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淳于| 驻韩美军慰安妇:“警察和皮条客是一伙的!”
【文/东方军事专栏作者 余淳于】
“我至今仍无法忘记被美国士兵殴打的情景,仅仅因为倒酒时低着头,或者没有面带微笑,有时甚至毫无理由就被扇耳光。”
这是一位曾经被迫为驻韩美军提供性服务的韩国女性的陈述,遭遇之惨,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发生在现代社会的事。
9月8日,117名受害者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要求韩国政府与美军当局为其共同违法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每人索赔1000万韩元(约合8000美元),并要求美军当局做出真诚道歉——这被视为是“基地村”女性首次直接向美军提出责任追究。
9月8日,“驻韩美军慰安妇损害赔偿诉讼案”召开记者会
“根本无法逃走,抓回来就被打”
所谓“基地村”,是指1961年12月,韩国军政府直接将美军基地周边两公里划定的“慰安特区”,全国共104个地点被官方默许用于向美军提供性服务,这些在美军基地旁边的所谓“特区”,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基地村”。
根据历史学家和活动人士的调查,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共有数万名韩国女性在这些“基地村”,为驻韩美军提供性服务。
京畿道东豆川市“外国人观光特区”的一条街道,这里曾经有很多服务美国士兵的夜总会和妓院。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在韩国女性权益组织Saeumteo出版的《慰安妇历史资料集》中,通过受害者的口述,揭露了“基地村”中残酷的生存现实:许多女性是被以“高薪包食宿”的招聘谎言诱骗过来的,实际却陷入性剥削的深渊。她们一旦进入,几乎无法逃脱。“皮条客”、警察与官员相互勾结,形成严密的控制网络。
而他们对于“基地村”女性的控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且相当残酷:
一是药物控制,通过毒品使她们成瘾并依赖控制者供应;
二是债务陷阱,用各种办法不断扩大债务使她们无法偿清,被迫持续工作;
三是肉体暴力,殴打与虐待成为日常威慑;
四是思想操纵,将她们宣扬为“赚取外汇的爱国者”“韩美民间外交官”“美元产业的脊梁”,用扭曲的荣誉感进行精神PUA。
韩国媒体《Sisa Journal》曾在2016年推出关于美军慰安妇的系列报道,其中多名受害者接受采访并讲述了她们的遭遇,以下是整理自其中两位主要受访者的口述实录:
问:您最初为什么会选择去“基地村”工作?
金女士:我看到一本宣传册上刊登了一条提供住宿的招聘广告。我想既然要去工作,总得有个地方住,就去了那边。结果发现那其实是一家职业介绍所,他们把我介绍到了“基地村”,但我完全是被骗去的,起初根本不知道那是服务美国士兵的地方。
问:那里的女性有没有尝试过逃跑?
金女士:刚开始的时候,身边一直有人紧紧跟着,连去澡堂都有人监视。在那样的监视下,根本没法逃跑。我见过一些姐姐尝试逃跑,但被抓回来就会遭到毒打。整个制度根本不给你逃跑的机会。
问:您是否曾向警方报告被骗的情况?
金女士:如果你去警局报案,没过多久,老板(皮条客)就会来接人。警察和皮条客根本就是一伙的。
朴女士:报警根本没有用。他们被要求封口,其实什么都知道。皮条客和当地警察都是有联系的。还有个警察后来甚至自己开了一家俱乐部(即军营妓院)。
问:当时“基地村”女性需要“登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未成年人成为美军“慰安妇”?
朴女士:我当时是被皮条客带到一个地方,一个老人给我做了张假身份证。我用假证件通过体检,当时登记卡上写的年龄是21或22岁,实际上我只有15岁。那时候的孩子(未成年人)再怎么成熟,和二十多岁的人看起来也不可能一样。但就算政府官员或警察看出来,也没有人管。
上文中的朴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已60多岁。1971年,她年仅15岁,因家境贫寒、急需找工作,从济州岛到首尔谋生,而后又被骗至“基地村”,落入皮条客的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1971年正值韩国政府加强对美军慰安所管控的时期。当时正值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调整时期,受尼克松主义影响,美国逐步减少驻亚洲军力,驻韩美军也从约6.3万人中撤出2万人,这对朴正熙军政府构成极大压力。因担忧美军继续撤军,韩国政府发起所谓“净化运动”,成立“基地村净化委员会”:强制要求“基地村”妇女接受性病检测,并加强了对“基地村”的直接与间接干预——也是那个时期,导致了相当多人权侵害行为的发生。
1977年5月2日,朴正熙总统亲自签署了有关基地村净化措施的文件。
1959年10月18日《东亚日报》的一篇文章称,全国健康检查显示,慰安妇中有66%的人是病毒携带者。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以下是朴女士的另一段回忆:
“如果你每个月借几万韩元,他们会帮你还债,但是带利息的。他们不会一次性给你十万韩元这样整笔的钱,而是分几万韩元这样一点点给......我从没拿到过一整笔钱。”
“如果逃跑被抓,就会挨打。皮条客还会把抓回逃犯的费用全部算在女孩身上,打人只会让债务越滚越多。那个地方非常偏僻,到处都是田地,逃跑更难。报警也没用,警察和皮条客是串通的。”
“如果有个美国大兵染了性病却指名道姓说是我传染的,我就得被关进性病筛查不合格者的拘留中心。可事实上美国兵几乎每个人都在乱搞,他们只是挑自己讨厌的人诬陷。被选中的人就得赶紧去打青霉素,等上三天。但那针非常难受,我见过有人打完青霉素口吐白沫。”
关于“基地村”女性的生活状态,她还补充道:
“很多女性连房租或家里的煤气费都付不起。辛苦攒钱、甚至好不容易付了贷款的人,却也享受不到任何社会福利......医疗费用没有补助,生病也去不起医院......而且每个人都病着,连医药费都凑不齐。”
朴女士的这些话反映出,当时她观察到的许多美军慰安妇都处于相当严重的经济困境。而悲哀的是,越是贫穷,就越难以脱离这份工作,无法解套......
韩国政府正是帮凶
从这些第一手资料来看,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何如今这117名受害者要将矛头直指美军。确实,韩国政府是共犯,而且它毫不避讳地承认了这一点,甚至以“为了国家发展”“为了大韩民国的生存”等说辞自我粉饰——但暴行的直接实施者,终究是美军。而这份公道,韩国政府真的有能力替受害者做主吗?
其实,法院此前已认定韩国政府对这些受害者女性负有一定责任——早在2022年9月,韩国最高法院就维持了下级法院判决,裁定国家需向120名“基地村”女性每人支付300万至700万韩元(约2300至5400美元)的赔偿。法院明确指出,当时的韩国政府不仅纵容、默许“基地村”的卖淫活动,甚至积极鼓励并为其提供合法性辩护。
驻韩美军慰安妇资料图
但这些赔付显然无法平复内心的伤痛,这些受害者再次提起诉讼,主张“基地村问题的真正责任方是美国和美军”,这也是“基地村”女性首次提出——这无疑戳中了韩国政府的“肺管子”,毕竟此次诉讼正值美军进驻韩国80周年,而且就在上周,美韩之间刚刚爆发了现代汽车工厂事件。
从韩国政府的立场来看,这一举动无疑触及了敏感神经。美国作为其关键盟友,在韩国外交与安全事务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个得罪不起的主。
众所周知,驻韩美军的存在始终是韩国主权结构中的一个特殊因素。与隔壁的日本相似,韩国在战后也长期处于“主权不完整”的状态——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后,又迎来了美国的军事存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大量美军进入半岛,战后驻军规模一度高达六万人,后逐渐稳定在三至四万人左右。
驻韩美军“慰安妇”制度的形成,正是来自这两大历史因素:一是日本殖民时期遗留的慰安所体系未被彻底清理,导致美军进入的时候,许多女性仍在其中被迫提供性服务,甚至很多美军基地直接建在原先日本的军事基地基础上,从而继承日本的慰安所制度;二是韩国政府在国家层面系统性的推动与默许。
正如2022年法院判决所指出,韩国政府当时的纵容与鼓励是“基地村”性剥削制度形成的主因。为什么这么说呢?
朴正熙军事政权之所以能上台并稳固统治,很大程度上倚仗美国的默许——冷战时期,在美国的东亚战略中,韩国只需要当好反共的“排头兵”角色即可。对此,朴正熙深谙此道:想要维持政权稳定,就必须“招待好”美军。于是,所谓的“基地村”应运而生。
为美军服务的韩国慰安妇
也是为了维持所谓的美韩同盟,这些年来韩国政府和社会对这一问题总是避而不谈。笔者身边恰好有一位研究慰安妇问题的韩国朋友。作为一名学者,她坦言在韩国,慰安妇话题仍大多围绕日本展开,很少触及美军慰安妇的存在。
SBS曾经有一档节目《我想知道》的封面海报,上面写着:我们不是猴子!因为,那些针对美军慰安妇设立的性病防治所,被美军称为猴子屋(Monkey house)。网络截图
这位朋友告诉笔者,如今韩国社会中有相当多人对这一群体并不认同、甚至缺乏同情(这与对日军慰安妇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许多人认为这些女性是出于拜金或崇洋心理“自愿”成为慰安妇(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这样的个案)。
直至今日,一些人遇到她们或她们的后代,仍会使用极具侮辱性的词汇如“洋公主”来称呼她们。她提到,美军慰安妇所遭受的美军暴力,以及当时政府与皮条客、债主合谋施加的压迫、虐待与剥削——这些话题在韩国社会中虽有讨论,但难以正本清源。
总之,美军慰安妇问题是一个可不断延展的沉重议题。往前,关联日本殖民时期遗留的制度糟粕;往后,牵出韩国色情产业的发达与延续;往深,可以透视韩美不平等关系下,美国对韩国在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剥削与霸凌。
其中诸多议题,在当下的韩国社会仍极具讨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而对于这117名受害者的正义诉求能否得到回应,不仅是对历史真相的负责,也将成为韩美关系的又一重大考验。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首页 上一页 1 2 余下全文【文/东方军事专栏作者 余淳于】
“我至今仍无法忘记被美国士兵殴打的情景,仅仅因为倒酒时低着头,或者没有面带微笑,有时甚至毫无理由就被扇耳光。”
这是一位曾经被迫为驻韩美军提供性服务的韩国女性的陈述,遭遇之惨,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发生在现代社会的事。
9月8日,117名受害者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要求韩国政府与美军当局为其共同违法行为承担赔偿责任,每人索赔1000万韩元(约合8000美元),并要求美军当局做出真诚道歉——这被视为是“基地村”女性首次直接向美军提出责任追究。
9月8日,“驻韩美军慰安妇损害赔偿诉讼案”召开记者会
“根本无法逃走,抓回来就被打”
所谓“基地村”,是指1961年12月,韩国军政府直接将美军基地周边两公里划定的“慰安特区”,全国共104个地点被官方默许用于向美军提供性服务,这些在美军基地旁边的所谓“特区”,就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基地村”。
根据历史学家和活动人士的调查,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共有数万名韩国女性在这些“基地村”,为驻韩美军提供性服务。
京畿道东豆川市“外国人观光特区”的一条街道,这里曾经有很多服务美国士兵的夜总会和妓院。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在韩国女性权益组织Saeumteo出版的《慰安妇历史资料集》中,通过受害者的口述,揭露了“基地村”中残酷的生存现实:许多女性是被以“高薪包食宿”的招聘谎言诱骗过来的,实际却陷入性剥削的深渊。她们一旦进入,几乎无法逃脱。“皮条客”、警察与官员相互勾结,形成严密的控制网络。
而他们对于“基地村”女性的控制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且相当残酷:
一是药物控制,通过毒品使她们成瘾并依赖控制者供应;
二是债务陷阱,用各种办法不断扩大债务使她们无法偿清,被迫持续工作;
三是肉体暴力,殴打与虐待成为日常威慑;
四是思想操纵,将她们宣扬为“赚取外汇的爱国者”“韩美民间外交官”“美元产业的脊梁”,用扭曲的荣誉感进行精神PUA。
韩国媒体《Sisa Journal》曾在2016年推出关于美军慰安妇的系列报道,其中多名受害者接受采访并讲述了她们的遭遇,以下是整理自其中两位主要受访者的口述实录:
问:您最初为什么会选择去“基地村”工作?
金女士:我看到一本宣传册上刊登了一条提供住宿的招聘广告。我想既然要去工作,总得有个地方住,就去了那边。结果发现那其实是一家职业介绍所,他们把我介绍到了“基地村”,但我完全是被骗去的,起初根本不知道那是服务美国士兵的地方。
问:那里的女性有没有尝试过逃跑?
金女士:刚开始的时候,身边一直有人紧紧跟着,连去澡堂都有人监视。在那样的监视下,根本没法逃跑。我见过一些姐姐尝试逃跑,但被抓回来就会遭到毒打。整个制度根本不给你逃跑的机会。
问:您是否曾向警方报告被骗的情况?
金女士:如果你去警局报案,没过多久,老板(皮条客)就会来接人。警察和皮条客根本就是一伙的。
朴女士:报警根本没有用。他们被要求封口,其实什么都知道。皮条客和当地警察都是有联系的。还有个警察后来甚至自己开了一家俱乐部(即军营妓院)。
问:当时“基地村”女性需要“登记”,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未成年人成为美军“慰安妇”?
朴女士:我当时是被皮条客带到一个地方,一个老人给我做了张假身份证。我用假证件通过体检,当时登记卡上写的年龄是21或22岁,实际上我只有15岁。那时候的孩子(未成年人)再怎么成熟,和二十多岁的人看起来也不可能一样。但就算政府官员或警察看出来,也没有人管。
上文中的朴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已60多岁。1971年,她年仅15岁,因家境贫寒、急需找工作,从济州岛到首尔谋生,而后又被骗至“基地村”,落入皮条客的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1971年正值韩国政府加强对美军慰安所管控的时期。当时正值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调整时期,受尼克松主义影响,美国逐步减少驻亚洲军力,驻韩美军也从约6.3万人中撤出2万人,这对朴正熙军政府构成极大压力。因担忧美军继续撤军,韩国政府发起所谓“净化运动”,成立“基地村净化委员会”:强制要求“基地村”妇女接受性病检测,并加强了对“基地村”的直接与间接干预——也是那个时期,导致了相当多人权侵害行为的发生。
1977年5月2日,朴正熙总统亲自签署了有关基地村净化措施的文件。
1959年10月18日《东亚日报》的一篇文章称,全国健康检查显示,慰安妇中有66%的人是病毒携带者。
1 2 下一页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