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卢雄鸡为何力撑希腊、硬刚土耳其?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01 雄鸡雄起
前段时间黎巴嫩发生大爆炸,马克龙第一时间去现场视察,又是拍照、又是拥抱、又是承诺援助,强势从黎巴嫩收割了一波好感(据说黎巴嫩不少人请愿,要求跟着法国混),颇有高卢雄鸡之风采。
看当时的照片,不知情者还以为马克龙在巡视自己的国家。
其实黎巴嫩不过是法国的前殖民地,如今和法国并无特殊关系。据说拍照时,黎巴嫩总统就在旁边,愣是没能出现在镜头里,颇为郁闷。
大家不禁纳闷,马克龙这般高调操作,目的何在?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从侧面给出了答案:“地中海东部,任何人都不要自高自大,不要再作秀了。”这话表面上是讽刺马克龙作秀,仔细分析下,内涵非常丰富。
地中海东部的国家主要包括埃及、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希腊、土耳其等国。
土耳其在地中海东北角,堪称东地中海最强大国。
埃尔多安这话,其实就是视东地中海为自家后花园,活脱脱的霸主口吻。
土耳其外交部长更是直接指责法国在东地中海与中东地区“像恶棍一样行事”。
马克龙代表法国去黎巴嫩刷存在感,自然会让自认为东地中海霸主的土耳其很不爽。如果法国仅仅插足位于中东的黎巴嫩,土耳其估计还能忍,关键地点在希腊。
土耳其和希腊,不仅是世仇,现实中还有巨大的利益纷争。现在土耳其和希腊因争议区石油开采在地中海对峙,双方拿军舰当碰碰车玩。
北约内讧一触即发!
土耳其虽然不把希腊放在眼里,但希腊既是北约成员也是欧盟成员,土耳其想加入欧盟而不得。以欧盟掌门自居的法国,二话不说站在希腊身后,硬刚土耳其。
法国、土耳其、希腊版三国杀,在地中海激情上演。
埃尔多安看到马克龙那张年轻帅气的脸就很来火。
02 世仇记
埃尔多安统治下的土耳其很横,联合国五常基本都怼过,2015年还曾在叙利亚击落俄罗斯战机(还有谁直接击落过俄罗斯战机?想不起来,因为没有)。
但是很横的土耳其面对希腊却很憋屈。
希腊和土耳其隔爱琴海相望,但是爱琴海2500多岛屿,绝大部分都属于希腊。
土耳其出门放风筝,一不小心断了线,就落到希腊境内。
希腊的11段线直接划到土耳其家门口。
但希腊并不觉得对土耳其不公道,相反认为土耳其野蛮且贪得无厌。
土耳其想和希腊重新划边境线,但希腊非常强硬。其实两国自古以来就是世仇。
话说当年希腊文明闪耀地中海时,土耳其那边还比较荒蛮。后来希腊所在的巴尔干半岛和亚细亚半岛的土耳其都被罗马帝国征服。再后来发源于亚细亚半岛的奥斯曼帝国灭了拜占庭帝国,占领巴尔干半岛,统治希腊几百年。当时半个地中海都是奥斯曼帝国的。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起源地,虽然历史上被地中海周边的帝国反复征服;但一直心高气傲,尤其以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为耻。因为希腊信奉东正教,奥斯曼帝国信奉穆斯林。这两种信仰在东地中海反复冲突上千年,所以希腊对土耳其的恨,无法消除。
前段时间埃尔多安把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时代东正教圣地)改回清真寺时,希腊和俄罗斯的抗议最响亮,法国也表示谴责土耳其的行为。所以法国支持希腊、硬刚土耳其并不是心血来潮,都是有前因后果的。
03 世仇续
那么希腊是如何占有绝大部分爱琴海岛屿、并把边境划到土耳其家门口的?答案很简单,靠外力。
当年奥斯曼帝国横压亚非欧三大洲,截断东西方贸易。欧洲诸国被逼得没法,依靠文艺复兴与大航海双轮驱动,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晋升为列强,转头找奥斯曼帝国报仇。
英法从海面上、沙俄从陆地上,把奥斯曼帝国折腾得摇摇欲坠。
1821年3月,希腊人发动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大起义,给了英法俄三大流氓继续搞奥斯曼帝国的借口。
如果希腊独立,奥斯曼帝国不仅会失去整个巴尔干半岛,甚至连首都伊斯坦布尔都将遭遇威胁。
奥斯曼帝国派兵去镇压,面对小小希腊反而损兵折将。因为英法俄三大流氓躲在希腊身后给钱给枪给人(英国著名的诗人拜伦,自费奔赴希腊参加反抗土耳其的战争,1824年在希腊病逝),奥斯曼帝国那些过时的老爷兵自然不是对手。
即便希腊起义军经历了严重内讧,奥斯曼军队依然无法达到目的。双方拉锯好几年,到1827年三大流氓觉得躲在后面实在没什么意思,就到前台活动下筋骨,三下五除二把奥斯曼帝国的海军爆锤成一堆破铜烂铁。
随后俄国继续拉着奥斯曼帝国单挑,发动第八次俄土战争,又把奥斯曼搞得伤痕累累。
由于实在是搞不过几个老流氓,奥斯曼帝国终于在1830年承认希腊独立,在解体的道路上迈出关键性一步。
此后奥斯曼帝国心心念念想复仇,梦想再次征服巴尔干半岛,重新蹂躏希腊。但现实却是一次又一次被三大流氓摁在地上反复摩擦,伤痕累累却无处伸冤!
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崛起,让奥斯曼看到一丝希望,喜滋滋去结盟。结果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站队失误,面临被肢解的命运。
关键时刻凯末尔将军挺身而出,建立了如今的土耳其。但屈辱并没有就此终结,1923年7月,土耳其和英、法、意、希等七国签订了《洛桑条约》,规定爱琴海绝大部分岛屿归属希腊。就这样,土耳其面向爱琴海看风景时,满眼奥斯曼故土都变成了希腊的疆域。
土耳其很不满,私下把离自己海岸较近的一些岛屿称为灰色地带,自称所有权有待确定。如此争议区就来了,这也是本次法国、土耳其、希腊版三国杀在地中海激情上演的原因。
04 焦虑的埃尔多安
每个政治强人心中都有一个帝国梦。
埃尔多安也一样,心中对奥斯曼帝国念念不忘,但不敢直接说出来(说出来可能会被群殴);只好搞子虚乌有的大突厥帝国聊以自慰。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儿,就是明明恨的人在身边,却不敢去干他。
埃尔多安不论多么渴望梦回奥斯曼,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找英法俄三流氓算账。不是埃尔多安胆小,而是实在干不过。当年奥斯曼干不过三流氓,现在土耳其仍然干不过。
为了增强土耳其的影响力,埃尔多安曾经尝试过很多办法。他想借助北约的力量对付俄罗斯,报仇雪恨。为此他不惜铤而走险,于2015年在叙利亚击落俄罗斯战机,向北约表示自己既忠心又能打。
然而事情发生之后,北约并没有全力支持埃尔多安。
最后还是埃尔多安自己拿出筹码与普京和解。
最让埃尔多安痛苦的是,美国在稍后不久支持土耳其反对派发动兵变,想把他赶下台。
据说关键时刻,还是普京向埃尔多安提供了关键信息,为他赢得反击的时间。
在那之后,埃尔多安和普京好了一阵子。
但两者都是强人,又是世仇国家的领导,注定无法和解,前不久又开始闹矛盾了。
埃尔多安原本想带领穆斯林大家庭加入欧盟,去吃香喝辣分享福利,努力了很多年却发现竹篮打水一场空,很恼火也很受伤。
其实欧盟也不傻,土耳其那么大个头,没加入欧盟都有把德国变成德意志斯坦的趋势;加入欧盟之后,简直要把整个欧盟变成大号土耳其!
现在法国明目张胆地给希腊撑腰,直接刺激到埃尔多安的痛点。
如果东地中海没有外来国家插足,那么土耳其仰仗自己的豪横,也许可以在希腊那里占点便宜。但希腊有了法国为首的欧盟支持(法新社14日报道,欧盟27个成员国外长举行紧急视频会议,表态支持希腊),土耳其就基本没戏了。
法国的插入,相当于把土耳其和希腊的矛盾升级为土耳其与欧盟的矛盾。
法国之所以这么做,并非是同情希腊、痛恨土耳其,而是欧盟和土耳其本就有矛盾。
05 难民
欧盟和土耳其的矛盾源自于难民。
叙利亚战争开打之后,中东难民这几年把欧洲折腾得焦头烂额。
而土耳其正是中东难民进入欧盟之门户。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埃尔多安打开难民通向欧盟的大门,把欧盟逼得手忙脚乱。如此一番操作,让原本就紧张的欧盟和土耳其关系更加紧张。
难民进入欧盟的第一个国家就是希腊。今年春季,土耳其和希腊边境因难民问题几番冲突对峙。表面上是土耳其和希腊对峙,实际是土耳其与欧盟对峙。
当然土耳其也不是无理取闹,本身也有和欧盟闹的理由。
2011年,叙利亚局面急转直下,叙利亚难民抵达土耳其。当时埃尔杜觉得这是扩大影响力的机会,兴高采烈地修改各项法律(比如修订《外国人国际保护法》),尽可能接纳更多难民,并且给他们提供包括教育、医疗在内的部分社会福利。
但是很快,埃尔多安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因为难民数量越来越多。
土耳其本就不是富裕国家,很多土耳其人要去欧盟境内打工讨生活。增加了这么多难民,土耳其的财政负担太沉重、扛不住。与此同时,欧盟也被难民折腾得够呛。
2016年,欧盟和土耳其双方达成一项双边协议:欧盟承诺三年内给土耳其60亿欧元的难民安置费,让土耳其接受欧盟不批准入境的难民。
但双方很快陷入新一轮扯皮状态。土耳其嫌欧盟给钱太慢,欧盟嫌土耳其没按照约定办事。裂痕越来越大。埃尔多安指责欧盟伪善,欧盟指责埃尔多安独裁。
于是就有了今年春天,土耳其向西放难民的事儿,搞成土耳其和希腊(欧盟)的对峙。由于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土耳其又去和希腊的争议海域采油,又造成这轮对峙。
如今的土耳其可以说四面出击,和北面的俄罗斯、东面的伊朗、西面的欧盟都是矛盾重重,时不时对峙一番,处境相当尴尬。
06 尴尬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但美国主导的北约当初吸纳土耳其有两个目的。
明面上的目的,是作为反对俄罗斯的桥头堡。
暗地里的目的,是牵制欧盟成员国。
埃尔多安曾经很好地扮演了反俄的角色(毕竟俄土也是世仇),但由于心中有大国梦,不愿受美国摆布,时不时唱反调。所以土耳其和美国的关系也很尴尬。
由于欧盟不接纳土耳其,至少在埃尔多安任期内,欧盟和土耳其的关系很难修复。不论欧盟还是土耳其,都有向外转移矛盾的压力。所以土耳其和希腊的矛盾会越演越烈,搞不好会有擦枪走火的可能。
即便土耳其和希腊擦枪走火,也很难爆发大规模局部战争。毕竟希腊背后有27个欧盟成员国,毕竟土耳其与欧盟成员国又同属于北约。真打起来,那就是北约内战。
现阶段北约不会轻易内战。但是当北约内战之时,就是欧盟解体之日。
所以现在法国、土耳其、希腊在地中海上演的这版三国杀也很尴尬。明眼人都能看出干不起来,但戏还是要演下去。
好在大家都是资深演员,在政坛摸爬滚打多时,演技方面不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