁。
那么一位身体健康、正值青年的小伙子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在家中呢?这件事情的背后又有什么隐情呢?
本文信息源来自官方媒体中国发展门户网,23岁小伙因父母娇惯懒惰成性饿死家中,2010年8月5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养尊处优的“小少爷”·】——»
杨锁是河南省信阳市人,他是家中的唯一一个孩子,又是杨父杨母年过中旬才得来的儿子,所以他们对杨锁非常宠爱。
为了让儿子永远能够留在他们的身边,杨父给他取名为杨锁,希望能通过这把“锁”将儿子永远的锁在他们的身边。
在杨锁八岁之前,从来都没有自己独立的走过路。每次出门不是父母抱着就是杨父用担子把他挑着。
老来得子的原因让杨父杨母非常宝贝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他们什么活也不让杨锁干,只让杨锁在一边玩。
其实在杨锁小的时候还并没有像长大那样懒,有时他去小伙伴家玩耍看到其他小朋友帮父母干活,他回到家也会主动帮父母干活。
但每次基本是刚一碰到碗或者扫帚,他的母亲就会急忙忙的跑过来从他的手中将东西抢走,并说这些活不用你干,你只管出去玩耍就好。
久而久之,杨锁干活的积极性也被母亲的话给打消的差不多了,索性杨锁之后就再也没有帮母亲干活的念头了。
在杨锁上学之前,几乎每天都是要在外面玩到很晚才会回家,回到家后不仅不会得到父母的批评,反而还可能会因为“表现良好”而受到奖励。
转眼间到了上学的年纪,杨锁上的学校离他们家只有几步之遥。但即便如此,杨锁的父母每天也都会按时的接送杨锁上学和放学。
当时学堂里面的学生大多数都是自己独自上学和放学,只有杨锁一人是由家长接送,当时学堂里的小伙伴们都非常羡慕杨锁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开心的上学。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上小学之后,学校里开设食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午餐,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以从家里带饭到学校吃。
当时的学生们为了能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午饭基本都在学校里解决,但杨锁始终是那个例外。
杨锁从不在学校吃午饭的原因不是因为家庭贫困,而是因为杨锁从小到大从没有自己独立吃过饭,他甚至连筷子都不会使用。
杨锁在家里时,杨母便会把饭做好盛到桌子上,然后等凉一凉在喂给杨锁吃。从小到大一直如此,杨锁也非常享受这种生活。
杨父杨母对杨锁的骄纵也养成了杨锁嚣张跋扈的性格,他一有稍不顺心的事情便会对着父母大喊大叫,甚至还会摔东西。
有次上学时,老师只是稍微批评了杨锁几句,杨锁回家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
杨父杨母听后觉得他们放在手心上的孩子自己都不舍得批评,怎么能让老师批评呢。于是他们第二天就找到了学校里面去和老师理论。
从那之后,学校里的老师都不敢再批评杨锁,同时也不再管教杨锁学习上面的事情,杨锁的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
其实杨锁在小的时候非常的聪明,他和同龄的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时,他每次都是那个获胜者。就连上学之后,他即使不认真听讲只看课本也能在考试中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
但因为杨锁本身以及父母的原因,原本喜爱杨锁的老师也不再对他施以管教,只任他放任自流继续一错再错。
«——【·反抗父母,离家出走·】——»
没有老师的管教和约束,杨锁很愉快的度过了小学时光。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杨锁并没有考上当地的初中。
杨父本打算托人把他塞进县城里的初中,但杨锁已经习惯了不受管教的生活,怎么可能还会答应父亲的请求去县城里上初中呢。
杨锁最开始试图用哭闹的方式来拒绝去上学,但杨父还是希望儿子能有个更高的学历将来可以出人头地,于是和杨母说好狠下心来不管儿子再怎么哭闹都不能改变让他上学的决定。
杨锁见自己的反抗没有任何作用,于是他决定用离家出走的办法来向父母证明自己不去学校的决心。
但从未自己出过家门的杨锁又怎会真的离家出走呢。他白天趁父母都出去干活时偷偷的溜出了家门,躲在了村子里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里。
中午杨父杨母回到家后,没有看到杨锁的身影还以为他是和小伙伴们出去玩还没回来,就没在意。
在锅中给杨锁留好了饭菜,杨父杨母就又继续去下地干活去了。等到晚上回来时,他们夫妻二人发现杨锁还没回家,内心无比的惊慌。
害怕杨锁出事的杨父赶忙叫了附近的邻居来帮忙一起找杨锁,几个小时过后,一个村民终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已经熟睡的杨锁。
杨父将熟睡的杨锁背回了家中,向帮忙的村民们都一一道了谢。村民们都劝告杨父杨母不能再继续娇惯孩子了,否则最终会毁了杨锁的一生的。
但刚刚找回儿子的杨父杨母正处在愧疚自责中,哪里能听得进去村民们的劝告呢。
这件事情发生后,杨父杨母答应了杨锁不逼他去上学的事情,而且比以前更加的宠爱杨锁了。
从那天后,几乎是杨锁想要买的东西,杨父都尽力的给他带回了家。杨锁想吃得东西,杨父杨母也都尽力的满足了他。
«——【·父母相继离世·】——»
但这样的“富足”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杨父就因为严重地肝病而不幸去世了,这一年杨锁才13岁。
杨父走后,生活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杨母一个人的身上。即使生活的如此艰难,杨母也还是宠着儿子,从未想过让杨锁来帮忙做一点家务活。
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杨母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有一次杨母实在支撑不住想让杨锁做一下午饭,没想到杨锁听后竟然直接将碗和锅全部打碎然后气冲冲的走出了家门。
杨母的身体没能支撑几年,在杨锁18岁时杨母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在临走前,杨母都还放心不下的嘱咐给亲戚们照顾好杨锁。
母亲去世之后,杨锁彻底成为了一个没人管的孤儿。
他既没有自理能力也没有任何可以谋生的手艺,他的堂哥杨德玉不忍心看到弟弟这副样子,于是便给他找了一份工地上的工作,让他自力更生。
谁知刚一到工地上还没呆半天,杨锁就因为工地又热又累独自一人跑回了家中。
杨德玉既生气又不忍心抛下弟弟不管,于是他又托人帮他从饭店里找了一份不累也不热的工作。
可从没在家里干过活的杨锁怎么可能到饭店里就会去刷盘洗碗呢。他到了饭店之后,什么事情也不做就只是坐在座位上愣着,等到饿的时候还会去偷吃客人的饭菜。
杨锁的表现让饭店损失了不少的客人和盈利,没多久,杨锁就被饭店的负责人给赶了出来。
被饭店赶出来之后,杨锁又继续回到了家中无所事事的待着。之后又陆陆续续有人来给他介绍工作,但他都以各种理由给推脱了。时间一长,村里也没有人再给他介绍工作了。
«——【·懒死的人·】——»
为了生存,杨锁把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都卖掉了。钱花完之后,杨锁就去到各个村民的家里讨饭去吃。
村民们见他可怜都会多多少少的给他一些吃食,有的还会送他一些新鲜的蔬菜和肉。但据保安村的村民们说,给他的那些菜都被他挂到了墙上,直到放臭了都没有拿下来吃。
村民们给杨锁的旧衣服也已经快被杨锁扔完,等到最后没有衣服了,他就只穿着那一件破破烂烂的衣服。
渐渐的村民们开始厌烦杨锁的懒惰,也不在似之前一样主动给杨锁盛饭送东西。
杨锁每天只能靠着堂哥杨德玉送来的一点食物维持生命。后来堂哥再给他送来饭之后,杨锁就一次性吃饱,然后一直睡,一直等到饿的不行再起来出去讨饭。
等到冬天的时候,杨锁甚至连上厕所都懒得出门,直接在屋内解决,然后再刨个坑埋起来。
为了取暖,杨锁把家中剩下的家具全部都烧光了,就连睡觉的床没放过。
2009年12月,快到春节的时候,杨锁的表哥准备拿着饭和被子去看看杨锁,却没想杨锁已经被饿死在了家中,屋里还有未燃烧尽的家具木炭。
«——【·结语·】——»
杨锁懒死在家中的事迹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杨锁也被赋予了天下第一懒人的称号。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第一节课的内容便是放开双手让孩子自由的成长。
杨锁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溺子如害子,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好,那么就应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让孩子去独立的成长和思考,别让所谓的“爱”而害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