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美国总统的演讲:如何把念稿念出即兴讲演的感觉?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1-25 11:20:05 围观 : 评论

作者:Chairman Rabbit
来源:tuzhuxi(ID:chairmanrabbit)

中国的政治宣讲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措辞、内容还是技巧,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而且陷在过去的模式和框架(paradigm)里难以突破。


但只要有小小的突破,就能取得巨大的效果。


我打算从Biden的总统就职演讲出发,讲讲哪些地方是中国可以借鉴的(欢迎企业家们看。贯穿的是同一个道理)。



首先说说念稿和即兴讲演的问题



做公共演讲,如果能即兴讲,或提前背诵下来,从真实性和互动性的角度来说效果一定会更好。但重大场合的演讲时,一方面不容错误,不能有停顿、延缓、忘词、遗留,另一方面也不宜自由发挥,万一说了不该说的。所以,要严格按照提前准备的讲稿(scripted)。


对于总统这样的政要来说,经常需要参加不同的活动,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发表重要讲话,今天见军队,明天见医生,后天见华尔街,大后天见工会,讲话都会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还要讲出水平,这都需要有特别的准备。总统和政客有团队支持准备讲稿,但也不可能让总统天天去背稿。


所以,美国总统的讲演,也不都是背诵下来或即兴的——即便像奥巴马这样天才型的演说辞撰稿者(speechwriter)及即兴演说家(他是即兴也能说的)。但在重大场合,也是念稿为主——当然有可能会有极少的脱稿发挥。


但关键在于:观众们可能对此完全不觉得,会以为美国政治家都是提前准备好的,都是现场背诵或者即兴讲演,惊叹他们的演说能力。


之所以如此认为,有几方面:



口语化的演讲



美国总统/政客的演讲都是大白话,要求演讲必须有好的传播效果,确保下里巴人都能听懂。基于此,越是大白话越好,万万不能用复杂的句式、太过深奥的词汇,万万不能不接地气。因此,撰稿的重要之处不在于用大词或从句,而是要把文字组织精妙,句子要短,要有节奏和韵律,要押韵。要有间隙,有空间,有停顿,有能够突出的重点。好的演讲撰稿人都深谙演讲的技巧。


(这一点有点像音乐:光有乐谱不行,还得有人演奏。音乐家谱曲时也是伴随自己的演奏和演绎。演讲是一样:讲稿和演讲(delivery/presentation)本质上是一体的。得有好的稿子,但也得有人把稿子给讲出来。写讲稿的人在写稿的时候也在排练和演绎。)


回到演讲措辞本身。我们都知道Trump,说的都是大白话,小学英语水平,但实际上Biden说的也是大白话,这些大白话不但下里巴人都能听得懂,而且听了会觉得很爽,觉得这是亲民的、接地气的、朴实的语言、真实的语言,能够打动人心。甚至像奥巴马这样的知识分子型政治家,我们看他演讲水平非常高,演讲稿翻成中文那都是很漂亮的文章,但其实用英文原文看,也都是说得大白话。


这就是西方公共演讲的要义。演讲就是为了沟通,当然要注重传播效果。公共演讲是选举政治家最核心的技能。


美国的政客大多数是学法律的,很多知识水平还挺高,说书面化的语言也能一套一套的。但他们绝对会避免书面化的语言,这只会拉大他们与普罗大众之间的距离,让后者觉得他们不理解大众,不能代言大众。


我以为,这方面,美国政客比英国政客做得好得多。英国社会阶层观念很强,还是精英治国。政客都是精英,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精英特性,看他们在议会辩论,都是一套一套的,但出来对老百姓讲演,效果就差很多。


也正由于美国政客演讲所说的都是大白话,与口语比较接近,所以给了听众一种错觉,觉得他们好像张口就来,东西都是随口讲出来的,有即兴讲演的假象。


实际上他们念稿时偶尔也可能脱脱稿,发挥一下。但即便这样你也不会觉得,因为他们的正式稿本来就是比较口语化的,脱稿部分是即兴地讲,当然更容易脱离书面,容易口语化。但由于正式稿本身也很口语,就使得脱稿部分也不会显现出来。


这就是和中国的公共演讲有比较大的不同。


中国文化并不重视公共讲演,这和许多其他东方文化其实一样。不过在中国,有一些场合,讲演者是背诵、脱稿或准脱稿的(即只有一些纲领性的提示)。愿意脱稿的往往是企业家和学者之类在民间场合进行的讲演。中国的官员/政治家在一些内部会议也会视情况脱稿,但只要是对外的场合,公开的场合,正式的场合,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必须是要念稿的。但这样的稿子在写成风格上有很多问题,例如往往有大量的“八股”痕迹,有很多符合政府传统和体系的定式表述,非常的规范,非常的套路,也非常的机械,不口语化。所以,我们即便不看视像,只是从声音上听听官员所讲的内容,就能判定他在念稿。


这就是讲稿书面化带来的问题。这样的讲演肯定是脱离听众/受众/群众的,不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如果能把讲稿变得更加口语化,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的讲稿更加亲民,更能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更能体察听众的感受(而不是注重讲演者自己的体式、传统和约束),更加的真诚、实在、直接、有温度。请注意,这里我们说的是:要把讲稿本身写成偏口语化的,要尽可能的贴近生活用语(不仅只是使用若

干流行网络词汇),要短小,简练,有韵律,朗朗上口。讲演者仍然可以念稿,但可以念一个本来就比较口语化的讲稿。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Teleprompter(提词器)



与东方的文化传统不同,西方人极度注重公共演讲(public speech)。无论在政府、企业还是其他机构,公共讲演的重要性都比在中国和其他东亚社会大得多。选举政治里,时刻会要求政客演讲,对演讲的要求自然就更高,成为政治沟通的最基本技能。


我在哈佛肯尼迪学院学习时,就上过一门必修课——公共演讲。当时我还比较愤世嫉俗,自拟了一个题目从《公共演讲看西方文化霸权》,认为西方文化主导了什么是“好”的公共演讲,但忽略了不同社会存在的文化差异,对同学们讲了一通。但伴随年纪增长以后也意识到,演讲固然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语境,但最终还是黑猫白猫:要看效果。能够感染听众、留下记忆、触及灵魂、达到传播效果的演讲,才是好的演讲。


好的演讲可能具备一些“普适”的特性,一些普适的技能,包括各种各样的细节:从语速、字句、措辞、停顿、空间和节奏的把握,到案例/anecdote的使用,到身体语言(表情、手势、动作),与观众的种种互动和共情技巧。其中,与听众的互动又是最重要的:如果演讲者不能与听众建立某种直接联系,那讲演的效果肯定不会太好。基于此,派生出一系列的技巧。除了用平实的语言、用生动的小例子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外,还要求演讲者关注听众,与听众尽可能保持互动性。因此,一般认为讲演者绝对不能低头念稿,要与听众保持目光交流,要有应景的身体语言和动作,要能站立讲演以表示重视与尊重,等等。


在重大场合里,讲演者不能随意发挥,要忠于演讲稿,又要记住所有内容,还要与听众保持互动,太难了吧。怎么办呢?有了好的讲稿,有好的演讲技巧,没有玻璃提词器(glass teleprompter)这样的技术支持,恐怕也是不足够的。


该设备的“长相”见下图。见取自Biden总统就职仪式里的照片。


我圈起来的部分就是落地式的玻璃提词器。



提词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发明出来了。现在是美国政客的必备武器。演讲者可以从他的角度,从玻璃板上看到讲稿。台下有一个人会根据演讲者的讲话速度动态控制讲稿的滚动速度。


这个设备具体长成这样:



从空中角度看看teleprompter:



从讲演者角度看teleprompter,是这样的:



落地玻璃Teleprompter是半透明的,很不显眼,只有演讲者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看到玻璃板上投放的文字,大部分电视机前的观众并不会注意到它。观众看不到文字投放,它不会干扰观众的视线,同时由于它是半透明的,演讲者看玻璃板时还能穿透屏幕,仿佛在看台下的观众。


只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演讲者就能够熟练使用,达到最佳的演讲效果。


其他提词器的效果都不如这种落地玻璃提词器。譬如下图是奥巴马在一次大会上使用的提词器。这种提词器得低头看,变成念稿。



下图这种常见的提词器适合拍摄播音员/主持/记者,但不适合政客的公共演讲:



下图Trump的这个提词器适合记新闻发布及电视讲话,但不适合公共演讲:



所以,glass teleprompter是公共讲演的必不可少的利器。


以下是一些图片。


Trump:



奥巴马:




小布什:



比尔·克林顿:



老布什:



里根:



福特:



约翰逊:


(上图是1964年约翰逊使用的提词器,比较老的技术,看样子还不是半透明的)


当然,玻璃提词器只是一个辅助。在演讲之前,演讲者还是要熟悉稿子,知道哪些文字会出现,上下文的关系,关键的词汇和字句。哪些地方可能可以发挥。美国政客使用的玻璃Teleprompter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提示讲稿,更重要的是确保讲演者与听众之间的互动。如果完全对着teleprompter念稿,效果也是不行的。


从演讲稿件的准备(书面语 vs 口语化),到必要的技术支持(玻璃提词器),都使得美国选举政治家在公共讲演上的互动性更强,传播效果更好,与中国官员的讲演/讲话形成了较大的差异。


这都值得我们思考,参考、借鉴和学习。


提高公共沟通能力(包括政府、企业及其他机构),对内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政治政策,可能都需要先从这些细节开始。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