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看到美国这些最基层的真相后,你会发现该国实际上已经破产,谁当总统都只剩一条路!

作者 :正文注明 2024-11-05 20:43:09 围观 : 评论

来源:观雨大神经

现在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美国大选上,等着看懂王与哈哈姐谁能“荣登大宝”。

而此次大选也着实热闹,懂王遇刺、选票箱纵火、选票机作弊...什么活久见的事情都在闪亮登场。

图片

不过看热闹之余,大家真正关心的其实还是选举后的美国将走向何方。

作为一个全球霸主,该国未来的路线选择无疑会对世界造成广泛的影响,谁都躲不开。

而要准确判断美国未来的走向,关键在于搞清楚美国现在的真实处境。

至于具体是谁当上总统,恰恰没那么重要。

因为无论谁上台,他的首要任务都是针对美国当下的问题拿出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才会形成一个所谓的“路线选择”。

那么美国的真实处境是什么呢?


腐烂的街区

费城(Philadelphia),宾夕法尼亚州最大的城市,曾在1790年至1800年担任美国临时首都。

毫无疑问,这是一座“根正苗红”的美国历史名城。

不过该城现在在全球互联网上最火的不是他辉煌的历史,而是一条“网红街”:肯辛顿大街。

图片

这条街有什么特别的呢?

两个字:魔幻。

图片

这里满大街都是神志不清、行为动作如同“丧尸”的人群。

在这里拍个《生化危机》都不用请群演。

图片

而他们之所以是这副德行,主要因为吸毒。

这里的毒品问题本来就严重,再加上近几年民主党推动“吸毒非罪化”的骚操作,肯辛顿大街已然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毒品自由市场”。

有这么一个“自由灯塔”在,费城周边的毒虫自然趋之若鹜。

随着客户的增加和相关业务的“做大做强”,与之配套的枪支暴力服务也蒸蒸日上,于是该街区强势跻身全美最危险的街区之一。

2023年,费城因意外服药过量死亡的人数超过了1300人,肯辛顿功不可没。

图片

不过这个街区虽然烂得鹤立鸡群,但在美国并非个案。

该国像肯辛顿这样秩序崩溃的街区还有很多,他们基本上都成了黑帮和瘾君子的殖民地。

比如说洛杉矶的中央城东区:

图片

旧金山的里脊区:

图片

亚特兰大的梅卡尼克斯维尔区:

图片

巴尔的摩的中东、费尔菲尔德、西巴尔的摩、普拉斯基.....等街区

图片

......

那么这些失控的街区就是美国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吗?

那倒不至于。

因为街区毕竟只是个局部区域,再烂的街区也不能代表整个城市。

比如说虽然肯辛顿大街一塌糊涂,但费城的其他街区还是很正常的。

图片

所以对于费城而言,肯辛顿顶多也就算是个“疥(jiè)癣(xuǎn)之疾”。

不过尽管只是“疥癣之疾”,也不能放着不管。

因为如果任由一个街区腐烂下去,里面的病毒就难免会传染到城市的其他区域,最终把所有人都带进坑里。

所以该治还是得治。

怎么个治法呢?

很简单,加大整治力度。

对于街道上那些破坏秩序的群体,该逮捕的逮捕,该送医的送医,该安置的安置。

图片

然后加强治安、升级街区基础设施...坚持一段时间,这个街区就能救回来,其他街区也就避免了被传染的风险。

不过这里面的关键是坚持。

偶尔搞几次扫荡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这帮人随时会“春风吹又生”。

这时候真正的问题就来了:长期高强度的治理,它很花钱。

而不巧的是,费城的手头并不宽裕。

在美国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中,费城是最穷的一个,贫困率超过了20%。

图片

不过费城也不孤独,美国手头紧的城市不只他一个。

根据美国非营利组织“会计真相”(TIA)的估计,美国有53个大城市的收入在2022财年末不足以支付账单。

这里面就包括了芝加哥、休斯顿、波特兰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城市。

休斯顿市长约翰·惠特迈尔在2024年3月的市议会预算听证会上干脆直接表示:

“我想我们都同意我们已经破产了。”

图片

如果美国这些城市拿不出足够的资源来治理腐烂的街区,任由这些“疥癣之疾”发展下去,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不用等待,现实中就有现成的案例。


腐烂的城市

10月10日,特朗普公开发表了一句颇具“地域歧视”风格的言论:

“如果哈里斯当选,整个国家最终都会变得像底特律一样”。

面对懂王的这波打脸,底特律老哥可能会不太舒服。但该城市被拿出来说事也怨不得别人,谁让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城市呢?

图片

讲到这里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美国的这个“城市破产”是怎么回事?

在西方社会的游戏规则中,政府是可以破产的。

但政府破产和公司与个人破产并不是一回事,在法律条文里对应的也是不同章节。

(注:美国个人和公司破产对应的是联邦《破产法》第11章,市政破产则是对应第9章。)

出现这种区别对待是很正常的,因为政府不能像企业或个人那样因为资不抵债就把自己给清算了。

图片

按照法律规定,政府的实体必须保持存在,而且还要尽量保证基本功能的正常运行。

那政府破产有什么意义呢?

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债务进行重组。

所谓“债务重组”,其实就是跟债权人商量商量,看能不能还得晚一点、还得少一点或者用别的东西来抵销一点(比如股份、资产之类)...

简单的说就是“赖账”。

图片

所以对于西方国家的政府来说,没有什么问题是一次破产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破一次。

运气好的话还能因为破产的惨状而获得上级政府的资助,“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在全世界都好使。

当然了,虽然破产不会把城市从地图上抹掉,但对城市的信用还是会造成很大打击的。

一个城市一旦有过破产记录,他以后融资的难度就会大幅提升。毕竟大家都不愿和老赖打交道。

图片

那么大名鼎鼎的底特律是怎么混成老赖的呢?

该城市有着辉煌的过去,他在上世纪初就迅速崛起,成为了世界汽车工业之都;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达到巅峰,人口一度超过180万。

当时的汽车厂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就引进了大量便宜的黑人员工。

然而美国社会没有民族团结这一说,各族群能在社会里爬到多高的地位、占领多大的地盘,全凭自己的本事。

图片

所以随着黑哥们的涌入,底特律的社会矛盾就日益尖锐起来,甚至进入了事实上的种族隔离状态。

黑白两个族群在这个城市里各有各的地盘。为了争夺和保护这些地盘,街面上还滋长出了大量的美式自治组织,俗称黑社会。

图片

1967年,长期积累的矛盾终于迎来大爆发,该市在这一年发生了死伤数百人的大规模黑人骚乱。

这场骚乱的结果是加速了种族隔离的升级。

在这之后,白人中产纷纷搬离市区,黑哥们则继续留在市中心扎堆大冒险。

个人趋利避害的选择无可厚非,但站在城市财政收入的角度上看,这就是天塌了。

因为白人中产显然比黑哥们有钱,他们跑了市政府就收不上税了。

图片

收不上税就没钱,没钱就无法升级和维护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然后市区环境会变得更差、跑的人更多, 再然后更没钱...

妥妥的恶性循环。

底特律不得不在这个循环中苦苦支撑,然后在2008年等来了一记重击: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把大量美国人的财富席卷一空,底特律也不例外。

后来华尔街的罪魁祸首们靠着美联储的大肆放水涉险过关,而底特律这样的地方则再也没有缓过来。

图片

代价不会消失,它只会转移。

2013年,底特律的财政收入较2008年下降了20%,市政府运营开支下降了38%。

唯一增加的只有各种债务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支付,当然还有失业率,一度超过了18%。

此时该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里的天空中飘来了四个字:无力回天。


腐烂的未来

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申请破产,造就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市政破产案,涉及的债务规模达180亿至200亿美元。

正如上文所说,西方城市的破产在本质上就是赖账,所以此时最倒霉的并不是底特律政府,而是底特律政府的债主们。

图片

比如说美国有很多人和机构买了底特律政府发行的债券,这时候就完犊子了,这些钱肯定大部分是要不回来了。

最终底特律通过这波操作成功赖掉了70亿美元的债务。

当然,市民的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按规定,市政府在破产后要把财政大权交给上级单位(州政府),然后上级单位就会严控你的支出。

图片

老赖嘛,限制消费是正常的,而这肯定会导致很多公共服务被迫降级甚至停止。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直观的感受就是环境、治安以及生活便利度都变差了。

除此之外,退休人员的福利也会受到冲击。

底特律最大的债主就是公务员退休管理机构和警察与消防员退休管理系统。

所以退休金一时半会是发不出了,至少也是发不全了。

图片

那么破产之路有没有尽头呢?

当然还是有的。

只要你的财务状况开始走上正轨,法院就会考虑取消你的破产状态。

2014年12月,底特律正式退出破产状态,重新拿回财政大权。

那么他的情况变好了吗?

确实变好了。

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喜的,因为无论是谁,只要允许他把账赖掉,情况都能变好。

图片

赖完账的底特律确实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各项数据都在触底反弹。

但根据密歇根市民研究委员会(Citizens Research Council of Michigan)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

该市目前仍有超过30%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而全美的平均贫困率是12%左右。

另外该市的财政收入情况也不乐观。

比如说我们可以看一下底特律房产税的情况。

房产税是底特律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这个税能收上来多少,主要是看住房的数量和估值。

而该市在2013年破产时,人口已经相对上世纪巅峰期的180多万怒跌了61%,只剩70万。

到2023年的时候,又跌了差不多10%,只剩63万多了。

图片

美国人把底特律这样的城市称之为:Shrinking city,翻译过来就是收缩型城市。

人都没有了,住房数量当然会雪崩。

而这种满大街充斥着“药药药切克闹”的地方,房价自然也涨不到哪去。

图片

该市房产的估值在破产后经过十年攀爬,也不过是刚刚爬到破产前的水平而已。

图片

所以房产税收入肯定是难以增长的,其他方面的税收也是一个道理。

图片

对此密歇根市民研究委员会的原话是:

底特律税基增长乏力所造成的财政后果,已经超出了城市能承受的边界。

其实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一点看的话,会发现底特律的房屋估值和人口数量“双杀”是一个延续了几十年的大趋势。

2013年的破产不过是这个大趋势下的一朵小浪花罢了。

这次赖账除了让底特律多喘了几口气外,什么也没有改变。不出意外的话,他们离下一次赖账不会太遥远。

图片

那么这种频繁出现的政府财政困境会对美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深渊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么一种观点:政府有没有钱跟自己关系不大。

甚至有人认为政府缺钱是“发达的象征”,因为这说明这个国家实现了“藏富于民”。

这些人往往还认为一旦没有了政府的“捣乱”,人们就可以把公共服务外包给“更高效的私人机构”,生活水平还能更上一层楼。

图片

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年在底特律申请破产的3个月前,还有一个城市也破产了。

该城地处美国最富裕的加利福尼亚州,距州政府所在地萨克拉门托不到70公里。

他叫斯托克顿。

图片

该市人口30多万,在美国不算小,如果不是后来的底特律锋芒太盛,美国最大破产城市的桂冠应该是他的。

和底特律一样,斯托克顿在破产后也走完了“没钱→赖账→砍掉大量退休人员福利→重新上路”的流程,并最终在2015年退出破产程序。

不过虽然已经赖掉了大量债务,但剩下的那些债务也足以让他们还到2053年,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

穷,无需多言。

图片

这个地方藏不藏富于民我不知道,反正该城市近期的新闻画风是这样的:

  • 20岁青年遭枪杀,两天内发生第二起凶杀案。

  • 斯托克顿警方侦探破获了57%的凶杀案,侦探们“将继续努力处理尚未逮捕嫌疑人的案件”。

  • 斯托克顿警察协会表示:“大规模枪击事件耗费了我们几乎所有的资源,我们的人员配备水平持续下降…我们缺少120名警员…”

图片

看到这些新闻,你会不会觉得斯托克顿的治安水平很差?

你的感觉没错,确实很差。

斯托克顿现在已经名列美国“十大最危险城市”之一,犯罪率为每10万人4259起,比美国平均水平高出82%。

2022年,该市仅谋杀案就发生了56起。

别忘了他的人口只有30万,仅相当于十分之一个北京海淀区,放在中国也就两条街的水平。

除此之外,斯托克顿还存在着一道在美国越来越流行的风景线:流浪汉营地。

这里聚集着一到两千个流浪汉,所以你能在该城市看到这样的景象:

图片

当地政府当然也在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现实就是他们连安置用的床位都凑不齐。

目前斯托克顿政府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想办法把这些流浪汉从公共场所赶走,为此警察局和公共工程部门还共同制定了一个“夺回我们的公园”计划。

好消息是美国最高法院在今年6月份刚刚通过了一个判决,判定地方政府有权禁止流浪汉在公共场所扎营。

这对于斯托克顿来说可谓是“天助我也”。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图片

因为如果其他城市也开始驱赶流浪汉,而且抢在斯托克顿政府前动手的话,那么就可能出现大量外地流浪汉涌入斯托克顿的情况。

就看谁下手快了。

这绝非危言耸听,根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美国无家可归者的人数已经超过65万。

而警力资源匮乏、“丐帮”实力强大的斯托克顿自然很容易成为这些人心目中的“应许之地”。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加州2023年的流浪汉数量相较2013年暴增了53%。

所以留给斯托克顿的时间不多了,再不抓紧治理街上的帐篷营地,等待他们的可能就是流民海啸。

但该市市政经理哈里.布莱克对此却只能公开表示:

“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我们需要更多的人。”

图片

“没钱汉子难”已经写在了脸上。

从上文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美国城市走向腐烂的原因非常复杂,有可能是产业问题、社会问题、法律问题、政治问题...

但最根本的,还是经济问题。

有钱什么都好说,没钱什么都难办。

比如说和斯托克顿同处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他的治安数据更加彪炳。

这个40多万人口的城市在2022年发生了103起谋杀案,犯罪率为每10万人6459起,比美国平均水平高出175%。

图片

毫不意外的,他和斯托克顿一样非常缺钱。

奥克兰的财务规划人员在今年10月份向市领导发出了严厉警告:

在2025年至2027年的两年预算周期里,该市将面临预计2.4亿美元的结构性赤字。

要弥补这一赤字,几乎肯定需要大幅削减包括警察和消防部门在内的公共安全服务。

图片

这犯罪率都差不多是全美平均水平的3倍了,还要降低治安成本,黑帮创业天堂了属于是。

而这种困境在美国并非孤例,仅在奥克兰所处的湾区地带,就有旧金山、圣何塞、里士满、伯克利等城市也面临严重的赤字问题。

这还是全美最富裕的加州。

图片

难道人们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城市因为缺钱而陷入混乱的泥潭吗?

其实也不用太担心,实际上美国这些城市如果躺得足够平的话,秩序混乱的问题会自然而然的解决。

因为老话说得好:“良禽”择木而栖。

即使是不法分子也是要挑地方的,总得能找到口饭吃不是?

所以等你腐烂到一定程度后,黑帮、流浪汉这样的群体就会离你而去,他们甚至跑得比很多普通人还快。

图片

而如果真到了这一步,也就意味着一个美国城市的发展走到了最后阶段。


尘归尘,土归土

开罗,伊利诺伊州最南端的城市,亚历山大县政府所在地。

该市地处密西西比河与俄亥俄河交汇处,曾因为发达的航运业走向繁荣,巅峰时人口为1.5万人。

图片

不过随着河流贸易的风光不再,开罗的经济发展也逐渐陷入停滞。

而上世纪六十年代全美风起云涌的黑人运动,则给开罗的衰败按下了加速键。

当地黑人占比超过60%,他们在1969年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抵制白人企业”运动,于是该市的商业直接GAME OVER,白人纷纷跑路。

图片

从1950年到2020年,开罗市连续八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的人口都在减少。

其中202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该市只剩1733人,仅为巅峰期的十分之一多一点,这里面还有33.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灰飞烟灭,寂静无声,这就是美国收缩型城市的终局。

图片

本文提到的这些美国城市,其实都有着一条相似的发展路径。

首先都是因为某个产业的繁荣而崛起。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产业结构终究会发生变化,部分传统产业也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所以这些城市在之后的岁月里就会遭遇巨大的挑战。

但传统产业衰落不等于城市一定衰落,因为城市是人组成的,而人是活的。

图片

正常情况下,在传统产业衰落的同时也会有新产业崛起,或者出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移。

所以办法总是有的。

比如说发达地区可以打造新产业、普通地区可以升级现有产业、落后地区可以承接旧产业的转移。

只要保持发展,大家都有机会。

图片

但美国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了一个问题:用美元进口货物太容易了。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后,美国的印钞机便不再受黄金储备的束缚,开始彻底放飞自我。

而美国也就此走上了“印钞强国”之路。

这样的结果当然是出现通货膨胀,于是投资工业的成本变得很高。

图片

另外,正常开工厂无论再怎么努力,赚钱的速度都不可能比得上印钞。

于是在美国,干工业就成了一个高成本低收益的选择,自然也就没什么人干了。

就算干,那也是跑到其他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去干。

图片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去工业化”。

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就一路下挫,从巅峰期的接近2000万跌到现在的不到1300万。

图片

这个趋势对于那些靠传统产业吃饭的城市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他们眼巴巴期待的产业升级,最后都升级到大洋彼岸去了。

至于那些最初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城镇,情况就更惨了。

他们甚至连承接发达地区落后产能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继续保持旧有的生活模式,然后随着农业人口的下降走向消亡。

比如说:

密西西比州的兰伯特镇,只剩1200多人:

图片

伊利诺伊州的兰金镇,只剩500人左右:

图片

北达科他州安特勒镇,只剩22人:

图片

......

不过客观的说,这些地方也不是在“去工业化”后就马上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为从全局来看,美国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其实是变得更富了。

图片

在这段时间里,美国人不需要辛苦开工厂就能汲取到全球的财富并创造出巨大的泡沫。

所以这些城镇虽然失去了传统产业的支撑,但却可以享受到金融发达地区的泡沫外溢。

华尔街吃肉,他们能分到点汤。

最典型的现象就是房价上涨。只要房子涨价,那么没有工厂问题也不大,你当不了工人还可以去卖房子、卖家具、卖汉堡...

图片

地方政府则可以靠房产税获得可观的财政收入。

只不过泡沫终归是泡沫,它总有破灭的一天。2007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金融帝国集体裸奔。

虽然华尔街的大佬们最终靠美联储印出来的天量资金保住了荣华富贵,但他们不会把这些钱分给在寒风中凌乱的工农业地区。

于是这些地方的情况就是泡沫破了、产业也没了。

那可不就喝西北风了么。

图片

接下来就是族群撕裂、政府失能,再然后就是我们看到的2010年后美国城镇破产潮。

但正如上文所说,破产赖账只能让他们多喘几口气而已,事实上什么问题都没有被真正解决。

图片

美国现在的国债总额已经超过35万亿美元,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超过了美国自己的GDP,每年光利息就比军费预算还多。

更糟的是,它还在继续增长且完全没有停下来的迹象,照此趋势用不了多久就能突破50万亿大关。

不过按照“会计真相”(TIA)的说法,美国真正的债务压力远不止于此。

图片

因为目前这个公开的“35万亿美元”并未包括“尚未拨付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承诺总额”。

考虑到很多美国城市的破产就是因为市政府付不起各种社会保障费用,所以这个压力确实存在。

如果把这些金额也考虑进来,美国的真实债务已经超过了150万亿美元。

图片

那么共和党和民主党对此局面各有什么“妙招”呢?


殊途同归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执政策略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图片

共和党,或者说特朗普的基本思路是实现美国本土的工业复兴,让所有城镇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而民主党则致力于继续扩大全球霸权,进一步提升对全球市场的吸血力度。

两条路线看起来区别很大,但最终的效果不会有什么不同。

因为两条路都走不通。

图片

“工业复兴”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过于理想化。

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愿景,本质上是想让美国回到19世纪末那个充满希望的崛起年代。

图片

但那个时候的美国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诞生的。

当时他们面对的外部条件是“时任世界霸主”大英帝国不仅人口不如自己,而且还在迅速衰落,其主导的旧秩序(旧殖民体系)已经摇摇欲坠。

这个局面在客观上给美国留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内部条件则是美国自己刚刚完成国家一统(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正处于国运上升期。国民勤劳上进,国家也重视实业发展。

这就让美国在北美大陆“埋头发育”的效率极高,很快就成长为了世界一霸。

图片

但很显然,现在这些条件都不复存在了。

如果特朗普上台,一开始他会通过激进的“孤立主义”来隔离国际竞争,试图靠这个办法硬造一个适合“埋头发育”的大环境出来。

但这条路线最终会因为美国自身过低的生产效率而失败。

图片

另外孤立主义的副作用很大。

它虽然可以隔离竞争,但也会加速“美式国际秩序”的崩溃,大幅削弱美国的吸血能力。

这样的结果就是美国两头不靠岸,经济陷入更大的困境。

此时的特朗普就只能在“孤立主义”上让步,通过提升国际协作效率来缓和困难的局面。

但因为之前的坑挖得太大,最终只能靠印钞去填窟窿。

图片

而民主党的思路则是美国近几十年政策的延续,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路线,相对比较现实,

只是他们现在这个“跟胡塞武装打得有来有回”的国力,已经不足以支持宏伟的霸权扩张战略了。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们成功提升了对其他国家的吸血力度又能怎么样呢?

图片

泡沫终有尽头,压迫不可持续,靠吸他国血汗维持繁荣的路线一直走下去,最终只会有两种结局:

  • 要么有朝一日把所有人都吸死,最后无血可吸,嗝屁。

  • 要么吸到一定程度后就因为遭到巨大的反抗而再也吸不下去,最后无血可吸,嗝屁。


图片

如果哈里斯上台,她会继续加强和盟友的合作,通过对其他国家采取相对灵活的制裁策略来实现美国利益的最大化,汲取更多的财富。

但他们最终会因为国力不济而搞砸一系列战略目标。

这个时候的哈里斯就只能回头去表演一番扶持国内传统产业的动作,以此来稳住大后方。

而因为之前失败的战略目标已经烧掉了大量资金,所以哈里斯同样也要靠印钞去填窟窿。

图片

总的来说,无论谁上台,美国实体经济的躺平和印钞机的马力全开都是无法避免的结果。

这么看来,未来的美国好像没啥威胁的样子?

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就太幼稚了。

别忘了,印钞是有代价的。

如果你手上没有足够的财富为货币背书,那么你发行的货币就跟穷鬼打的借条没区别。

图片

靠这玩意生活简直就是在破产的悬崖边上左右横跳,因为债主随时会来挤兑。

所以美国政治家们在开动印钞机时,一定会想办法尽可能多的为该国积累财富。

但前面不是说他们的实体经济会躺平吗?财富从哪里来呢?

很简单,在经济上躺平不等于在军事和政治上躺平。

债还不起,可以赖;钱赚不来,可以抢。

即使破坏自己主导的秩序也在所不惜。

图片

这就是美国两党的殊途同归,也是这个世界需要面对的宿命。

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今天的美国呢?


结 语

虽然本文一直在揭示美国社会存在的巨大问题,但并不是说整个美国都是这个样子。

美国虽然有这样的地方:

图片

(富尔顿县)

但也有这样的地方:

图片

(格林威治镇)

我之所以会对美国的现状持负面态度,完全是因为我一直在拿“世界第一强国”的标准评价他。

你如果按印度标准来评价,那一切都很完美。

对于我们来说,美国不仅是一个最强的对手,还是一个最大的客户。

图片

我们虽然反对他对我们的威胁和压迫,但同时也希望能从他身上赚到大量的小钱钱。

所以很多人在“应该怎么对待美国”这个问题上是矛盾的。

我很理解这个矛盾,但客观的说,“我们怎么对待美国”其实对于美国来说并不重要。

他的命运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图片

这个国家现在确实是一个有钱的大客户,但同时也负债累累,并且在事实上已经破产。

更糟的是,他还是个瘾君子,染上了“透支未来”的毒瘾。

这种人只会无底线的去借债、去赖账、去抢劫。

面对这样的客户我们应该怎么办?

图片

很多人无法想象失去大客户的未来,但担心也没用,现实就是我们救不了他。

而且就算你愿意给他输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也不过是让他多喘几口气而已。

喘完气后他还是会重新进入恶性循环,然后接着赖账接着抢。

图片

美国从基层社会开始就是这套玩法,难道指望他们上升到国家层面后会自动“从良”吗?

失去大客户固然痛苦,但跟这样的客户绑定得越久,自己未来的转圜余地就越小。

凡事皆有代价,不想承受短痛,就必然会承受长痛。

所以关键问题不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美国,而是我们要做出一个选择:

是继续维护旧秩序,还是下定决心建立新秩序?

图片

全文完




相关文章

  • “外卖战”背后,东哥的“权力游戏”!
    “外卖战”背后,东哥的“权力游戏”!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微信ID:yflooklook012025年的春天,当刘强东身着骑手服亲自配送外卖的照片刷屏社交平台时候,当东哥有了新的一起吃火锅的“兄弟们”的时候,当京东举起了“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大旗的时候。这场刷屏的“外卖战争”,早已超出了商业竞争的范畴。今天我们一起换个视角,去看看可能存在的一场关于权力重构的剧本:离京东决策层两年多的东哥,或许正以“对外战争”为名,重演着历史上君主收拢权柄的经典戏码。02翻开人类组织史,对外战争始终是重构内部秩序的最短路径 。拿破仑通过意大利远征将雅各宾派...

    2025-04-24 14:08:26
  • 聊聊国际油价!
    聊聊国际油价!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这几天气温反复,一夜降个十来度,但你能说降温意味着冬天来了吗?气温反复,但整体的趋势还是逐渐升温,慢慢步入盛夏。天气如此,油价也会如此。别跟我说什么国际油价暴跌,什么美国破坏全球化,导致需求下滑。真正让全球原油需求下滑的是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推广。看看最近五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就知道了。看出来了吗?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经停止增长了。别跟我说什么OPEC+联合起来控制产量,笑死了,你们把产量控制下来了,美帝可没有,既然美帝不肯控制产量,那...

    2025-04-24 14:08:25
  • 那位西方大佬去世,让人想起一位东方大佬!
    那位西方大佬去世,让人想起一位东方大佬!

    作者: 虚声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已获授权转载舆论界,美国副总统万斯被调侃为“有毒”。因为他嘴巴毒,做事风格也激进。前几天出访意大利,又尝试着扯下几块欧洲的遮羞布。他此次意大利之行,之所以会成为舆论界焦点,并非是因为国事访问,而是见了一位大佬。4月20日复活节当天,万斯从意大利跨国到梵蒂冈,去会见了教皇方济各。就这件事本身而言,非常乏味。因为整个会见过程只持续了几分钟,刚好够摆造型拍照。随后万斯的车子又返回意大利。从意大利跨国去梵蒂冈,会见教皇,再从梵蒂冈返回意大利,万斯一共用了17分...

    2025-04-24 14:08:23
  • 马斯克熟读中国历史!
    马斯克熟读中国历史!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最近马斯克公开表态和特朗普的分歧,主要是因为看了点历史。 在特斯拉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说他希望看到更低的关税,但决定权在特朗普手中。 还有就是,从五月开始,他在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DOGE)投入的时间将显著减少到每周用“一两天”处理政府事务。 当然马斯克还是表态了,说自己对特朗普的支持不会改变,尽管今年特斯拉股价下跌超过40%,他将继续支持特朗普总统通过DOGE来遏制浪费。 这段时间的马斯克从了政,遇到了攻讦,也有内阁的争吵,搞了...

    2025-04-24 14:08:19
  • 要把几件事放一起看,别错判川普真认怂!
    要把几件事放一起看,别错判川普真认怂!

    作者:肖仲华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在川普公开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辞职,并宣布对东南亚光伏板加征最高达3521%的天量关税后,美国再次迎来股债汇三杀以及美元指数大跌的惨象。面对这种惨象,川普公开说,“美元正在崩溃,很快将不再是世界标准,这是美国200年来最大的失败”,同时强调这是拜登政府造成的后果,也是美联储不作为的结果。然后,川普通过记者会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似乎又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一是宣称他不会对中国强硬,将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他不仅不提已经公布的245%关税税率,还说1...

    2025-04-24 14:08:18
  • 特朗普要降关税?这是他的更大阴谋!面对美国,中国死抓一点就能赢!
    特朗普要降关税?这是他的更大阴谋!面对美国,中国死抓一点就能赢!

    原创:占豪来源公众号:占豪微信ID:zhanhao668特朗普要降关税?这是他的更大阴谋!特朗普真的要大幅降低对华关税了?谁说的?特朗普说的!据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到与中国的关税战时表示,我们与中国相处得不错,同中方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在特朗普发表这些言论后,美国股市应声大涨,道琼斯指数两天涨幅一度超过2200点。基于特朗普的这些言论,以及美国股市的表现,于是就有不少人有了乐观情绪,认为特朗普可能顶不住了要跪,他自己要主动...

    2025-04-24 14:08:16
  • 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俄国或许不愿停战!
    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俄国或许不愿停战!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4月22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如果俄罗斯首先同意全面停火,基辅准备与莫斯科直接谈判结束战争。这标志着乌克兰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出现了重大转折。自俄乌战争2022年2月全面爆发以来,乌克兰一直拒绝与克里姆林宫进行任何直接对话。泽连斯基说,我们在复活节再次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减少空袭……如果俄罗斯人准备好完全停火,那么在完全停火之后,我们准备好与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谈判。荒谬的是,泽连斯基强调,乌克兰永远不会承认被占领...

    2025-04-24 14:08:12
  • 特朗普称美对华关税或将大幅下降,认怂的艺术!
    特朗普称美对华关税或将大幅下降,认怂的艺术!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从4月7日开始,持续升级的贸易战,以及特朗普近期说要撤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言论,让美国金融市场持续经历股债汇三杀,这给特朗普带来巨大压力。于是,昨天特朗普开始认怂。(1)认怂的艺术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4月22日,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145%关税是非常高的。不会有那么高的……它将大幅下降,但不会是零。”此外,据美联社报道,4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一次闭门会议上表示,与中国的持续关税对抗是不可持续的,他预计中美贸易战将出现降级。他还提到,目前两国谈判...

    2025-04-24 14:08:10
  • 特朗普“认怂”了?
    特朗普“认怂”了?

    原创: 顾子明本文授权转载至微信公众号:顾子明说在引发了本周一美国的债股汇三杀后,万税帝君似乎终于“怂”。当地时间本周二,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表示,在关税谈判期间他不会对中国采取 “强硬手段”,并“乐观”认为能够“相当迅速地”与之达成一项协议,“大幅下调”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的145%巨额关税。在被问到是否会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时,特朗普否认说:“不,我不会说‘我要对中方强硬’。我们会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也会友好相待,然后我们拭目以待会发生什么。”与此同时,鸽派代表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在当...

    2025-04-24 14:08:08
  • 打都不怕,怕和你谈?
    打都不怕,怕和你谈?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称,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 美财长贝森特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 关税加了这么久,特朗普现在觉得有点高了,想要降低关税,但是说不会降低到零,贝森特也说不想和中国脱钩,前倨后恭的样子实在是给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丢人,大有把美国信誉当非洲国家来玩的态度。 但是我们不能被这两人虚情假意的表态蒙蔽,他们所谓可以谈,一...

    2025-04-24 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