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能什么都查吧!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
德国到芬兰的海底光缆“C-Lion1”突然发生断裂,原因不知道,过程不知道,细节更不知道。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C-Lion1”光缆和“北溪”的两条线路管道几乎是平行的,处于同一个区域。于是就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北溪”。
2022年9月,“北溪-2”管道被炸毁,作为一条重要的输气管道,德国接收的俄罗斯天然气自此明显减少,从美国进口的量大幅增加。
谁炸了“北溪-2”,这不是一道很难的题目,然而政治题和高考题不同,高考应该每一道题都解答,实在不会的,选择题就随便填一个,一般是选C。
而非选择题,先写个“解”或者“答”字,再列一些公式出来,看看能不能蒙到一两分,毕竟有时候公式列对了,也是能得分的。
但“北溪-2”的凶手是谁属于送命题,至少对于德国政府来说是如此,不想自杀的话,还是别解出来为妙,最好连个“解”字也别写。
试卷空白程度越高,就越安全。
当然,完全空白也不行,毕竟这么大的事情,还是要给舆论一个交代的,报告得写,调查得做,有没有真的查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查。
你要让大家看到你在努力查,能不能查出来是能力问题,是否愿意查是态度问题。
这是两种性质。
既然努力查了,那横竖得查出点什么,毕竟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一点可疑痕迹也发现不了,一点嫌疑人的范围也锁定不了,说不过去。
于是疑点是能找到的,嫌疑人是能锁定的,一对乌克兰的潜水教练夫妇还有几个朋友,《纽约时报》将他们称为“亲乌克兰团体”。
调查报告显示,他们租了个小艇在波罗的海游玩。
然后慢慢下潜到“北溪-2”管道所在地,放置炸药,再引爆,事情就是那么简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德国政府和检察院是信了。
于是这对潜水教练夫妇还有几个朋友,就莫名其妙地拿到了通缉令,德国政府不是开玩笑的,通缉令不是随便发的,要求他们赶紧来自首。
但炸毁“北溪-2”显然还不够,谁让德国和周边国家还有密切联系呢,德国这个欧洲经济核心一天不削弱,一天就有人睡不着觉。
特别是懂王要回来了,搞不好要坏事,谁知道这个疯子会不会真的从欧洲撤军,要是真的那几十年就白干了,不行,绝对不行。
必须抓紧时间打预防针,通过削弱德国造成既定事实,到时候即使懂王回来,也不那么害怕了。于是德国和芬兰的海底光缆,就要断裂。
作为北欧到中欧最重要的海底光缆,虽然事情没有“北溪”被炸那么大,却也不是小事,必须查。而凶手是谁是一目了然的,只是不敢真的查出来。
可样子总是要做的,于是不出所料的话,最后的调查报告要么是俄罗斯干的,要么就是“亲乌克兰团体”出于对德国的不满而作案。
总之,结果是可以提前预知的,毕竟总不能什么都查吧,万一查出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