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涯补刀
来源微信公众号:君莫愁
已获转载授权
我知道,关注我们号的有很多股民,所以很多人非常想知道美联储降息后会对股市产生什么影响?
说实话,我不愿谈这个问题,因为容易被骂——中国股市实在太恶心了,和国足一样的恶心。虽然中国股市很恶心,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写点东西,因为有些东西不一定对,但是有利于大家参考,更有利于大家形成自己的分析体系。今天的文章会颠覆很多人的理解,但是大家看完后可以仔细思考下,或许您就会明白一些事。在很多人的理解中,降息对股市是有利的,因为降息能促进经济发展:降低存款利息,很多人就不会把钱存银行了,就会拿出来投资或消费;降低贷款利息,很多人就会去找银行贷款,买房、办厂或投资股市等。我们先来看一张美股走势和美联储利率关系的曲线图:蓝线为美联储基准利率,紫线为道琼斯工业指数走势。

每次美联储加息的时候,美股都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上涨。相反,每次美联储降息的时候,美股反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按照常理来说,加息会压制经济发展,股市应该下跌才是,为什么美股在加息期间都会上涨?按照常理来说,降息会刺激经济发展,股市应该上涨才是,为什么美股在降息期间反而出现下跌?
其实,道理非常的简单:加息和降息都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是通胀。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火爆的时候,政府不断地出台各种政策压制房价过快增长,压制住房价了吗?没有!只是减缓了房价的上涨速度。在中国房地产行业遇冷后,政府也出台了各种政策稳定房价,稳定住房价了吗?没有!只是减缓了房价的下跌速度。
第一,你知道前方有收费站的时候,你会提前放缓车速,这样到收费站的时候,车子的速度就会很慢,整个人也非常舒服;第二,当你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你会急刹车,但是即使你急刹车也不可能让车子立刻就停下来,车子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依旧会滑行一段距离,整个人会非常的难受。同样的道理,为了让经济以一种“舒适”的方式进行转变,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是一步步进行的。在物价指数比较高的时候就需要加息,但是加息不会立刻阻止经济的过热,所以在加息的过程中,市场上仍然有大量的资金在活动。相反,在物价指数比较低的时候需要降息,但是降息也不会立刻激活资金,市场上依旧严重缺钱。于是我们就会得出一个超出正常人理解的结论:当你看到央行开始加息的时候,这说明经济非常好,市场上的钱很多,这个时候恰恰是你进入股市的时候;当你看到央行降息的时候,这就说明经济开始变差了,市场上很缺钱,这个时候恰恰是你该退出股市的时候。到这,又会出现一个问题:当你看到央行加息的时候,已经有点迟了,因为这个时候的股市可能已经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了。同样的道理,当你看到央行降息的时候,股市可能已经有一定的跌幅了。大家看下面的图:如果你在加息的时候才进入股市,那时的股市已经有较大的涨幅了,很多人已经不敢进去了,从而错失了机会。
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进行分析:为什么要加息和降息?很显然,加息和降息都是和物价指数有密切关系的:当物价指数过高的时候,就需要采取加息;当物价指数过低的时候,就需要降息。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物价指数的变化来提前预测央行的货币政策。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以前说过的一句话:对于成熟经济体而言,当物价指数大于3.0%的时候,说明经济过热了,需要加息;当物价指数小于2.0%的时候,说明经济过冷了,需要降息;当物价指数在2-3%之间的时候,说明经济是正常的,一般不需要货币政策调整。

一般来说,当物价指数大于3.0%的时候,央行不会立刻加息,因为央行还要分析这个3.0%是长期趋势,还是特殊情况导致的。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观察或分析。如果是特殊情况导致的,那么就没有必要加息,因为市场是有一定的自我修复的功能的。比如,在2020年之前的很长时间内,中国的物价指数都是在2-3.0%之间运行的,这说明经济运行正常。但是,2020年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猪瘟导致大量生猪死亡,猪肉价格暴涨,拉高了物价指数。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加息。
各个行业运行都很正常,仅仅只是因为猪肉价格暴涨拉高了物价,这个时候如果你开启加息模式,会导致各行各业的剧烈动荡,后果难料。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是不需要加息的,只需针对养猪行业进行调整即可,没有必要大动干戈。既然是猪肉价格暴涨导致的物价上涨,那么我们就放松环保要求,鼓励养猪户扩大养猪规模;给养猪户提供低息贷款支持,让养猪户扩大生产;加大从国外进口猪肉,压低猪肉价格……在高猪价和政策的支持下,养猪户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必然会导致生猪产能过剩,猪肉价格下跌,从而又导致了物价指数的下跌……看到这,你就会明白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物价指数低于2.0%,央行也没有必要降息。当绝大部分的主要商品的价格开始有加速上涨趋势的时候,就需要加息;当绝大部分主要商品的价格开始加速下跌的时候,就需要降息。比如说,现在中国的各种重要商品,价格几乎都在下跌,这个时候就需要降息了。但是,正如我们上面所说,降息也是要讲究办法的,不能“急刹车”,要慢慢的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的相对平稳转变。大家看看中国的利率变化情况:目前,我们仍处于降息的通道之中……
利率仍处于降息通道之中,这就说明经济还没有变好,还在下行。如果这个时候,你介入股市,那么风险是比较大,因为你不知道“底”在哪里?说不定,经济还会继续变差,将来的利率可能会逐步降低到2.5%、2.25%、2.0%……甚至降到0。如果在降息的时候你就去“抄底”,那么你很可能就会死的很惨。一个人生病了,你把他送到医院,医生开始治疗了,这就相当于“降息”。但是,谁告诉你医生开始治疗了,病人就一定能治好的?说不定,在医生的治疗下,病人的病情依旧会进一步恶化呢?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病人的病情也可能比较复杂,医生不可能一上来就用猛药的。
当然是等“病人”的病情开始稳定了,不再恶化的时候。病人送到医院了,即使在医生的治疗下,病人依旧每天呕吐不止,这个时候说明情况依旧不乐观。但是,突然有一天病人不再呕吐了,这就说明病人的病情可能就稳定了。但是,这个也不是绝对的,说不定明天又开始呕吐了。关注时间比较长的朋友一定知道,在2022—2023年的时候,我们曾写过一篇文章,说股市的机会来了。但事实证明我们错了。虽然错了,但是我们的分析逻辑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那段时间内,中国的物价指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达到了2.0%的正常水平——相当于病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再“呕吐”了。2022年的时候,物价指数连续6个月达到2.0%左右,这说明经济逐步地恢复正常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房地产行业突然“熄火”了。
这就好比,病人到了医院,在医生的逐步治疗下,找到了病根,并且进行了对症下药,病人的病情不再恶化,相反开始逐步稳定好转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病人病情好转的时候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病状……这就是我们上一次分析错误的主要原因:出现了新问题。好在,及时纠正过来了,“割肉”退场了,一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建议过大家介入股市。事实上,直到目前,我也不认为股市有机会,因为中国物价指数依旧很低,远远的低于2-3%的正常水平,而且央行仍处于降息通道之中。对于激进的玩家,可以跟踪物价指数变化情况,如果物价指数连续3-6个月在2-3%之间,这就说明经济开始变好了,可以提前介入股市(不必等到央行加息后再介入,因为那时才介入股市已经有一定涨幅了)。不过,这个时候介入是有一定风险的,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后面的物价会不会再降。
对于稳健的玩家可以在物价指数大于3%以上3-6个月,如果那时央行再有加息动作的时候再介入股市。如果物价指数没有大于3%,但是央行开启加息模式了,那么则说明数据反应滞后,也可以直接介入。不过这个时候介入股市,股市已经有较大幅度的涨幅了,而且随着央行的逐步加息,要时刻准备“逃顶”。
很简单,如果你看到央行开始降息的时候,那么赶快逃——如果你的分析能力比较强,那么可以分析物价指数的变化情况,因为央行降息政策也是根据物价变化而调整的,当央行开启降息的时候,其实经济已经开始恶化了。
这次,美联储降息是比较反常的,因为降息的幅度太大了。一般来说,美联储和医生一样,不会下“猛药”的,除非出现了较大的“病情”——虽然病人的病情还没有明显的恶化状况,但是医生发现了问题,不得不提前下猛药!这次,美联储一次性降息了50个基点(正常是25个基点),这个幅度有点太大了。所以,我有理由怀疑美国的经济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虽然现在各项指标看起来还算正常(无论是就业,还是CPI都没有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但是美联储可能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病情”。更或者,我们目前看到的数据是假的,美联储掌握着真正的数据。所以,我们认为,目前的股市依旧是不适合“抄底”的,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物价指数仍然偏低,仍降息通道之中,还因为美股也很危险(世界股市都要看美股脸色,美股涨,其它国家的股市未必会跟着涨。但是,美股跌,大多数国家的股市都会跟跌)。最后严正声明:本文只为分析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按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