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斗争下半场:美国抛弃盟友,德法向中国示好!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2-04 18:38:19 围观 : 评论

作者:戎评
来源公众号:戎评
已获转载授权

2020年1月初,欧盟13国外长签署联名信,呼吁将本国新冠疫苗分享给巴尔干半岛欧洲邻国。


无疑,在历经了去年的大国劫掠医疗物资、小国哀嚎挣扎无果之后,在第二波新冠疫情高潮肆虐全球之际,欧盟这一富有“国际人道主义担当”的行为,受到了一切对旧有国际秩序尊崇者的欢迎,他们将之视为欧美主导下旧有国际秩序的强势回归!



然而还不等“欢呼声”落地,随着近期美国辉瑞和英国阿斯利康因“产能下降”,宣布无法如期交货之后,一场“疫苗恐慌”不仅在欧美内部掀起了一场吃相难看的“抢疫苗大战”,此前作为“欧美主导下旧有国际秩序强势回归”标志之一的疫苗承诺,更是早被抛之脑后...


世界,接下来将去往何处?


因为中国的帮助,德法酸了


1月29日,德国主流媒体《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了题为《为什么塞尔维亚疫苗接种如此成功》的评论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篇大字号的主标题前,德国媒体还别出心裁的添加了一个小了很多字号的副标题

——通过中国的帮助。



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小字号的“副标题”,其实已经道出了德媒乃至此刻欧美社会正在新冠疫情反复折磨之下,虽不愿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最终答案:


通过中国的帮助!


毫不讳言,在我看来,这篇“报道”堪称历史转折性标记。


一方面,对于中国在当前国际社会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支柱楷模地位,传统欧美社会在强烈的心理落差下,从内心深处不愿承认。


这解释了他们在报道中,将“中国”字眼进行缩小号处理的原因

——对于近几个世纪“统治世界”的欧美老牌列强而言,这是最后的倔强与尊严,其意义等同于某些特殊行业从业者腰间所系的红绳。


然而历史却无数次的告诉我们:“腰间的红绳”从来都是自欺欺人。


此刻,《法兰克福汇报》用最直观的语句,向全欧洲宣告了即使不愿接受,也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武契奇去年3月迎接中国援助,亲吻中国国旗时,引起了欧洲的震惊;就在那不久后,塞国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街头出现了巨幅海报,上面写着“谢谢你,兄弟”,欧洲也是类似的反应。


但到了最近,即使是最坚定的武契奇反对派,也能从他们嘴里听到:武契奇与中国政府搞好关系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欧洲大陆上没有任何国家的疫苗接种率比塞尔维亚高。


我不知道大家能否能够理解这短短几行文字中所蕴含的复杂心情。


去年,当中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公开发出新冠疫情警告时,彼时的欧美社会,即便是在为数不多对中国抗击新冠疫情集体牺牲的“善意”怜悯背后,所表露出来的,更多的还是对本国“百毒不侵”的卓越自信。



不论嬉笑怒骂,他们的潜台词其实就一句:


相较于中国,欧美国家拥有完全的制度优势,这种“优势”在过去为西方国家鼎立世界食物链顶端提供了制度保证,在未来,还将为西方国家防控并最终战胜新冠疫情,提供内核动力!


“中国制造”维持了世界运转又如何?那不过是一堆“山寨盗版”!


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十年创造了人类发展奇迹又如何?他们不过是穷的只剩钱的“暴发户”!


这种心态相当的契合了“国内公知”此前的统一文案:


检验一个国家的文明尺度,从来不是看你楼有多高、车有多快、不是看你武器多强大,军队多威武,更不是看你开会多豪华,焰火多绚烂,甚至也不看你有多少游客豪放出门买空全世界...


某“国师”在疫情初期的的神论


话里话外,只差吼出就一句话:中国注定沉沦,欧美永恒伟大!


是什么给了他们自信?


他们会跟你聊地理大发现、会跟你聊近代工业革命、会告诉你西方的体制优势和未来必然,然后再顺道批判一拨儿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最后再神秘的附耳告诉你,近代500年里,全世界838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来自中国...



在内外奸徒的欢啸下,新冠疫情似乎真的成了终结中国奇迹的“催命活符”。


然而,后来的疫情发展我们也看到了

——在举国战“疫”不畏牺牲的万众一心下,中国仅仅依靠传统的医疗防控手段,在去年五月时便基本实现了疫情稳控,国内经济重启。


在此之后,碍于“外来输入病例”的不断死灰复燃,中国各地虽不时传来“疫情炸弹”,但是在行之有效的坚决防控手段和强大的政策执行力下,疫情的火苗却一次次的被不断熄灭!



然而,就在中国战“疫”行动成效卓著的时候,曾对中国牺牲指点调侃,自诩制度光环,百毒不侵的欧美社会,又发生了什么?


在过去的24小时,被誉为“民主灯塔”的美国上报新增确诊病例,不出意外的又一次的保持在了数月不变的日均二十万例新增确诊的诡异中轴线上下。


仅仅24小时,人口总量仅为中国四分之一不到的头号西方发达国家美国,新增确诊病例,便已经达到了中国全部累计确诊病例的将近两倍!


当然,作为以美国为首西方“优越制度”忠实践行者的一些所谓“民主国家”,疫情数据同样也并不乐观

——截止我撰稿此处的2月2日,英国累计确诊384万有余、法国累计确诊384万有余、德国累计确诊223万有余...



1月26日时,作为欧洲第一个累计新冠死亡病例突破10万的国家,英国首相约翰逊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政府已经“竭尽全力”来减少生命损失,但英国家庭的损失依旧难以用数字来衡量,这对英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阶段和危机...


但是,面对困难与危机的,仅仅只是英国吗?


事实已经毋庸置疑,此次新冠疫情之下以美国为首的欧美社会的普遍性疫情糜烂,其实更多表现出的,是西方向来倡导的政治、社会制度的集体性失败!西方抗疫失败究其根本,是体制层面上的巨大失败。


然后,在理所当然中被认为“救世主”的欧美,此刻正深陷疫情泥沼。“注定沉沦”的中国,却成为了世界抗击新冠疫情战役的支柱。


当然,这还不是最讽刺的,最讽刺的是在中国的帮助下,甚至曾被认为需要“人道主义救助”的南欧小国塞尔维亚,都做的比老牌欧美列强更棒!



此情此景,老牌欧美列强此刻会是怎样的心情?


在1月26日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视频宣言中,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言论举世哗然:

在当前环境下,资本主义模式与开放经济行不通了,而从这场疫情中走出来的唯一办法,就是打造一个更加专注于消除贫富差距的经济。


马克龙虽然说的很委婉,但是字里行间的深刻无力感,却已经表露无遗...


然而,这世界上最难得事情,莫过于“自己革自己的命”。


在发轫于自身体制失败的“绝望”下,塞尔维亚的成功,成为了溺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地时间1月31日,就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了题为《为什么塞尔维亚疫苗接种如此成功》的评论文章之后仅仅两天,德国卫生部部长延斯·施潘(Jens Spahn)在接受《法兰克福汇报》专访,谈到中国疫苗时表示:

一款疫苗,无论它是在哪个国家生产的,只要这款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那么就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新冠疫情。


无疑,德国卫生部部长延斯·施潘的此番表态,可谓与去年夏天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表态是完全相左的。


就在去年夏天,针对德国议会要求向中国订购足够疫苗库存的建议,德国总理默克尔予以了否决,并坚持要求德国将疫苗订单委托给欧盟委员会,以美国辉瑞及英国阿斯利康疫苗为主要订购对象...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仅仅半年,德国乃至欧洲的态度便已经发生了逆转

——1月29日,匈牙利成为首个批准中国新冠疫苗合法化使用的欧盟成员国。


同日,法国免疫学专家、疫苗接种项目协调员阿兰·菲舍尔表示,如果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欧盟没有理由不考虑使用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


风起于青萍之末,大转折的时代,来了...


世界秩序转变的深层内涵


1941年8月,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迎来了两位“重量级”的大人物。


他们中,一位是当时世界最大财富集中地和最高生产力输出国的当家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另一位,则是百年日不落帝国的拯救者和欧洲反法西斯战场抗争者的领袖,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图片


如今,78年过去了,对于当年停泊于“大西洋某个地方”的威尔士亲王号上那持续数个日夜的争吵究竟有着怎样的激烈,我们已经无从得知。


但是回望曾经我们可以看到,曾在过去百年间叱咤风云的“世界霸主”英国,被迫彻底的放弃了自己百年营造的世界殖民体系,

——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联合宣言。


新的世界秩序,开始被建立。



1942年1月1日,包括美、苏、英、中等26个反轴心同盟国代表在罗斯福的邀请下齐聚美国首都华盛顿。


在《大西洋宪章》的基础上,一份旨在彻底破灭法西斯扩张主义,建筑在普世主义之上的“集体安全秩序”构想的《联合国家宣言》,在美国力促下横空出世....


然而,就在各缔约国为“新秩序”的建立而赞赏时,苏联代表却坚持认为,下一步对《联合国家宣言》更加核心的讨论,必须在苏联首都莫斯科举行



无疑,苏联的此番表态,可谓预言了战后美苏阵营的两极对抗。


不过,在“更大的危机”面前,与曾经的霸主英国向美国妥协一般,作为新秩序“召集人”的美国,同样向苏联进行了妥协。


1943年10月30日,战后联合国组织以苏、美、英、中为秩序核心“四国警察制度”,在莫斯科得到初步确认。


1943年12月1日,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三度拒绝、两度更易”下,决定战后世界新秩序敲定的“三巨头会晤”,才最终在德黑兰获得召开。


无疑,当面对英国时,彼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可谓是寸步不让的“强硬”。然而当面对苏联时,此前对英国还“寸步不让”的美国,却选择了大幅的退让....


是什么促成了态度的迥异?


无他,唯实力耳!


彼时美国凭什么能够摁着霸主英国的头,逼迫英国放弃数百年才构建起来的殖民体系,默认美国的上位?


作为当时的世界第一经济和工业强国,美国从1940年-1945年,仅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坦克及自行火炮产量高达10.84万辆、各类机械战斗车辆产量高达238.23万辆、大口径身管火炮25.7万门、战机32.4万架、航母124艘、各型海军作战舰艇总计6771艘...


至战争结束,美国累计动员士兵人数2000万人!


试问,在这样的庞大动员能力面前,彼时已在纳粹德国钢铁洪流下拒海峡自保,无力染指欧陆的英国,有选择拒绝的权利吗?


答案是肯定的,英国没有拒绝的权利。


不过,同样是面对美国的“讹诈”,彼时已经身居世界第二大工业国的苏联,不仅拥有拒绝的权利,在特殊的时局背景下,苏联甚至还能够逼迫美国妥协...


与美国一样,苏联的依仗同样还是庞大的动员能力。


从1941年-1945年的整个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坦克10.4万辆、飞机13.7万架、火炮83.4万门、机枪150万挺、冲锋枪600万支、步枪1200万支...


至战争结束,苏联军队人数任何时期一直都维持在600万人以上,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累计动员士兵人数,达到了3000--4000万人。


因此,什么是新秩序的建立?


在我看来,英国屈服于美国、法西斯战败于盟军,乃至美国妥协于苏联,都可以被认为是“新秩序”的建立。


而这种立足于“征服”与“妥协”的新秩序之所以得以建立和维持,其根本就在于秩序的建立者和捍卫者,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比一切挑战者动员更高能量密度的物资与人员,并将之投入到任何想要投入到的战场上去!


当然,这种行为还有一个更加简洁的称呼:动员力。


美苏冷战也好、抑或是后来诸如科索沃、伊拉克及利比亚等局部治安战也罢,美国之所以能够一次又一次的以“优胜者”的姿态维护霸权,无一不是其政治、经济、军事强大动员力的外在体现。


然而,就在冷战结束30年后的今天,就在包括美国自己都沉浸在各项低烈度治安战中享受全世界的赞颂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撕破了“皇帝的新装”

——反应麻木、调度缓慢、预险机制形同虚设、就连其向来引以为傲的强大军事动员能力,在抗击新冠疫情这场全面战争中,也及其可悲的仅存在于中国公知的朋友圈里。



当然,我相信很多的“资深爱美人士”,一定会将美国过去一年的糟糕表现,统统甩锅给特朗普...


那么刚刚就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呢?


美国当地时间1月21日,当拜登签署“100天接种1亿剂新冠疫苗”的美国抗击新冠疫情相关文件时,一旁的记者竟然问拜登:

根据美国目前的情况,100天接种1亿剂这个目标,是不是不太够啊?


可是,拜登需要这个记者来提醒吗?


文章最后,笔者有话说


1月5日,国药集团新冠疫苗生产车间曝光。


据疫苗生产车间负责人张晋介绍,随着一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国药集团新冠疫苗生产车间,每条生产线每分钟可下线三百支左右的疫苗,现在生产车间24小时满负荷运转!



此外,据此前国家卫健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透露,随着政府大力支持下新建成疫苗工厂的相继投入使用,国药中生北京公司预计2021年可生产10亿剂以上,科兴年产能将达到6亿剂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疫苗生产不断高歌猛进有所不同,继英国阿斯利康、美国辉瑞相继宣布减少疫苗供应之后,当地时间1月29日,美国药企莫德纳公司证实,由于产能调整,莫德纳向美国以外地区交付的新冠疫苗将暂时减量...


不得不说,三家主流英美疫苗公司的宣告,可谓莫大的讽刺:


此前英美疫苗虽然存在储运条件苛刻、接种事故频发、真实有效性存疑等诸多致命性问题,但是在狂热信仰下,欧洲诸国那都是捏着鼻子忍了!


毕竟,“民主”的问题不能叫问题,那叫阵痛。


但是今天,在空气马甲爆火的今天,英美在百般拖延下,竟也搞起了“空气疫苗”...


法国第一季度的疫苗配额,从1750万剂降至460万剂;

意大利第一季度的疫苗配额,从1600万剂降至340万剂;

整个欧盟的一季度疫苗配额,从8000万剂降至到3100万剂;

....


试问,在疫情肆虐的欧洲,因为英美疫苗削减而丧失应得保护的5000万人,难道不是人吗?


美国孱弱尽显,世界也并非全都是傻子。


当地时间2月1日,继欧洲诸国在疫苗问题上向中国接连表达合作意向之后,此前曾因“贸易问题”与中国一度陷入外交僵持的澳大利亚,也开始了服软。


据澳大利亚天空新闻台报道称,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1号当天发表讲话时,谈及了中澳关系。


在讲话中,莫里森称澳大利亚正在寻求对话,将继续致力于“接触中国”

——据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丹·特汉28日声称,澳大利亚贸易部曾在1月22日时就重启中澳对话等诸多事宜,主动致函中国有关部门及官员。


然而直到1月29日,中国方面都没有任何回复。



对此实质性的“断绝状态”,此前曾坚信美国施压的莫里斯陷入了焦虑,在讲话中莫里斯强调:

我们不能假装(和中国的)事情还和过去一样


不得不说,在“眼力劲儿”这件事上,土澳不愧被称作土,在国际关系处理上,只会一味土嗨,自我感动!


瞧瞧人家欧洲?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在之前有关美国策划俄罗斯街头骚乱的文章中,提到的美国成功实现隔意识形态“山”,打欧俄经贸合作“牛”之后,再打“中国人吃肉牌”,妄图隔环保“山”,打中欧贸易“牛””的险恶试探?


欧洲两巨头之一的德国回应了。


在1月26日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视频演讲中,德国总理默克尔直言,非常支持中国呼吁多边主义的提议,反对欧洲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


默克尔此言意味着什么?



幸也不幸,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人类发展史上最为剧烈的秩序更迭。


无法躲避、无可推卸、无有选择


时至今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相较于更多其他伫立一旁的“看客”,我们天生自带的身份,便已经决定了我们已经丧失了任何退缩和转圜的可能!


“命逢大争之世”,这是时代赐予你我的幸运,同样也是渴望安享的不幸!


马踏匈奴


成,则民族百年耻辱彻底得雪,你我众人载入史册,受子孙万世景仰,名比汉唐!


败,则百年抗争亿万牺牲前功尽弃,大国复兴之路彻底阻绝,或可苟安乞食,然必将无颜先祖于地下,必将受尽后世子孙唾骂叹息!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摆在全体中国人面前的问题...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