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聊聊中国的人口危机!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2-10 06:27:56 围观 : 评论

作者:卢克文
来源公众号:卢克文工作室
已获转载授权

公安部8日发布的人口数据让无数人陷入了焦虑,按数据所说,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

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中国每年的出生人口为: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1003.5万。

引起大家巨大焦虑的,是2020年跌得太猛,超出了所有的估算,以前是一百万左右的跌幅,2020年猛地跌了400多万。

图片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数

最让人头疼的不止这个,是一胎出生人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二胎出生人口为721万,2017年二胎出生人口为883万,占51.2%,2018年具体二胎人数查不到,卫健委只用了“占五成左右”这个含糊的说法,2019年二胎出生人口为835万,占比57%,注意这个数据,如果加上三胎及以上,2019年一胎出生人口只占比40.5%。2020年具体二胎数据到现在没出来,但按过去的数据,估计现在一胎占出生的40%,二胎及以上占60%。

简单点说就是小年轻都不愿意生了,主要都是80后在扛生育率。

8日这个数据一出来,一大波人在网上各种忧国忧民,“亡国亡种”这种词都出来了,搞得一惊一乍的,想起我十几岁的时候,中国人口十一、十二亿左右,各种媒体一说起人口问题也都焦虑得要死,说中国人口太多了快撑不住了,国家要爆炸了什么的,事实证明你二十年前焦虑的事情,到二十年后可能随时翻盘,不如先洗把脸,先冷静下来好好讨论问题。

现实中,我们还是要禀承着以科学数据为依据,为经济学视角为准绳来分析事务,不要被这些人格不稳定的人带节奏。

现在多数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一般都会得到一个统一的回答:压力太大。

但我们这一代人压力大,难道能大过1960年代生孩子那一波人?不可能,我奶奶生了八个孩子,那是在怎样艰难的环境下把八个小孩拉扯大的?这种苦难放在今天不敢想像,所有的小孩吃红薯饭长大,没有肉蛋奶,全都长不高,个个面有菜

色,基本人人都闹过蛔虫,六七岁开始就要割猪草、放羊、挑水、到山上捡柴火,最多养到初中毕业就要去找份门路活下来,能混到手艺人或者做点小生意就是人生巅峰,我的叔伯辈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有正经工作,混得最正常的是在工地上老老实实干了一辈子。

如果同上几代一比较就发现,其实不是生存压力太大,而是对生活的期待值变高了,是因为中国城镇化浪潮下,大家的视野更开放,看到更多好东西,都希望过得更好一些,大家有了更多选择权,如果不能保证生活质量,就宁愿选择不生。

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渴望在当地买房,他们买不起县城的房吗?当然买得起,但他们希望留在更好的城市,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他们有选择生活的权力。

他们要用尽资源凑齐首付,还要忍受高昂的房贷压力,比如你在深圳贷款买了套房,那一个月家庭基本开支就得2.5-3万左右,孩子还得上各种辅导班,夫妻俩每天一睁眼就得拼死拼活干活挣钱,每天活在高压之下,还谈什么生孩子?

我自己就体验过这种生活,买第一套房时小孩刚出生,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挣钱,房贷车贷奶粉尿布,每个月我要想办法给家里挣2万多块钱才能维持全家基本开支,那时我满脑子都是挣钱,谁还有心情生二胎?

过去的压力是底层生存压力,但养娃的基础成本低,现在的压力是升级人生质量的压力,养娃的基础成本高,是养娃的基础成本决定了生不生孩子,但这个成本价格往往被房价抬高。

中国现在人口不增长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现代城镇化的现象,是城镇化让大家对生活的期待值普遍提高了,也是城镇化将养娃的基础成本抬高了。

日本韩国正好走在我们的前面,他们是很好的例子,最典型的是出现了大城市圈,首尔都市圈人口达到了2590万人,近五成人口围绕着首都,还有近三成人口围绕着釜山,碰到的韩国人要么说自己来自首尔,要么说自己来自釜山。日本东京都市圈也集中了3700万人,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京阪神都市圈集中了全国75%的人口。

人口集中会产生规模效应,可以降低基础建设成本,快递、餐饮也可以活得更好,物质生活会大大丰富,年轻人都喜欢往城里跑,日本乡下的老房子现在就出现了0元出售,根本无人问津的现象。

我国现在很明显以四川、湖南两省为代表,成都市和长沙市的GDP远远超过省内第二名,我个人推断成都都市圈和长沙都市圈,可能也会像首尔、东京一样,容纳全省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常住人口,四川、湖南的乡下老房子会被渐渐荒废掉,只有江苏、浙江、广东这种高度发达的东部省份,农村还能维持人口生态。

我老家的村子就已经见不到一个定居的年轻人了,只有老人守在村子里,等待和村庄一起消亡。

日本、韩国的城市化趋势越集中,房价自然高企,养娃的基础成本就相应升高,生育率也就越低。

中国也一样。

以前大家主要都生活在农村,一到晚上黑灯瞎火的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把生儿育女当养成游戏了,城镇化之后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这个生活质量包括受教育水平、穿衣吃饭、旅游什么的,信息化也加剧了攀比,谁升职加薪了,谁去巴黎买奢侈品一清二楚,无形中的攀比让个个感觉生活压力大,生个孩子就会失去很多东西,比如全职工作、经济自由、旅游时间(照看一个婴儿几年就别想旅游了)、自我学习等等,现在受教育时间也越来越长,以前我们80后大部分是读不到大学的,跑去工厂眉来眼去二十岁就勾搭上了,二十五六岁就可能生娃,现在95后至少读个本科,出来都二十二了,要是再考个研什么的,出来二十五了,读博士的最棒,放出来时还没谈恋爱头发先掉光了,搞得现在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过了三十岁才结婚,我身边大把三十五岁左右的单身女性,学历高收入高,都做好了这辈子一个人过下去的架式。

韩国现在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达到了0.98,韩国的婚姻信息网联合调查机构向1000名韩国未婚人群进行调查,结果32.8%的人无生育子女的想法,35-39岁女性中,拒绝生育的比重高达41.7%,72.8%的人表示只要有稳定工作和经济收入,倾向于只恋爱不结婚。

韩国虽然是发达国家,但可能是全球最苦逼的发达国家,中国人千万别移民到韩国去,韩国疯狂内卷,年轻人自己都想出逃,按韩国PIELY公司的调查数据,20-30岁的韩国年轻人里,70%以上的人在考虑移民,尤其喜欢加拿大,连财阀们都在移民,按KBS的报道,韩国10大财阀家族的921人里,有600多人生于海外,119人出生在美国。

城镇化给了人更多的选择,“生活压力大”是一个不生娃的原因,另一个是“任何人可以独立生存下来”。

以前在农村,七大姑八大姨异常团结,是因为生存空间小,大家只有一起团结才能生存下去,有人负责挑水、有人负责做饭才可以过正常日子,谁脱离了集体都活不下去,所以把宗族看得特别重,族长有很大权威,现在城镇化后,基建成本变低,生活就便利起来,你一个人关起门来过日子,要网有网,要外卖有外卖,颜值稍高一点的都可以在网上跳舞卖萌赚钱(不高也可以美颜),24小时不出门都可以,失去了经济上的依存关系,亲戚们也就很少走动了。

特别是现代生活解放了女性,不用洗衣做饭做黄脸婆,可以在职场同男性正常竞争,她们通常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选择:跟人结婚,生活质量可能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会下降,尤其是生孩子带孩子,将可能直接斩断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是几千年来从未发生的事情,大量女性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有了体面的工作,她们可以自己决定下半辈子怎么过,不用看人脸色。

中国越年轻的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收入向好,前程更远大,人生有得选,所以二胎及以上生育率反而是80后占了六成。

看吧,所有问题都跟经济学有关。

过长的受教育时间是晚婚晚育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个也没办法,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把科技产品越搞越复杂,我们想要占领高端产业就只能大量批发硕士博士,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谁知道这伙高知抹了抹稀疏的头发,不肯生娃了。

做个小结,中国年轻人不生娃,是城市化、高房价、受教育时长、养娃基础成本过高、女性经济解放的综合结果,其实是这个国家进步到这个阶段的正常表现,那有没有得救呢?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短时间内没得救。

因为日韩已经在前面做过示范了。

日韩政府为了鼓励年轻人多生小孩,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劲,日本鼓励生育的办法是所有孕检费用全免、生孩子一次性奖励42万日元(2.58万人民币)、给生育补助金(补助金总额=休假前的个人月薪/30*2/3*休息天数)、发育儿休假补助金(补助金总额=休假前的个人月薪/30*休息天数*67%)。

上面还不算,从小学到毕业,每个月发钱,注意是每个月,家里的宝宝,0-3岁一律每人15000日元(922元人民币),3岁到小学毕业,每人10000日元(615元人民币),中学生一律10000日元。

韩国鼓励生育的办法是从2022年起,向韩国0-1岁婴儿家庭每月提供30万韩元(1793元人民币),预计五年后,将涨到50万韩元(3000元人民币),生育补贴有200万韩元(1.2万人民币),父母有3个月育儿假,育儿假时期父母每人最高都能领300万韩元,到2025年,还会建2.75套专用公租房提供给多子女的家庭。

日本韩国这一套生育政策打下来,会有什么结果呢?

一点用都没有。

2020年,韩国只出生了27.58万人,总减少2.08万人,日本只出生了84.8万人,总减少42万人。

大家为什么不愿意生?还是成本大于收益的问题,日韩年轻人的压力太大了,大到这些优惠政策还不足以让他们动心。

现在中国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鼓励生育政策也没有日韩做得这么丰厚,个人推测,我们就算推出新一波政策后,中国生育率还会在低位徘徊好长一段时间。

我看有人口专家推测说中国最低人口出生数会在750万人一年,考虑到中国最高峰时一年出生两千多万人,再过二三十年,将迎来这一波人的去世高峰期,中国的人口减少确实已迫在眉睫。

到2050年时,中国人口会是多少?

根据联合国对中国的预测,他们本来估计中国从2030年进入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但是中国新生人口突然拉垮到1.5以内,估计2025年就会出现负增长,2065年人口减少到11亿,到2100年,中国将会是8亿人口。

当然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事实证明联合国的预测也完全不准,未来发生什么其实很难说得准,人类一般连未来三年的事都很难控制,更不用说八十年以后。

其实也不用太悲观看这件事,中国现在大约还有9亿的劳动年龄人口,至少目前人口红利还没有消失。

想想二十年前我们还在愁人多,现在我们开始愁人少,二十年世界会发生很多大事,人口这个变量不太稳定,不能一锤子说死的。

说完中国,再看一下全球生孩子大数据,看看全世界现在是什么样子。

现在世界人口排名前十四的国家如下图:


前面这些国家看起来很凶残的样子,但是其实这十四名大部分都生不动了,中国2019年还是1.635的生育率,2020年这数据一出来,肯定跌到1.5生育警戒线以内,印度最新数据是2.1左右,美国是1.7左右,印尼是2.3左右,巴西是1.7(这么风骚的南美都不生了?),巴基斯坦是3.5左右,尼日利亚是5.4(够狠),孟加拉是2.04,俄罗斯是1.57(跟中国一样惨),墨西哥是2.13,日本是1.42,埃塞俄比亚是4.02(好狠),菲律宾是2.88,埃及是3.15。

生育率达到2.1才能保持人口稳定,按这个分界线,前十四名里,只有印尼、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埃及这些国家还能增长。

是不是好像有什么不对劲?恭喜你猜对了,现在全世界人口增长,主要是非洲黑叔叔们在生孩子。

发两张图你就懂了,下图是全世界生育率超过3.0的前50名国家统计:


上图已经生动的说明,生育率已经是非洲黑叔叔的天下了,而且!像尼日尔、索马里、马里、乍得这种生育率扛把子都是伊斯兰教国家,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人类多出来的人口,将会是又黑又绿为主。

每一秒钟,世界平均就有4.2人出生,1.8人死亡,世界人口一直是在增长的。

根据联合国2017年《世界人口展望》修订版报告,世界人口数量预计在2030年达到86亿,2050年达到98亿,2100年达到112亿。

现在全世界是76亿人左右,到2050年时我跟我的读者们应该还能活着见到人类近百亿人口,而多出于来的25亿,基本都是又黑又绿。

那这部分多出来的人口,肯定会向全世界其他国家扩散,寻求生存空间,估计第一个要被推的就是欧洲,然后是东南亚,接着是中国和美国、日本。

最后做个总结吧: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镇化的推进,估计中国人口总数下降难以避免。

2.中国最惨的底线,是年出生人口750万,跌到8亿人口。

3.但也不用太悲观,欧洲总人口刚好是7.4亿,如果中国的科技生产力上来了,这个人口其实还算稳。

4.而且世界变化太快,这个数据是个变量,随时翻盘。

5.比起人口减少,中国更应该关心人口结构问题,要合理地让人口保持一个科学数字,使社会整体运作良性循环,否则......非洲信伊斯兰的黑叔叔们,就要扑过来啦~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