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躺平” 也能 “躺赢”?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6-16 18:15:18 围观 : 评论

来源微信公众号:非凡油条


默默躺平的人



最近“躺平”一词火了,连带着不少媒体对“躺平”大肆口诛笔伐。


我是挺疑惑的,“躺平”只是大家累了随口说说的词,上升到某种堕落的生活方式大可不必。而且这么说的一般也还都挺累的,只是过过嘴瘾罢了,真正践行“躺平”的人根本说都不会说,人家早就去做了。


举个例子,近10年深莞惠、上海、广佛肇都市圈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80万,成都、杭州、郑州、苏锡常都市圈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40万,可见全国人民里很多还是用脚投票,去了经济发达的城市群。这些城市群本来人口就密集,新来的这些大规模外来人口来到大城市,说他们是来躺平的恐怕不客观——中国这么多人,还是在努力奋斗的。


与经济发达的城市群人口不断增长相反的是,一些资源枯竭、传统工业衰落、欠发达地区人口一直在收缩。2019年,国家发改委首次提到了“收缩型城市”的说法。不过国内收缩型城市定义还存在差异,主要在收缩年限方面,我们这里把连续三年净流入人口为负值的城市视为“收缩城市”,到2017年全国就有58个收缩城市。


有趣的是,流动人口在收缩城市的居留意愿还挺高。有研究对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黑龙江绥化、山东日照、安徽宿州、山东东营、内蒙古通辽、宁夏中卫、辽宁盘锦、黑龙江佳木斯、山东聊城和内蒙古乌海市,这是个里就有四个(黑龙江绥化、安徽宿州、宁夏中卫和黑龙江佳木斯)是收缩城市。



这还不是个例。还有研究发现,收缩城市中具有定居意愿的流动人口比例为43.55%,非收缩城市中具有定居意愿的流动人口比例为35.57%,收缩城市的定居意愿流动人口竟然比非收缩城市高约8个百分点。


相比起去那些机会多的大城市群,去收缩城市的流动人口大概相对更加“躺平”,而且他们好像还挺乐在其中,定居意愿挺高的。总有人在逆“潮流”而动,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生活方式,也不声张,这看上去和“躺平”也无异了。


当然,在收缩城市生活,未必是真就绝对躺平了,也会有生活压力,只不过没有大城市那么大,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拼命,自然可以算作相对的“躺平”。而且在收缩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不低,也说明人家想明白了。



理性的选择



那么这些想在收缩城市定居的流动人口,到底想明白什么了呢?


应该和钱关系不大,毕竟收缩城市流动人口家庭月均收入为5934元每月,而非收缩城市流动人口家庭月均收入为7556元每月,可见在收缩城市躺平赚的确实不如在那些人口流入地区多。甚至收缩城市的房租负担都比非收缩城市高一点,收缩城市、非收缩城市的家庭房租收入比平均值分别为14.91%和14.67%。


这说明收缩城市对部分流动人口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吸引力。


当然,必须明确的是,收缩城市对流动人口本就没太多吸引力,不然也不会收缩了。但收缩城市对其周边乡村的人还是有吸引力的——怎么收缩,它也算个城市。这些周边乡村的人,因为自身条件所限,难以去更远的大城市谋生,所以定居在附近的收缩城市愿望就较为强烈。


尤其是在收缩城市有亲属的周边乡村的人,亲戚之间在收缩城市抱团发展也是一条出路。


另外收缩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女性比例较高,更愿意在收缩城市定居。女性愿意从乡村到城市,而且考虑到后代的学业问题,就更愿意进城定居,哪怕是收缩城市也行。至于农村教育落后、家长更愿意进县城让孩子受教育的问题,我们之前在《农村孩子绝望的军备竞赛》里提到过了。


收缩城市还有个优势,那就是收缩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较低,这对于渴望定居的人是好消息。很多人还是想买房定居的,如果大城市的房价让他们望而却步,那退而求其次,在收缩城市买房也可以是一个选择——这也是为什么鹤岗买房一度成为网上的热点,尽管鹤岗并不适合很多人居住,但有一部分定居人口能在鹤岗买房定居,那也足够了。



考虑到收缩城市的房租负担都比非收缩城市高一点,但房价收入比较低,而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普遍偏高的,这就说明收缩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和房租负担才是接近世界正常情况的,反倒是大城市的房价较为反常。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国内经济增速还很快,而大城市房价是全国最有钱的那批人抬起来的,代表的是在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赚到钱的那批人。等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后,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水平可能会和如今的收缩城市靠拢,而房价很高的将会是那些经济增长主引擎的城市群。


有些人想通了,恰巧又能在收缩城市找得到工作,买得起房子,就选择在收缩城市定居了。



转变思路,豁然开朗



国内这么多地方,走的路线是不同的,以后大家发展会有更多的选择。


其实现在选择也不少,中国这么大,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如果觉得国外更好,那在国外发展也很好,都是全球化时代了,具有世界眼光,在全世界寻找自己的理想乡也是件好事。


另外躺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比之前压力稍小一点之外,还是得想想办法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条件,顶多是比以前更悠闲而已,少一些无用的努力,多一点时间用来看路,考虑未来发展方向不好吗?


更何况哪怕躺平,人也是要消费的。中国正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地位被提高了,而正是产能过剩的时候,人们不那么逼自己努力,有了闲暇时间多用来消费,这对产能过剩的国内经济不是一件好事吗?


更何况,舍弃掉不必要的努力,更多回归内心、回归家庭,也有时间生孩子,这对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也是有好处的。


我们读者朋友都有了一定的理财意识,很是自觉,知道躺平情况下也要想办法维持生计,这样积极有序地躺平,是对大家更好的生活方式。


毕竟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肥胖率增长了,而且工作时间长,也会挤占劳动者休闲时间,让劳动者缺少放松、娱乐和社交,心理上也会有疲惫的感觉。过度劳动,对大家的身心健康,都不大好。


收缩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也能给我们更多启示。


收缩城市显然不是一味收缩的,而是动态收缩,还能吸引一部分人的。这样的城市收缩过程很自然,是人民群众用脚投票出来的,不需要太多干预。


政府与其强行扭转收缩过程,大搞无用投资,浪费大量钱财(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独山县欠下百亿负债修建“水司楼”,这哪怕躺平也都比瞎折腾好),不如因地制宜,想想如何服务好愿意来的流动人口。而且人口流失,当地人均资源上升了,也未必是坏事。



以后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国内也不应该“唯GDP论”了,而是更应该注意做好服务型政府,尤其是做好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大家无论生活在哪里都能找到幸福。


这就需要转变思路,以往用GDP来选拔、考核官员的思路不能继续了。但GDP是个明确的指标,以后用什么新指标(或是符合指标)来考核官员,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这是我在阅读完陆铭《大国大城》后的思考。陆铭老师在书中提出用“人均GDP”来替代GDP来考核,我觉得这个想法还是天真了些——真要用这个单一指标,信不信会出现驱赶辖区内低收入人口的事情发生?


真是令人伤脑筋呢。




参考资料:

[1]董昕,张朝辉,周卫华.为什么收缩城市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更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31(03):43-51.

李韵秋, 张顺. “职场紧箍咒”——超时劳动对受雇者健康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J]. 人口与经济, 2020.

发改委首提“收缩型城市”,哪些城市在收缩?|界面新闻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028213.html

王欣, 杨婧. 劳动时间长度与健康的关系——基于肥胖视角[J]. 人口与经济, 2020(1).

2021中国人口大迁移报告 https://www.yicai.com/news/101077169.html



相关文章

  •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有五类原因,其含义和机制分别是什么?

    民企融资约束的原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对其原因、缓解措施等都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文献中对民企融资难或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更多地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紧密关联,因为中小企业中绝大部分是民企。总结现有文献,对民企融资约束形成原因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五类。一是基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缺乏正规财务报表等数字化信息,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高,从而使得...

    2022-07-30 18:46:00
  •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原因揭开:中奖千万后为何到手还不到二十万?彩民:又交“智商税”

    引言当下社会各个城市,各条街道上的彩票站人流涌动的局面就凸显出了大家对这种“不劳而获”生活方式的向往,这并不是因为大家不够勤劳,而是在当代社会有钱的人吃山珍海味、住别墅豪宅,没钱的人辛辛苦苦勉强为生,这种不平衡的局面让很多人都有了一夜暴富的想法,而落实这种想法的渠道之一就是买彩票。在新闻上很多人都听过某些人凭借着中大奖改变人生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案例,这更吸引无数彩民疯狂购买彩票。可彩票中奖真的那...

    2022-07-30 18:46:00
  •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2022年国家要严查退休人员?是何原因?“4类人”可能包括在内?

    引言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打工人来说,大家自然都希望能够尽早过上“退休养老”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他们却羡慕这些年轻人仍有精力工作打拼,但很多年纪轻轻的公司职工却已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规划。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内卷的时代,可以不用工作就能享受到每个月发放养老金,逛街下棋跳舞的乐趣对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种奢望。不过在大家筹备养老生活时也需要知道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养老保障虽然非常完善且人性化,...

    2022-07-30 18:46:00
  •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比房产税还高?或上调20%,三省已试点,新规下两类人需要留意

    引言自从第一次房改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改革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无一例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近二十年以来我国房价也是出现了高速上涨的趋势。而这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买房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刚需买房者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人几乎万付出大半生的心血。但是房子对于国人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国家宏观政策...

    2022-07-30 18:46:00
  •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一年被赚走2000亿,中国成外资巨头印钞机!国内药企为何不争气?

    文丨华商韬略 马来  对跨国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过往的一年充满了“震荡”。行业内的几家巨头,先后经历了并购、重组与任职调整。短时间内,这些变化无疑影响了企业的股价。  但纵观全年的营收表现,人们却发现,跨国药企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从其公布的数据中便可见一斑。  上半年,多家跨国药企纷纷发布财报。强生率先交出了“成绩单”,2021年,他们的营收规模达到了93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3.6%。  ...

    2022-07-30 15:46:00
  •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财政奖励中介卖房”第一城,出现了

    文丨华商韬略 新媛  “凡在今年下半年期间,中介机构每销售一套商品房,将给予1000元奖励。”  回顾今年上半年, 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各地政府为了刺激消费,更是想出了颇多“奇招”。  7月24日,江西省宜春市住建局发文称,其于七月初发布《关于促进樟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实施后,目前销售面积环比以及销售额环比同时上升了6成还要多。  据悉,在补贴政策中,凡在2022年7月1日...

    2022-07-30 12:46:00
  •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美联储博斯蒂克:美国经济没有衰退 应继续加息抑制通胀

    当地时间周五(7月29日),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驳斥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观点,他表示,美国经济尚未陷入衰退,美联储仍需进一步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

    2022-07-30 09:35:06
  •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研究中,在波动性高的熊市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共性更大

    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在2005年以前,关于流动性共性的风险溢价的研究较为鲜见。直到Achaya和Pedersen基于代际交叠模型和CAPM模型构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该模型首次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创新性地将流动性溢价分解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代表预期平均非流动性水平,第二部分是净流动性风险因子,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流动性风险,分别对应:股票与市场的流动性共性、股票收...

    2022-07-30 06:46:00
  •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优待证发了后,退役军人该怎么用?有老兵说不好意思用?大家咋看

    引言军人是非常光荣的一份职业,它承担着保家卫国的责任,是崇高的,也是伟大的,我国对于军人以及退役军人是有很多优待政策的,而退役军人的优待证就是其中一种。退役军人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光荣的责任和使命,但是军人退役之后,国家也会为其发放优待证。在我们生活中却很少见到有人使用优待证,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些老兵还表示自己不好意思使用优待证,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优待证发了后,...

    2022-07-29 21:46:00
  •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房产证拿到手后别大意,3件事需要办好,不然房子有可能不属于你

    引言房子对于我国老百姓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房子的属性一再被刷新。如今房子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果没有房子,那么自己在这座城市中就如同一个过客,没有任何归属感可言。而近几年以来,房价不断上涨,给很多人的买房增加了难度,即便是能够凑出首付,几十年的房贷也让人感到压力很大,老百姓买房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对于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老百姓买房难自然也是国家担心的,...

    2022-07-29 21:46:00