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俄不结盟?背后隐藏着5大核心原因!
来源:枫冷慕诗
美国给的压力那么大,为什么中国和俄罗斯不结盟共同反击?为了帮助大家搞清楚这个问题,今天我将从历史经验、国际政治、国家利益、地缘现实以及自身实力的五大维度深入解读这个问题,保证你看完之后彻底看懂中俄关系。
首先说第一个维度,历史经验。
现在很多人说中俄唇亡齿害,美国人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两国联盟明明就是最好的选择,看不懂为什么我们不做这件事?
那我问你,你怎么知道我们没有尝试过和俄罗斯建立盟友关系?最近100多年,我们和俄罗斯至少结盟过3次,而且每一次都是我们主动向俄罗斯靠近,可结果呢?每一次都闹得不欢而散,给我们造成了重大损失。
第一次是甲午战争之后的事情,当时清政府刚刚败于日本,为了抵抗日方势力,李鸿章亲自跑去和沙俄签订了著名的《中俄密约》,可结果呢?沙俄打着修铁路的幌子,趁机侵占我国东北的土地。
鲁迅有一篇文章叫《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学过,里面讲述的就是沙俄和日本在我国的东北大打出手,争夺我国土地的故事。


这就是我国第一次和俄国结盟的结果——引狼入室。
然后第二次是民国时期,1945年,在日本投降前夕,蒋介石跑去找斯大林求助,请求苏联派兵攻打日本,两国趁机签订了著名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看名字大家就清楚,这就是已经结盟成功。
可结果呢?赶走了日本之后,苏联转头就在东北驻军,大连的港口全部都被控制,更过分的是,苏联还逼着我们承认了外蒙独立。

这就是我国第二次和俄国结盟的结果——领土分裂。
最后是第三次是新中国刚刚成立,1950年,咱们和苏联成为盟友,苏联给钱给技术援助我们搭建工业体系,当时我们以为这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结果赫鲁晓夫上台之后,直接提出了两个过分的要求。
一个是要在中国建立军事基地,比如说长波电台。
另一个是想和我们搞联合舰队,可我们当时连渔船都没有几只,所谓的联盟舰队,实际上就是苏联的海军可以随意在我国驻军的意思。

一旦我们答应,那就和日本面对美国是一样的局面,所以我们直接拒绝了苏联的提议,从那以后,中苏翻脸。
苏联撤专家、撕合同,让我们的156工程直接烂尾,为了偿还债务,我们还在特殊时期拉着大量的物资还给苏联,导致有三年我们困难到了极致。
更过分的是,苏联还频繁的在边境制造冲突,让我国必须常年在北方维持百万规模的驻军,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这就是我国第三次和俄国结盟的结果——反目成仇。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事不过三,如果一次两次合不来,可能还是我们的原因,可如果连续三次都出现了不愉快的结局,那说明两国结盟确实不太合适。
看完历史经验,再来看第二个维度——国际政治。
我们都知道屠龙少年最终变恶龙的故事,所以当我们想要结盟搞阵营对立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像美国那样到处搞军事同盟的行为,到底符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一定要记住,新中国的成立,本身就是建立在反霸、反殖民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美苏那种霸权主义的行径,我们第一代领导班子是打心底的看不起,天安门前,如今还挂着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文字呢,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为了对付美国,而走上和美国一样的老路。

这是我们不愿意结盟搞阵营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不结盟可能更符合我国的形象。
很简单的道理,假设我们和俄罗斯结盟,那俄乌战争爆发之后,我们是不是就要在欧洲用兵?一旦我们亲自下场,那咱们和欧盟的关系还有没有缓和的余地?
而且结盟对一个国家其实有很大的限制,比如说如果我们和沙特结盟,那在和伊朗接触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限制,毕竟不能触犯盟友的利益,但沙特和伊朗作为一对千年冤家,本身就有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所以一旦我们结盟,那反而不利于我国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开展外交工作,所以采取不结盟的政策,不搞绑定,只进行多边合作,这样反而会让我国的政策更加灵活合理。
再来看第三个维度的考虑——国家利益。
外交自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国家是否干预某件事,一定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比如说你有一个哥们,他在外面故意挑衅一个壮汉,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作为一个正常人,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先问清楚具体原因,再去想解决思路。
可如果你和哥们签订了同盟条约,约定了不管任何原因,一旦打架你就必须提供支持,那面对这种情况,你就只能上去打群架,最后一起进号子,毁了你光明的一生。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和俄罗斯结盟,那我们就会被盟友的义务所绑架,在俄罗斯吞并乌东地区的时候,我们也得表示同意,一旦我们这样做了,请问以后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时候,会面临什么样的舆论?
而且现在中俄之间的关系已经很好了,不管是经济合作,还是能源科技领域的合作,双方都建立了非常紧密的关系,真的没有必要非得通过联盟的方式去强化。

更重要的是,一旦联盟建立,就会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谁是大哥,谁是小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平等的关系最终都会走向破裂,所以从我国的利益角度出发,不结盟就是最好的选择。
再来看第四个维度的考虑——地缘现实。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中俄两国在地缘层面的利益诉求,其实是不一致的。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主要的利益方向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而俄罗斯的利益核心则在欧洲东部。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俄罗斯如果想要在欧洲更进一步,我们会觉得和我有啥关系。
同样的,我们想要在南海更进一步,俄罗斯也会觉得好像和我关系不大啊。
当双方的利益方向无法一致的时候,就很难绑定在一起共同发力,这也是中俄两国始终不结盟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熟悉历史的和世界地缘的都清楚,这个世界就不允许出现一个横跨欧亚大陆核心区域的超级大国,一旦出现这样的势力,必然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警惕,而中国和俄罗斯一旦结盟成为一体,就意味着一个占据了世界岛核心位置的军事经济体出现了,那必然会加速欧美一体化的进程,会造成世界大乱局,所以我们在和俄罗斯合作的时候,一直都在把握着这个度。
最后是第五个维度的考虑——自身实力。
试想一下,我们和俄罗斯结盟,到底能得到什么东西?
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不结盟一样可以交易。
俄罗斯的尖端科技?现在在绝大多数领域,我们都超过了俄罗斯。
那就是需要俄罗斯的核保护和军力支持?截至2025年,现在全世界基本认定中国是保二争一的军事强国,我们不需要俄罗斯的军力支持,而核武库,根据美国的判断,现在我们也拥有了非常够用的实力。

那既然如此,我们何必去搞结盟绑定那一套呢?我都不知道我们能从俄罗斯那里得到什么东西,以咱们现在的实力,工业实力超过美国日本德国之和,军事实力一年下水一个英国海军,经济实力俄罗斯更是只等于我们一个省,在这样的情况下,真的有结盟的必要吗?
我发现网上很多人存在一个严重的思维误区,那就是好的时候恨不得和兄弟穿一条内裤,结果后面两人翻了脸又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敌对关系,这样的案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由此可见,这种相处模式是有问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适当的保持一定的距离,给双方一些调整的空间,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持续。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想要长久维系,归根到底还是利益的稳定置换,你帮我一下,我帮你一下,互有往来才能持续,一旦搞成了道德绑架式的捆绑关系,或者居高临下的施舍关系,这样的关系早晚都得分崩离析。

所以我们理解中俄关系,相信国家的判断就行了。
前些天,王毅外长访问俄罗斯的时候重申了中俄关系的三大原则:
第一, 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
第二, 中俄平等相待,合作共赢。
第三, 中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原则,也是中俄关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