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对当前经济热点的一点思考!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11-26 08:50:08 围观 : 评论

原创: 李迅雷
来源微信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ID: lixunlei0722

再过一个多月就到2026年了。最近参加各类研讨会较多,至少表明相对于实体经济,会议经济的活跃度有所提升。现我把近期会议上发表的观点归纳如下,供参考。



绕不开的房地产周期

从2000年到2020年房地产的长周期上行阶段,大家几乎都不相信房价还会下跌。朱宁教授写的那本《刚性泡沫》非常畅销,当然他当时是看空房地产的。我在2017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有一个发言,认为我国房地产将在2020年前后见顶。当时这个判断引起很大争议,因为人性往往受制于“思维定势”,也就是惯性。房价涨的时间长了,就以为一直能涨下去,反之亦然。

两三年前房价下跌初期,不少分析师认为只要销售面积到10亿或者9亿平米就见底了。我当时就提出这个逻辑本身就有问题,相当于你只通过观察股票交易量来判断是否见底,而不是看估值是否合理来判断。我不喜欢用房价收入比来判断估值水平是否合理,因为很多城市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可信度存疑。用租售比(相当于市盈率的倒数)更清晰明了。国外核心城市的平均租售比为4.1%,我觉得我国合理的租售比应该是3%左右,与二套房的贷款利率相仿。

目前我国核心城市的平均租售比估计在2%左右,相当于50倍市盈率,上海租售比应该不到2%,恐怕应该提高至3%,即接近30倍市盈率才可能见底。香港的房价虽然高,但租金也高,租售比接近5%,相当于20倍市盈率。我国前10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4.7%,似有加速下滑趋势,这是否意味着大家又在形成一致看跌思维定势?

由于房地产是一个大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很长,涉及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等几十个行业,2026年我国经济仍将受到房地产下行的影响,如今年前10月民间投资增速降幅较大,达到-4.5%,即便剔除房地产投资,还是接近于零增长。同时,房地产下行对银行、信托等金融业也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好在我国金融机构绝大部分是国企,有各级政府作信用背书。要在西方国家发生房地产泡沫破灭时,通常会发生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事件。

民间投资增长弱于整体投资(%)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2026年在政策层面应该防止房价加速下跌的风险发生,这就需要对这轮房地产下行的空间和时间有一个充分的认识——2021年以后,我国同时出现了城镇化进程放缓、老龄化进程加速和总人口下降等多重压力。

我曾多次建议设立房地产稳定基金,有人说房地产已经总量过剩了,但中国目前还有三亿左右新市民,大部分都没有购买住房;而且,我国人口的大城市化进程还远未结束,如果三、四、五线城市可能存在总量过剩的话,今后一、二线城市可能还会存在结构性短缺的现象。

不少人认为可以通过发展高科技来替代房地产,进而实现GDP稳增长目标,这就大大低估了房地产对GDP的贡献和对就业的贡献。2026年,房地产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拖累依然存在,而制造业投资增速已经出现了回落趋势,毕竟产能过剩问题会降低投资意愿。

一个经济体就像一个人,其各类器官的循环畅通必须保证,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房地产是经济各大系统中的一个,如相当于消化系统;制造业的更新换代则相当于代谢系统,故房地产与高科技彼此不是替代关系,而是相互协同关系。



出口:有韧性但明年增速会放缓

在美国进口关税大幅提升下,我国今年出口增速超预期,前10个月以美元计价的货物出口金额增长5.3%,而年初大家都担心今年出口负增长。近年来,我国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逐步上升,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增速好于终端产品,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占比下降,对新兴市场出口显著增加,这些都是出口韧性的体现。

不过,今年美国和欧盟的进口增速确实也是超预期,其中,欧盟前10月商品进口(美元)累计增长7%,美国增长8.8%。此外,我国出口价格指数今年还是下行,从2023年至今累计下行了18%。

2023年以来中国出口价格指数大幅弱于其他新兴经济体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但明年的外需估计没有像今年那么好了,美国的“抢进口”效应会消失。疫情以来中国出口份额增量主要来自于新兴市场国家,如东盟和非洲,受这对两大经济体出口高基数的影响,明年出口增速估计也会有所回落。

此外,大国博弈存在长期性,关税战已经蔓延到产业链与供应链之战。中美最近一次谈判,看似美国作出了让步,以降低关税获得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延后一年的待遇。但从长期看,实际上大反映了彼此都要做大自己的产业链,避免被对方“卡脖子”。也就是说,“和”只是一种策略,“斗”则是长期的。而且,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势力实际上是想构造自己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以达到去中国化的目的。

四中全会提出,“大国关系牵动国际形势,国际形势演变深刻影响国内发展”,“必须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最近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又狂言要干涉我国统一问题,而日本的背后是美国,美国又代表了西方势力。展望2026年,中美、中日的贸易额仍将减少;在被迫站队的压力下,来自非美经济体的关税风险也在上升。因此,在全面脱钩大趋势下未来的出口并不乐观。



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将会上升

GDP用支出法计算的三驾马车,分别是资本形成、最终消费和净出口。今年如果能实现5%的增速,则最终消费的贡献要超过一半以上,因为资本形成(投资)的贡献下降了。今后如果出口增速也下降,那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越来越大。

消费对GDP的贡献会增大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但应该看到,今年的消费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原因是今年以旧换新3000亿的额度大部分已经在上半年用掉了,而去年以旧换新的1500亿额度体现在去年下半年,这就导致去年下半年社零基数较高,故今年下半年在没有进一步大力度促消费的情况下,消费增速放缓也符合情理。

当然,这些都是短期的或技术性因素,消费的长期提升,仍需要居民收入的增长和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前者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下很难出现超预期的收入增长,除非通过中央财政大力度补贴居民部门的方式。但目前我国广义财政赤字率已经很高了,公共财政用于填补社保缺口的资金会越来越多,估计到2030年将超过4万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12%以上。这是由于今后五年人口老龄化在加速,吃饭的人占干活的人比例越来越高。

消费者信心指数及其分项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后者则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水平或央行下调利率水平。从数据看,我国居民部门的偿债率(每年还本付息额/可支配收入)偏高,接近与日本和美国的两倍。因为该数据比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更能反映居民的实际债务负担。

最后,财税体制改革、国民收入再分配体制改革都是非常必要的。日本在失去30年中,其基尼系数并不高,但促消费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消费的主体是中低收入群体,通过改革来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占比,对促消费是有利的。但改革往往是知易行难,而且改革有时间成本,需要有紧迫感。



应充分认识物价回升的难度

反内卷有利于物价合理回升,这是当前大部分人的共识。物价取决于供需关系,其中制造业投资是增加供给的。事实上,下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增速已经大幅回落。2019年至今年9月,出口高依赖行业、非高依赖度行业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4.9%、47.3%。但2025三季度则分别下跌1.9%和0.6%。

因此,产能收缩有利于反内卷,但产能收缩幅度过大,又会减少制造业的增加值,从而不利于GDP增速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就业。故扩大消费需求应该是反内卷的最有效手段。然而,消费的扩大又需要居民收入增长,但居民收入提高主要有赖于就业率的上升,在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收入提高就可以实现了。

问题是目前国内灵活就业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压力。这就形成了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通胀率呈现反比关系,失业率越高,通胀率越低。要让通胀率回升,失业率得降下去。

日本2021年以后走出了通缩,当然与安倍晋三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关,但还有一个因素是当老龄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劳动力越来越短缺,失业率就自然下降了。如日本大学毕业生目前的失业率水平就处在历史的最低位,所以物价就回升了。当然,房地产的见底回升,更是一个拉动需求的重要因素。

中国CPI、PPI的同比及预测值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相比之下,我国的房地产下行周期还没有走完,居民和民营企业部门的降杠杆还是继续,这就决定了就业率的提升有很大难度,物价回升需要多管齐下才能奏效。例如,增加城乡居民的社保总规模,尤其要面向中低收入群体;通过放宽服务业的准入范围来扩大就业,这就需要我国广义财政赤字率进一步提高,但目前广义财政赤字率水平已经大大超过西方国家了。

综上分析,不难发现物价要回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必须推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估计2026年GDP目标仍将为5%

2020年确定到2035年实现人均GDP翻番,也就是2万美元左右。由于2024年已经达到人均1.34万美元了,故今后平均每年增长4%左右就可以实现该目标了。但由于中期规划中还提出到2035年要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目前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对发达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定义均有差异,假设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要在2.5万美元以上,又假设到2035年我国总人口降至13.4亿,在当前汇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年均增速要达到5.3%才能实现,这个难度有点大。

但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能在2035年升值至6.5:1,则今后11年(含2025年)只需4.5%左右的增速。故对中期人均GDP目标能否实现,有多个不确定因素,一个是增长率、一个是汇率,一个是总人口。

在三个不确定的情况下,增长目标前面定得高一点总没有错。因此,估计2026年的GDP目标仍为5%左右。



明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如何定?

如果2026年GDP的增速为5%,那么,财政政策必须更加积极。因为2025年经济增速的特征是前高后低,意味着2026年稳增长的压力仍比较大。当前,地方债到期压力大,影响到地方政府的投资意愿;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降低,消费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居民部门仍在缩表:贷款少、存款多。

预计2026年广义赤字将有1.3万亿元左右的增量:从11.9万亿元左右提高到13.2万亿元左右,对应的广义赤字率从8.4%左右提高到9.0%左右。其中,公共财政赤字率从今年的4.0%提高到4.5%,对应的赤字约为6.6万亿元。广义财政赤字中,新增专项债额度或从4.4万亿提高到4.8万亿,同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8万亿元,比今年增加5000亿元。

近年中国的广义财政赤字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在经济收缩时代,财政政策的作用要比货币政策大,应该积极发挥中央财政的杠杆作用。如地方债务问题也是绕不过去的坎,去年年末的6万亿元债务置换方案只是缓解了地方债务的压力,但还是没有彻底解决地方债务压力。因此,期望2026年财税改革能尽快推出。



货币政策:利率下调的空间有多大?

从市场供需关系的角度看,利率偏低的时候,需求就会增大,供给相对减少;我国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都存在贷款需求大的现象,说明利率是偏低的。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从长期看,它应该逼近名义GDP增速,美国、日本乃至印度等诸多国家都是如此。

我国名义GDP增速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缺口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但我国在2021年之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与名义GDP增速之间存在巨大缺口,说明过去我国的利率水平长期偏低。原因很简单:利率是管控的,偏低的利率水平有利于投资,故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投资拉动。

政府杠杆率的增速超过GDP增速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如今,投资回报率已经大幅下降了,今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为负了。今年社会融资主要来自政府发债,民间投资和消费意愿不足,银行贷款贷不出去,因为实际利率水平与20年前差不多。所以,2026年应该降息。

但降息又会导致银行净息差减少,我国银行的平均净息差约1.5%左右,在全球诸多国家中已经偏低了,加之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低,所以降息是两难的选择,估计2026年降息幅度在10-20个基点之间。

各国的商业银行净息差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希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紧密协调和合作。尤其在当下企业和个人贷款意愿下降的背景下,政府融资能够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如果中央财政能超预期地扩大超长期国债的发行规模,用于应对地方债务问题和稳楼市,如果央行能扩表,大量认购国债,这将极大提高市场对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



股市如何才能形成慢牛?

最近股市在4000点遇到了阻力,今后趋势会怎样呢?尽管去年9.24之后股市表现尚佳,但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估值提升而非盈利增长。从2021年至今,A股总利润的增长大大落后于GDP的增速,但全社会债务的增长却明显快于GDP的增速。要一轮牛市,A股总利润的累计增速必须超过GDP的累计增速。同样,一个经济体要实现良性循环,债务的累计增速要慢于GDP的增速。

如果用DDM宏观模型来分析,风险偏好上升是本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尤其在AI应用背景下,以科技股为代表的中小市值公司的估值水平大幅提升,同时以银行股为代表的蓝筹股的估值水平从去年以来也有提升。

从最新数据看,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合计营收53.46万亿元(+1.36%),净利润4.7万亿元(+5.5%),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达11.45%。‌这是否能成为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开始好转的拐点呢?还需要观察。但如果PPI和CPI的长期低迷背景下,上市公司整体利润的大幅回升似乎不太现实。

A股公司的净利润及增速变化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观察2000年以来的A股市场,发现除了14~15年由资金驱动的上涨,其余每次市场整体大幅上行均与净利润增速的提高同步。所以,A股要形成慢牛的基础是企业盈利能够持续增长。

若把中美股市上涨进行归因分析,发现从2020年到2024年,沪深300指数的全收益率为1.2%,其中分红贡献了2.3%,估值贡献了0.4%,企业盈利贡献了-1.5%;而美国标普500指数的全收益率为14.8%,其中企业盈利贡献了9.3%,估值贡献了3.4%,分红贡献了1.8%。纵观全球股市,盈利对股指的贡献都是大比例的,且盈利增长也会带动估值水平提升。

在过去五年中,全球主要股指中,除了A股市场的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和港股市场的恒生指数,其他市场大多都实现了企业总盈利的增长。说明盈利增长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长期牛市的基础。

要让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够持续增长,有几种路径,一是需要扩大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二是要加速优胜劣汰步伐,该退市的退市,从而大幅减少亏损公司数量;三是要加大收购兼并步伐,因为超大企业才有定价权,能提高出厂价,从而提高ROE水平。但这三方面做起来都有相当大的难度。这是因为房地产下行周期还在延续,楼市与股市之间不是跷跷板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2018年以来A股和美股ROE中位数的分化

图片

来源:Wind,中泰国际


从中美比较看,我国上市公司的ROE中位数大约不足美股的三分之一,这大致可以解释为何“盈利才是股市晴雨表”的原因。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

不过,A股结构性牛市还是值得期待的,尤其进入AI时代,目前全球处于AI革命(人类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早期,美国M7加博通(40多倍的市盈率)的盈利水平和估值都明显好于互联网泡沫期(2000年)。而且,美国企业为AI+的资本开支仍在扩大,给这些提供算力、算法和平台的企业实实在在地增加了销售额。

也就是说,美国的AI泡沫还没有到破裂的时候,而中国也步入了AI+时代,且在十五.五期间将有大量的投资会参与到AI领域。故今年A股这轮科技股的大幅上涨还是顺应了政策方向。关键还是在于要给企业做强做大做优提高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这样一个分化时代,美国是结构性牛市,A股估计也不例外。

为此,期望十五.五期间能出台一批超预期、超常规的刺激政策,同时,期望改革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关文章

  • 11月25日股市分析:考验!
    11月25日股市分析:考验!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今天大盘延续反弹。上证反弹刚好摸了下5日线后,就顺势震荡整理。虽然跟昨天的下影线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日线底分型结构,但目前反弹仍然还是偏弱,连5日线都还没有站上。昨天出低点后,今天延续反弹,整体已经完成了一波日线级别的超跌反弹,如果明天继续涨,站上5日线,才能确认反弹脱离超跌范畴。而如果明天股市继续跌,那么就是5日顺下的走势,就结束短暂的日线反弹周期。也就是真正的...

    2025-11-26 08:50:11
  • 对当前经济热点的一点思考!
    对当前经济热点的一点思考!

    原创: 李迅雷来源微信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ID: lixunlei0722再过一个多月就到2026年了。最近参加各类研讨会较多,至少表明相对于实体经济,会议经济的活跃度有所提升。现我把近期会议上发表的观点归纳如下,供参考。绕不开的房地产周期从2000年到2020年房地产的长周期上行阶段,大家几乎都不相信房价还会下跌。朱宁教授写的那本《刚性泡沫》非常畅销,当然他当时是看空房地产的。我在2017年...

    2025-11-26 08:50:08
  • 44岁TVB花旦陈自瑶大晒性感出浴照!美腿搭浴缸边缘!网友大赞如少女!
    44岁TVB花旦陈自瑶大晒性感出浴照!美腿搭浴缸边缘!网友大赞如少女!

    现年44岁的陈自瑶凭《刑侦12》再次入围最佳女配角名单,昨日她心情大好,在社交网分享出多张出浴照!虽然身上裹着毛巾,依然难掩纤细腰肢,肌肤白皙光滑,全身无赘肉,保养得十分出色。此外,她还将美腿搭在浴缸边缘,不知王浩信有没有刷到! 网友纷纷点赞:“Yoyo 太美啦”“漂亮美女”“吃了防腐剂的美女”“无美颜女神”“近距离镜头下皮肤还这么好”“皮肤像在发光”“状态超好”“完全看不出 40 多岁”...

    2025-11-26 08:30:48
  • TVB视后参演内地古装剧收视高!大晒慈禧造型剧照!与同学陈晓同框飙戏!
    TVB视后参演内地古装剧收视高!大晒慈禧造型剧照!与同学陈晓同框飙戏!

    内地剧《大生意人》近日在内地首播,内地一线小生陈晓领衔主演,故事以晚清商界为背景,聚焦陈晓在商界的奋斗历程与民族情怀。而TVB视后林夏薇在剧中饰演慈禧太后,尽管只是客串出演,却气场十足! 林夏薇与陈晓同为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生,她在社交网分享出多张慈禧的造型照,以及与陈晓杀青时的合照,发文:“《大生意人》开播啦,真的好兴奋!第一次穿清装的我,有时候都觉得有点‘自虐’,古装拍摄过程难度拉满,特别艰难,...

    2025-11-26 08:30:45
  • 58岁TVB男星为二女儿办百日宴!58岁太太豪言想再生第三胎!自称状态还不错
    58岁TVB男星为二女儿办百日宴!58岁太太豪言想再生第三胎!自称状态还不错

    现年58 岁的黄泽锋与同龄妻子陈丽丽在今年8月底再度升级为父母,顺利s生下二女儿 “小贵妃” 黄熙乔。二人昨晚在尖沙咀一家酒家设宴 40 席,为二女儿举办百日宴,孙慧雪、胡枫、黄浩然及邓兆尊等多位圈中好友均到场送祝福。 黄泽锋与妻子一同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每天早上就开始了带娃生活,除了接送大女儿熙恩上学,回家后还要帮忙照顾小女儿,虽然觉得辛苦,但内心十分开心。 谈到需更努力赚钱养家,黄泽锋直言:...

    2025-11-26 08:30:42
  • TVB前女星自爆抑郁症又复发,自觉配不上老公!1岁前被母抛弃更遭TVB男星劈腿
    TVB前女星自爆抑郁症又复发,自觉配不上老公!1岁前被母抛弃更遭TVB男星劈腿

    TVB老戏骨秦沛的女儿姜丽文曾演过处境剧《爱.回家之开心速递》女佣“Liza”、《踩过界2》《星空下的仁医》《白色强人II》等角色,还在《万千星辉颁奖典礼2021》夺得“飞跃进步女艺员”奖! 但2024年宣布离巢前往美国好莱坞发展演绎事业!离巢后的发展也不容易,姜丽文曾自爆每次试镜都要跟逾千人争一个角色。日前她在社交网透露抑郁症再次复发:“这个月对我而言相当艰难,因为抑郁症第百万次复发。整整12...

    2025-11-26 08:30:40
  • TVB已婚视帝广州人气爆棚!遭粉丝围堵7 位保安护送!网友:太夸张了
    TVB已婚视帝广州人气爆棚!遭粉丝围堵7 位保安护送!网友:太夸张了

    TVB视帝马国明自2023 年迎娶靓汤汤洛雯后,事业与婚姻双丰收。婚后他依旧人气高涨,戏约不断,不仅同时拍摄《飞行日志2》和《玫瑰战争》,还要兼顾《新闻女王 2》的宣传工作及出席影视节活动,行程排得满满当当,无暇与靓汤造人! 近日,马国明现身广州某商场与内地粉丝互动。他刚下车,就有大批粉丝蜂拥而上,纷纷大喊 “马国明好帅呀!”。一路上,马国明被粉丝紧紧包围,多名工作人员奋力开路,至少 7 位保安...

    2025-11-26 08:30:37
  • TVB丰满小花终于有戏拍!北上与丁子朗拍微短剧!早前称要敲门找监制自荐
    TVB丰满小花终于有戏拍!北上与丁子朗拍微短剧!早前称要敲门找监制自荐

    24岁的郭佩文(Juliana)由参选港姐起就被封为TVB最强Body,虽然落选仍被安排在《爱·回家之开心速递》中客串,之后又在《法证先锋VI:幸存者的救赎》饰演黄宗泽下属,还获机会主持综艺节目《福禄寿训练学院》。 正当大家以为郭佩文会成为同届港姐之中发展最快的艺人时,2025年又忽然消失了一样。直到近期《新闻女王2》,她以网红身份陪老板上船,才又引起网民讨论。 前几天郭佩文出席台庆活动时,失落...

    2025-11-26 08:30:35
  • 易烊千玺《狂野时代》上映,评价一言难尽,“退票”话题爆上热搜
    易烊千玺《狂野时代》上映,评价一言难尽,“退票”话题爆上热搜

    谁能想到顶着金鸡影帝光环的易烊千玺,会栽在新片《狂野时代》上,这部荣获戛纳电影节特别奖,在上映之前被业内人士吹得天花乱坠的电影,在万众期待中终于上映了,然后喜迎全网差评,买过票的观众都觉得自己的钱花的真冤枉。11月24日,“狂野时代 退票”话题直接空降热搜榜首,相关讨论量半天突破3亿,某购票平台给出的退票数据显示电影退票率高达15%,要知道一般商业片退票率只在3%上下浮动,从这个退票率就能看出来...

    2025-11-26 08:30:30
  • 范丞丞提名澳门金莲花奖,网上一片哗然,演技拖后腿曾被网友喷惨
    范丞丞提名澳门金莲花奖,网上一片哗然,演技拖后腿曾被网友喷惨

    新一届澳门国际电视节金莲花奖即将举办,这个奖项很多宝子乍一听可能有点陌生,不过不要着急,在最新的提名名单中,范丞丞竟凭着《小巷人家》里庄图南一角入围本届金莲花最佳男配角,接下来可能到开奖前营销都少不了,粉丝自吹自擂,网友群嘲一片,这场面,堪称年度最尬提名现场。澳门金莲花奖含金量其实一般,业内没几个导演、演员真把它当回事,圈子里基本没人主动带它玩,很多演员都拿过这个奖项,也不会当个事去宣传,毕竟就...

    2025-11-26 08: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