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度仅3公尺!安藤忠雄打造超窄美术馆,形塑全新大阪街景
作为日本建筑大师,亦是普利兹克奖得主,安藤忠雄(Tadao Ando)于近日迎来全新作品:当代艺术画廊Ichion Contemporary。它座落于寸土寸金的大阪市,透过超狭窄的空间,形塑一座城市里的微型美术馆。
承袭建筑师擅长的清水混凝土风格,在仅有3 公尺的宽度里,规划地上5 层、地下1 层。打破大尺度的美术馆空间形式,为城市揉入新的可能性。
Ichion Contemporary:安藤忠雄打造
不同于过去巨大量体的建筑量体尺度,由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打造的新作Ichion Contemporary,成为日本街头另一幅风景。在仅有4 公尺基地宽度的面积上,打造一座宽度约3 公尺的建筑量体。舍去繁复的元素,揉入建筑师经典的建筑语汇「清水混凝土」,藉由简洁的立面,适切地融入街道,画面格外诗意。
Ichion Contemporary:引入自然光线
在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的空间里,安藤忠雄持续利用擅长的「光线」设计手法,藉由大面积的立面落地空间,将自然线引入室内。特别是,在狭窄的基地上,透过虚实之间的空间转换,让整体视觉上有放大的效果。挑高的室内空间,让艺术区有了更多可塑性。在穿越狭窄艺廊的过程,也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影的跳动,增添趣味性。
Ichion Contemporary 中,最大的设计亮点之一,莫过于顶楼的「狭角开窗」。在寸土寸金的大阪市中,安藤忠雄选择将五楼的量体退缩,透过大斜角的设计,让建筑面接触更大面积的采光。通透的玻璃,是窗,亦是门,邀请观赏者缓缓地走上顶楼,串流起整栋艺术空间、走出露台,藉由策展人的安排,创造出丰富且灵活的艺文飨宴。
Ichion Contemporary:城市间的缝隙
安藤忠雄尝试以「艺术的波动」为灵感,在城市的缝隙里,建构一抹有机的空间量体。看上去,像是一座「卡」在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无形中,也转译著:艺术仍是一种「载体」的重要性。而建筑,成为另一种叙事的笔法。在灰色的混拟土之间,藏着无数色彩的调和组合,如同艺术的多样性,以及可能性。
Ichion Contemporary 透过「超窄」反而拉近城市人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也带领我们省思:置身人手一机的时代,透过萤幕轻易取得图像资讯之际,艺术馆也无形中,被赋予新的机能与存在性。在艺术交流的多元场域里,让人走进狭小的空间后,更易于聚焦,重新找回我们的注意力,细细地咀嚼、感受每件创作背后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