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一个坏土豆 ( ID:iamhtd )

20年前我刚大学毕业,在一家通讯器材公司里工作,简单点说就是做手机卖手机,这个了解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了。在总部培训完之后我的第一站是在河北省分公司的市场部做策划专员,负责每个月的市场和推广工作。一个分公司五脏俱全,有销售部、市场部、售后服务部、行政人事部、财务部5个部门。然后每个地级市再设置一个办事处,一个办事处主任、4个专员、4-10个督导,再加上导购员。更夸张的是,石家庄分公司并不是自己卖手机,而是协助经销商卖手机,所以还有一批经销商队伍。在河北省有省级经销商、地市级经销商、县级经销商,更夸张的是有些地方还有乡镇级经销商。我们的总部在广东,广东发货,省级经销商拿到货,再一层一层的卖下去。到最后的地区级经销商再分销到零售终端,也就是零售店或者是卖场,这个渠道真的好长好长。每一级的经销商都租了办公场地,雇佣了大量的销售团队,我略微算了一下,河北省的各级分销商大约也雇佣了1000人。也就是说一个河北省的手机分公司,在2002年,居然就加起来雇佣了2200人!在今天,一个手机公司如果要在河北做业务,会雇佣多少人?其实我现在回想起来,在2002年的时候,河北分公司卖了多少手机?2200人的队伍,平均下来一个人每天卖不掉一部手机!但是居然所有的人都挣到钱了,那个时候的收入平均来看都是不低的。经过三层经销商,到零售终端的拱货价格达到了1300元,而终端卖场会把这个价格卖到2000元左右!你别吃惊,在2006年的时候更夸张,当时大连锁卖场兴起,几乎占到了各地手机销量的30%。大连锁卖场有个相当牛逼的主推政策,就是一个月选择4款机型,只要进店,全场导购员疯狂推销,卖场将任务下给所有导购员,完成任务重奖,完不成任务下课。于是所有的手机厂商,挤破头都想成为大连锁卖场的主推机型。要想成为主推机型,就要满足一个条件,利润给到足够高。一部售价2000元的手机,卖场至少要拿走1000元的利润,否则就别谈了!但即便是这样,也是乌央乌央的手机厂家求着卖场选自己的产品。当时的中国企业,无比的痴迷与渠道与销售管理,营销总监的地位远远高于公司的研发,因为所有的企业老板都认为:消费者是不懂产品的,最终导购员让他们买什么他们就买什么。国产手机仅仅用3年时间就把摩托和诺基亚赶出了中国,其实靠的并不是产品和技术,而靠的是渠道设计。当时卖场里一个强悍的,能说会道的导购员,一个月的提成可以拿两万左右或更高,那可是15年前!这种靠终端靠忽悠的模式一直延续了10年,所有的行业人员都觉得没啥不妥,甚至认为要不是我们,中国老百姓都用不起手机.......的确,因为消费者也不懂,很多消费者花了天价买了手机还感恩戴德。而我后续一直在做销售,到最后分公司总经理,再到全国大客户总监,确实也享受了那个时代的红利。
一直到2010年,某机横空出世,双核智能手机的零售价格定价1999元,震撼了全行业!当时双核智能手机国产企业根本没人做,因为做出来成本就要接近2000元,根据“行业规则”卖到终端至少要6000元,根本没办法和洋品牌竞争,所以国产品牌根本就不做高端。其实在2010年开始,中国抓住了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尾巴,充分的吃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电商开始全面兴起,所有的规则都改变了。在2010年之前,我好歹也算是渠道管理专家,每天一堆的猎头给我打电话,而我压根就懒得搭理。等到了2013年之后我去找工作的时候,发现根本就没公司要我了。因为哪些什么渠道,什么终端,都已经是老古董的观念了,现在都是在靠电商销售了。要不懂电商,不懂互联网推广,那我就没有价值......
某机改写了整个中国的商业规则,原来的传统销售精英现在连工作都找不到了。还真的不恨,2012年的时候我读了他一篇文章,被深深打动了。他说他去法国的卖场,发现法国的东西卖得很便宜,终端只需要3%的毛利。他写的很多内容我现在已经忘记了,但大概还记得两点:第一,中国的手机品牌都把注意力放在渠道上,而不是放在产品和研发上,这对行业的发展是不好的;某机可以说动了整个行业的奶酪,被全行业和经销商痛骂,各种诋毁嘲讽。大家都认为某机不可能成功,会干掉整个行业,甚至认为以后中国人就没手机用了.......不过某机坚持下来了,不仅在手机行业坚持下来了,而且把这种模式推广到了各个电子领域。原来是内卷,疯狂的卷渠道和销售,中国消费者要花几倍的价格才能买到产品。而某机出现以后呢?压迫所有的国产手机,不得不将注意力放到了产品而不是销售上,中国厂家越来越敢于做高端产品,去冲击行业顶端;因为产品力的提升,中国电子产业从2010年开始加速外卷,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一路势如破竹........中国手机原来只能在国内卖,再最多到东南亚和非洲,但是2010年开始全面出海,到2017年终于成为全球第一,全球消费者赞不绝口。今天因为美国发起科技战对中国封锁芯片,导致中国手机销量有所下滑(2018年如果不是特朗普发起科技战,现在苹果必定已经惨不忍睹),但伴随着2023年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必然会重新回到巅峰。我写了这么多,是想说,我们谈中国经济,就必须先要搞清楚今天的逻辑是什么。15年前的深圳,最喧嚣最繁荣的地方是华强北,是中小手机企业扎堆的地方。今天的华强北已经全面衰落,人去楼空,原来一个月5万租金的档口,现在5000都没人要。华强北没落了,但就是在这个时间,深圳密集的出现了无数的外贸公司,借助电商将中国制造带到了全球,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我原来在王朝之痒中写过,中国汉代起为什么技术就独步全球,冶炼技术领先全球近1500年。因为汉代是一个外向型帝国,汉武帝雄心壮志,看到的是整个天下。因为清是一个封闭保守的帝国,只想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昨天说了,基本的逻辑就是:应用于消费端的科技发展停滞了。说最简单的,欧洲为啥右翼抬头,在欧洲议会的选举中能旗开得胜?就是因为欧洲人日子过不下去了,生活越来越艰苦了,左翼们搞的那一套所谓的价值观再也忽悠不下去了。今天我们的逻辑和15年前已经不一样了,是典型的全球化经济。欧洲现在被美国搞得奄奄一息,德国都逆差了,都没钱进口了,你还指望我们还能和15年前一样迅猛发展?首先,经济发展了,中低端产业是一定有一部分要转移的,这是没办法的。而且一部分产业如果转移到越南,到时候一定会有一些配套产业也会慢慢的转移过去的。除非就是我们的无人工厂这10年的时间迅猛发展,但其实这也不重要......因为必须要转移,中国人是真的太能干了,所有的行业都可以到巅峰,那总要分点汤给别人喝吧,我们不可能一个人全搞完了吧。2022年中国占据全球顺差的1/3,但是最终这个数字也就只能无限逼近于1/2,再高了账就算不团圆了........那么在另外一个方面看起来,伴随着我们低端产业的转移,再加上生产效率的提升,甚至于现在很多城市都已经开始无人驾驶出租车了,在就业率问题上一定会面临一定的压力,我们未来的路究竟在哪里?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我们基本已经快摘完了,剩下来,是所有的核心产业都需要搞定。上次我们聊芯片产业的时候,我们说日本现在有14项半导体材料技术占据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比如EUV光刻胶、ArF光刻胶、固体硅化物......其实我认为我们就不会去解决,不需要去解决......因为第一,这些产业都太小了,比如日本的EUV光刻胶,占据全球市场的100%,但是全球市场加起来也就是2亿美元,拿下来又怎么样?这就是原来所谓的圆珠笔芯一样,说中国搞不定,结果中国钢铁公司烧了一锅,一次性把日本产业就给送走了。第二,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要拿过来,否则你真是不给别人活路了,总要给别人留口饭吃吧........市场规模巨大、供应链极长、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能极大的解决就业率,不仅作用于民用,还可以快速的转为军工。这三样我们拿到全球市场的75%,很多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目前造船我们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50%以上,但依然还有非常大的空间。因为在未来的5年我们将聚焦在高端造船领域,如LNG船和大型邮轮,这两块还有非常大的市场空间。2023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汽车最大出口国,我们再看一个数据。2023年全球汽车生产量9354万辆,中国汽车生产量3076万辆,大约占了全球的1/3。不过以目前的趋势来看,4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大约占据全球总量的一半,7年左右的时间大约占据到全球的3/4。最近波兰总统到中国来访问,最重要的议题就是波兰想用市场换技术,想让我们建合资车厂。其实不仅仅是波兰,现在欧洲一堆国家想找我们用市场换技术,对比20年前真的恍若隔世。你要这样想那这个事情就真的玩不转了,因为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那其它国家基本上留不下什么产业了......如果真到了这一步是很危险的。以上之外的其它市场,就没外国品牌什么事情了..........之外就是大飞机,我估计也就是10年的时间我们拿下全球市场的一半。第一,C919我们已经接了1000架的订单了,做都做不过来。第二,一定有人说,欧美不给我们适航证,我们的C919怎么到海外去卖?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因为还有6年我们就载人登月了,这个时候我们是全球唯一有能力登月的国家,当之无愧的全球巅峰,需要欧美给我们发适航证吗?而且中国的航天很聪明的,上次到月背拿土壤,就拉着欧空局,结果一堆欧洲国家都很高兴,分享了中国的科技成果。以后我们载人登月成功了,拉上狗大户一起去,你说他买不买我们的飞机?所以在未来的10年时间,基本上一切问题都解决得差不多了。这篇文章我就写到这里了,有些不能写太透,有些不能写,我发现经济类的文章能让一半人满意就不错了。看到这里有人就说了,你老说未来怎么怎么好,我怎么活不下去了?我记得我6岁的时候,看到楼下有卖皮蛋的,我想买个皮蛋吃,要5毛钱,那个时候的5毛可值钱了。都说自己活不下去了,但是把你今天的生活搁你20年前,你做梦都做不到现在能这么好。奥巴马说:如果中国人能过上我们的日子,我们只能去吃草,因为全球发达国家只有11亿人口。嗯,他当然是胡说八道,不过......嘿嘿,你琢磨琢磨吧。总之,以后我们只能是外卷,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是月球火星,以前的日子,已经回不去了!作为一个主要写国际时政的作者,很多人说,你天天写中东,写美国,我们自己人你是一点都不关心啊。我可去你的吧,今天的中国,你以为还是闭关锁国的大清吗?全球格局的变化,都和我们有联动,世界好了,中国能更好,这是真的一点没说错。否则全球穷得掉渣,你以为最大贸易国的中国还能一飞冲天?20年前,我们没有高科技企业,只能靠3亿条牛仔裤去换波音,只能去做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使你学了通讯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等专业也没用,没有相应的工作岗位。那个时候,韩国人在中国开办的外企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他们骄横跋扈,动不动就逼迫中国工人给他们下跪。那时,我们是没有信心的,因为给韩国人打工一个月能挣800块钱。嫌少?那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无数人打破了头都想得到这样的工作机会,在韩国老板的逼迫下,上千人的工厂除了孙天帅都给韩国人跪下了,就因为孙天帅没跪,就成为了英雄。但是今天呢,给你2800块,老板下跪求你去拧螺丝,你也不会去。所以,就算10年之后我们已经回到了巅峰,我觉得吧,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满意的........我尼玛,非要他们灰飞烟灭饿殍遍地了,那才叫衰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