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得罪,等于都不得罪!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
7月2日,欧尔班按计划访问了基辅。
这是两年多以来,欧大公第一次访问基辅,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对乌克兰和欧盟来说都是好事,毕竟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何况匈牙利此时是欧盟轮值国主席,背着欧盟官方身份,这次活动就有了强烈的官方意味,于是冯德莱恩很高兴,泽连斯基很高兴,拜登很高兴。
只有普京不太高兴,不高兴归不高兴,又不是没见过大场面,欧大公的行程早就公开了,早就通过气了,也早就有心理准备了,所以波澜不惊,见怪不怪。
不过淡定归淡定,欧大公终究还是去了基辅,还是有很强政治意味的。
于是,一些人认为欧大公要转变立场了。是不是要转变,说了什么没用,做了什么才是真,很快,欧大公就用行动告诉了外界,大公就是大公。
7月5日,欧尔班突然访问莫斯科,之所以说是突然访问,因为事先没有任何消息,一点招呼都不打,尤其是不跟冯德莱恩打招呼。
于是欧盟气炸了,外长博雷利、主席冯德莱恩、还有米歇尔,纷纷破口大骂。
匈牙利是欧盟轮值主席国,所以他们都明白,此举也有强烈的政治意味,在基辅有,在莫斯科也有,甚至在莫斯科的政治意味更强一点,强在哪里?
强在风声。
欧尔班去基辅的事,已经吹风多久了,早就有预料了,属于靴子最终落地,两年多没去过,勉强去一次,算是给了个交代,但也仅此而已。
而去莫斯科就不同了,事先没有任何消息,欧盟毫无准备,情报保密做得极其到位,这才是真正的重视,尤其是到了莫斯科才通知,等于打脸欧盟,挑衅意味太浓。
强在态度。
欧尔班去基辅,属于纯粹的打卡,发个朋友圈就算了,反正就是出于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政治责任,随便应付一下,重要的东西不是有没有谈成的问题,而是根本没谈。
光是欧尔班的表情,就看不到任何喜悦,拍照时连个微笑都懒得挤出来。你说没态度吧,人都到基辅了,态度确实到了;但要说有态度吧,显然也没多少。
而在莫斯科,两人像老朋友那般相谈甚欢,实际上也确实是老朋友,互相见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握手是真心握手,笑也是真心笑。
基辅你让我去,我去了,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态度给到了,但作为对冲,临时去趟莫斯科不犯法吧。
很显然,以乌军目前的态势,欧尔班已经没有倒向欧盟的可能性,只可能是搞平衡,越平衡,好处越多,有些人是傻子,那些傻子还以为欧尔班也是傻子,可惜欧尔班不是。
先去基辅,然后去莫斯科,外交上这么安排,先后访问两个有深仇大恨的国家,一般会导致双方的不满。
如果战局不是现在这样,莫斯科会不满;如果事先知道欧尔班的行程,基辅会不满。
不过,两边都不爽,就等于两边都爽;双方都得罪,等于都不得罪。
平衡,就是这么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