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非常重要!
作者: 子木
来源微信公众号:子木聊房
已获授权转载
昨天,高层开了一个规格极高的会议,市场上没人敢解读,但我还是选择讲一下,核心内容就一句话:
强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是对未来全国城市、产业、以及市场格局的历史性颠覆,也深刻影响着未来,我们对财富的理解。
先来讲“统一大市场”。
这个概念是两年前提出的,期间声音一度消失了,但昨天又再次提到,言辞恳切。其实相当于吹响了“集结号”。
本质上是顶层分配机制的改革,每个人都有机会从中受益。官方给出了“五统一、一开放”的基本要求,怎么理解呢?

1、
首先要明白,什么叫“不统一”?
举个例子,比如出租车,滴滴出现之前,出租车市场高度垄断,但并没有出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出来。
为啥呢?
因为这种垄断,本质上是地方保护主义壁垒导致的。
出租车掏份子钱给地方,地方提供市场保护,打击外来竞争者,然而消费者只能忍受着糟糕的服务。
后来,随着打车平台诞生,出租车的势力才彻底退出市场。
再比如大型商超。
20年前,跨区域的大型商超,只有外资,比如沃尔玛和家乐福这几个。
为啥呢?因为外资商超之所以能畅通无阻,是因为各地方有引进外资的考核任务,地方不得不这么干。
而国内的商超要想去其他城市发展,就难了。这跟地方政府保护本地企业有本质冲突。
后来,电商崛起,打破了区域保护壁垒,消费者这才可以从全国任意地方买到好产品。
其实互联网打车平台,以及电商平台,就是统一大市场的“雏形”。但这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限制,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接下来,建立统一大市场,就会逐步消灭这一现象。
中Y集权下,地方说了不算,那么这就是对相关利益链的一次重构,打破地方保护壁垒,促进市场良性竞争,让更多的利益流向普通人。
除此之外,统一大市场,还有更重要的含义是:
“消灭内卷”。
过去国内是什么经济?
“复制经济”。
只要有一个产业赚钱,马上就会有无数资本和企业涌入,大家拼价格拼产能,最终导致产业恶性竞争,彻底沦为不赚钱的廉价产业。
比如前几年光伏产业很火,结果所有省份都开始发展,拼命建仓搞产能,价格越卷越低,最终陷入困境。
新能源车也是这样,刚发展起来后,一夜之间,全国各地都在拼命花钱投资,抢新能源车企,产能越来越大,过剩后就开始卷价格,车企亏损,地方投资全部成了债务。
最严重的当属房地产经济,门槛低、复制性强,从一二线城市到十八线小县城,无一例外都在卖地盖房子。
结果无序生产,造出了大量过剩的垃圾房,住也不好住,卖也卖不出去,全部成了地方“黑债”。前几天爆出新闻,河南某市城投为了补债务窟窿,竟然把当地养老金都花光了……后来清查,发现广西很多城市都出现了一样的情况。
2、
你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然后地方开始设卡保护,产能过剩。
这种复制性经济,恰恰证明了很多城市在产业发展战略层面的“低能”,他们不懂把自己的优势发扬光大,而只是觊觎别人碗里的,盯着锅里的。
靠不断搞项目来套钱,用债务驱动经济,当然更多是驱动自己的钱包。
举个例子,内蒙。最好的产业是啥,应该是草原生态旅游,牛羊肉,牛奶、奶皮子等农牧业。
结果旅游行业,到现在还存在宰客现象,而牛羊肉,这些年没有走出任何一家龙头企业。
除了呼伦贝尔羔羊肉,被海底捞等火锅涮肉带得有些名气以外,整体品牌声量还不如宁夏滩羊。
一个供应链的朋友说,宁夏滩羊很多都不够卖,有的商贩就直接去草原拉羊,回宁夏喂养几天,就当作滩羊卖了。
不过现在有了统一大市场,格局生态就会产生“颠覆性”改变。
中央充当的是“大家长”身份,会主张各省各市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对于没有环境和基因发展的产业,大概率是不会通过的。
比如山西最近说,要举全省之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河南要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广东是低空和深海经济,海南是航空和现代种业等等。这都是在重新寻找并敲定自己的定位。
如果遇到重合的产业,大家长会站出来评估,包括投资收入比,以及可落地性。不能说,你想发展啥就发展啥,是你能发展啥才给你钱让你发展啥。
同时拒绝重复性经济,停止产能无序扩张。最近已经走出了关键一步。
很多行业以及城市,都已经接收到了“限产、反内卷”的要求。
比如光伏产业,将从7月开始集体减产30%;猪肉暂停扩产,出栏体重也需要控制在120斤左右;钢铁减产,多家钢企接到通知,烧结机限产30%;水泥行业发布了“反内卷”公告;建材龙头开始对经销商进行提价。
还有新能源车减产,产能要砍掉三分之一,几家车企强制取消夜班,就连迪子也被迫停止了“价格战”。
反内卷行动出来后,股市反应激烈,几大板块都出现了涨停现象。说明资本相信“需求”,但之前一直诟病于“供给”。
而统一大市场,就有这种能力——在短期内强制性解决内卷和无序竞争。
市场可以竞争,但是不能无序,更不能低价劣质,像某少少,之前把全国价格卷到极致,人们以为买到了便宜产品,但背后却是对整条产业链的极度压榨。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商品品质无限下滑。
最终,所有人都赚不到钱,经济陷入塌缩。
所以接下来,为了让经济反转,强制“反内卷”是非常有必要的,控制产能,控制加班,让价格和消费都反弹起来。
商品有价格,企业有利润,员工有工资,才是经济正循环。
说实话,过去我们一直在摸着西方过河,但事实证明,完全走“纯市场化”道路,并不适合我们。
因为东大一直都是生产型市场,而不是消费型市场。如果按照目前的状态,持续下去,通缩会加剧经济崩溃。
这时候就需要一张大手,统一战力,结束资源浪费和内耗。让各个省份找到自己的经济支柱,结束同质化内卷,加强差异化协作,让东大产业一起走出去,赚老外的钱,这才是“统一大市场”的根本目的,也是东大走出“缩”环境的必经之路!
3、
那么统一大市场形成后,会对未来产生什么影响呢?
首先地方保护壁垒会被破除。
比如胖东来为什么不去省外发展,不是不想,也不是没能力,而是去省外,会被层层设卡,不公平对待,因为任何地方都不会让外来生物,影响自己的利益。
但统一大市场后,胖东来就不用担心了。一旦受到政策方面的不公平对待,就可以直接向中Y监管中心申诉,后者派调查组下来进行调查。
那么,龙头企业的优质商业模式,就不会再受到地方保护主义限制,可以无限扩大,畅通无阻。
这对于大A也是好事。好企业多了,才有价值投资的基础,股市才能繁荣起来,金融大市场才有未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根据名字玩玄学炒作。未来东大起码会可以出现100家万亿市值的大企业。
其次各个省份,各干各的,各发展自己的优势,那么利益冲突就减少了,逻辑上关系走好,会极大地促进社会运转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还可以联合开发更多制度福利和大型基建措施,方便于民。
这对民生保障影响深远,比如之前外地人去北京看病,本地医保是不给报销的。
但这几年,通过层层协调,可以报一部分了。
这就是统一的一种尝试和努力,那么未来在社保、公积金、医疗、教育等等方面都会出现不断统一化的趋势。
最后,社会上“关系的力量”也会不断衰减。
之前做生意,得请人吃饭送礼,被吃拿卡要才能获得入场的权限,没办法,凡事只能靠关系。
但未来中Y集权后,地方说话已经不作数了,这时候就要乖乖拿着实力和作品,去招投标。
当然不能说完全杜绝这种现象,毕竟地方还可以钻空子,但起码在制度上,会有了顾及,会收敛之前的不合理行为。这已经是非常大的改变了。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将全国市场营商环境引向正道,孵化出更强大的龙头企业,企业出海,把全球财富带回东大,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才能助力于冲顶。
当然,统一大市场,也会促使“马太效应”更为激烈的发生,理论上差劲的城市、产业和公司都会被时代的洪流淘汰掉。
未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会表现在方方面面。
最后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政策有了“根本效力”。
过去很多好政策执行不下来,是因为到了地方会大打折扣,或者一刀切式跑偏了,但未来在中Y集权的逻辑下,地方就会变成执行者角色,而不是决策者,政策会高效贯穿上下。
所以我认为“统一大市场”,可能是近几十年以来,东大内部经济最有效的改革,也可能是全球最先进的制度。只要做成了,那就是另一番景象,值得期待。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