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为什么说毛泽东决定了中国的气质?

作者 :正文注明 2020-12-22 07:15:04 围观 : 评论

作者:温伯陵
来源:温乎(ID: wenhu491001)

图片


温乎曰:

伟大领袖给国家留下的底色不会变。


01


一个国家的气质和命运,很大程度是开国领袖决定的,尤其是中国这种大一统集权国家。


因为国家建立初期,处于非常关键的时间点上。


如何处理旧国家留下的烂摊子,将决定新国家能接收到多少遗产,而带着国家和人民向何处去,又决定了未来的前景。


举个例子。


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就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上,上台执政的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本应该彻底清算旧势力,把酱缸里的糟粕全部剔除掉,然后接收数千年中国积累的优质资产,在此基础上,努力完成工业化追赶世界列强。


但是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完成历史任务了吗?


没有吧。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几十年后依然是什么样,甚至由于没有皇帝的权威,中央政府都不能有效管理地方,民国还不如清朝呢。


然而伟大领袖和中共建立的新中国,就在这么一个烂摊子上起步了。


他们用土地革命和各种运动,彻底清算了百年来的旧势力,然后调动起全国的人力物力,初步完成工业化建设,给中国打下非常厚重的基础。


我们在和平年代已经习惯了,会认为工业发达、犯罪率低、政府高效等等优点,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可我们把目光转向建国以前,就知道这些都不是理所应当的,而是伟大领袖以个人能力挽救了革命,又带着革命同志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


如果没有伟大领袖,革命都不一定能成功,即便最终成功了,时间也要推迟几十年。


到那个时候,抗美援朝的窗口期早就过去了,让中国完成初步工业化的“156项工程”,恐怕不可能花落中国。


而没有完成初步工业化,即便赶上欧美国家产业转移的窗口期,也不可能和今天一样,在全球化的经济浪潮中崛起奋进,只能沦为世界各国商品的倾销地。


这样一来的话,中国充其量比印度强一点,但也强不到哪里去。


那个所谓的“龙象之争”,恐怕还真要争一争。


回首百年进程,伟大领袖不仅挽救了革命,并且通过挽救革命,彻底挽救了中国。


他总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历史的关键时期,人民也需要英雄来引导


伟大领袖就是引导人民的英雄。


只要中国在蓝星上存在一天,我们就在吃伟大领袖留下的红利。


可见开国领袖对国家的影响有多大。



02



其实伟大领袖的奋斗成果,便是决定了中国属于上限极高的国家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论国家或者个人,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丰厚家底是气运绵延的基本保证


我们在生活中就能看出来。


如果一个人的祖上特别努力,抓住恢复高考、九二下海等数次机遇,那么必然能积累下丰厚的家业,要么是财富、要么是人脉关系、要么是社会地位。


这么丰厚的家业,后代只要不犯法,坐吃山空也能保证一两代人衣食无忧。


要是一个人的祖上什么都没挣到,那么到他这代人的时候,就会生活的非常苦逼。


早年间没有咬牙买房上车,现在也买不起了,想白手起家创业吧,家里没有资本不说,很多风口也过去了,以后的日子肯定有点难过。


原本两个差不多的人,就因为家底丰厚与否的问题,人生由平行线变成交叉线。


国家不也是这样吗?


伟大领袖和同志们一代人吃三代人的苦,做出五代人的成绩,最终交出一份非常优秀的成绩单:


一个不被外国左右的高效政府,可以不顾外国和资本集团的意见,推行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政策,并且数十年如一日,保证政策的连贯性。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无法做到的。


一个用经济扶持、文化交流拧在一起的中华民族,而且有汉族做为主体民族,避免了美国和苏联似的种族分裂。


用抗美援朝、对印作战、珍宝岛战役遏止四方敌人,保护了中国的边境安全,让所有想侵略中国的人都知道,再敢来就打断狗腿。


而御敌于国门之外,真正保护了国内的安全,这才是安居乐业和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还有数万公里长的铁路、遍及城乡的公路、8万多座水库、遍地开花的发电站、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基本盘。


这就是伟大领袖留下的丰厚家底。


对比一下被美国绑架的日本和韩国,就能知道独立自主有多么重要,看一下土豪遍地的印度,就明白铲除地方山头有多么重要,再看如今种族分裂的美国,就知道搞定民族问题才能不拖国家后腿。


这些困扰其他国家的麻烦,伟大领袖生前都解决了。


这么丰厚的家底,只要不玩命折腾,在世界上保二争一是大概率的事情,就算稍微走了弯路或者遇到挫折,也有足够的本钱试错调整


中国历史多次证明,家底丰厚才能豪横。


同样是大一统国家,李世民用20年时间征战治国,不仅挣到“天可汗”的荣誉称号,还把立国不久的唐朝打造成盛世。在李世民的基础上,后代皇帝才能再接再厉,带着唐朝走向巅峰。


哪怕经过“国都六陷天子九迁”,唐朝还能苟延残喘近一百多年,虽然唐朝也被打的很惨,但正是家底丰厚才能扛住啊。


开国没积累家底的西晋和北宋,首都被攻破一次,半壁江山就没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新中国足以比肩唐朝。


如果是国民党执政,那么参照物就成西晋和北宋了,当然不是竹林七贤的西晋,也不是苏轼到处浪的北宋,而是官逼民反饿殍遍野的时代。


这就是大历史中的伟大领袖,给中国留下的东西。



03



开国年代的丰功伟绩,又能极大提高人民的心理阈值


这个东西很虚幻,但是真的很重要。


人都是会对比的,尤其是和曾经的自己相比,不是有句话么: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


话虽是玩笑,不过有道理。


伟大领袖时代的中国,做出那么大的成绩,后来的人们就要说:“前辈已经很牛逼了,我们要是不好好干,怎么对得起手里的一副好牌?”


如果不能再接再厉奋发图强,马上就被群嘲:“哎呀,好羞耻啊。”


也就是说,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值提高了,便会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态,觉得以后必须过的更好,而不是理所应当的趴在烂泥里。


现在很多优秀人才奔走在各条战线,吃苦受累都不怕,只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本质上就是伟大领袖时代的丰功伟绩,给全国人民打下烙印:


不能比前辈差劲。


反而是宋朝似的国家,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没做成什么事,连燕云十六州都没收回来,就会给宋朝人民造成思维定势:


太祖和太宗多牛逼的人啊,他们都没做成的事,我们更没戏,还是洗洗睡吧......整个国民心态都是这样,导致宋朝什么都做不成,而屡战屡败的后果,便是进一步加深国民心态的崩溃。


所以在300年宋朝历史上,总有一股悲剧的阴霾,很难见到“万里长征凯歌还”的阳刚壮烈。


而新中国70年的历史上,见惯了从胜利走向胜利,以至于我们现在都会觉得,不把美帝拉下马,中国就不算成功。


这种国民心态,正是伟大领袖的遗产。


而且开国领袖是国家最重要的人物,不管这个国家发展成什么样,人们在纪念英雄的时候,开国领袖总是站C位的。


就像你家的户口本,不管里面的人名怎么变,发户口本的派出所是哪家,“籍贯”一栏永远不会变,因为籍贯告诉你是从哪里来的。


伟大领袖对于中国来说,就是户口本里的籍贯。


其实历代王朝的开国皇帝也一样,哪怕国家存在了几百年,人们早已对刘邦、朱元璋没有任何感情了,国家也不敢撤销太祖的牌位。


因为一旦把太祖的牌位撤掉,那么国家就没有了来源,很多事情也说不清楚


换句话说,国家就失去了合法性。


所以太祖的某些政策,可能随着时间变迁而更改,但他给国家定下的基调和底色,永远不可能改变。


比如刘邦留下的郡国制、十五税一的低税率、吸收七国优点而不执着于秦国法家。


比如朱元璋留下的小农社会、强盛的皇权、相互制衡的制度等等。


虽然两位太祖的政策都被推翻了,但是汉朝和明朝,都保留了非常浓厚的平民底色。


而伟大领袖给中国定下的基调,便是社会主义和为人民服务。


只要这个国家存在一天,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不会改变,为人民服务的基调,就是政府不能违抗的天条


要是偏离了这个基调,中国就失去了根,所有的事情都说不清楚了,而且已经提高阈值的人民,也不可能放弃这两条立国的根本。


换句话说,伟大领袖做为开国领袖,已经决定了中国的气质



04



如果在更漫长的时间线上看伟大领袖,就能明白,伟大领袖和秦始皇都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点。


秦始皇是在分封和郡县的时间点上,他的历史使命是给上一个时代收尾,然后开启大一统的新时代。


伟大领袖是在农业和工业国家的转折点上,他要给农业文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并且总结数千年的经验,给工业国家积蓄实力。


这也是历史给英雄的机遇。


他们有机会以一人之力,决定这个国家以后千年的走向。其实还是那句话,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人民需要英雄引导。


如果不是秦始皇登王位,即便秦国最终能一统天下,还会不会有“书同文车同轨?”面对要求分封的汹涌民意,那个人到底能不能扛得住?


这些都是不一定了。


极有可能,秦国变成第二个周朝,大一统只是昙花一现。


如果没有伟大领袖,如今的中国成就,恐怕要大打折扣,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很多东西,也不会再有。


正是在关键的时间出现合适的人,中国才能筚路蓝缕走到今天,运气也好巧合也罢,终究是走过来了。


从现在来看,秦始皇和伟大领袖都完成任务了,虽然可能不是很完美,但已经是人力能做到的最好成绩。


在大历史的漫长时间线上。


以前两千年的中国走向,是秦始皇决定的


以后千年的中国底色,不出意外的话,会按照伟大领袖的方向走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