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美大联盟意味着什么?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普京去阿拉斯加和特朗普会面之后,轮到了泽连斯基去见特朗普。
泽连斯基这次是去美国白宫。
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泽连斯基去了好几次白宫。
拜登时代,泽连斯基去白宫的回忆很愉快。那次他躺在美国的军用运输机跨过了大西洋,在美国收获了热烈的掌声,尤其是国会的掌声让他受用无穷。拜登、佩洛西等民主党大佬将其推到西方抗俄斗士的位置上,给予其巨大的支持。
特朗普上台之后,泽连斯基也去过白宫,那次回忆很不愉快,万斯等人甚至指责泽连斯基穿衣方式不尊重美国,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态度也不友好。其中的原因也不难理解,特朗普刚上台,要和拜登的民主党执政方向划清界限,甚至暂停了对乌克兰的军火援助。
这次泽连斯基去白宫见特朗普,预计待遇会比上次好很多。
一方面,特朗普已经握紧了权力的权杖,需要团结有利于美国的势力。如果他继续强压乌克兰让步,会让欧美的裂痕大幅扩大(欧盟选择继续支持乌克兰),成为下一轮大选中建制派攻击他的把柄(2020年大选,特朗普就是在欧盟建制派的联手攻击下败给了拜登)。
另一方面,泽连斯基已经和特朗普签署了“乌克兰矿产协议”,相当于把乌克兰矿产资源的一半献给了美国。那个协议对美国的大财团极其有利(其中一条,收益在乌克兰和美国都不用交税)。
单凭这两点,特朗普这次应该不会再轻慢泽连斯基,毕竟泽连斯基给了特朗普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如果泽连斯基接下来配合,哪怕让俄乌战争短暂停火,都非常有利于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但是泽连斯基这次并非一个人访美,而是有一群人随他一起去,他们都是欧洲大佬。根据目前透露的消息,确认跟随泽连斯基访美的欧洲政要包括但不限于:
英国首相斯塔默
法国总统马克龙、
德国总理默茨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芬兰总统斯图布
北约秘书长吕特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分析一下这个阵容:
英国首相,代表了英国对乌克兰的支持。
法、德、意三国是欧盟经济体量最大的三个国家,代表欧盟的核心力量支持乌克兰。
欧盟主席代表了欧盟那些国家,北约秘书长代表了欧洲北约成员国的态度。
简单来说,欧洲这次组建的访美大联盟透出了几点关键信息:
1、美国还是西方世界不可动摇的大腿
欧美虽然有分歧,时不时打嘴仗,但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大概率还是会统一战线。
欧洲的事儿,并不是欧洲人做主,而是美国人做主。
这是现实实力决定的。
欧洲大佬组团去白宫,也是认可美国的老大地位,算是给足了特朗普面子。可以想象,特朗普这次会非常高兴。也许他内心深处看不上欧洲政客,但是他这次要冲击诺贝尔和平奖,而诺奖是欧洲颁发的,很多欧洲政客对诺奖评委影响很大。看在诺奖的份上,特朗普应该不会冷落这群欧洲政客。
美国会抛弃欧洲么?现阶段看,不会。
欧洲会彻底摆脱美国、奉行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外交么?也不会。
2、欧洲不想被排除在餐桌之外,成为菜单上的一员
特朗普和普京谈判,把欧洲各国晾在一边,刺痛了他们的玻璃心。
欧洲,曾经盛产列强。当年的葡萄牙帝国、西班牙帝国、荷兰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德意志帝国等等,都曾是显赫一时的大佬,相当于祖上都阔过,所以欧洲各国自视甚高。然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苏瓜分世界,曾经的欧洲列强实际上已经沦为了小弟。但他们仍然不认为自己是小弟,还以为是当年的大佬。
美俄谈乌克兰战争时,欧洲各国觉得自己没有参与到,丢了面子,但他们又不能拿美俄怎么样。所以这次,他们跟着泽连斯基去见特朗普,表示自己也参与了俄乌谈判,也上了餐桌,不是菜单中的一员。虽然有些自欺欺人吧,但也不失为化解尴尬的一种方式。
3、虽然欧洲在没落,但仍然不可小觑,甚至可以影响美国的政策
欧洲现在给人感觉很菜,主要是因为他们一盘散沙。其实从纸面势力上来说,欧洲并不弱。
政治层面,欧洲有英法两个常任理事国,在亚非拉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经济层面,欧洲仍然是地球村的财富汇聚地之一。
对美国来说,欧洲是美国霸权的根基。如果没有欧洲的支持,美国的霸权就是一句空话。美国经常耍手段从欧洲薅羊毛,但关键时刻,美国不会真的不顾及欧洲的感受。比如说特朗普上台之后,一度暂停对乌克兰的援助,但欧洲继续支持乌克兰。随后特朗普眼看无法彻底拿捏欧洲,又恢复了对乌克兰的援助。
乌克兰战争之前,欧美之间有分歧。普京某种意义上来说错判了欧美的分歧而发动乌克兰战争,最终让自己陷入了战争泥潭。因为乌克兰战争让欧洲感受到了威胁,让原本有裂痕的北约再次团结起来。这是一个巨大的教训:对欧美,直接军事威胁效果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