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创业就更容易吗?
来源:圆方你怎么看啊
微信ID:yflooklook
“未来几年,营商环境会不会变好了,是不是更适合创业呢?”
这个是在昨天直播的时候,小伙伴们问我的一个问题。
从前几天开的座谈会就能够明确,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大概率是一个确定性方向。
而且从我听到的信息源来看,马上国家就会从上到下推广一个新的制度,来约束地方政府的检查等相关问题。
把“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落到实处。
这个问题,我可以给到两个观点的思考。
第一,是未来几年营商环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第二,会不会更好创业呢?并不会,创业这件事情会变得越来越卷。
如何去更好理解这件事儿呢?如九几年的时候营商环境好吧,营商环境并不好。那个时候想要注册一个公司,你需要请客,你需要送礼,你需要想各种办法才能把公司注册下来。现在不用,现在恨不得求着你去注册。
是你换个角度想一下,那个时代正是因为营商环境不好。反而竞争者非常少,你干什么都是赚钱的。因为营商环境不好,所以但凡能去做点事儿的都能赚到钱。
现在营商环境非常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其实赚钱这件事反而变难了。如果你在新兴领域,没有特别多竞争对手的方向,其实是可以创业的。因为这是时代的规律,老一代的企业家其实很难跨越到新时代,去拥抱新时代的资源和能力。如果是进入新兴行业,应该是有很大机会的。
如果你是去做一些传统领域,比如说你去开一个化工厂,搞个钢铁厂,或者去做什么电力成套设备,那就太难了。
02
九十年初代企业家们,常感慨"那时候注册公司要跑断腿",但恰恰是这种"高门槛"形成了天然护城河。
那个时代的老一辈创业者,需要同时具备两种能力:
突破行政壁垒的政商智慧,以及开拓市场的商业嗅觉。
这就像热带雨林中高大的乔木,必须同时具备穿透板结土壤的根系和争夺阳光的枝干。
当下"零门槛注册"看似降低了创业难度,实则开启了更残酷的生存竞赛。2023年全国新设企业3270万户,但存活超过3年的不足30%。
这如同草原生态系统,看似进入容易,但要在百万株幼苗中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更强大的生命力。
比如杭州直播电商产业园,就是这样一个生态系统:每天有上百家MCN机构注册,同时有同等数量企业注销。
这种"高周转"恰恰是健康市场的特征。营商环境优化如同提升实验室洁净度,让真正有价值的"细胞"在更纯粹的环境中裂变生长。彻底的贯彻,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淘汰论)。
但是这种挑战,是一件坏事吗?
当然,并不是。
03
营商环境迭代本质是筛选机制的进化。过去四十年,中国其实经历了三次筛选机制质变:
关系筛选时代(1978-2000):谁能搞定审批盖章,谁就能获得市场准入证,大部分的生意都是“许可”的生意。
资本筛选时代(2001-2015):在中国进入WTO开始扩张红利期,敢贷款敢扩张就能占据先机。
能力筛选时代(2016-至今):大家比的不再是规模大,而是谁能创新。这一点从前两天召开的座谈会就看得很清楚。
而即将在全国推行的"四乱整治"新政,本质上是在重构市场生态。
就像亚马逊雨林每年雨季都会淘汰无法适应水位变化的物种,新规将筛选出真正具备现代企业基因的创业者。那些依赖灰色地带生存的"关系型企业",“资本性企业”或许会像恐龙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04
是营商环境的这种变化,其实说明了一个趋势。
创业正从"草莽时代"进入"职业化时代"。
当市场监管的栅栏变成公平竞争的起跑线,当政策红利的温床变为创新能力的试金石,这个时代正在奖励那些"既懂商业本质,又具创新胆识"的真英雄。
营商环境优化如同为赛车手修建更专业的赛道,但不会降低夺冠难度,反而会提高竞技水准。
当"找关系"让位于"拼技术","钻空子"转型为"建壁垒",中国创业文明正在完成关键进化。
这不是创业黄金时代的终结,而是价值创业元年的开始。未来的商业史册,只会记载那些在阳光下依然茁壮生长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