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小国恃“弱”凌“强”!
来源:静思有我(ID:jingsiyouwo666)
最近这几年,国际上常有一些怪现象,比如小国喜欢欺负大国,今天我们来说一说。
我的语文是语文老师教的,这一点我用人格保证。
但是当我看到立陶宛新总理鲁吉涅内说的一句话的时候,我有点怀疑这个事儿了。
因为我实在看不懂她的意思。
她在9月15日向议会提交的施政纲领中说:她承诺向中国施加压力,希望中国能回应立陶宛恢复两国关系的提议。
啥意思?
她要跟我好,用的方式是向我施压。
我就想说一句:你以为你是奥特曼?还是特朗普?
你不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吗?
以你的力气和身板,能把中国这根瓜扭在你身上吗?
所以我搞不懂他的意思,我怀疑我的语文不是语文老师教的。
我吓得不轻,赶紧去查资料。
这里要做个检讨:最近这一年多,由于国际上的大事很多,中国的大事也很多,我自己的私事也很多,所以我没怎么关注立陶宛——这个面积6.53万平方公里、人口289万的县级小国。因为在中国它也就是一个县的规模。
不过我也没有彻底把它忘了。
2021年,立陶宛允许中国台湾省在他那儿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
这事连美国都不敢干。在美国的类似机构都叫“台北”代表处,而不叫“台湾”代表处。
中国自然很生气,然后在2021年11月将两国关系从大使级降至代办级,并附加了经济反制和金融限制。
到了2024年11月22日,原来执政的立陶宛“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惨败,社会民主党上台,新总理帕卢茨卡斯表示,以“台湾”为名设立代表处是“重大外交错误”,要恢复与中国的关系。
这是我知道的。
而我不知道的是:为啥立陶宛服软了,中国和立陶宛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
由于我很忙,所以没深究这个事——因为国际上的大事实在太多了,我自己的私事也很多。
不过,想起立陶宛曾经牛叉的样子,我凭感觉猜测是立陶宛口是心非,没有拿出实际行动。
今天我查了一下资料,才发现我错了。
今年2月18日,立陶宛总统安全及外交顾问斯凯斯吉里特对记者说:
“中国对改善关系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也没有主动发出修复关系的信号。”
4月4日,路透社还报道,立陶宛决定断绝与台湾当局的合作。
这表现还算是不错的。
但是两国关系还是没有改善。
总之,好像不是立陶宛的问题。
这下我就明白了。
我觉得,像我这样的普通中国网民,一天到晚都忙得不得了,顾不上关注立陶宛,更何况日理万机的我的国呢?
立陶宛最大的问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我不是说小国就不能把自己当回事儿,小国也是国,跟大国是平等的。但是毕竟实力摆在那里,美国都不敢做的事你敢做?你是不是太把自己当人物了?你把自己当人物也行,你总不至于超过美国吧?
也许是因为我的国没搭理他,立陶宛接着又开始生气并施压:今年5月,中国最后一个驻立陶宛的外交官因为有事离开了立陶宛。回去的时候,立陶宛说他证件过期了,不让他入境。
立陶宛的如意算盘是:你看,我不让你入境,你总要找我商量吧。一商量就接上头了,接上头了就可以谈恢复关系的事儿了,对吧?
可是我的国没有,我们的这个外交官也没有这样做。我们的这个外交官直接飞到了伊斯坦布尔,不到他那儿去了。
这下立陶宛算是彻底抓瞎了,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了。
今年8月,当总理还不到一年的立陶宛新总理帕卢卡斯又辞职了。8月26日,他们又选出了这个鲁吉涅内当新总理。——他们的总理有本事没本事我搞不清楚,但是肯定是新的,而且还新鲜得很。——他们好像不吃预制菜。
这个新总理就说他要向中国施压,让中国同意跟他好。
立陶宛现在想跟中国好,大概是因为以下原因:
立陶宛国家统计局4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立陶宛有17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失业率飙升至7.9%,外债占GDP比重突破70%。
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挑战中国的底线导致中国在经济和金融上对它进行制裁。主动切断俄罗斯的能源和电力,让自己没有电用,没有天然气用。但是对乌克兰很大方,实施大力援助。还表态要把军费提高到gdp的5%~6%。
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折腾,日子就没法过了,所以他现在想起来要跟中国好了。但是,他用的方法是施压。
我觉得他要好好学一下数学。
美国现在对中国施加的压力不小了,但中国仍然没有屈服。
93阅兵的6天后,9月9日,美国防长给中国打来电话,中国的新闻报道是这样的:
中国防长说了啥啥啥,啥啥啥。
中国防长说了啥啥啥,啥啥啥。
中国防长说了啥啥啥,啥啥啥。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文章结束了。
正常情况下,新闻报道应该接下来说美国防长说了啥啥啥啥啥啥,美国防长说了啥啥啥啥啥啥,然后再说双方共同说了啥啥啥啥啥……
可是,这都没有。这个应该有,这个可以有,可是这个真没有。
为啥?
熟悉中国舆论报道规律的人都知道:
这是因为中国防长把美国防长说的话全部都怼回去了。既然全部都怼回去了就是全部不同意。既然全部不同意就没有办法报道。
为什么全部不同意就不报道了呢?因为如果要报道就要进行批判,一批判美国就没面子了,所以不报道是给美国留面子。是君子之国的表现。
中国防长能够把美国防长的话全部怼回去,那么,人口只有美国的1/120、面积只有美国的1/140、GDP只有美国的1/370的立陶宛,要对中国施压,什么时候才会有效果呢?
立陶宛确实要努力。
这倒不是中国要耍大牌,中国历来主张大国小国一律平等,中国反对国家之间恃强凌弱……
但是我在2021年评价立陶宛挑战中国底线的时候,也说过一个观点:中国也要反对恃弱凌强。
对于恃弱凌强的立陶宛。中国必须要让他难受,难受到底,然后长记性,才能跟他好。
这一点很重要,就在9月15日立陶宛新总理鲁吉涅内声称要向中国施压,让中国跟他好的3天之前,9月12日,波兰关闭了与白俄罗斯的所有公路和铁路口岸,导致中欧班列北线运输线路中断,300辆货运列车滞留,1万多集装箱货物积压。
波兰国土面积3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1/30。波兰人口3,800万,是中国的1/37。波兰2024年GDP9000亿美元,是中国的1/22。
就这,他要恃弱凌强,欺负中国。当然他找了一个理由,说是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演习,它的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
那么中国怎么办呢?他关闭边境的11天之后,9月23日,中国宣布开通北极航线,货船经白令海峡、北冰洋抵达欧洲,到达欧洲的时间是18天,比中欧班列的25天少7天,比走苏伊士运河的40天少22天,比绕行非洲好望角的50天要少32天。
两天之后的9月25日,波兰就把口岸开放了。
问题是:波兰开放了,我们的北极航线要走吗?当然要走。
北极航线一年只有4个月能够正常通行,另外8个月需要用破冰船破冰才能航行。世界上80%的破冰船是俄罗斯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破冰船也是俄罗斯的。俄罗斯帮着破冰,肯定要挣点破冰费,那就让俄罗斯挣吧。走了北极航线,就不经过波兰了,波兰就收不到过路费了。
更有意思的是,波兰之所以对中国使这一招,原因在于中国没有跟着西方一起制裁俄罗斯。那么现在好了,你对这事有意见,你关闭口岸,我就走北极航线,还让俄罗斯多挣破冰费,同时让你少挣过路费。
我看你怎么想?
最重要的是,这事儿不能因为波兰态度好了就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能停,要一直干下去,一直干到他疼,干到他真正长记性。——他长了记性还是不停。
同理,中国跟立陶宛的关系也不能着急,让他继续对中国施压,一直到他压不动了再说。对于立陶宛的施压,我就是4个字:随意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