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有点太重了!
来源公众号:言他君
FBI逮捕了一个名为阿什利·泰利斯的人,在印度引发轩然大波,因为这个阿什利·泰利斯,不是一般人。
他原是印度人,后来移民美国,拿到了美国国籍,进入美国外交系统工作,虽然名义上是美国人,但骨子里,还是热爱印度的,毕竟出生在印度。
于是,他利用外交工作的机会,推动印美关系。
1998年印度试爆核武器,激怒了美国,毕竟美国不希望印度拥有核武器。于是,克林顿制裁了印度,小布什上台后延续了这一策略。
直到2005年,由阿什利·泰利斯出面,说服其上司,上司又再说服上司,美国对印度的制裁,方被大幅解除,两国关系正常化。
后来的“印太战略”,也源自阿什利·泰利斯的想法。

于是,他成了印度和美国交往的象征,他的举动,往往和印美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形容,阿什利是印度版的基辛格。
这个评价未必百分百准确,但阿什利对印美关系的推动,甚至是印美关系的头号推手,毋庸置疑。然而,他却在近期被FBI逮捕了。
FBI声称,阿什利涉嫌“通中”,和中国勾结,显然,这就是莫须有。毕竟,这样一个反华、推动印太战略的人,“通中”可能性为0。
和中国外交系统有一些接触,倒是有可能,比如,和中国外交官共同出席某个会议、某个论坛,不过,这和“通中”的距离实在太远。
不能说,大家出席同一场活动,就是互相串通。
现在,FBI非要说你串通中国,就是随便找个罪名,不是要收拾你,而是警告印度。
为什么?
就在阿什利被捕的时候,懂王亲口说,莫迪答应他,不再进口俄罗斯石油。
这句话的真实性,当然无法确认。
毕竟,懂王每天吹的牛,多的去了,从越南贸易协议,到日本投资协议,各种赢,但真赢的没几个,绝大部分只是停留在嘴上。
所谓莫迪答应,也不过是先赢一波。
莫迪还不好反驳,反驳了,就是得罪懂王,不反驳,则引发俄罗斯猜疑,制造隔阂。

怎么看,这波赢都不亏。
于是我们知道,懂王的最大诉求,是让印度暂停购买俄罗斯石油,而阿什利,就是个筹码,谁让你是印度基辛格,老子抓的就是印度基辛格。
阿什利如果被判刑,那么被判刑,就不只是阿什利,而是印美关系。懂王一波上强度,就是告诉莫迪,你再不答应我的条件,印美关系就毁了。
不得不说,下手有点太重了。
毕竟印度的“印太战略”的关键,这样逼印度,就不怕印度翻脸?虽然明着翻脸不可能,但暗中各种不配合,还是有能耐的。
莫迪应该很纠结,整个印度政府,大概率也很纠结,因为他们从未体会过这种强度,更重要的是,在原先的构想中,美国会为了拉拢印度,而处处给利益。
印度只需坐等上天掉馅饼,即可。
谁也没想到,不仅馅饼吃不到了,手中的小小蛋糕,还有可能被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