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种子战争:我为什么缅怀袁隆平!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5-25 06:36:21 围观 : 评论

原创: 衣公子
来源公众号:衣公子的剑
微信ID:yigongzidejian



以缅怀袁老为契机,说说中国种业的故事


2014年7月,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一位准备回国的中国女性被FBI逮捕了。她的罪名是偷窃,而偷的东西,竟然是——种子

起诉书显示,他们从泥土里刨出刚播种的种子,用微波炉爆米花包装盒和赛百味(Subway)的餐巾纸包裹,藏在行李中,从芝加哥托运到北京。

更让人震惊的在于,这位女子名叫莫云,是中国农化领域龙头、上市公司大北农创始人兼董事长的老婆。虽然莫云最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但是她的弟弟莫海龙,却因为种子被判刑,结结实实在美国坐了36个月的牢。

一粒小小的种子竟然值得如此兴师动众,上市公司的老板娘亲自去美国偷种子,这难免让人吃惊,中国的农业,中国的种子就那么羸弱吗?

01


原来,中国是农业大国,却大而不强。

举个例子,大豆原产于中国,80年代,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但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大豆在自由竞争中完败美国大豆,从此中国的大豆进口量一年比一年高,极速反转,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

2020年,中国大豆产量200亿公斤,但是进口量是这个的五倍,1亿吨。

由于大豆是食用油、饲料的主要原料。因此,中国的食用油、饲料、养猪成本严重受控于ABCD四大跨国粮商(ADM、Bunge邦吉、Cargill嘉吉、Louis Dreyfus路易达孚)。这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不过,别急着批评。不只是中国,整个亚洲的农业都不行。日本、韩国,绝对的工业强国了吧,既可以生产最顶尖的电子产品,也可以在半导体行业呼风唤雨。但是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农业公司。

世界前十的农化公司,全在美国和欧洲。

这是有什么魔咒吗?

背后的秘密在于,农业“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

翻一翻世界地理地图。东南亚地形以丘陵为主,人均耕地少,而且支离破碎。家家户户只有一亩三分地,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世界地形地图,绿色的是平原

再反观美国和欧洲,大片的平原,地广人稀。看过美剧《黄石》吗?一个农场主坐拥数千公顷延绵不绝的土地,为此配置了专业的播种机、收割机,用喷气飞机撒农药,开直升机视察。

这样地广人稀的大平原大农场,在亚洲无比稀缺,在欧美却比比皆是。

经济学里的“规模经济”真是个好东西,一台大机器的确很贵,但当土地足够广,产出的粮食足够多,平均到每一粒粮食的生产成本,反而比人工播种低很多很多。因此,市场上的售价反而更有竞争力。

欧美大农场主赚了钱,又得以继续投入购买更先进更高效的机器。这个良性循环,贯穿整个工业化时代,渐渐地,亚洲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被甩得越来越远。

总结来说,农业是一个规模效应极强的领域。强者恒强,弱者永远没有机会。

02


“科研投入不足”,这话我们听得耳朵都生茧了,几乎可以用来评论中国的每个产业。但是农业不一样。

需要为中国农业说两句公道话。

没错,全中国前50的种子公司,研发经费全加起来,还比不上行业老大美国孟山都(Monsanto)的七分之一。但是,要知道,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全中国4000多家本土种子公司的收入加起来都不及一家孟山都

简单点说,不是不投入,是真的没钱。

到了这里,很多人有疑问。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简直无所不能,能不能国家出手,把小农经济的土地买过来,整合出“大片连贯、适合机械大生产”的土地?答案依旧是,不行

表面来看,反正年轻人也不爱在农村待,宁可去北上广送外卖。可是,根据就业数据,进城务工者如果不能定居,一般在45岁左右结束农民工生涯。45岁回归农村,很难再就业,农村的一亩三分地是这个群体最后的归宿。因此,不是产业政策不作为,而是为了社会稳定,这些零碎的土地必须留着。

另外,和别的产业比,农业还有一个特点:模式太简单太成熟

对后发国家来说,这是个坏消息。

相比之下,汽车、电子行业,产业链非常长,技术方向足够多,小公司可以去产业链中的细分领域,十年磨一剑,逐渐建立自己的优势。比如福耀玻璃专注做汽车玻璃,蓝思科技盯住手机玻璃。再比如蔚来小米美的,各种八竿子打不着的企业,都可以去赌电动汽车的风口,因为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会颠覆旧行业,加一点运气,后来者能杀出一条血路。

但是,农业?很抱歉,真不行。模式简单固定——育种,播种,施肥,收割,加工。专业地说,叫做“育繁推一体化”,简单地说,是全产业链布局,大公司全做,每样都做的比你好。大公司越赚钱越研发,越研发越赚钱;小公司小作坊一点机会也没有。


大平原大农场下的机械化农业

在这个简单成熟的模式中,重中之重在于种子

一起来学习一下孟山都的骚操作。首先,研发一款发芽率高、高产、抗虫害的种子。定价不要太高,要让务实的农民看了就想买。

农民慕种子而来,孟山都的表演却刚刚开始:种子是我研发的,独特的,为了发挥最大的功效收获最大的产出,记得搭配我的化肥,我的农药,我的除草剂,最好直接用我设计的全套解决方案。

要不然不兼容!影响产出。你自己看着办吧。

还能怎么样?买了种子的农民只能继续乖乖掏钱。

大量化肥、农药公司,都因为孟山都抓住了种子这个“核武器”,无可奈何地被踢出局。

这就是,得种子者得天下

甚至,现在孟山都已经不怎么生产种子,手里有专利,看着别人生产,每年2/3的收入来自知识产权许可。

这不就是芯片行业的高通吗?没错,种子,就是农业里的“芯片”

03


规模越大,强者恒强,是农业巨头的福音,也是农业巨头的诅咒。

摆在巨头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要么把自己无止尽地搞大,要么温水煮青蛙等着被淘汰。

孟山都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兼并史。从默默无闻的制糖屌丝起家,赚钱,并购,再赚钱,再并购,最终成了商业巨无霸,绝对的农业一哥。

全球农化江湖,历史上有三次兼并潮。

第一次,是纵向并购,20世纪末。典型的,就是原本做农药的孟山都,收购种子公司,进军种业。

第二次,是横向并购,2003年前后。举个例子,生产玉米种子的大企业,并购生产蔬菜种子的小企业,大包大揽打通品类。

当时,中国刚加入WTO,交出了昂贵的学费——因为大豆贸易,和华尔街、美国农业巨头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pk。结果,学生一败涂地,中国大豆企业成批倒闭或被外资收购。这是中国农业血的教训。

大战过后,世界形成六大农化巨头——孟山都、先正达、杜邦、拜耳、陶氏、巴斯夫。2013年,六大农化巨头占领了世界农药市场的75%,种子市场的60%。农化巨头跺一跺脚,全世界人民的饭碗都要抖上一抖。

时间到了2015年。农产品价格低迷多年后,农业大国巴西爆发经济危机,全球几乎每个区域的农化市场都出现显著下滑。

每当行业低谷,都会发生这样一幕:一方面,上演极度血腥的价格战,一方面,巨头们纷纷坐上谈判桌,“你看看,这样下去大家都不好,开个价格吧”。

几位大佬在房间里谈的事,事关全世界七十亿人的嘴巴和肚子。可是,纵向的产业链和横向的品类,都已经重组完了,农业巨头已经并无可并,等待彼此的只能是一场人类商业史上最庞大、最复杂、最纵横捭阖的跨国超级并购

04


行业老大孟山都率先发难。

2015年5月、6月和8月连发三次收购要约,示爱行业老二先正达(Syngenta)

先正达出身欧洲瑞士,自认贵族血统。欧洲人给美国人的标签是没文化、暴发户、土。

先正达,看不惯孟山都趾高气昂的暴发户气质,一想到,头顶的百年招牌,如果砸在自己手里,愧对先人。虽然现在自己财务上遇到困难,但是死要面子,端起茶杯,开门送客。

孟山都才不懂伤心,从来就是渣男,先撒网再捕鱼,换了个酒店就找来行业老四拜耳(Bayer)亲热。正当耳鬓厮磨的前戏,房间里的手机突然全部开始剧烈震动——美国杜邦(DuPont)和陶氏(Dow)合并了。

孟山都脸色瞬间不好了。自己的一生,就是“买买买”的一生。“规模就是力量”,这个行业信条,孟山都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现在,行业老三杜邦和行业老五陶氏,突然合并。这场涉及1300亿美元的超级大合并,直接的结果就是:孟山都行业绝对老大的位置,没了。

孟山都还没想好对策。这边拜耳合上手机,表情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好吧,我摊牌了,我不装了”。拜耳,之前对孟山是左一口“大哥”右一口“大哥”,现在突然改口叫起“小孟”。

单论农化板块拜耳的确是弟弟,但是背后的拜耳集团,横跨医药、化工、材料是人类工业文明里响当当的一哥,论财富论名气论排场全部力压孟山都。现在,不是拜耳农化在和你攀交情,而是拜耳集团在正式对你问询。

拜耳当场反客为主,对着“收购狂魔”孟山都,连续报价三次,最终以660亿美元代价吞并孟山都。

05


陶氏杜邦大合并。拜耳反吞孟山都。

先正达瘫办公椅上,端着空空如也的威士忌杯,盯着电视新闻画面,表情异常复杂。过了许久,转动椅子,朝向沙发。

原来房间里,还坐着几位中国人。中国人看看电视,再转过来看看先正达,眉毛一扬,一切尽在不言中。

没错,家里每天有13亿张等着吃饭的嘴巴,中国怎么可能只当一个看客。其实,孟山都被开门送客的同一时间,央企中国化工,就来了。

问题来了,先正达连孟山都看不上,又怎么会把在世界农化舞台没有一点存在感的中国公司放在眼里。

不过,中国人做足了功课。同样是连续三次提价,附带给出了三个针对性极强的条件:全现金收购(解先正达现金流上的燃眉之急)、保留管理层(给足欧洲人面子)、纯财务投资(我不控制你)。

先正达当然心动了。

消息一公布。全球网友泪崩,因为手机流量已经不够用了。

但是,先正达点头不是收购的终点,恰恰相反,只是这场世纪收购的起点。

首先,先正达是美国农化的重要供应商。因此,根据美国法律,尽管先正达是欧洲企业,但卖给中国人需要美国政府首肯。仅这一点,非常不乐观,因为前不久,中海油尝试收购美国石油生产商优尼科(Unocal),刚被美国否决。

其次,先正达开发过DDT、百草枯等极具争议性的高危农药,在转基因方面也是一马当先。这些“黑历史”让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杯弓蛇影,谈虎色变。请愿书一封封地往北京递,网络大V自动站队争得面红耳赤。

但是,对于在农化前沿完全空白的中国,能不能拿下先正达,战略意义有多巨大,无需多言。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1月末会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每年中国由谁参会,会传递完全不一样的信号。在宣布并购先正达之后,紧接着的2017年1月那一届达沃斯,中国的参会代表竟然是。。。。

这里,不得不请大家自己去搜索。总之,这规格目前为止就那么一次(2021年视频参会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达沃斯在瑞士,先正达总部也在瑞士。先正达董事长德马拉当然来了。在中方领导会见瑞士经济界代表时,亲切交流,热情合影。记者自然问起了这场并购,德马拉微笑坦然,回答,“很有信心”。

现在,让我问问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最大的是哪一次?

是AB晖19.5亿美元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酒店?是海南念佛人用25.55亿美元收购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阿瓦隆(Avolon)?

又或者,是王老板35个美元小目标收购传奇影业?还是马爸爸40亿美元并购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又或者,海尔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板块?

统统不是。在事关中国人嘴巴和肚子的世纪大交易前,以上都是小弟弟。

收购先正达最终用去将近500亿美元。如果给中国企业外海并购列一个榜单,这个价格不仅排第一,而且比第二名的两倍还多。

这就是种子的魔力。

06


世纪大交易之后,世界种业形成了两超四强的格局。

“两超”是拜耳孟山都,以及杜邦和陶氏整合而来的科迪华。仅仅这两家公司就支配了全球商业化种子的50%。

种子很小很小,但是背后都是大资本、大巨头、大浪潮。

不过,翻一翻世界前十,竟然有一股小小的清流——一家土生土长的中国公司——隆平高科。


袁隆平出身好,爸爸毕业于东南大学,任职于民国政府。袁隆平出生在当时全中国最好的医院——协和,接生的医生叫林巧稚。

林巧稚,终身未婚,被誉为“中国现代妇产科之母”。

当然,这些经历在60年代都变成了袁隆平的磨难。另外,当年领袖给农业提过八个字“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被称为“八字宪法”。袁隆平提出,应该加个“时”字。特殊年代的一言不慎,已经让他命悬一线。

就在这时,他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受到国家科委高度重视,获得湖南书记亲自保护,袁隆平成了极少数在当时大环境里还能投身学术的人。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于1966年,只要再晚一年,发表这篇论文的杂志《科学通报》会和全国所有的科学刊物一样被迫停刊,再复刊要到1973年。如果没有这篇及时发表的论文,袁隆平的一生会怎样度过,历史经不起假设。

袁隆平没有辜负命运的幸运。在中国应用科学全面崩塌的时代,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带到拉到世界顶级水平。

杂交水稻最大特点——产量高。

管饱就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杂交水稻、化肥,三大法宝,帮助中国在80年代迅速消灭饥饿。杂交水稻继续转战东南亚、非洲,围剿饥饿。

2017年,马达加斯加农牧渔业部植保司司长,千里迢迢赶到湖南长沙,送给袁隆平一张面值2万阿里亚里的新版马达加斯加币,上面印着一束杂交水稻。用这样高规格的方式,感谢中国的技术援助。

印有杂交水稻的马达加斯加币,来源:rednet.cn

农业有天然的矛盾——好吃和产量,此消彼长。今天中国人生活水平高了,尤其在吃这件事上,家常的米饭更多是东北五常、泰国香米、日本秋田小町。尽管大多数人不再吃杂交米。但是,作为世界第一粮食进口国,“中国有杂交水稻能随时管饱”是最稳当的压舱石。有这个底气在,中国就可以积极参与世界农产品市场,不会吃大亏。

袁隆平经常强调,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是集体的功劳,国家的功劳。哪怕名利双收之后,土地也是他生活的重心,看外形,完全就是一位老农民。晚年,他还带着团队继续拓展中国杂交水稻种子的优势,大概有这样几个方向:去新疆沙漠盐碱地种水稻,冲击亩产1200公斤的记录,把玉米碳4基因转到水稻碳3基因(可以提高光合效率20%-30%),以及改良口味。

袁老与世长辞,值得我们缅怀的太多。我最感慨的,除了杂交水稻,中国种子积贫积弱,奈何只有一个袁隆平。

提炼一下中国种业。

杂交水稻种子,遥遥领先,既在世界种子市场保持竞争力,又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往下数,中国三大主粮,种子可以自给自足。意思是说,如果有一天像芯片一样被“掐脖子”,买不到外国种子了,可以完全用自己的。粮食安全大家可以放心,但是和世界顶级种子比,技术劣势明显。比如,种粮比,也就是种子的重量除以产出粮食的重量,我国玉米是1:8-15,美国是1:20-30。

再往下,其他农作物的种子,全面不行,依赖进口。国联证券《农业芯片》的报告提到,甜菜类国外品种在我国农作物生产中占比达90%;胡萝卜,国外占50%;番茄、萝卜、白菜、马铃薯、黄瓜、辣椒、菠菜等国外品种占比在10%-40%之间。

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些百分比的意义。中国农业有个问题——商品化率低,国际上是70%,发达国家90%,而我国不到50%——也就是说,出于各种原因,大量农民在使用落后的自留种,而没有采购质量更好的、经过专业科学培育的种子。

说的更简单点,你饭桌上大量的蔬菜瓜果,得益于进口国外种子。

连续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都是农业。今年依旧,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在于,打赢种子翻身仗。

这翻身仗不容易,要么是500亿美元创纪录的超级大并购,要么是国士袁隆平可遇不可求。

07


中国种子羸弱的原因是多元的,除了开头说的,地理条件差,农业缺乏规模经济。

还包括,政企不分,种子培育长期依赖公共科研部门。这段时间资本家被你们骂惨了,但是不可否认,在应用科技上,商业化、市场、经济激励,是已经反复检验过的最好的手段。

再比如,老生常谈的,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维权难,取证难。当小偷和抄袭者能轻松赚到钱,谁还会好好搞研究。中国种业公开的秘密:育种不如买种,买种不如仿制,仿制不如套牌。

这就造成了一个中国独特的现场,男生硬盘里的种子强,农民麦田里的种子弱。

无可争议的是,种子虽小,却正好以小见大,上至基础科学,下至商业生态。

有趣的是,同样是粮食。袁老一生奉献给土地,只为一粒种子,令我们含泪相别。科技巨头社区团购,互联网卖菜,引来了人人喊打。

其实,整合供应链,最终也会造福农民,造福餐桌,说句公道话,社区团购也有好的一面。但是,今天的中国如果要再上一层楼,答案在哪里?往往是一些“小的地方”。

常开玩笑,大的东西,中国都能造,比如大桥、高铁、互联网。但小的东西,中国就不擅长,比如芯片、基因,还有,种子。

世间事,无非如此。君为之易,吾为之难。

我想,这就是无数人缅怀袁隆平的原因。


相关文章

  •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陈都灵一袭绿色抹胸长裙 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

    近日,陈都灵最新造型美照释出,她身着一袭绿色抹胸长裙,站在柳树下宛若自然精灵,神秘而又清新。...

    2025-04-24 09:21:51
  •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梁朝伟刘嘉玲周润发齐聚 为杜琪峰庆生掀起回忆杀

    4月22日晚,刘嘉玲于社交账号上发布了与梁朝伟、周润发、张叔平等好友为杜琪峰庆生的合影,画面中众人笑容满面,多年情谊尽显。刘嘉玲周润发同框合影,刘嘉玲微卷的利落短发造型十分吸睛。...

    2025-04-24 09:21:44
  •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林心如就黄子佼事件强硬表态:对虐待及影片持有行为零容忍

    台媒消息显示,林心如于近期就黄子佼藏匿未成年人性影像一事再度发声。她郑重表明立场,明确表示对虐待未成年人以及持有相关影像的行为绝无妥协余地。...

    2025-04-24 09:21:41
  •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复古牛仔秒变港风女神 红唇大波浪风情万种

    蒋勤勤晒出一组写真,身穿复古牛仔外套秒变上世纪港风女神。...

    2025-04-24 09:21:29
  •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董璇泳池旁喝椰子水好惬意 穿优雅礼裙身姿曼妙

    近日,董璇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组写真美照,并配文称:“提前在广州感受了夏日赛道。”照片中,她身着一袭优雅礼裙在游泳池旁喝椰子水,面露明媚笑容,十分惬意。...

    2025-04-24 09:21:14
  • “疯王”毫无信誉!
    “疯王”毫无信誉!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关税战”刚打没几天,特朗普又开始扯犊子了。他表示——“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美财长贝森特也表示,当前局势本质上是贸易禁运。美国目标并非与中国脱钩,两国可能在两到三年内达成一项全面协议。贝森特还说:“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称预计“短时间内”将出现缓和态势后,“先眨眼”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释放“降温”信号”。特朗普还说出了逆天言论——“我们会对中国很好的,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谁TM...

    2025-04-24 09:21:05
  •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形势比人强,特朗普关税战打不下去了!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昨天在短短不到6个小时之内,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变调了。北京时间0时左右,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闭门会议上,放风称,中美之间的高关税是不可持续的,预计会降温。预计什么,预料到中国的态度?自己信吗?1点左右,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达了类似的态度。5点左右,特朗普亲自确认,针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不会维持在当前水平(145%),“它会大幅下降,但也不会降至零,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特朗普还说了些肉麻的话,要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v...

    2025-04-24 09:21:03
  •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一头金发短发酷飒帅气 造型百变时尚感满满

    孟佳晒出一组时尚大片美照,照片中她大胆尝试新造型,一头金发搭配黑色抹胸上衣,酷飒凌冽。...

    2025-04-24 09:21:02
  •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怂是真认怂,事是真没完!

    作者:码头整薯条的海鸥来源:码薯学人今天我们来聊聊服软的特朗普。在美国时间4月22号发生了4件事:特朗普公开说开始考虑降低对华关税税率(强调不是0);特朗普放出消息说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特朗普表示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是还是要求美联储降息;特朗普的财长贝森特在22号摩根大通的闭门投资会上明确表示中美贸易战不能长期持续。这4条消息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特朗普在释放善意。但是,善意不代表胜利。果然,就在4月23日,美国媒体突然传出消息说中美芬太尼谈判陷入僵局。22号的宣传口径表明特朗普确实在认怂...

    2025-04-24 09:21:01
  •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特朗普不想打关税战了,想和中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原创: 一棵青木来源公众号:远方青木已获转载授权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又进入新阶段了,以一种你想都不敢想的方式。4月23日,特朗普公开发言称对中国的145%关税太高了,自己很快会大幅度降低,但不会降低到零。特朗普还说,中国将对最终的关税税率非常满意,但他们必须跟美国达成协议。还有更离谱的,特朗普说:“我认为中国会很高兴,我们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错,真的是这么说的。中文翻译看起来非常肉麻,但原文其实更肉麻,特朗普使用的英文单词原文是“very happily”。不仅要在一起(live together),还...

    2025-04-24 09: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