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向社会收保护费!
来源:大树乡长(ID:dashuxiangzhang) 假设你是一个正准备享用蛋糕的老爷,有四伙人希望你分点蛋糕给他们,你会分给谁? 第一伙人说,他们种小麦磨面粉,是蛋糕的基础,希望你看在他们辛苦的份上分点。 第二伙人说,他们和面烘烤,完成了蛋糕的主体,希望你看在他们功劳的份上分点。 第三伙人说,他们带来了奶油和果酱,让蛋糕更美味,希望你看在他们奉献的份上分点。 第四伙人说,你可以不分给他们蛋糕,但他们能让前三伙人从此开始怠工摸鱼不再安分给你做蛋糕,甚至把桌子掀了让你也吃不到蛋糕。 前三伙人,就是理工科学生;而第四伙,是文科生,特别是新闻传媒类的文科生。 文科相对于理工科的独特价值,在于理工科只能建设,而文科不仅能建设,更能破坏。 这意味着文科不仅能像理工科那样,在建设社会的过程中分到劳动所得,也能通过干预分蛋糕、甚至通过威胁砸蛋糕来赢得自己独有的统战价值。也就是向社会收保护费。 一个直观的收保护费的例子 以前,社会经济存量小增量大,桌上的蛋糕很小,被掀桌了大不了重做,而社会重点在于把蛋糕做大。 增量社会,直接参与物质生产、善于做蛋糕的理工科在分配中更有利。 而现在,社会经济存量大增量小,桌上已经摆满了巨大的蛋糕,不能随意掀桌了,而社会重点也变成了如何挤上桌分到蛋糕。 存量社会,生产者过剩,能影响社会财富分配或有能力造成破坏的文科在分配中更有利。 最近鼓励填报文科志愿的声音多了起来,特别是鼓励男生学文科的声音。 从大局上讲,社会任何时候都需要生产者建设者,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疑惑,这是我的大局吗,为什么非要我去做生产者? “科技改变生活”是真的,但“技术合伙人最先被踢出局”也是真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是流传了几百年、我们从小会背的古诗。 连古人都知道,要吃米不能学种田,要穿绸缎不能学养蚕,而应该去读四书五经。我们怎么能忘了呢? 那时因为过去几十年增量时代,建设者在经济高速扩张中获得了巨大的报酬,甚至一度有“工程师治国”的说法。 如今增量不继,历史开始对理工科露出真实而残酷的一面了。 增量时代,文科生可以帮助建设者向老爷们索取蛋糕,然后分自己的一份。 这也让他们可以被老爷们收买,对于老爷们来说,只要收买付出的代价低于牛马怠工带来的损失就好。他们左右逢源。 当然,通常他们更愿意选择后者,因为大部分人是软弱的。于是有了国内一次次“新闻学魅力时刻”,以及国外把美人鱼涂黑的政治正确团伙。 高速增长的增量时代,选择理工科把握经济扩张的机会,用科技向自然要产出。 放缓停滞的存量时代,选择人文学科让自己更接近分配存量的位置,或争得更大的统战价值,向社会收保护费。 一个人的命运,主要靠个人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