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神话,在今天破灭!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
日元破了160。
这是1990年以来,第二次日元兑美元破160,干预还是不干预,那叫一个左右为难,神话正式破灭。
第一个破灭的,是所谓的“日本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去年二季度,日本GDP同比增长了1.5%,成绩还行,也只是还行,算不得多好。
但被一些人吹成了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增长6%。
是不是6%呢,自然是的,只是此6%,非彼6%,明明是1.5%,怎么成了6%,原因很简单,日本是按年化环比来算的,就是季度增速乘以4。
1.5乘以4,就是6,于是日本的增速就成了6%,同比其实还是1.5%,换了个计算方式而已,没有本质变化,只是架不住外务省太缺素材。
于是我们又被迫“反思”了一波。
只是文字游戏终究是文字游戏。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经济高速增长,那货币就不可能有多少贬值压力,反而有巨大的升值压力,所以美国常年要求人民币升值,而我们则希望适度贬值增加出口。
日元在今年以来,兑美元贬值已经超过10%,一边是经济高速增长,一边是本币大幅贬值,这不是常识问题,是智商问题,是信仰问题。
一些人的信仰太坚定了,坚定到不愿意承认常识,不断地许愿,毕竟日本是神国,不能有问题的,日元更不能,但许愿无法转化为现实。
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日本的增速再次下滑,今年一季度起,已经是负增长了。
刚好和日元贬值趋势对应。
于是持续了一年多的,日本经济重回高速增长的神话,宣告破灭。
但破灭不只是一个神话,还有另一个神话。
长期以来,金融圈有一种观点,认为日本的海外资产丰富,足以支撑日元。
日本的海外净资产,没有人敢说不多,2.5万亿美元确实是多的,但资产多,和日元贬值,完全是两码事。
货币常识,一种货币要撑得住,就得有价值,所谓价值就是锚定物,也就是它能换到什么,美元能换到石油,这就是价值;卢布能换到天然气,这也是价值;人民币能换到茫茫多的优质工业品和部分资源,依然是价值。
而日元,能换到啥?
日本的海外资产?假设日本某企业,在北京/莫斯科/柏林/巴黎有一栋商业大厦,是日本众多海外资产之一,你拿着日元能换到吗?
不是说完全不可能,只是概率微乎其微。
同理,日本企业在美国某大企业拥有股份,这也是海外资产之一,你拿日元能收购吗?
也几乎不可能。
海外资产买卖是极其麻烦的,何况大家不一定需要,因为你有可能不从事房地产行业,所以我买一栋楼干嘛?又或者我不做投资,那我要股权干嘛?万一这个公司很糟糕呢?
为什么中美俄要用资源和工业品锚定,因为你不一定需要股权,不一定需要大楼,但你一定需要优质工业品,一定需要石油和天然气。
这是生存的刚需。
货币都拿刚需品作为锚定物,而不是海外资产这种非刚需。
以前是几乎不可能,未来是完全不可能,你想拿日元和日本换这些海外资产,首先得有日元,说难听点,就是你愿意持有日元。
日元既换不到资源,也换不到茫茫多的优质工业品,还跌跌不休,持有它图啥?
于是又一个神话破灭了,160只是开始,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既然岸田选择了站队,就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