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华为vs特斯拉?不怕美国再来卡脖子!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4-20 06:46:47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补壹刀
已获转载授权

执笔/小虎刀 、胡一刀 &李小飞刀

“华为汽车”来了!

而且,给人眼前一亮的表现,让很多国内专家发出这样的观点:华为杀入智能汽车领域,将最终颠覆“特斯拉帝国”。

因为,华为有这样一种“基因”。

当初,华为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但是却勇敢地与当时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欧美500强大公司竞争,最后华为凭借自己的坚韧和在技术上抢先开拓创新,令一批电信业的传统欧美巨头败下阵来。

后来,华为杀入手机市场,结果基本一样。

现在,华为正式进军智能汽车行业,它能凭借自己的技术和新的模式,颠覆特斯拉吗?可能这个问题,美国人比我们更关注。美国会不会第二次出手,对华为“卡脖子”?


01

截止到今天股市闭市,谁都无法忽视汽车板块的亮眼表现。

小康股份等一批汽车股开盘不久就涨停,同时锂矿、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概念也集体走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板块大幅上扬。

原因除了上海车展今日开幕之外,很难说没有华为宣布“造车”消息的加持。

19日,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车展上,华为与重庆小康公司旗下的汽车品牌赛力斯联合推出一款新车: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这款车21日将开启预定,5月左右批量交付,这意味着“华为卖车”很快将成为现实。

虽然华为此前发了公告,称不会造车,但其实华为对智能汽车领域的耕耘由来已久,2019年对华为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但也是在这一年,华为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开始了对智能汽车的战略布局之路。

不少人都非常看好这个领域,华为内部对智能汽车部门的目标是将来能够营收千亿的一级部门,部门员工总人数已经超过4000人,这一研发规模已经和中国目前头部造车新势力的总人数相当。

智能汽车是华为内部未来瞄准的发展重点已经不言而喻。

为什么华为会有这样一个战略转身?

有外媒分析就认为,华为在美国政府的绞杀下正在经历自建立以来最困难的时候。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强硬制裁阻断了华为曾遥遥领先的智能手机业务,并且在芯片和5G领域毫不手软,而拜登政府上台后对其制裁手段几乎没有松懈迹象。

华为2019年的年报显示,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4673亿元,运营商业务营收2967亿元,企业业务营收897亿元。也就是说,如今华为营收主要靠的是手机等产品,而随着美国制裁的步步紧逼,华为的手机业务已经到了天花板。

所以智能汽车成为华为下一个新的深耕领域,其拥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前景,几乎被业内视为下一个“智能手机”的风口。


但是这个风口能赶上吗?

外媒评论称,目前中国智能汽车的赛道已经十分拥挤了,从特斯拉到小米,从百度到大疆,除了这些国内外的大型科技公司,还有500多家国内外车企也在探索这片千亿蓝海。

所以虽然现在这条赛道还称不上人满为患,但想突围而出已然十分困难。

几周前,小米宣布将在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4月12日,华为宣布今年对智能汽车业务部门的投资将超过10亿美元。

对于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外媒认为:这是为了加快与特斯拉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汽车领域竞争的计划。

美团王兴就点评称:“特斯拉终于遇到一个技术实力和忽悠能力旗鼓相当的对手了。”

02

对于“华为造车”,从最初的低调,到现在突然拿出了惊艳的成果,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态是,支持华为在智能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统江湖”的,甚至是挑战全球智能汽车业霸主——特斯拉的地位。

比如,经济学家任泽平4月19日在微博上发文,力挺华为“造车”。他认为,华为进军新能源汽车,让这个领域目前的“巨无霸”特斯拉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中国新能源汽车可能由此赢来希望。

而大部分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主要还是华为过去优异的表现带来的。

华为从一家在深圳成立的小公司,到后来逐渐积累技术实力进军电信设备行业,与当时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等欧美500强大公司竞争,最后华为凭借自己的坚韧和在技术上抢先开拓创新,令一批电信业的传统欧美巨头败下阵来。

之后,华为又宣布进军手机。虽然最初的华为手机并不被业界看好,但是因为华为人的精益求精,以及技术上的不断创新,而且在工业外形设计和用户体验上,不断按照世界大品牌的标准提出新的要求,很快华为手机在国内乃是国际市场的占有量都实现了飞越。

2020年7月30日,据多家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越三星,登顶全球第一。华为首次全球夺冠意义非凡,这标志着近10来终于有三星、苹果之外的第三极,能够引领市场。

从过去几十年的现实来看,我们有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PC市场、汽车市场,但是我们却没有一个领先世界的品牌......华为在手机领域终于让我们扬眉吐气一把。

同样是在4月19日的上海车展,7号馆的特斯拉展台发生了一起消费者维权事件。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


一位女子身穿写有“刹车失灵”四个大字的白色T恤,站在一辆红色特斯拉车顶上展臂呼喊“特斯拉刹车失灵!”。据媒体报道,现场十分混乱,特斯拉展台随后拉起警戒线,警方也随后介入。车展现场的维权女车主最终被两位保安提着手脚拉下车顶。

在过去一年中,特斯拉在中国发生多起因疑似车辆失控而被车主声讨事件,2021年2月,一位河南女车主采取坐车顶维权的方式,控诉因为特斯拉刹车失灵导致一家人在高速遭遇严重交通事故。

对这类维权事件,特斯拉都予以否认,而且拒绝退让,认为主要原因是车主操作不当所致。

或许,正是特斯拉的这种“霸道”态度,让中国消费者多了一份对“华为造车”的期待。由于特斯拉在很多方面目前还是“独一份”,所以尽管在中国名声并不理想,但是靠着不断调低价格,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越来越高。今年3月品牌总销量35478辆,同比增长207%。

目前,特斯拉也是全球市值第一的汽车制造商。如果“华为造车”对特斯拉构成了挑战,美国政府会持什么样的心态?

先看一组数据。

特斯拉的股价在2020年这一年里飙升了300%以上,将公司市值提升到8000亿美元(约5万亿人民币)以上,之后又有所回落。在今年2月18日时,该公司的估值比接下来的全球七大汽车制造商的总和还要大。

这也使特斯拉与美国几家巨头企业并驾齐驱,比如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司和脸书。

但是,特斯拉经营了十几年一直是亏损企业,直到2020年才开始盈利。当时它以7.21亿美元(约46亿人民币)的利润结束了这一年。虽然这与Alphabet、微软和苹果等公司近年来赚取的数百亿美元净收入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这不妨碍特斯拉的股价一直走高。


在全球关注气候变化议题的时候,电动车生产商特斯拉还有一个生财之道——向需要遵守碳排放相关规则的竞争对手(传统造车企业)出售温室气体监管信用额度。这种销售去年带来了约16亿美元(约 104亿人民币)的收入。

所以,电动汽车或新能源汽车还是未来发展方向。可能现在看特斯拉生产的汽车数量仍远远低于世界汽车巨头的产量——过去一年,特斯拉交付了50万辆汽车,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交付了大约930万辆汽车。但是,现有的汽车制造商正在为自己的插电式车型投入数十亿美元。

通用汽车公司在今年1月表示,它的目标是在2035年前逐步淘汰汽油和柴油动力汽车。

那么,根据这个趋势来判断,美国很可能打算借特斯拉,一举从欧洲国家手里抢回未来汽车制造业更大的主导权。而如果这个时候华为造车,破坏了美国的这一计划,外媒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可能会再一次“耍流氓”。

因为,如果不是美国政府耍流氓打压,华为今天早已经在全球手机市场把美国公司压的喘不过气来。

03

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告诉我,华为对智能汽车的颠覆是显然的,智能汽车格局被重新奠定,华为汽车的时代正在开启。

智能汽车无非是硬件的品质和软件的能力两大块。传统的智能汽车要硬件、软件一起下功夫,好的一面是一体化能力强,但坏的一面是无论多大的企业,两头都要兼顾,力所不及。这就好比同样投100亿,一个企业做整车,这100亿中80亿都在建厂房、备货,花在研发方面的不到20亿,摊到智能化上就更没有多少,因为还有外观及各种硬件要花钱。

而华为投100亿,完全是针对智能化系统,且华为在通信、云、IT、人工智能方面有丰富的积累,上来就是“大兵团作战”。智能系统的能力一定远超对手。车企与华为合作,一方面智能化能力马上就能成为世界第一,同时又有华为品牌加持,何乐而不为?

项立刚认为,不出三年,智能汽车市场会出现华为系和非华为系两大势力。华为系的智能车可以多品牌自适应,多车协同,再与智能手机和管理协同。非华为系只好单打独斗。市场大势已定。HUAWEI Inside很大可能是未来智能汽车的新标杆。华为没自己做华为牌汽车,但HUAWEI Inside让众多的车成了“华为汽车”。

对于质疑之声,项立刚告诉我,舆论不应该嘲笑华为造车,以前行业谈智能汽车时,智能化是无法被系统性表述的,而华为HI一下子发布了5大新品,使智能汽车能力获得很大提升,这是很多智能汽车企业没有能够讲清楚的地方。华为不是一时拍脑门要造车,而是积累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么,如果华为在汽车领域取得像在5G以及手机领域一样的突破,美国的打压会接踵而至吗?

项立刚认为,华为一直处于美国的打压中,华为却一直在开拓新领域。现在美国人手里除了芯片,还有什么能卡华为的脖子呢?当然美国未来有可能找各种借口打压华为,但不等于美国可能打压我们就不做,只有往前走,才能找到机会。

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研究员陈经则告诉我,华为造车将给行业造成巨大影响。实际上之前大家对此也有所耳闻,但上周末“华为第一车”的公开,紧接着又传出华为与境内外十几家企业有合作意向,给人一种爆发式的感觉。

本来以传统汽车企业的能力,去研发自动驾驶、动力电池系统、汽车操作系统,可谓“要了老命”,但华为创造了一种传统车企+IT公司的模式,传统车企不再需要考虑IT的部分,只要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就行,这种新模式一下子打开了大家的想象力。

陈经认为,“特斯拉神话”未来肯定要受到空前冲击,之前特斯拉在资本市场一家超过所有德国车企的高估值,是因为资本认为传统车企没有能力反击。实际上特斯拉在消费市场的认可度远远不及资本市场,如果传统车企+IT大公司的模式最终胜利,那么只有特斯拉能够做出酷炫车的这套逻辑将被颠覆,未来其能否成为市场上头部企业也将成为一个问题。

未来汽车企业格局也会生变,出现智能手机一样的混战,生产模式也逐渐IT化。这是早就确定的,但是华为车模式让这个前景具体化了。预计与华为合作的车企数量会迅速增加。

陈经认为,那些质疑华为造成的人,有的是对智能汽车过于了解,有的是对智能汽车过于不了解。那些过于了解的人,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取得突破有难度,华为发布的那一段自动驾驶视频,以往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控制一段道路来实现,然而现实路况要复杂得多。仅仅通过一段视频不能证明华为成功。

然而,陈经认为,从过往来看,华为不是一家吹牛皮画大饼的公司,HUAWEI Inside也不是在画大饼拉风投的阶段,华为此前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马上就要上市见真章。况且快充电池、自动驾驶这些技术通过前段时间的积累,也该到了一个爆发的节点。

既然华为布局智能汽车已经很久,就不是因为近年遭遇美国打压所以特意要通过汽车方面的成果来抬高士气的偶然之举,这也是华为长期执行力的体现。

陈经告诉我,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实际上华为基本抗住了,只不过在芯片方面遭遇整个国家的短板,然而即便美国动用不可思议的手段,华为仍能在汽车方面有所创新。在汽车方面,美国并不具备像芯片业那样的掌控力,汽车业的全球产业链比较分散,即便是汽车芯片,对制程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即便美国想打压,也没那么好下手。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