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济,还有统战价值!
作者:李大闲人 1962年的边境战争严重打击了印度自尊,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腾飞,直接让印度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鼓噪民粹上来的莫迪把这种情绪操弄到极致,在喜马拉雅山上布置了十万山地部队,高喊中印“必有一战”。靠着这股蛮力,老仙获得了极高的国内支持率,得以继续担任总理。 中印边境的印度驻军 印度把能混的特质发挥到极致。它一边高调加入遏华的四方安全对话,一边在在金砖和上合里独树一帜,给“一带一路”唱反调,还明抢豪夺了不少中资在印度的项目。 印度不可谓不会算账。布林肯们给了印度“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的高帽,还放任印度倒手俄罗斯油气,在欧洲市场赚外汇。 莫迪还披着民主的外衣搞独裁的事儿,有恃无恐的在国内清缴穆斯林,在海外追杀锡克教领袖,让欧美国家对印度的底线叹为观止。 但印度确实得了不少实惠。受益于疫情期间的资本盛宴,印度的股市在全球独领风骚,莫迪一度高喊赶日超德,成为全球第三指日可待。 但时也势也。风水轮流转,美国建制派在特朗普当选后提前避险,割弃了养肥的印度,让印度的股市一泻千里;还高举屠刀,追逃阿达尼,让亚洲首富的市值一跌再跌。 与中方交恶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喜马拉雅山上的山地部队耗费了印度巨大的军费,为制衡中国印度还买下了美国的天价军备。 这一套高举高看打的模式也许一时有成效,但长期难以维系。印度羸弱的军工产业根本无力支撑和我们抗衡的航母、战机、核潜艇,只能靠买,但买了还不算完,还得维护升级,让印度本就不富裕的家底雪上加霜。 莫迪打的如意算盘,是美资来了以后,能像中国一样打造出从市场到基础设施的工业体系。 但骨感的现实却透着无力,印度自己先天不足,光和越南、墨西哥竞争都是弟弟,更别说比肩中国。 说白了,印度近来增长的那点制造业产值,都是我们工业体系的边角料。而且特朗普上来后,只会想着重振国内制造业,更不会给印度任何机会。 如今,会算账的印度和我们谈妥了边境,其实是特朗普即将上台、建制派退潮的背景下,印度无法依赖欧美外援发展经济的无奈选择。 但对我们来说,稳住印度不是没有价值。 想当初拜登把我们和俄罗斯当成统战对象,拉拢豪绅,套牢欧洲;如今特朗普上来,我们可以正好可以用这个靶子拉拢别国,形成新时期的统一战线。 老全球化正在退潮,新全球化正当其时;不要拒绝发展的机会。 有容乃大。
来源:地安门外一闲人(ID:damyyx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